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产铀花岗岩岩体多为二云母花岗岩,其中黑云母遭受白云母化,进而改变晶体结构和铀的赋存状态,产生铀的活化溶解。大量实验结果表明,黑云母转变为白云母易发生于含钾、铝的氯化物酸性溶液中,形成温度多在350~500℃,压力(PH2O)20~100MPa。实验结果证实,酸性初始溶液对形成造岩矿物的白云母化和伊利石化更有利,并往往稳定于pH=3~4的范围,白云母化时转入溶液的铀含量最高可达30%。黑云母的绿泥石化易发生于400℃,50MPa含镁、钠,pH=6~8的弱碱溶液中。黑云母转变为绿泥石比其转变为白云母时释放出的铀要少得多,一般低于检测限。实验结果还表明,晶质铀矿在黑云母的白云母化条件下转入溶液的铀为104~130μg/L,比晶质铀矿在黑云母绿泥石化条件下转入溶液的铀(12.2μg/L)高近一个数量级。这种"矿前期蚀变"在"退色蚀变"过程中铀的丢失现象对于找矿具有普遍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柳树湾花岗伟晶岩型铀矿床位于北秦岭东段,含矿伟晶岩受灰池子岩体与秦岭岩群的接触带控制。通过对研究区的地质特征、流体包裹体以及氢-氧-硫同位素的研究,探讨柳树湾花岗伟晶岩型铀矿床的成矿物质、流体来源。伟晶岩型铀矿成矿流体温度为513.5℃~567.4℃,H同位素为-107.9‰~-89.6‰,O同位素为11‰~13.2‰,S同位素为3.5‰~5.8‰。研究结果表明:柳树湾花岗伟晶岩型铀矿床成矿流体主要为深部岩浆水,成矿物质主要来自深部岩浆。  相似文献   

3.
商丹地区光石沟—陈家庄伟晶岩型铀矿区位于我国秦祁昆成矿域祁连—秦岭成矿省北秦岭成矿带内,是我国目前伟晶岩型铀矿地质工作程度较高、成果最显著的地区。在2010—2012年全国铀资源潜力评价项目将该区铀矿床划分为岩浆岩型伟晶岩类铀矿床的基础上,依据矿床产出的地质特征将该区的铀矿床进一步划分为岩浆岩型伟晶岩类岩体内接触带型铀矿床、岩体外接触带型铀矿床两类矿床类型,其中岩浆岩型伟晶岩类岩体外接触带型铀矿床以陕西省商南县光石沟铀矿床为代表,最显著特征是矿化脉岩及矿体分布于岩体外接触带地层中,矿化脉岩及矿体规模大、连续性较好。岩浆岩型伟晶岩类岩体内接触带型铀矿床以陕西省丹凤县陈家庄铀矿床为代表,最显著特征是矿化脉岩及矿体分布于岩体内接触带,矿化脉岩及矿体规模小、连续性差。  相似文献   

4.
秦岭东段花岗伟晶岩区位于秦岭东西向构造体系,加里东褶皱带。南北各以深大断裂为界。区内地层主要为太古界太华群斜长角闪片岩,黑云母斜长角闪片岩和透辉石大理岩。火成岩有大面积出露的花岗岩,以及东南部以变辉长岩,变辉石岩为主的超基性岩——基性岩。在数千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有伟晶岩脉数千条,划分为若干个伟晶岩密集区(图1)。  相似文献   

5.
雒增路 《甘肃科技》2014,(6):28-30,129
猪婆沟金矿位于西秦岭造山带北秦岭加里东商丹蛇绿混杂岩带与中秦岭华力西褶皱带的接合部位,分属北秦岭柴家庄-庞家河金及多金属成矿带和中秦岭李坝金成矿带,区域出露地层主要有下古生界丹凤群、泥盆系舒家坝组,近东西向断裂是矿区最主要容矿构造,具有多期活动特征。通过对金矿床地质特征及矿体特征分析,研究和总结了该矿区的成矿规律,为该区找矿提供了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卢氏地区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成矿规律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河南省卢氏地区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的成矿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通过对该区的成矿地质背景的研究,认为加里东期岩浆活动形成的灰池子复式混合花岗岩基为花岗伟晶岩脉群的母岩,并为稀有金属成矿提供物质来源。  相似文献   

