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诸侯”重新排座次日本第41届众院大选于10月20日揭晓。自民党和新进党两大保守政党经过激烈的较量,自民党虽占上风,但也未能取得可单独组阁的众院半数以上议席。目前桥本龙太郎连任日本首相已成定局,但其合作伙伴社民、新党魁两党遭到致命打击,原三党联合  相似文献   

2.
透析当前日本政局变化莫测的表相,可看到“总体自民化”的特点。抓住了这一点,对于自民党长期政权的崩溃、八党派联合执政、自民党同社会党“化敌为友”就不难理解了。研究日本政治的人都会注意到,在自民党政权崩溃后上台的政府,无论是细川护熙和羽田孜的非自民党各党派联合内阁,还是村山富市的社会党、自民党加  相似文献   

3.
新“民主党”亮相近年,局外人看日本政坛总有雾里看花之感。想当初自民党下野,新进党挂牌,舆论大都认为不久就会尘埃落定,出现“保保体制”。孰料新进党只是昙花一现,没几年便土崩瓦解。在野大小政党又是一阵分化组合的忙乱。在野势力  相似文献   

4.
多年来,日本政界流行一句俗话,叫做“政坛难断明日事”,用以形容自民党政权更迭之变幻莫测。10月12日下午,首相铃木善幸突然宣布不参加该党下届总裁竞选,又使人们想起了这句话。按例,执政党总裁担任内阁首相,铃木放弃总裁竞选,即意味着辞去首相职务。现在,他只是主持着为期一个月的看守内阁。  相似文献   

5.
正日本政局的变化总令人有眼花缭乱之感。菅义伟出任日本首相仅一年,他就决定放弃竞选自民党总裁,从而也就放弃了继续担任首相职务。9月29日,岸田文雄在自民党总裁选举第二轮投票中以257票对170票战胜河野太郎,成为新的党首。自民党是议会第一大党,该党党首按照惯例将出任日本首相。  相似文献   

6.
新事 新言     
《世界知识》2008,(3):11-11
“我已痛感国民的不信、不满与对国政的愤怒”。 ——日本执政党自民党第七十五次党大会在东京召开。首次以党总裁身份出席党大会的日本首相福田康夫指出,自民党正面临建党以来的最大危机,2008年将是该党的“再生元年”。  相似文献   

7.
合小党而成大党,政改推进日本走向两党制;政策主张悬而未决,新进党阵容虽强,前路仍有艰难。以日本前首相海部俊树为党首、小泽一郎任干事长的新进党于1994年12月10日正式成立。它由新生党、日本新党、民社党、公明党、自由党等9个在野党联合组建,号称日本现政坛"最大的在野党"。新进党的诞生是继"1955年体制"解体后,日本政坛又一次政界大改组。日本政坛正从多党竞  相似文献   

8.
半个月来,日本政局持续动荡。大平内阁在众议院通过对内阁不信任案后,拒绝辞职,宣布解散众议院,提前举行大选。目前各党派已投入紧张的竞选活动,围绕下届政权展开了激烈的争夺。“五·一六”事件五月十六日下午,在野的社会党向众议院全体会议紧急提出对大平内阁的不信任案,指责政府对自民党众议员滨因赌博贪污事件、国际电信电话公司行贿事件和物价等问题处理不力。表决时,全体在野党议员赞成,而自民党反主流派中竟有六十九名议员以缺席或表决前退席方式配合在野党,遂使不信任案以二百四十三票对一百八十七  相似文献   

9.
七党联合政权的诞生使日本政坛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新内阁仍呈保守色彩;政界的分化组合仅仅是开始。一个多月来,像是受夏日烈焰的烘烤,日本政局躁动不安.在7月18日的众议院选举中,自民党分裂,终于败走麦城,未能取得过半数议席.这是继1989年参议院选举失利后,自民党遭到的又一次致命打击。以此为标志,  相似文献   

10.
日本自由民主党在大平总裁突然去世的情况下,经过各派系间紧张的幕后折冲之后,于七月十五日召开的自民党众参两院议员大会上,选举铃木善幸为该党新总裁、由于自民党的议席占稳定多数,铃木总裁在十七日召开的特别国会上当选为日本政府首相。一段曲折铃木的上台,可以说是自民党各派系在现实情况下达成的一个妥协。自民党在众参两院选举中获得大胜,政局焦点开始转到由谁出任自民党总裁和新首相上,这时铃木的名字还未浮现。当时,日本舆论认为,最有希望的人选是中曾根康弘,他的对手则是三木派的河本敏夫和  相似文献   

11.
中曾根康弘12月26日在日本第101届特别国会上蝉联首相,当日组成了第二届中曾根内阁。这标志着中曾根政权克服了“田中判决冲击”造成的政治危机。这次危机的导火线魁执政的自民党在刚刚结束的大选中遭到惨败。12月18日举行的众议院选举使自民党的议席从286席剧减为250席,不足众议院全部议席(511席)的一半。经过一番争取,把9名无党派  相似文献   

