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鲁铁汉 《科技资讯》2013,(31):240-240,242
目前,高校毕业生离校前不文明行为现象屡见不鲜,毕业生的文明离校行为备受关注。毕业生在离校期间表现的不文明行为:破坏公物、聚众闹事等,影响文明离校工作的顺利开展,也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因此,分析其不文明行为的影响因素,并且对症下药,做好毕业生文明离校教育工作,优化文明离校工作,建立完备的离校秩序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黄俊 《咸宁学院学报》2012,32(8):164-165
高校毕业生离校前的失范行为已成为影响高校和谐稳定的一大隐患.为确保毕业生文明离校,高校应深入探究毕业生离校前行为失范的原因,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为基础,建立健全相应管理体制和监督体制,开展系列有效活动,多重举措引导毕业生文明离校.  相似文献   

3.
高校毕业生离校问题已经成为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不文明离校现象屡见不鲜。本文通过分析毕业生离校的现状、目前高校的应对办法,旨在找出毕业生不文明离校的原因。着力探索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关于高校图书馆做好毕业生退证工作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晶 《科技信息》2009,(20):I0306-I0306
应届毕业生离校工作是高校图书馆每年都要面对的工作,为了配合学校做好毕业生离校工作,图书馆集中办理毕业生离校退证手续。图书馆应当做好该项工作使毕业生顺利离校,在工作过程中要根据图书馆实际情况安排退证程序。  相似文献   

5.
文旭平 《科技信息》2008,(16):204-204
通过对我校06届外语专业毕业生离校后的信息反馈调查,探索高校毕业生离校后信息反馈机制的构建。认为:高校毕业生离校后的相关信息是检验高校培养质量的重要测度,而目前各高校对高校培养质量的检验和对就业工作的评价都集中在在校毕业生,对毕业生离校后的信息反馈工作十分缺失。建议高校重视毕业生离校后的信息反馈,成立相关部门和工作办法,并形成长效的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6.
王琼 《科技信息》2011,(7):256-256,250
高职院校毕业生在心理层面上具有其特殊性,毕业生在离校前由于就业等多方面的压力极易形成不良心理。对毕业生离校前的不良心理进行辅导,是毕业生顺利步入社会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7.
基于Oracle数据库建立视图,将图书馆离校读者的借书及欠款信息共享给校园自助离校平台,实现了图书馆自动化系统与学校自助离校平台的对接,简化了毕业生读者在图书馆的离校流程。  相似文献   

8.
电子离校管理系统是检验高校信息化整合的一个重要标准,毕业生离校数据的准确性是保证系统能够顺利实施的前提.文中对电子离校管理系统在高校中的实施进行了分析,介绍了电子离校管理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并结合北京师范大学的信息化建设现状和发展目标,对电子离校管理系统实施的重要意义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9.
清华大学学生离校相关系统数据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离校系统建设过程中,与其他业务系统数据交换的实现是建设的一个难点.分析了在清华大学毕业生离校过程中,离校系统与其他业务系统数据关系,介绍了数据交换和共享的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10.
万永坤 《科技信息》2011,(23):171-171,196
大学毕业生离校前夕的失范行为已成为影响高校正常教学秩序和社会稳定的一大险患。本文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探析了准大学毕业生离校前夕失范行为现象和成因,进而侧重从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角度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校园文化建设对现代文明建设,特别是现代精神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学校精神培育则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论文在阐述校园文化建设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校园文化的影响因素。并针对学校精神培育是校园文化建设核心内容的论点,提出了学校精神培育的内容及建议。  相似文献   

12.
生态文明建设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生态文明建设与民主政治密切相关,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要树立和强化崭新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用制度建设成果保障生态文明建设,要多策并举多地联动全社会共同行动,努力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积极采取措施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采取有效措施维护海洋自然再生能力。  相似文献   

13.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与学校体育教学方法改革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创新离不开继承,创新离不开坚持,创新离不开积累,创新更离不开教育.而学校体育作为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创新型社会建立过程中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我国绝大多数学校体育仍然延续着传统的传习式教育模式,这是我们体育工作者急需解决的问题.学校体育应更好地为建立创新型社会,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供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14.
大学的功能是探索真理、研究学问、创新知识、培养新人,其文明程度和文化程度总是整个社会的制高点;大学通过文化传播、规则传播、人才传播、制度传播等形式,扩散文明、引领社会文明进步,是"社会文明极"。但过度商业化的侵袭和改革滞后,使中国大学的"社会文明极"地位有所失落。必须通过重建大学理念、重塑大学宽松自由的办学环境、重构大学内部管理体制、重树大学校长的职务理想和文化自觉、重觅文人的"内省"传统等,使大学的"社会文明极"地位得以回归。  相似文献   

15.
从全球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为此认为应当发挥中学化学教学的功用。着重从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课外活动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寓环保教育于中学化学教学之中。  相似文献   

16.
中学音乐教育是自觉地对中学生实施的审美教育,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素质,使他们成为具有良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代新人。正如马克思指出的,“艺术对象创造懂得艺术和欣赏美的大众——任何其它产品也都是这样。因此,生产不仅为主体生产对象,而且也为对象生产主体。”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有悠久历史的世界文明古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礼"是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本研究拟从理论层面来研究探讨学校体育礼仪教育的功能、价值、原则,为更好的探讨学校体育礼仪教育的基本理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乡土文化的嬗变与农村社会稳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工业文明对传统的乡土文化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作为融家族文化、礼治文化、安土重迁文化于一体的乡土文化在商品经济的作用下已发生变化。家庭意识的淡化、平等观念的强化、恋土情结的弱化和经济观念的显现化势必影响农村社会结构的和谐性与整合性,并在相当程度上滋生社会不稳定。因此,分析乡土文化的嬗变,弄清影响农村稳定的文化因素,以便于我们控制和引导它朝着农村社会良性运行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9.
作为20世纪30年代中国文化保守主义重要派别——学衡派的领军人物,吴宓珍视祖国的传统文化遗产,尤其是传统的道德与人格论。在融合了美国白壁德为代表的新人文主义后,他认为只有在道德的约束下,人的本性才不至于走向欲望的极端,人类才能找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结合点,物质文明与现代文明才能达到一种和谐状态。概言之,即借助于道德,使人的内在与外在趋于理想中的和谐。  相似文献   

20.
施海燕 《科技信息》2010,(7):188-189
以用户为中心的web2.0技术为数字图书馆发展提供了契机,它不但拓展了现有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形式,也将有利于我们构建面向社会大众的数字图书馆服务体系,从而使得图书馆走出校门服务社会大众,充分发挥其教育职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