7.
秦岭地轴的混合岩成因,过去都认为与区域变质作用有关,近几年来又有人认为与花岗岩有关。我院秦东科研队(1964-1966年,1973年)先后在该区进行过1/1万路线地质观察,作有从武关至兰草和焦家庄、骡子坪、石门、灰池子、商南、漂池、蟒岭等花岗岩体的1/1万地质剖面图,并系统采集了各种样品。近几年来,我们研究该区伟晶岩  相似文献   

8.
华阳川矿床地处华北板块南缘小秦岭地区的西段,是一个以铀、铌、铅为主,并伴生有稀土元素及银、铋、镉等贵金属元素的超大型综合矿床。矿石中铀矿物主要为铌钛铀矿,次为晶质铀矿;铌矿物主要为铌钛铀矿,次为含铀褐钇铌矿;铅矿物主要为方铅矿,少量氧化为白铅矿、铅矾、铅丹;钍矿物主要为钍石,次为钍铀矿;稀土矿物主要为独居石和褐帘石,次为含铀褐钇铌矿和氟碳铈镧矿。铌钛铀矿主要以粒状、不规则团块状、细脉状分布于矿物颗粒之间,与方解石、钾长石、霓辉石、天青石等矿物密切共存;方铅矿主要与黄铁矿、黄铜矿、石英、方解石等共伴生;铀铌矿化与铅矿化分别属于伟晶岩、早期碳酸岩成矿作用和晚期碳酸岩及硫化物热液成矿作用。不同矿石样品中铀、铌矿物化学成分的差异可能代表了铀、铌成矿过程中成矿环境的变化、动荡或存在多次的铀成矿作用;铀、铌矿物部分或普遍含稀土元素,铀铌矿物和稀土矿物形成阶段的一致性说明了在伟晶岩和早期碳酸岩阶段铀、铌成矿过程中也伴随了稀土成矿。  相似文献   

9.
以江西九岭南缘古阳寨地区铍矿化伟晶岩为研究对象,选取规模较大的藏龙洞铍矿化伟晶岩脉,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LA-ICP-MS测定独居石U-Pb年龄测定,初步了解了九岭南缘古阳寨地区花岗伟晶岩地质特征。结果表明,九岭南缘古阳寨地区铍矿化伟晶岩成岩成矿年龄为(138.57±0.78) Ma,归属于早白垩世。铍矿化伟晶岩侵入于九岭南缘古阳寨中细粒含斑二云母二长花岗岩体内部,形成时代略晚于燕山期古阳寨岩体,显示两者在空间和时间上具有密切的成因联系,推测古阳寨地区铍矿化伟晶岩为古阳寨岩体二云母二长花岗岩结晶分异而成。建议针对古阳寨二云母二长花岗岩体内部和外接触带0~5 km范围内,加强调查力度,以期实现该区域内伟晶岩型铍矿找矿突破。  相似文献   

10.
通过岩石学和矿床学研究,探讨了新疆包古图斑岩铜矿各矿化岩体的岩石学特征和蚀变矿化程度。通过金属矿物组合和成分对比,探讨了成矿流体演化相关信息。研究发现,包古图矿化岩体以石英闪长岩和花岗闪长岩为主,各岩体蚀变矿化特征差别明显。Ⅰ,Ⅱ,Ⅳ号岩体蚀变较弱,表现为斜长石局部蚀变为绢云母,黑云母和角闪石部分蚀变为绿泥石;矿化作用表现为少量浸染状黄铜矿和黄铁矿。Ⅲ号岩体蚀变矿化中等,除绢云母化和绿泥石化外,还发育黑云母化、绿帘石化、白云母化、碳酸盐化和黝帘石化;具有全岩矿化的特征,黄铜矿、黄铁矿和磁黄铁矿呈浸染状分布于岩体中,但品位较低。Ⅴ号岩体蚀变矿化作用发育,黑云母化、绢云母化、硅化等多种蚀变类型相互叠加。金属矿物以黄铁矿、黄铜矿和辉钼矿为主。Ⅲ号和Ⅴ号岩体硫化物成分对比研究表明,成矿早期阶段,流体高温富硫(T=431~574℃,logf S2=-6~-4),形成的硫化物具有富S贫As的特征,矿化较弱。随着流体向低温方向演化(363~491℃),体系硫逸度降低(logf S_2=-7.8~-4.7),金属矿物As含量升高,矿化作用广泛发育。  相似文献   

