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冬瓜复合饮料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冬瓜复合保健饲料的生产工艺,较好地解决了既能使冬瓜有效成分与其它复合成分稳定地共存,又使其口感较好的工艺难题。  相似文献   

2.
红薯的生物活性已经被广泛认同,其中最主要的特性为抗氧化和预防肿瘤。针对目前红薯深加工产品较少的状况,以红皮白芯红薯为原料,研究了温度对新型红薯饮料出汁率的影响,红薯汁的榨取应在室温下进行。以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复合护色剂护色、α-淀粉酶酶解澄清、饮料稳定性等工艺,最佳护色条件为0.3%(质量分数,下同)抗坏血酸加0.6%柠檬酸复合,护色15 min。酶解澄清处理最佳条件为pH4.5,温度60℃,处理1 h。稳定剂为0.12%黄原胶,0.20%CMC-Na,0.15%海藻酸钠。开发出一种营养丰富、风味独特的新型红薯饮料。最后,确定了产品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3.
野巴旦杏蛋白饮料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疆野巴旦杏为主要原料,初步探讨了野巴旦杏蛋白饮料的主要生产工艺过程;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饮料最佳的配方为:乳液浓度4%,蔗糖6%,风味剂0.06%,单甘酯0.3%,CMC-Na 0.1%,琼脂0.02%,黄原胶0.06%。  相似文献   

4.
枸杞汁饮料的稳定性和配方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枸杞汁饮料加工工艺的研究表明:当复合稳定剂量为0.30%时,稳定效果最好,最佳配方为:枸杞2.5%,白砂糖9%;柠檬酸0.2%。  相似文献   

5.
松籽汁饮料复合稳定剂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暾昊 《应用科技》2000,27(1):26-27
松籽汁是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对人体健康极为有益的保健型植物蛋白饮料。由于松籽含有大量的油脂成分,所以饮料的稳定性是个关键问题。本文通过大量实验对松籽汁饮料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选出了饮料稳定剂的最佳配方:酪蛋白钠0.05%;庶糖酯0.075%,CMC0.02%,黄原胶0.04%。  相似文献   

6.
中华猕猴桃果实营养丰富,维生素C含量高,具有滋补强身、清热利尿、生津润燥等功效。成熟的金樱子果实甜味浓,清香爽口,特别适合于加工饮料。 我省大别山区猕猴桃和金樱子资源丰富,将二者的果汁通过正交试验优选出配方,可制出营养丰富、风味独特、色泽天然的复合饮料。  相似文献   

7.
酸性豆乳饮料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黄豆、牛乳为主要原理,按照正交试验方案,研究了发酵奶的制作工艺和配方。确定了该产品制作的主要工艺参数、适宜的乳化剂、增稠剂、发酵剂的用量。制成了口感细腻、香味浓郁的酸性豆乳饮料。  相似文献   

8.
中华麦饭石—健康宝石,能促进生物机体的新陈代谢及生长发育,其原因是含有人体健康所需的硒等十多种微量元素和矿物质,用它研制成的高级系列饮料,具有很强的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9.
以山药、胡萝卜为主要原料,研制出一种口味独特又具有保健功能的复合饮料.在研究中确定了主要工艺流程,探讨了山药的护色工艺和饮料的稳定性,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感官评价等方法,筛选了复合饮料的最佳配方.  相似文献   

10.
为了开发新型的红茶果蔬饮料,以不同产地的红茶样品、青萝卜、雪花梨和木瓜为原料,在不同条件下生产果蔬饮料,选用专业人员对果蔬汁进行打分评定.首先采用热回流装置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提取并测定不同红茶样品的咖啡碱含量,以含量最高的安化红茶为原料制作红茶咖啡碱原液,以口感最好的英德红茶为原料制作红茶提取液,佐以新鲜果蔬,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以获取各种果蔬饮料的最佳生产工艺.结果表明,红茶青萝卜饮料的最佳配方为(除蔗糖为质量分数外,其余均为体积分数,下同):红茶咖啡碱原液5%,红茶提取液10%,青萝卜汁60%,蔗糖3.0%;红茶梨汁饮料的最佳配方为:红茶咖啡碱原液5%,红茶提取液10%,梨汁65%,蔗糖1.5%;红茶木瓜饮料的最佳配方为:红茶咖啡碱原液5%,红茶提取液10%,木瓜汁70%,蔗糖3.5%;红茶果蔬复合型饮料的最佳配方为:红茶咖啡碱原液5%,红茶提取液5%,青萝卜汁10%,梨汁30%,木瓜汁25%,蔗糖3.0%.  相似文献   

