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采用温室盆栽试验方法,模拟无污染非盐渍化土壤(空白处理:0mg·kg-1 La,0g·kg-1 NaCl)、NaCl型盐渍化土壤(盐处理:0mg·kg-1La,1.5g·kg-1 NaCl)、La污染土壤(镧处理:100mg·kg-1La,0g·kg-1NaCl)和 La 污染 NaCl 型盐渍化土壤(镧×盐处理:10...  相似文献   

2.
催化还原法从含碲硫酸铜母液中回收碲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催化还原法对含碲硫酸铜母液中的碲进行回收.研究结果表明:加入NaCl,NaBr和KI中任意一种物质后,SO2对硫酸铜母液中Te(Ⅳ)的还原速度显著加快;当反应温度为85 ℃,NaCl浓度为1 mol/L,SO2流量为40 L/h,反应时间为2 h时,Te(Ⅳ)的质量浓度从6.72 g/L下降到0.10 g/L,Cu2+的质量浓度从7.78 g/L下降为1.10 g/L,Te(Ⅳ)还原率为98.50%,Cu2+还原率为85.86%;在干燥还原产物中碲、铜和氯所占质量分数分别为52.60%、28.54%和15.24%;NaCl作催化剂时,还原产物中的碲以单质形态存在.  相似文献   

3.
铜绿假单胞菌对Cu2+的吸附条件及动力学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温州东方集团电镀厂废水池淤泥中分离到一株抗Cu2 细菌 ,经鉴定为铜绿单胞菌 (Pseudomonsaerug inosa)。并进一步研究了该菌对Cu2 吸附行为与影响吸附的主要因素 ,其中包括吸附剂与Cu2 接触反应时间、Cu2 浓度、原初pH。结果表明 :该吸附剂对Cu2 有较强的吸附能力 ,最大吸附量为 1 4.45mg/g,pH对此菌的吸附效果有很大影响 ,最佳pH为 4.0 ,Cu2 浓度在 1 0~ 80mg/L范围内 ,吸附量为 1 0 .2 1~ 1 4.45mg/g ,吸附反应在lh基本达到平衡。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和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 :Cu2 和H 对吸附剂上的化学基团有明显的吸附竞争。  相似文献   

4.
采用 X射线衍射方法测定了 Cu(II)单核配合物 Cu(II) (im) 4· 2 Cl O4 (C12 H16N8O8Cl2 Cu)的晶体结构 ,晶体学参数为 Mr=5 3 4 .78,单斜晶系 ,a=0 .83 5 (3 ) ,b=1 .6 6 4 (6 ) ,c=0 .81 8(3 )nm,β=1 1 0 .70 (6 ) o,V=1 .0 6 3 (7) nm3 ,Dc=1 .6 70 Mg/ m3 ,Z=2 ,F(0 0 0 ) =5 4 2 ,μ=1 .3 3 6mm-1,空间群为 P2 (1 ) / c.利用 Gaussian94量子化学程序包 ,在 B3 LYP/ L ANL2 DZ基组水平上对配合物进行了从头计算 .由其分子轨道能量、电荷分布和前线轨道的贡献可以预见 ,Cu(II)(im) 4· Cl O4 能与超氧自由基反应 ,与活性测试结果相符 .  相似文献   

5.
三种新偶氮安替比林显色剂的合成及分析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峥 《广西科学》2002,9(4):276-280
合成 3种新的偶氮安替比林显色剂 :5 - (4-安替比林偶氮 ) - 8-羟基喹啉 (AAHQ)、1- (4-安替比林偶氮 ) - 2 -萘酚 (AANP)和 3,6 -二 (4-安替比林偶氮 ) - H酸 (AAHA)。分析其与 5种金属离子的显色反应 ,建立了 AAHQ测定微量 Cu( )的新方法 ,其摩尔吸光系数ε为 1.6 7× 10 4 L· mol- 1 · cm- 1 ,Sandell灵敏度为 0 .0 0 38μg.cm- 2 ,Cu( )在 0~ 30 μg/ 2 5 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方法用于生物样中 Cu( )的测定 ,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在 p H3 .50酸性介质中 ,Cu( )和 Fe( )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Tween-80存在下与 5-Br-PADAP生成有色配合物 .有色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都位于 570 nm处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 7.96× 1 0 4 L· mol-1· cm-1和 6.3 0× 1 0 4 L· mol-1· cm-1;Cu( )在 0~ 1 3μg/2 5ml,Fe( )在 0~ 1 8μg/2 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 .用拟定的方法测定了铝片和水样中的 Cu( )和 Fe( ) ,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7.
研究 Rh( )对 Lu- H2 O2 - Cu( )化学发光体系的抑制作用 ,提出在贵金属混合物中测定微量 Rh( )的新方法 :在 p H=1 2 .40~ 1 2 .6 0的碱性溶液中 ,微量 Rh( )可抑制 ( 2 .5~ 7.5)× 1 0 -3 mol/ L Lu- ( 1~ 4)× 1 0 -2 mol/ L H2 O2 - Cu( ) (与待测 Rh在同一数量级 )体系的化学发光 ,线性范围 0 .1~ 1 0μg/ m L Rh( ) ,相对标准偏差 2 % ,检出限 0 .0 4 μg/ m L Rh( ) ,已用于 7种贵金属人工混合试液和 Pt- Rh合金中 Rh的测定 .  相似文献   

