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肿瘤热疗中探针加热下组织温度场演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肿瘤热疗中实施组织温度场预示、优化加热及功率调节一体化的问题。基于新近建立的生物传热热波方程,采用双倒易边界元方法,对在一定加热方式下生物组织内的热量传递规律进行了考察。对传统Pennes方程和生物传热热波方程的对比研究发现,在针对真实热疗过程中由于调节加热功率而导致的温度场演化进行模拟时,两类方程的预示结果存在明显差别,这提示了在预测和控制生物体内微小温度时所采用的精细模型应是理论基础更为严密的生物传热热波方程,且在瞬变加热作用下尤为关键。文章还研究了血液灌注率在组织温度场发生改变中的作用及其生理学意义。这些研究为建立实用的肿瘤热疗仪器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激光辐照下皮肤组织中温度场的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基于Pennes传热方程,采用更能反映活体组织真实情况的血液灌注率和代谢热产率,从理论上分析了激光作用在生物皮肤组织时所引起的组织温度场变化,给出了皮肤组织温度变化的分析解,数值模拟了激光福照下组织的温度场分析。并讨论了激光辐照时间、组织深度以及生物组织热物性对组织温升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治癌中超声加热引起的人体内温度场模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用简化的有限元法解算了在一定边界条件下的生物热传导方程,得到了超声热疗中人体里的瞬状温度分布,并讨论了超声聚焦,血流扩散和皮表温度等对超声加热的温度场的影响,提供了一种超声热疗中无损控温的方案。  相似文献   

4.
磁感应热疗在临床实施时,需要达到适形杀灭肿瘤和保护正常组织的治疗目标,因此要求在术前治疗计划系统中对靶区的温度分布情况进行数值模拟,以指导医生制定合适的治疗计划,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该文基于VTK/ITK等医学影像开源算法工具包,采用医学CT影像3维重建数据场信息,对磁感应热疗过程中治疗区域内的肿瘤及其周围组织进行可视化和适形分割,以确立治疗靶区和植入热籽;基于电磁学和生物传热学的理论方法,以及肿瘤内的适形热籽排布方案,对治疗时热籽磁热效应产生的能量场分布和热量扩散形成的温度场分布进行理论建模和仿真;并将适形热疗方法实际应用于肿瘤磁感应热疗计划系统中。结果表明:磁感应治疗计划系统的适形热疗方法可以辅助医生直观地分割肿瘤和组织器官,进而准确计算靶区的温度场分布,制定合理的适形热疗计划。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脉冲宽度对飞秒激光辐照金属后产生的电子和晶格温度场以及平衡时间的影响,基于双温耦合理论,采用有限元方法,考虑激光的空间和时间分布,数值模拟高斯分布的飞秒激光辐照金属表面产生的温度场.给出了双温方程及数值模型,得到金属材料中电子和晶格的温度场.结果表明飞秒激光的脉冲宽度不仅影响某一点处电子和晶格温度的上升速度和最...  相似文献   

6.
射频电容热疗温度场的参数优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高温治癌中对肿瘤组织靶区加热温度和避免正常组织过热的要求,引入加热治疗目标函数和有关权重系数,应用有限元法求解电磁场方程和生物传热方程,通过遗传算法迭代修正加热物理参数,使目标函数达到极小值,获得达到热疗理想热场分布的优化解.以两电容射频热疗装置为例,使用基于人体X光断层扫描的非均质组织模型,经仿真计算获得了较满意的优化结果.这种人体内温度场优化控制方法将对肿瘤热疗学研究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下,研究了管径不同的伴行血管对于组织温度分布的影响.基于3个热平衡方程提出了1个生物热传导模型,针对带有直径为50~300μm成对血管的组织,利用有限元方法进行了3-D温度瞬态仿真,并对血管直径、血液流速和血液灌流率对3-D温度分布的影响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血管直径和血流速度是影响HIFU作用下组织温度分布的决定因素,此外,该模型可以给出较为准确的组织消融量.  相似文献   

8.
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热效应对流场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速度场和温度场测量的基础上,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热效应对速度场的影响。分别利用二维粒子图像测速仪和红外热像仪得到了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在静止空气中产生的速度场和温度场。通过实验中获得的速度场来验证数值模型的可靠性,而温度场则作为求解能量方程的边界条件。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无来流的情况下等离子体热效应对流场的影响比较明显,使局部水平方向速度大小提高近30%,但有来流时,由于对流换热使高温区减小,热效应对流场的影响减弱。  相似文献   

9.
生物组织热传递的物理基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给出生物组织热传递物理基础的一般概述,主要讨论激光辐射下,生物组织内共存的、各种形式能量的获得、存储和传输机制。并根据生物热传递方程及其边界条件,讨论了激光辐射组织热传递的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10.
金属材料中激光产生熔池的数值模拟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数值模拟了激光与金属铝相互作用的温度场和流场,求解热传递与层流耦合的PDE方程.数值模拟中选取符合实际光束分布的激光参数,考虑了自然对流、表面张力梯度引起的Marangoni对流和热物理参数依赖于温度的实际情况.针对γ/T<0,γ/T>0,γ/T=0等3种不同的表面张力梯度,计算得到了激光产生熔池的温度场、熔池速度场及熔池的形状.研究结果表明,金属材料内的温度场分布与入射高斯光束光强分布具有相似特征;Marangoni对流是熔池内液体流动的主要形式;γ/T的大小和正负对熔池内流体的运动起决定性作用,可对熔池形状产生很大影响,进而影响激光加工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采用有限元方法研究了聚焦超声消融肝脏肿瘤时,大血管存在于肿瘤附近不同位置对温度分布以及热剂量分布的影响.建立基于大血管对流效应的生物传热模型,基于不同的加热方案进行3-D温度瞬态仿真.仿真针对四种情况进行计算:模型中无血管,血管分别距离肿瘤1mm、2mm、3mm.仿真结果表明使用聚焦超声进行快速加热可以使能量集中在目标治疗区域.但是当肿瘤组织的近距离内(1mm)存在大血管且加热时间较长时(〉2s),肿瘤组织靠近血管的边界部分仍然会受到大血管冷却效应的影响,这种影响会导致肿瘤治疗不彻底.当肿瘤距离大血管3ram以上时,大血管在聚焦超声治疗中的冷却效应不再明显.  相似文献   

