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要盲人利用电脑作文字处理似乎是天方夜谭.然而,在新近发明的专用设备的帮助下,盲人完全可以通过听觉来完成文字处理工作. 在电脑技术渗透到各行各业的同时,盲人并未成为被遗忘的人群.对盲人来说,键盘输入倒不成问题,问题在于如何读出电脑屏上显示的信息,这是盲人使用电脑的最大障碍.美国盲人联合会专门雇用了两名盲人电脑专家,负责设计、研制帮助盲人使用电脑的器材和软件.目前,专家们已设计出两个解决方法:其一是安装一种文字转换软件,可将输入电脑的文字转换成声音,反馈出来供用户参考i其二是在键盘外安装特殊的盲文显示器,以盲文形式显示电脑里的文字.  相似文献   

2.
盲人看书时,需要用手去触摸盲文,即靠触觉来认字,所以读速很慢。我设想了一种手套,手套上装有传感器和小喇叭,如图所示。当盲人触摸盲文时,通过传感器可将盲文转变为它的读音,再经由小喇叭发出声来,这样就把触觉变为了听觉,可以极大地提高盲人的阅  相似文献   

3.
最近出版的《科学》杂志称 ,由美国和德国科学家开发出的一种能够自动成形的塑料可用作手术缝合线和医疗植入物。这种“智能”塑料由热塑性塑料聚合物制成 ,可被人体吸收 ,经设计后能够记忆一种特定的形状 ,当加热到体温时 ,它就会自动转化成所需的形状。参与该研究的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家说 ,这种塑料可用来制作植入物或骨钉 ,植入人体时比细线略粗一点。加热之后就会变成所需的植入物形状。由于该材料具有记忆功能 ,它能以一个松散线团的形式穿过切口。当被加热到体温时 ,材料“记起了”它设计好的形状和大小 ,然后收缩拉紧伤口。等伤…  相似文献   

4.
《科学24小时》2014,(2):43-43
<正>近日,英国科学家设计出能让盲人看到物体的智能眼镜。它们通过两个小型摄像头和一部袖珍电脑捕捉信息,使佩戴者意识到前方的人和物体。它们甚至可以让盲人"看到"自动提款机上的显示屏或阅读饭店菜单。这款智能眼镜看上去和普通眼镜一样,售价不到1000英镑,预计今年年底可投放市场。大多数的盲人仍然可以感觉到光,这款智能眼镜正是利用这个特点。智能眼镜利用镜框内针头一般大的摄像头捕捉眼前信息,然后把它们发送到一部置于佩戴者口袋内的小型电脑上。经过处理,信息变成一个形状,显现在  相似文献   

5.
电脑上游戏丰富多彩,使游戏玩家大开眼界。但是,在电脑上玩游戏多使用键盘控制,这比专门的游戏机的控制要相对复杂,并且还不容易控制。如果能在电脑上安装一只游戏杆,那你在玩游戏时的感觉就大不相同了。电脑游戏杆有多种样式,功能也不尽相同。因此在购买时要根据个人的爱好及游戏的类别进行选择。在你选购了一只喜爱的游戏杆之后,下面的工作就是进  相似文献   

6.
导盲电子眼     
盲人出门行路是一件很麻烦的事,为了避免撞上障碍物,他们不得不手持一根称为“明杖”的长杆来探路。在发达国家,盲人往往牵一条导盲犬来引路。忠实的导盲犬能很好地完成任务,但这种犬必须经过严格地训练,平时亦需认真喂养。在今日电脑时代,能否利用高科技来完成导盲犬的工作呢? 最近,美国密执安大学“移动式机器人实验室”的科学家杰汉·波  相似文献   

7.
光阀是一种高分辨的图象转换器,能将非相干图象直接转变为相干图象,可应用于实时的相干光处理,是研究光信息处理的关键器件。  相似文献   

8.
不论你是在旅途或是在床头,打开手上的书本或报纸,你就能收看全彩电影;当你随手翻翻时,一幅幅移动而多姿多彩的画面可在眼皮底下流过。能提供这种刺激的场面,全是一种叫“电子纸张”发明的功劳。你不相信?让科学家来告诉我们他们最创新的发明。电子纸=电子墨水+塑料晶体管电脑,特别是个人电脑的广泛应用和网络的普及,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类传统的阅读方式,然而由于人们的阅读习惯,纸张依然是传播信息的重要载体。但是一种既可以像连在网上的电脑一样,可随时随地更新内容、查阅大量信息,又可以像普通报纸一样携带方便、随意折叠的“纸张”,…  相似文献   

9.
变形导线——脑血栓患者的新救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家康 《世界科学》2002,(10):17-17
开关“啪”的一响,就可改变形状的具有弹性的聚合塑料导线,可望为中风患者提供更加安全的治疗。这种导线由形状记忆聚合材料制成,可使外科医生在无需施用可能危害生命的溶栓药物的情况下从大脑中清除血块。  相似文献   

