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外交谋略,贵在也难在深谋远虑。深谋远虑可谓外交谋略的顶峰。古今中外,凡能载入史册的外交大手笔都属深谋远虑的杰作。善深谋远虑者,始能称得上外交战略家。孙子兵法《虚实篇》有言:“故形兵之极,至于无形,无形,则深间不能窥,智者不能谋。”这里讲的是军事,外交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外交上的深谋远虑,文章往往  相似文献   

2.
外刊概要     
《世界知识》2012,(17):6-7
1为何伊朗应该拥有核武器?【美】《外交事务》2012年7/8号中东核危机由来已久,由于以色列的"核垄断",该地区在40年时间里都处于独特的"安全失衡状态"。以色列对核武器的依赖导致其不允许该地区存在其他核力量。1981年,以轰炸了伊拉克核反应堆,又于2007年打击叙利亚的核设施。对以色列核特权的恐惧导致潜在对手更渴望发展核武器。而在巴以问题上支持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世界在安全上长期处于被动、无助的状态,成为中东地区不稳定的根源。当前的伊朗核危机应该被视为中东核危机的延续。美国不应对伊朗政权存在偏见,其拥有核武  相似文献   

3.
伊朗不退 美国必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伊朗核危机的爆发虽然给美国出了一道难题,但也给美国提供了一个彻底解决德黑兰现政权的机会。目前,伊朗核危机再度陷入僵局,美国会不会对伊朗动武,又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大多数专家认为:就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来看,美国尚不会选择军事手段,因为伊朗不同于伊拉克,动武对美国来讲风险太大,后果不堪设想。但笔者认为,美国最终是否选择武力手段,将主要取决于伊朗能否做出妥协和让步,否则,战争难以避免。攻打伊朗美国蓄谋已久据媒体披露,早在伊拉克战争前的2003年初,美国就制订了对伊朗的全面军事行动计划,代号为“伊朗战区临近”,这个计划甚至…  相似文献   

4.
日本有一种被视为国技的体育运动——“道”。“柔道”者,乃日本武技融合中国的摔跤技术而成,竞技者注重借用对手之力制胜,是极富匠心的体育运动。写外交谋略而论“柔道”是因“柔道”与外交谋略有某种相通之处。基辛格博士就把外交比喻为“日本的柔道”。他写道:在外交斗争中,“我们不必用多大气力,而是象日本柔  相似文献   

5.
张元凯 《科技信息》2007,(23):49-50
伊朗核危机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伊朗特殊的地理位置是引发伊朗核问题和美伊冲突的主要原因。美伊双方恩怨已久,在核问题上,各执己见,互不相让。仔细透视伊朗核问题,我们能够看到更多本质的东西,能够产生更多的感悟和启示。  相似文献   

6.
上个世纪,日本遭受核弹攻击,这是世间一场悲剧。自此,核威慑一直像幽灵一样在世界各地游荡,刺激着人们的神经,威胁着人类的安全。2003年呈现出的国际关系景象是核问题升温。因核查危机引发的伊拉克战争、朝鲜核危机和伊朗核问题让人感到核武器发展仍然是人类安全的最大威胁。虽然朝鲜核危机和伊朗核问题的解决最近有了积极的进展,但许多问题复杂而敏感,要想真正解决还需很长时间。伊拉克战争对不扩散核机制造成的负面影响是深远的,朝鲜、伊朗等核门槛国家动向的突出也有“原因”的。不过,人们更担心的还是由此引发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是否会出现?反导系统的发展是否会导致新的核竞赛?核武器是否有朝一日真的会落入恐怖主义之手……那么,到底是谁在制造核危机?  相似文献   

7.
上个世纪,日本遭受核弹攻击,这是世间一场悲剧。自此,核威慑一直像幽灵一样在世界各地游荡,刺激着人们的神经,威胁着人类的安全。2003年呈现出的国际关系景象是核问题升温。因核查危机引发的伊拉克战争、朝鲜核危机和伊朗核问题让人感到核武器发展仍然是人类安全的最大威胁。虽然朝鲜核危机和伊朗核问题的解决最近有了积极的进展,但许多问题复杂而敏感,要想真正解决还需很长时间。伊拉克战争对不扩散核机制造成的负面影响是深远的,朝鲜、伊朗等核门槛国家动向的突出也有“原因”的。不过,人们更担心的还是由此引发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是否会出现?反导系统的发展是否会导致新的核竞赛?核武器是否有朝一日真的会落入恐怖主义之手……那么,到底是谁在制造核危机?  相似文献   