11.
报道了桑叶/马铃薯发酵饮料的生产工艺流程。重点介绍了马铃薯的蒸煮糊化、液化、糖化、发酵等工序的操作要点和工艺参数,介绍了桑叶汁制备的操作要点和工艺参数。制订了产品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2.
用面粉和甘薯为主要原料研制甘薯保健面包,将为甘薯的开发应用开辟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悬浮液技术--FAAS法测定甘薯及马铃薯中钙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悬浮液技术处理样品制成琼脂悬浮液,以火焰原子吸收法成功地测定了甘薯及马铃薯中钙、镁.用La3+作为释放剂以消除化学干扰.通过在样品悬浮液及与空白溶液中加入适量琼脂溶液,可配制成与试液粘度一致的参比溶液.对背景吸收干扰、检出限及特征浓度进行了考察.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3%,测定结果与灰化法一致,相对误差小于±2.1%.  相似文献   

14.
以“芦选一号”甘薯盆栽苗叶片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建立甘薯愈伤组织诱导和扩繁体系,并以从叶片诱导产生的均匀一致愈伤组织为材料,研究干旱胁迫对细胞膜透性、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SOD、POD、CAT活性的影响,从而在细胞水平上探讨甘薯抵御干旱胁迫的生理机制,主要结果如下:干旱胁迫下,甘薯愈伤组织的膜透性显著增大;中度和重度胁迫下,SOD活性升高;不同胁迫程度处理下,POD活性普遍下降;中度和重度胁迫下,CAT活性普遍升高;不同胁迫程度处理下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普遍升高.  相似文献   

15.
16.
甘薯不同类型愈伤组织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同激素浓度配比下,徐薯18叶片外植体愈伤组织的类型和频率不同;在2,4-D浓度为2mg/L的MS培养基上获得3种愈伤组织(E型、NE型、G型),其色泽、质地、细胞的形态结构,分化途径显著不同,其过氧化物同功酶少酯酶同功酶酶谱也表现出显著特异性。  相似文献   

17.
甘薯功能性成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概述了国内外对甘薯功能性成分的研究进展,对甘薯功能性成分的种类及功能进行了详细的叙述,并对甘薯的深加工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应用免疫吸附电镜检测甘薯羽状斑驳病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血清学特异性的免疫吸附电镜法对接种SPFMV的I.setosa、I.nil和网室种植的感染SPFMV的徐薯-18、新大紫甘薯叶片分别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被检测的四种植物汁液的稀释度分别可达到1/1280、1/640、1/640和1/160;而用无血清包被的电镜铜网检测I.setosa、I.nil和徐薯-18,其汁液稀释度仅达到1/20.比较接种SPFMV的I.setosa和I.nil植物体内病毒含量,前者高于后者.网室种植的自然感染SPFMV的两种甘薯品种,体内病毒含量也不一样.  相似文献   

19.
日本引进的紫色甘薯品系的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以“山川紫”甘薯品种为参照品种,对从日本引进的15个紫色甘薯品系进行了淀粉酶(AMY)、过氧化物酶(POD)、细胞色素氧化酶(CYT)等3种酶同工酶的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紫色甘薯不同器官的同工酶酶谱具有特异性,叶片的同工酶最稳定且最具代表性;所有供试材料在3个同工酶系统中均有共同的谱带,也有特异的谱带.酶谱的聚类分析表明:“山川紫”和新引进的日本紫色甘薯品系之间的亲缘关系相对较远;在新引进的日本紫色甘薯中,A组中A1、A2、A7等3个品系之间以及A3、A4、A6等3个品系之间的亲缘关系很近;B组中B1-B4与B7-B8的亲缘关系很近.  相似文献   

20.
甘薯叶的营养成份与应用前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文章主要系统阐述了甘薯叶的营养成份,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对红薯茎叶化学成分分析,介绍了其中具有生物活性的成分以及提取物在医疗保健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同时展望了甘薯叶的应用价值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