11.
甘肃礼县火吉坪金矿地质特征及其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百雄  杨根生 《甘肃科技》2009,25(17):44-46,28
礼县火吉坪金矿床赋存于石炭系第四岩组和第五岩组。金矿化明显地受断裂破碎带控制,所见金矿体多赋存于北东向断裂带上。矿体与煌斑岩脉相伴,围岩蚀变以黄铁矿化、绢云母化、硅化,少量绿泥石化,白云母化、黑云母化、碳酸盐化、毒砂化为特征。矿石类型含金构造角砾岩型矿石和含金碎裂岩型矿石二大矿石类型。从成矿物质来源、成矿热源、含矿热液运移机制、矿质沉淀积聚机制等方面探讨了矿床成因。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乌奴格吐山铜钼矿床围岩蚀变特征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位于外贝加尔裙皱系与大兴安岭褶皱系的交接地带,中生代火山岩带相对隆起区,德尔布干成矿带中段的乌山斑岩铜钼矿床是一大型以铜钼为主的多金属矿床。其围岩蚀变具有典型的斑岩型矿床蚀变特征。蚀变范围7km^2,分带为:石英—钾长石化带、石英—绢云母—水白云母化带、伊利石—水白云母化带。蚀变类型主要有:硅化、钾长石化、绢云母化、水白云母化、伊利石化、碳酸盐化,次为黑云母化、高岭土化、白云母化、硬石膏化。蚀变与矿化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3.
从区域地质、矿区地质、矿体地质、岩石地球化学等方面对狮尾洞及周边的典型矿床进行稀土分布模式、微量元素蛛网图、矿物岩石及化学成分等综合研究。结果表明,矿化类型主要有两种:含钨石英脉、含钨花岗岩;与成矿有关的岩体为燕山期斑状白云母花岗岩,成因类型为S型花岗岩;蚀变主要有云英岩化、黑云母化、硅化、钾长石化等;控矿构造为大湖塘-同安北北东向大断裂,该断裂控制了区内燕山期岩浆岩带和矿化带的展布;晋宁期花岗闪长岩是主要的成矿围岩,是间接的矿源层。  相似文献   

14.
郭树银 《河南科学》2014,(9):1758-1762
班子沟锑矿床地处华北地台和扬子地台两大构造单元的过渡地带,北秦岭褶皱带东段,区域构造线呈NNW—SEE.其赋矿围岩为古元古界秦岭群(Pt1Q)雁岭沟组(Pt1y):主要岩性为白云大理岩、黑云斜长片岩、斜长角闪片岩、云母石英片岩等;本区秦岭群地层属Sb高背景区,微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岩石中Sb、Pb、As等金属元素富集,为矿源层(矿源岩).区域上在双槐树—五里川一带Sb、Pb、As为高丰度值密集异常富集区,该区已查明锑矿床十余处.班子沟矿区位于锑异常富集区中部,目前所探明的矿石类型主要为角砾状矿石、浸染状矿石、脉状—网脉状矿石,通过进一步勘查可望发现大型块状等类型矿床,找矿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5.
西秦岭石炭纪含煤地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的研究成果证明:分布于西秦岭北缘晚古生代含煤地层的时代为中——晚石炭世,它们以其独特的岩石组合和古生物特征不同于南秦岭地区的同时代沉积岷河群和尕海群,也有别于北秦岭南部的下加岭群和东扎口群,而与祁连山区的相当地层(靖远组、羊虎沟组和太原群)接近,系介于华北型和华南型两者之间的过渡类型。本文认为,本区的中石炭统含煤地层就是陕西凤县草凉驿组的西延部分;并建议恢复海巅峡群一名,以代表本区的晚石炭世含煤地层,  相似文献   