8.
核武器的错位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个世纪,日本遭受核弹攻击,这是世间一场悲剧。自此,核威慑一直像幽灵一样在世界各地游荡,刺激着人们的神经,威胁着人类的安全。2003年呈现出的国际关系景象是核问题升温。因核查危机引发的伊拉克战争、朝鲜核危机和伊朗核问题让人感到核武器发展仍然是人类安全的最大威胁。虽然朝鲜核危机和伊朗核问题的解决最近有了积极的进展,但许多问题复杂而敏感,要想真正解决还需很长时间。伊拉克战争对不扩散核机制造成的负面影响是深远的,朝鲜、伊朗等核门槛国家动向的突出也有“原因”的。不过,人们更担心的还是由此引发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是否会出现?反导系统的发展是否会导致新的核竞赛?核武器是否有朝一日真的会落入恐怖主义之手……那么,到底是谁在制造核危机?  相似文献   

9.
上个世纪,日本遭受核弹攻击,这是世间一场悲剧。自此,核威慑一直像幽灵一样在世界各地游荡,刺激着人们的神经,威胁着人类的安全。2003年呈现出的国际关系景象是核问题升温。因核查危机引发的伊拉克战争、朝鲜核危机和伊朗核问题让人感到核武器发展仍然是人类安全的最大威胁。虽然朝鲜核危机和伊朗核问题的解决最近有了积极的进展,但许多问题复杂而敏感,要想真正解决还需很长时间。伊拉克战争对不扩散核机制造成的负面影响是深远的,朝鲜、伊朗等核门槛国家动向的突出也有“原因”的。不过,人们更担心的还是由此引发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是否会出现?反导系统的发展是否会导致新的核竞赛?核武器是否有朝一日真的会落入恐怖主义之手……那么,到底是谁在制造核危机?  相似文献   

10.
上个世纪,日本遭受核弹攻击,这是世间一场悲剧。自此,核威慑一直像幽灵一样在世界各地游荡,刺激着人们的神经,威胁着人类的安全。2003年呈现出的国际关系景象是核问题升温。因核查危机引发的伊拉克战争、朝鲜核危机和伊朗核问题让人感到核武器发展仍然是人类安全的最大威胁。虽然朝鲜核危机和伊朗核问题的解决最近有了积极的进展,但许多问题复杂而敏感,要想真正解决还需很长时间。伊拉克战争对不扩散核机制造成的负面影响是深远的,朝鲜、伊朗等核门槛国家动向的突出也有“原因”的。不过,人们更担心的还是由此引发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是否会出现?反导系统的发展是否会导致新的核竞赛?核武器是否有朝一日真的会落入恐怖主义之手……那么,到底是谁在制造核危机?  相似文献   

11.
外刊要论     
朝鲜半岛的第二次核危机——似曾相识吗﹖C.KennethQuinones,国际朝鲜半岛项目负责人、前美国国务院负责朝鲜事务官员此次核危机如不能尽快解决将导致两种可能:朝鲜成为核国家或爆发第二次朝鲜战争。此次核危机与上次不同,外交解决的可能性比10年前要小。原因是:1、1994年核框架协议形成的脆弱信任已不复存在;2、2002年10月朝承认核计划后朝美对立升级,使寻求外交和平解决的可能性下降;3、朝美双方战略与10年前不同,美不是促进谈判和平解决,而是要颠覆朝政权,在外交和经济上孤立之,朝则想通过边缘外交维持体制存续;4、朝美立场僵硬,双方难…  相似文献   

12.
最近一段时间,伊朗又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在伊核危机风紧云急的形势下,联合国通过了新的对伊制裁决议,伊朗和美国分别高调举行军事演习,美国的第三支航母舰队也随即启程开赴波斯湾。就在这段时间,火上浇油似的发生了伊朗扣押英国水兵事件,这一事件在足足两个星期内让世人提心吊胆。而此前,一部好莱坞大片《斯巴达300勇士》还在伊朗激起了轩然大波……——编者手记  相似文献   