10.
塑料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但令人头疼的是,它有个致命的缺点:就是易劣化、寿命短。不过如今人类也许不用这么担心了,因为目前开发出一种可自动修复“缩短寿命之伤”的全新塑料———自我修复塑料,这种材料不仅可自我修复自己的创伤,有趣的是它还会像生物般释放出“排泄物”。成功开发出这种具有生物特性新塑料的,是日本名古屋大学研究所专攻材料物理化学研究的武田邦彦教授。武田邦彦教授发现,虽然研究人员不断研发出越来越坚固的塑料,但如今日常所用的塑料寿命最长也不过10年。为什么我们人类本身虽然以更柔软的材料组成,却可以活上…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作为电脑的心脏构件,芯片的革新可谓日新月异。不仅仅是它的运转速度加快,而且功能迅速扩大。下面的介绍也许能让你大开眼界会看的芯片最近,一种“通用视觉处理器”(GVPP)芯片由法国影像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历经10多年开发成功。这种通用视觉处理器模仿人眼能感觉不同颜色和物体运动的能力,每秒能处理200亿个指令,而奔腾级处理器  相似文献   

12.
塑料排水板处理软土地基以其重量轻、施工机械轻便,能在土中形成细而密、断面均匀的排水井,施工迅速、成本低廉等特点,得到迅速广泛的应用。文章就塑料插板加固围堤软土地基的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作为电脑的心脏构件——芯片的革新可谓日新月异。不仅仅是它的运转速度快,而且功能迅速扩大。会看的芯片最近,一种“通用视觉处理器”(GVPP)芯片由法国影像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历经10多年开发成功。这种通用视觉处理器有模仿人眼感觉不同颜色和物体运动的能力,每秒能处理200亿个  相似文献   

14.
孙复川 《科学通报》1978,23(10):633-633
“侧抑制”是动物感觉神经系统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功能。它能把图象中含有信息较多的“边缘”或“轮廓”的对比度增强,模拟这种功能可以提高检测图象特征的能力。本文探讨和实现了从时间域上模拟“侧抑制”原理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世界科学》2009,(2):47-47
塑料是20世纪最重要的技术发明之一,但德国科学家相信,这种材料不久会被另一种新材料所替代。 新发明——液体木材——可以替代现代工业中所使用的塑料。塑料作为一种材料在世界上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不过它具有许多缺点。首先,塑料的回收利用成本高且污染环境:其次,塑料含有可诱发癌症的毒素:再次,塑料由石油制成,而石油并非是用之不竭的资源。  相似文献   

16.
随着电脑技术的突飞猛进,一种被称为“赛伯朋克”(Cyberpunk,由“控制论”前缀Cyber和反文化生活方式者朋克Punk构成,意指具有反传统及未来主义观念的电脑工程师)的科幻流派于80年代应运而生。新作品在高科技信息化的背景下对社会文化价值进行了新的反思,代表人物是美国作家威廉·吉伯森和布鲁斯·斯特灵。  相似文献   

17.
从“虚拟人”说起你听见过“虚拟人”的事吗 ?以后看病 ,病人不必再为误诊担忧 ,因为将有“虚拟人”先代替病人“吃”药“挨”刀。“虚拟人”并非真人 ,只是电脑里的人体数据集成。据专家介绍 ,传统医学诊断主要靠医生的学识和经验 ,但医生也有“吃不准”的时候 ,这就会导致误诊。“虚拟人”就是将所有人体信息收集储存在电脑里 ,开处方前 ,医生先将药物影响数据输入电脑 ,电脑里的“虚拟病人”就会显示服药后的生理反应 ,从而协助医生对症下药。在动手术之前 ,也可以在“虚拟人”身上开刀 ,电脑上会显示刀口断层及组织断面 ,为医生制定术前…  相似文献   

18.
人类能不能从繁琐的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能不能使住宅更安全可靠?全自动电脑住宅的出生,将使这一梦想变成现实。去年,由加拿大波尔曼建筑公司设计的全世界第一栋超豪华高科技住宅正式竣工。这栋被誉为“精灵屋”的“电脑控制全自动住宅”共有554平方米的使用面积,其中心控制系统和各执行系统都被巧妙地镶嵌在樱花木、胡桃木家具或墙壁内。该系统支配着住宅的电器、灯光、空调、防盗、厨房烹调,实行全自动调节。当主人在家时,屋内的温度、湿度、灯光亮度以及音响等都会根据主人的需要,按不同  相似文献   

19.
1997年,由IBM公司开发的国际象棋软件“深蓝”与当时世界男子第一高手卡斯帕罗夫之间的比赛,曾吸引了无数世人的眼球,电脑最终戏剧般地取胜。虽然人们对电脑技术的飞速发展已不再大惊小怪,但在有“人类智慧试金石”美誉的国际象棋赛场上,电脑打败世界冠军,这还是第一次。戏剧性的比赛结果犹如一颗重磅炸弹,一时间引发了各种各样的争论,而且争论的焦点早已超出了国际象棋本身。人们更关心的是,这一令人难堪的比赛结果说明了什么?难道由人类设计并操纵的电脑已经胜过人脑而天下无敌了吗?能自我思维的计算机“机器会思维吗?”这是一…  相似文献   

20.
微型锁 英国伦敦钥匙博物馆展出的一把锁,重量仅为7.5克,所用的钥匙如同半枚绣花针,堪称世界上最小的锁。据说这是一位公主用来锁项链的金锁,制作得十分精巧,格外惹人喜爱。 迎客锁 亦称音乐锁,是由日本科学家发明的,由保险锁和八音盒两部分组成。当客人触动锁时,它就会向主人报告:“客人来啦!”同时用美妙的音乐和歌声向客人表示欢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