12.
日本政局再度发生地震。6月25日,上台仅两个月的羽田内阁宣布总辞职。6月29日,在野47年的社会党、执政38年后于去年8月失去政权的自民党和成立不到一年的先驱新党组成了以社会党委员长村山富市为首相的联合政权。战后长期对立的社会、自民两大政党联手执政,在日本国内外都引起了不小的震动。自民党与社会党为什么会走到一起来?村山内阁将执行怎样的内外政策?日本政坛格局会再发生什么变化?这些问题是广大读者十分关心的。为探讨这些问题,我刊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日前联合举办了一次日本政局研讨会,来自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新华社等单位的十余位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谈了自己的看法,有深刻的见解,也有不完全相同的意见。在此,我们兹将部分发言献给我们的读者。  相似文献   

13.
据日本《朝日新闻》报道,自民党制定的一九九八年活动方针中有争取实现国家公职人员正式参拜靖国神社这一条。这是自民党重新执政以来首次明确提出该问题,并得到了该党领导机构的同意。很多日本政治家辩解说,参拜靖国神社体现了日本传统文化的特征以及国民的历史意识。其实,人们并不是孤立来看『参拜』事的,它往往与日本政要的一些言论联系在一起,这就不是什么『传统文化』之类的问题了。如在对外战争问题上,日本有人认为『太平洋战争是因美国对日本实施贸易封锁引起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日本战犯的审判是『战胜者对战败者的报复』,更因日本是世界上唯一遭受过原子弹轰炸的国家,便认为『要说战争是不义之举  相似文献   

14.
轰动日本朝野的《自民党战国史——权力的研究》中译本即将由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该书作者伊藤昌哉系已故日本首相池田勇人和大平正芳的智囊。本书是他根据本人的日记、备忘录写成的回忆录。它生动地描述了从1964年池田首相病死、佐藤上台一直到1980年大平首相病死、铃木继任的权力转移内幕。自1964年以来,日本在十五年里七易总裁和首相,而每一次更迭,无不在各派系之间经历一场尖锐复杂的斗争。该书对广大读者了解执掌日本政权二十多年的自民党、自民党派系领袖与自民党同在野党的关系内幕颇有助益,而且对展望自民党派系演变趋势也提供了大量参考资料。该书由王振宇、武大伟等四位同志翻译。杜(?)步  相似文献   

15.
去年9月,小渊惠三在自民党总裁选举中战胜竞争对手再次当选总裁,随后,自自公(自民党、自由党、公明党)三党的联合政权成立,新一届小渊内阁诞生。仔细研读小渊内阁18名成员的履历不难发现,他们个个大有来头,可以说能够在“今日难测明朝事”的日本政坛上摸爬滚打。苦熬几十年,最后进入内阁、成为阁僚的日本政治家,多非寻常之辈。这个“不寻常”,不仅仅指他们所拥有的政治阅  相似文献   

16.
正菅义伟政权"一年而终",使人们重新想起日本政治中曾长期存在的"短命内阁"这一奇特现象。菅义伟黯然弃位,原因何在?脆弱的权力均衡被打破菅义伟政权的权力结构与自民党内的派系力量配置是不均衡的。自民党内派系重重,但登上相位的菅义伟却恰恰不属于任何派系,  相似文献   

17.
日本自民党在众参两院议员选举中双双获得空前的绝对多数,尤其在众议院取得奇迹般的大胜,出乎各方预料,在日本政坛引起很大震动。在众议院512席中,自民党由原来的250席猛增至300席(还有4位无党派候选人当选后即加入自民党,实为304席),创造了该党历史上的新纪录。在野党社会党及民社党严重受挫,分别由109席和37席跌至85席和26席。其  相似文献   

18.
目前在西德的执政联盟,是由社会民主党(简称社民党)和自由民主党(简称自民党)组成。社民党,二次大战后重建,现有党员近100万,是西德最大的政党,战后长期是在野党,1969年同自民党联合执政至今。勃兰特为主席,施密特为副主席,魏纳为议会党团主席。自民党,是二次大战后新建的,现有党员8万多人,根舍任主席。该党虽小,但由于社民党和基督教民主联盟、基督教社会联盟都无法在联邦议院中取得绝对多数,必须联合它才能上台执政,所以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1969年以来同社民党联合执政至今。在两党组成的联合政府中,社民党副主席施密特  相似文献   

19.
在日本政坛,以自民党下野和社会党、公明党、民社党、社民联、新生党、日本新党和先驱新党组成联合内阁为标志,自民党长期一党执政的“55体制”(指1955年自民党成立后占据日本政坛主导地位)宣告结束。日本进入多党联合执政时期。 8月9日,由日本新党领导人细川护熙任首相的七党  相似文献   

20.
<正>2014年12月24日,日本召开特别国会,自民党总裁安倍晋三在众参两院的首相指名选举中胜出,成为第97任首相。在"安倍经济学"前景难料、东北亚形势波诡云谲的背景下,第三届安倍内阁在战略和政策上如何选择,对日本国内外都将产生深远影响。赢得较长执政时间,继续推行既定方针本次提前解散众议院进行大选,对安倍和自民党而言,既是策略性的主动谋划,也是战略性的被动选择。2014年9月初的内阁调整说明安倍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