8.
采用浓度梯度筛选的方法,从活性污泥中筛选到一株能耐受并吸附Ni 2+的菌株,命名为Ni-1.采用单因素法对菌株Ni-1的最适培养条件进行了考察,确定培养条件为t=30℃,pH=7.0,1.0%的NaCl.考察了菌株Ni-1对Cu2+和Ni 2+的吸附性能,并用表面响应法优化了吸附条件.菌株Ni-1吸附Cu2+的最优条件为Cu2+100mg/L、投加菌量(湿重)0.85g、溶液pH=6.0,在此条件下对Cu2+的最大吸附率为87.13%.菌株Ni-1吸附Ni 2+的最优条件为Ni 2+50mg/L、投加菌量(湿重)0.85g、溶液pH=6.0,在此条件下对Ni 2+的最大吸附率为84.32%.实验结果表明该细菌对较低浓度的Cu2+和Ni 2+有较好的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9.
巯基棉富集分离-胶束增溶分光光度法测定海水中微量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胶束增溶分光光度测定铜(Ⅱ); 在pH=9.0,OP存在下,Cu(Ⅱ)与5-Br-PADAP以1:2形成红紫色络合物,pH=8.1-10.0范围内吸光度基本不变,ε552=9.15×104,Cu(Ⅱ)0—1цg/ml符合比耳定律,在水中的常见金属离子干扰用巯基棉分离,本法用于海水中微量铜Cu(Ⅱ)的测定,得到了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立方晶场对称度出发,采用赵敏光教授等提出的过渡金属Mn~(2+)离子的SCF—3d轨道,计算了NaCl:Mn~(2+)离子的晶场谱带位置;对NaCl:Mn~(2+)离子的零场劈裂常数α进行了高阶微扰计算,理论计算值和实验结果符合较好。提出了文献中所拟合确定的立方晶场参量Dq是不合理的。  相似文献   

11.
由于Cu0.5Zr2(PO4)3晶体具有良好的离子传导能力、催化特性、较低的热膨胀性,对它的研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文引入平均共价因子N,并结合晶体结构数据给出了3d^9离子在晶场D4h下的g因子公式,利用该公式并结合Cu0.5Zr2(PO4)3晶体的具体结构数据对Cu0.5Zr2(PO4)3晶体中CU^2 中心的EPRg因子进行了理论分析计算,所得到的结果与实验值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赵等人提出的O_h点群表象方块准对角型简化强场方案及全组态混合EPR理论方法,建立了d~8(D(?))完全强场能量矩阵及相应的EPR理论,由对角化能量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矢量以及EPR参量的计算公式,对NiN_4X_2型化合物中Ni~(2+)的吸收谱.顺磁g因子以及基态零场分裂参量D进行了统一的理论计算,计算结果与实验一致.分析表明.NiN_4X_2型化合物中Ni~(2+)离子的配位态近似属D_4点群对称,其光磁性质密切相关,可统一用一组光谱参量描述,基态零场分裂主要源于配位晶场的低对称畸变.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d~8(D_4~*)全组态混合EPR理论,对Ni(mpz)。I:型化合物的吸收光谱、基态零场分裂参量D略及顺磁g因子进行了统一的理论计算,理论结果与实验值基本一致。分析表明,Ni(mpz)。12中Ni抖离子的环境配位构型明显偏离D。点群对称。  相似文献   