16.
新开田地区处在康滇地轴中段东缘,已发现冬瓜坪、坪街村、中梁子、大岩洞4个铀矿化点及众多异常点带。通过在该区开展专项地质测量、地面伽玛能谱测量、槽探及坑道揭露、样品分析等工作,并结合中梁子和坪街村典型铀矿化体分析了该区的铀矿化特征,发现中元古界黑山组和青龙山组炭质板岩、炭质千枚岩(平均铀含量7.5×10-6~7.9×10-6)是主要的赋矿层位,老街子断裂及其次级断裂是该区的控矿构造,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等与矿化有关的热液蚀变发育。笔者认为新开田地区铀矿化受地层及岩性、构造、热液蚀变等的控制作用明显,老街子断裂与大马窑断裂挟持部位铀矿化信息丰富,存在良好的岩浆、构造、热液条件,为新开田地区最有利的成矿地段。  相似文献   

17.
为查明五道沟花岗闪长岩体与区内金、钨矿化的关系,对五道沟钨矿床的含矿花岗闪长岩进行LA-ICP-MS单颗粒锆石U-Pb定年、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花岗闪长岩体的锆石U-Pb年龄介于264~269Ma之间,加权平均年龄为(267.8±1.0)Ma,岩体的侵位时代为中二叠世;五道沟钨矿床和杨金沟金矿床的含矿岩体对侵位时代相近,地球化学特征相似,物质源区相同,应为同一岩浆作用产物;杨金沟金矿的含矿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与金矿石具有相似的稀土和微量元素组成,含矿岩体即为成矿岩体,而五道沟钨矿区的含矿花岗闪长岩体与白钨矿单矿物的微量元素组成具有显著差异。五道沟岩体为区内金矿的成矿岩体及含矿岩体,而对于钨矿而言,仅为含矿岩体,二者并无直接的成因联系。五道沟钨矿区的深部或外围应存在与钨矿具有成因联系的隐伏岩体。  相似文献   

18.
为了加快浙江西部深部和外围铀矿找矿,拓展新的找矿方向,以大洲地区重点铀矿床为对象,深入研究了其成矿规律和控矿因素。区内铀矿体主体形态为层状,沿断裂构造有少量的脉状矿体,矿石矿物主要为沥青铀矿,少量为铀石,呈显微浸染状和团块状,铀矿石年龄分布在110.0~67.1 Ma,铀成矿具多阶段性。铀矿床(体)明显受构造、地层、热液蚀变联合控制,多期次、不同规模的断裂构造控制了铀矿床(体),多期次火山喷发形成的层状流纹岩为铀成矿准备了围岩条件,热液蚀变多样,成矿期蚀变主要有赤铁矿化和萤石化,其中水云母化蚀变的"绿色层"与铀矿体赋存关系密切,成矿热液主要来源于深部下地壳。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三阶段深部铀成矿模式,指出在深部找矿的重点为(1)九里坪组第四、第五层流纹岩层控制的层状矿体,(2)九里坪组层状矿体之下的深部脉状矿体,这些认识可供本区铀矿找矿新突破参考。  相似文献   

19.
张玉冰  方芳 《科技信息》2010,(35):289-289,291
杨树沟金矿区位于秦岭构造带北秦岭亚构造带加里东构造带的中段,矿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早古生代二郎坪群,矿区内构造主要为断裂构造,走向均为北西向,矿床类型为构造带蚀变岩型金矿床,围岩蚀变以硅化、钾长石化、绢云母化为主,矿体多呈舒缓波状,构造破碎带、韧性剪切变质带是找矿的直接标志,可用于知道本矿区和类似矿区的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20.
王军 《甘肃科技》2015,31(3):31-33
阳沟金矿区位于中秦岭陆源盆地带,中秦岭礼县-罗坝-锁龙口和礼县-洮坪-喂子坝两断裂带与石家河坝复式向斜核部,成矿区划属礼县-岷县金及多金属成矿带上。矿体赋存于中川岩体外接触带的石炭系地层中,严格受北西向断裂控制,矿床的形成受石炭系地层、印支酸性脉岩及断裂构造三种因素控制。石炭系地层的含矿岩性内北西向断裂构造带是找矿的最佳方向。文章在较详细研究矿床地质的基础上,总结了该矿区的主要地质特征,为区内找矿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