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卡西米尔效应与提取零点能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最近的实验结果证明,真空中确实存在零点能,问题在于人类能否用科学的方法提取零点能。真的可以从真空中提取能量吗?大自然真的如此慷慨还是一毛不拔呢?目前,尽管大多数物理学家认为不能从真空中提取能量,但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奥斯汀高级研究所的成员们却坚信宇宙中有“免费的午餐”,他们的目标就是要向真空索取能量。奥斯汀高级研究所所长HaroldE.Puthoff甚至指出:“对于这个领域中的狂热分子(比如我们自己),我们认为21世纪可能是零点能的世纪。”[1,2]关于零点能的设想来自量子力学的一个著名概念。具体地…  相似文献   

2.
欧文·拉兹洛在《微漪之塘———宇宙进化的新图景》一书中提出第五种场"Ψ-场"———宇宙量子真空零点能全息场。这很可能预示着21世纪将发生的新的物理学革命,进而改变人类对宇宙本原的认识,并促使我们在哲学上重建本体论。继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获得实证之后,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的道论也将获得实证。  相似文献   

3.
欧文·拉兹洛在<微漪之塘--宇宙进化的新图景>一书中提出第五种场“-场“--宇宙量子真空零点能全息场.这很可能预示着21世纪将发生的新的物理学革命,进而改变人类对宇宙本原的认识,并促使我们在哲学上重建本体论.继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获得实证之后,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的道论也将获得实证.  相似文献   

4.
简要介绍了冷聚变研究的争论,列举最近冷聚变研究的令人信服的实验证据,包括:反常核聚变——Fleischmann-Pons效应的实验;常温下的正常核聚变,热核聚变反应中的反常核产物的实验证据。实验证实:冷聚变是能够真实发生、可信的。  相似文献   

5.
在真空中放置一对平行的金属板(间距很小),两板会由于一个微弱(可测出)的力而有相互靠近的趋势。这种Casimir效应可用量子理论中的零点能(ZPE)解释。科学家们都认为Casimir力存在,但对其产生的原因却有不同看法。空虚空间是否具有能量,其答案或许将决定宇宙的命运。在自然界和人类实验室中,有许多异常现象可用Casimir效应及挠场理论作出说明。  相似文献   

6.
荷兰物理学家H.Casimir于1948年预期有这样一种力:按照量子力学中的零点能(ZPE)理论,当有两块不带电荷的互相平行的金属板,场的每个模式对每块板都产生一定的压强,这种已由实验证明其存在的力使两板靠近。在62年后的今天,Casimir力仍使人惊讶。由于Casimir效应的普遍性,物理学中多处用到这一概念。本文描述的理论与实验使对现象的认识得到深化。Casimir效应使真空能(或者说真空电磁场)的存在成为可观察的效应。在这里"真空"一词是指物理真空,而非工程技术的真空。但为了以更高精度测量金属表面之间的Casimir力,我们建议实验环境应按工程真空的要求安排,例如采用超高真空(UHV)。  相似文献   

7.
荷兰物理学家Hendrik Casimir于1948年提出存在一种Casimir力——当计算两个互相平行的不带电导体板之间的能量时,电磁真空边界环境造成两板互相吸引。在经典物理中对两板的作用力不会发生,因此这纯粹是一种量子效应。Casimir效应为"量子真空是一种物理实在"提供了直接的显示和证明。按照量子力学(QM)中的零点能(ZPE)理论,两平行金属板中场的每个模式对每块板都产生一定的压强;这种已由实验证明其存在的力使两板靠近。基本原因在于:虽然零点能(ZPE)不能直接计算和测量,但置入两板前后的能量差值却可由计算和测量而确定,即得到Casimir能Ec。Casimir效应使真空能(或者说真空电磁场)的存在成为可观察的效应。在这里"真空"一词是指物理真空,而非工程技术的真空。可以认为真空中放置双板后改变了真空的结构,故有两种真空:板外的常态真空或自由真空,板间的负能真空,后者的折射率小于1(n1)。对于与板垂直的电磁波传播而言,真空中的光速并不相同,变化量(△c/c)约为1.6×10~(-60)d~(-4),故当d=10~(-9)m时△c=10~(-24)c。因此量子电动力学双环效应,会使电磁波的相速和群速大于真空中光速c。虽然超光速的量很小,但却提升了对原理的兴趣。从1948年至今,70年后Casimir力仍然令人惊奇。Casimir效应的普遍性使其获得了广泛应用,本文从理论和实验方面的论述提供了对现象的深刻理解。  相似文献   

8.
军事立法中客观普遍地存在着大量的道德法律化现象.在充分肯定军事立法中道德法律化现象所产生的积极效应的同时,也应充分认识到其可能产生的消极效应并努力克服之.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手机辐射生物效应的研究近况,并列举了一些相关的研究与实验.回顾了以往生物效应的理论研究成果,指出用经典理论解释微观现象可能不准确,方法有待改进.文章提出在微观领域,即细胞核内用量子理论来分析DNA分子与外加电磁波作用的观点.指出电磁生物效应的原因之一是由于DNA分子受外加电磁波的作用,分子能级结构发生改变.给出了量子理论的公式推导和量子效应解释,最后指出微波辐射和DNA分子作用的结果,可能是一种属于"时间长、见效慢"的生物效应.  相似文献   

10.
重新考虑了D+1维闵可夫斯基时空中p维超立方体腔里的标量场的热卡西米尔效应.经过标准的量子场论方法处理后,热卡西米尔自由能可以分为零温部分和有限的与温度有关的部分.在此前的一些文献中,由于含温度的部分自身是有限的,这部分的正则化被忽视了,而无穷远处卡西米尔能量的收敛性以及卡西米尔力的消失又要求对这部分进行正则化.利用Zeta函数方法和Abel-Plana公式,严格推导了自由能零温部分和含温部分的正则化.在D=3,p=1和D=p=3的情况下准确地恢复了文献中平行板和三维盒子的结果.并且给出了卡西米尔自由能高温(大间隔)和低温(小间隔)展开的精确表达式,并由此验证了在零温和含温两部分自由能都正则化后,对于不同的边界条件,在无穷远处卡西米尔力总是趋于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