14.
压缩四角晶场中NH4Cl:Cu^2+的g因子研究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本文推导了3d^3 离子在压缩上角晶场中的电子能级和EPRg因子的3阶段微扰公式,并用该公式研究了晶体CH3Cl中掺杂Cu^2 离子的电子吸收光谱和EPRg因子,结果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15.
NH_4 Br:Cu~(2+)的EPR参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晶体场理论研究了3d9离子Cu2+在NH4Br中的EPR参量,采用半自洽波函数模型计算了NH4Br:Cu2+的二阶和三阶近似下的g因子和A因子,计算结果与实验符合;比较了NH4Br:Cu2+和NH4Cl:Cu2+的光谱实验值,发现它们的能级次序不同.  相似文献   

16.
考察了不同载 Ti量的 TiCl_4/MgCl_2-n-BuOH-SiCl_4 与烷基铝相互作用产生的EPR 谱、不同作用时间形成的 EPR 谱的特征变化,以及它们与催化剂催化烯烃聚合活性的关联。结果表明,不同载Ti 量催化剂的 EPR主要是暴露于催化剂表面的孤立 Ti~(3+)离子贡献。表征催化剂中处于不同畸变配体场Ti~(3+)物类的g=1.95与g=1.97信号强度比值随载 Ti量增加而减小;g=1.99 信号的形成和增长与催化剂聚合活性有一定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7.
由CuCl2、NaN3和乙二胺在水溶液中反应,合成了分子聚合物[Cu2(N3)4(en)2]n(1)(en=乙二胺),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确定了其晶体结构.晶体结构属于单斜晶系,C2/c空间群,其晶胞参数为a=17.672(5)A°,b=6.397(4)A°,c=26.221(7)A°,β=100.089(5)°,Z=16.在配合物1中,Cu(1)和Cu(2)离子分别采取四配位的平面几何构型和变形的八面体几何构型,每个Cu(1)之间通过单个叠氮以1,3位方式桥联形成一维链状结构.磁性研究表明,在配合物1中,Cu(II)与Cu(II)离子之间表现为反铁磁相互作用.用哈密顿函数H=-2JSCuSFe对其χMT-T曲线进行了拟合,得到配合物1的朗日因子g=2.11,交换常数J=-0.87cm-1.  相似文献   

18.
用双自旋-轨道耦合模型研究了Cs_2NaYX_6(X=Cl,Br):Cr ̄3+的EPRg因子。计算表明,配体Br4p轨道对络离子(CrBr_6) ̄3-PRg因子的贡献不应忽略。解释了Cs_2NaYBr_6:Cr ̄3+的g因子移动为正值的疑惑。  相似文献   

19.
合成了水溶性的新试剂N—壬基—N—(氨基对苯磺酸钠)硫脲(NPT),经元素分析、IR、UV、1HNMR测试,确定了其结构.实验了不同介质中,同40多种离子的反应情况,其中只有Ag+、Bi3+、Cu2+、Hg2+、Ni2+离子有特征性反应,可作为Cu2+、Ni2+的新鉴定试剂.鉴定Cu2+的检出限量m=0.037μg,最低浓度c=1μg/ml,43种常见离子不干扰.鉴定Ni2+的检出限量m=0.12μg,最低浓度c=3.3μg/ml.灵敏度与选择性与丁二酮肟相当.测定了在弱酸、中性和弱碱性介质中同40多种离子形成配合物的表现摩尔吸光系数,可作为分光光度法测定Cu2+、Pd2+的显色剂.测定Cu2+,ε349.2=4.87×104Lmol-1cm-1,43种离子中,只有大量Fe3+、Al3+干扰.则定Pd2+,ε297.8=1.25×105Lmol-1cm-1,51种离子只有Cu2+干扰测定,用于实际样品的检测,均获满意结果.是目前测定Pd2+的分析性能优良的试剂之一.  相似文献   

20.
以高氯酸铜、二苯甲酰甲烷、二乙酰丙酮为原料合成了新型固态三元配合物[Cu2(C10H12O4)(C15H11O2)2,并用元素分析、电导率、红外光谱、电子光谱和电喷雾质谱对其进行了表征,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研究了配合物在氮气气氛中的热分解行为.对配合物测量了室温固体电子顺磁共振谱,定性探讨了配合物的电子结构,得到了其波谱参数(g=2.089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