13.
6月18日,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会议正式通过了德法英三国提交的有关伊朗核问题的决议。该决议认为,伊朗在配合国际原子能机构进行核查方面做出了努力,但仍有些问题需要做出解释,伊朗应进一步与国际原子能机构配合。由于该决议没能做出最终结论,也没有确定解决危机的最后时间,这使得伊朗核危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仍无法画上句号。谈到“核”,人们自然就会联想到“核能”和“核武器”。伊朗是个能源大国,它的石油储量占世界石油储量的10%;天然气储量占全球总储量的16%。就石油和天然气蕴藏量而言,伊朗百年之内不会出现能源危机。但长期以来,伊朗政府一直致力于核能利用,目的何在?  相似文献   

14.
殷罡 《世界知识》2008,(1):38-39
美国的情报评估事实上宣布了伊朗核危机告一段落,战争风险大大减少了,但新的较量又开始了。  相似文献   

15.
李兴刚 《世界知识》2012,(19):38-39
伊朗的"拉美攻略"有四个战略目标:打造西半球的反美联盟、破解美欧的经济封锁、构筑抗美斗争的前沿基地、获取至关重要的铀矿资源。伊朗真能实现包抄美国"后院"的愿望吗?近日,伊朗核危机愈演愈烈,以色列和伊朗的调门都日益升高。9月16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称伊朗"大约六个月就可以完成90%"研制核武器所需的浓缩铀,希望美国为对伊朗动武设定"红线"。在战火如此逼近的紧急时刻,盟友对于伊朗就显得分外重要了。然而,自中东剧变以来,伊朗屈指可数的中东盟友皆陷入岌岌可危境地,  相似文献   

16.
伊朗与埃及同属中东大国,在地区事务中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长期以来,伊朗与埃及由于种种原因,彼此敌对。近几年来,两国关系有回暖趋势,双方高层互访不断,外交接触较前频繁,修复两国外交关系对中东地区、阿拉伯国家、伊斯兰世界都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黎巴嫩危机随着停火协议的实施已告一段落。在这场持续16天的黎以冲突中,国际社会多方调停斡旋。有心人也许会注意到,在这些调解人中,伊朗外长韦拉亚提很活跃。伊朗以其与黎巴嫩真主党的特殊关系,不失时机地出现在调解黎以冲突的国际外交舞台,为打破长期以来美国对伊朗的政治、经济和外交围堵,摆脱自身所处的孤立处境做了一系列努力。美国与伊朗交恶由来已久。80年代之前,美国从其全球战略出发,将伊朗的巴列维王朝作为其在中  相似文献   

18.
从若即若离到坚定盟友●:自上世纪70年代末伊朗伊斯兰革命以来,美国和伊朗就结下了死仇。但此前美伊关系却不是这样,一度甚至可称做“蜜月期”。■:了解了美伊关系60多年的沧桑变化,也许对我们透析当前伊核危机有所补益。今天美国人眼中的伊朗是“无赖国家”,是“邪恶轴心”之一;在伊朗人心里, 美国是其“头号敌人”,是“最大的  相似文献   

19.
进入6月以来,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的能源外交像南亚的天气一样变热了。最近,印度石油与天然气部长艾亚尔先后访问巴基斯坦和伊朗,围绕伊朗—巴基斯坦—印度天然气管道计划展开了能源外交。巴基斯坦外长访问华盛顿时,也同美国方面讨论了这条管线。印巴之间的政治关系越来越被能源外交所驱动,两国之间出现了一种“能源政治”。能源需求催生管线计划印度目前的天然气消耗量大约为每天6000万立方米,预计2010年将在此基础上增加一倍。到2025年,印度的天然气需求缺口每天可能超过2亿立方米。伊朗有世界上开采费用最低、储量最丰富的天然气田,这使伊…  相似文献   

20.
小国外交谋略极富研趣。小国者,惟其国小,其人就少,物就寡,实力也就弱。倘说国力是外交的物质基础,囿于此种窘境的国家,其外交就难免有其局限性。然而,大有大的难处,小也有小的好处。殊不知小国外交若驾驭得当,不仅能驰骋于大国之间,获利于矛盾之中,还可发展壮大,人不敢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