12.
13.
 当强激光辐照光电探测器时,热效应是最主要的破坏机制。探测器表面吸收激光能量导致表面温度升高。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探测器处于非正常工作状态,输出信号失真,不能准确探测信号。而探测器的温度场分布与探测结构和材料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关系。为研究探测器内部的温度场分布,本文建立了热传导模型,利用Matlab软件数值模拟了激光辐照下探测器内HgCdTe光敏元的温度场分布,并对特定外界环境条件下,激光损伤阈值与胶层的厚度和热导率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对探测器激光损伤效应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同时也有助于研究HgCdTe探测器的激光防护性能。  相似文献   

14.
偏心度对方形倍频晶体温度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决非均匀温升对非线性晶体倍频转换效率影响的问题,建立了方形非线性晶体模型.该模型在建立中考虑了基频光具有高斯分布,方形倍频晶体具有周边恒温、端面满足近似绝热等特点.根据非线性晶体腔内倍频的实际需要,给出了方形非线性晶体基频光辐射偏心度的定义,并利用热传导方程,得到了方形非线性晶体受基波偏心辐射时温度场分布的一般解析表达式,解决了在温场模式研究中将倍频使用的方形晶体近似为圆柱形晶体所带来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当基频光辐射偏心度增大到0.75时,倍频晶体的最高温升下降了21.1%.  相似文献   

15.
针对二极管激光器端面泵浦Nd:YVO晶体工作特点,提出矩形各向异性激光晶体热模型.在晶体周边冷却,两通光面绝热情况下,通过求解泊松热传导方程,得出了矩形截面Nd:YVO4激光晶体的温度分布,进而求解Nd:YVO4激光晶体端面热膨胀量.研究结果表明,在泵浦功率为18W时,激光晶体泵浦面最高升温344.4K,最大热形变量2.85μm.对激光晶体温度场分布和端面热形变的研究,为解决晶体热效应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根据非定常传热原理分析了高斯激光光束作用到岩石表面时岩石内部的温度场分布情况,应用温度场分布结合热应力方程的方法分别模拟了岩石内部有无内含物时的热应力分布情况。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同一激光光束作用相同时间,有内含物的岩石在内含物边缘附近产生的热应力比无内含物的大,即相同的激光功率和照射时间分别作用到有无内含物的岩石时,有内含物的岩石碎裂的可能性更大。在自然界中大多是含有杂质的岩石,该研究为含有内含物情况下的激光破岩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根据临床的需要和肌瓣、肌皮瓣移植手术的开展,有关肌肉血管应用解剖学的研究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在用到临床之前必须有充足的动物实验作依据,但实验动物肌肉内的血管构筑情况目前仍是个空白.本文就是针对这一实际,对三十例经铅丹油造影剂灌注的家兔,进行大体解剖,并进行软X线造影,观察动脉血管在背阔肌、后斜方肌、股薄肌和小腿三头肌的分支类型,分布范围,同时测量动脉主干直径,从而确定家兔八块表层肌肉内动脉血管(营养血管)构筑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基于Pennes生物传热方程,建立血液灌注率随时间变化条件下,激光与生物活体组织热相互作用的理论模型,通过数学物理方程求解该模型得出一维瞬态温度时空分布的解析函数表达式,从而为激光在医学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在准稳态传热控制模型的基础上,推导了激光焊接热传导问题的有限差分方程。改变热物性参数(比热)替代相变潜热确定了热传导焊接的临界温度值,利用自编的MATLAB程序对有限差分方程进行求解,数值模拟了焊件的温度场。当材料表面刚好出现汽化时,激光焊接处于热传导焊与深熔焊之间的临界状态。在此临界状态下材料处于固相,可以避开材料的相变而简化模型。在此基础上,数值模拟了激光焊接时工件的热传导温度场,得到激光深熔焊接下临界功率的变化规律,即激光焊接的下临界功率随焊接速度的增加成一定比例地增加,为激光精密焊接中工艺参数的确定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球形容器泄爆及其外部伤害效应,利用小球容器和大球容器建立了2种尺寸的球形容器泄爆测试系统。在研究球形容器泄爆内部压力变化特性时,利用大、小球容器分别开展了无膜泄爆和泄爆片泄爆2种实验,得到了如下结论:当大、小球容器泄爆时,随着泄爆口直径的增加,最大泄爆压力减小,压力上升速率减小,正压持续时间减小;当无量纲化泄压比较小时,无膜泄爆峰值压力随泄压比的增大而减小,且呈线性变化。在研究球形容器泄爆外部伤害效应时,分别进行了大、小球容器压力伤害范围实验,获取了大、小球容器泄爆口周围空间不同位置处的压力峰值,并结合超压伤害阈值标准,判断其对人员的伤害作用,从而划定了压力伤害的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