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陈永丽 《科技信息》2010,(20):54-55
我国高校在应对贫困大学生四个基本问题--经济问题、心理问题、学习问题、就业问题中面临着极大的考验,高校只有做好"贫困大学生助学体系中的执行主体"、"健康心理教育的人文关怀主体"、"促进贫困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行为主体"和"科学规范化的就业指导主体"这四个主体性角色,才从能根本上促进高校的和谐发展,提升高校的自我更新能力和保障能力,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2.
黄良镇  云颖 《科技信息》2010,(23):I0281-I0282
目的:了解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探讨制约贫困大学生体育健身与体育消费的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对294名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体育消费的投入程度明显偏低;贫困大学生普遍缺乏"花钱买健康"的体育消费观念,影响贫困大学生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是没有足够的经费和时间缺乏。结论:高职院校应在加大贫困生帮扶力度的基础上,为贫困大学生创造良好的体育健身环境,促进贫困大学生合理的体育消费,从而维护和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3.
随着"拼爹"、"潜规则"等社会现象的不断涌现,在大众关注官二代、富二代等教育问题的同时,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再次走入了公众的视线。加强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高校的责任,更是家庭、媒体舆论和全社会的责任。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高校改革的逐步深入,贫困大学生人数日益增加,他们的心理问题也愈益突出,这已引起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普遍关注。笔者认为,建立高校勤工助学中心及相应的"绿色通道"可以有效地预防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从而促进他们全面、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各种矛盾逐渐增多,其中高校出现的"生活贫困"和"心理贫困"较为突出。积极做好贫困生工作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主要任务,本文拟就新时期如何"以人为本"地做好贫困大学生工作进行了一些探试,并介绍了一些新的做法。  相似文献   

6.
梁吉霖 《科技信息》2010,(23):I0187-I0187,I0168
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式向大众式的转化和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加之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学生就业趋势紧张。作为"弱势群体"的贫困大学生,其就业问题更是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做好贫困大学生就业工作,是促进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同时对维护社会和谐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饶进  王婷 《科技信息》2010,(34):71-71
近年来,我国高校贫困大学生中"心理问题学生"的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因此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教育已经刻不容缓。就此现象,本文对如何发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分析解决问题作了一定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人文贫困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衡量贫困时提出一个概念,人文贫困的核心是权利贫困和知识贫困。云南"直过民族"作为全省乃至全国的一个最贫困、最弱势、最特殊的族群,不仅收入贫困,而且权利贫困、人力贫困及知识贫困。"直过民族"正是由于人文贫困,目前整族仍然处于贫困的状态,要使其摆脱贫困就要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经济发展;加强民主政治建设,保障其基本权利;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强基础教育,才能进一步提高"直过民族"人文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9.
成长成才是当代大学生的迫切追求和最大利益,是高校学生工作的根本目标和任务所在。本文结合当前高校实际,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利益"视角阐述了高校学生工作思考点、落脚点,探究以人格教育为本位,以安全稳定为基础,以学风建设为根本,以救助贫困为导向,以就业为龙头,以党建为突破,以创新社会实践为载体的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七以"思路。  相似文献   

10.
贫困生“心理贫困”对就业的影响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瑾 《咸宁学院学报》2010,30(7):115-117
目前,越来越多的高校贫困生面临双重贫困即经济贫困和"心理贫困"。据调查,贫困生的"心理贫困"比经济贫困更可怕,它不仅影响贫困生的健康成长,还影响着他们的毕业就业。为此,缓解贫困生的"心理贫困",帮助贫困学子心理脱贫,解决贫困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已成为摆在高等教育面前的重要课题。当前,高校履行育人职责,帮助贫困生走出"心理贫困"。加强就业指导,多方位服务贫困生就业;政府出台积极政策,提高贫困生的求职择业能力,是一种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采用2×2的两因素实验设计及双因素方差分析的方法,以性别为调节变量,研究经济贫困与大学生社会支持的关系,并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587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①经济贫困对大学生社会支持的整体水平无显著影响,且性别的调节效应也不显著;②经济贫困对大学生的客观支持水平有显著影响,且性别的调节效应显著,即男贫困大学生的客观支持水平显著高于男非贫困大学生、女贫困大学生;③经济贫困对大学生的主观支持无显著影响,且性别的调节效应也不显著;④经济贫困对大学生的支持利用度有显著影响,但性别的调节效应不显著,即女大学生的支持利用度显著高于男大学生。  相似文献   

12.
刍议新时期贫困大学生应树立的六大现代就业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贫困大学生人数在不断增加,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国家、社会、学校以及家庭关注的焦点。当前,大学生就业意识关系着他们的就业成败以及就业质量。本文结合当前市场对人才的实际要求以及贫困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新时期贫困大学生必须的树立六大现代就业意识:贫困意识、自主就业意识、职业规划意识、竞争与能力意识、实践意识和信息意识。  相似文献   

13.
易星 《科技资讯》2013,(1):192-193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实行收费制以来,经济困难的学生确实存在随时面临辍学问题,为认真落实和贯切"三个代表"为指导思想,切实做好贫困生经济资助工作,为此高校提出了"勤工俭学"的资助体系,让贫困大学生通过劳动获得报酬而顺利完成学业的有效措施,但是在实行"勤工俭学"这项工作以来确实还存在很多问题,因此,笔者提出了几点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收费政策的实施和高等教育规模的快速发展,高校中的贫困大学生数量不断增加,贫困大学生问题也逐渐凸显.高校中贫困大学生产生的主要原因有社会原因、家庭原因和大学生个人原因.解决高校贫困大学生经济困难问题的对策主要是:降低学杂费标准、加大资助力度、推进国家助学贷款.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比较学业受挫、家庭贫困、遭受处分三类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和心理健康的差异。方法:随机抽取408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测试,得出不同特殊群体大学生9个方面的因子分和均分,比较分析三类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结果:这三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显著低于全国青年常模;家庭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学业受挫大学生;家庭贫困大学生、学业受挫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遭受处分大学生。结论:家庭贫困、学业受挫、遭受处分都是导致大学生产生心理卫生问题的重要原因,而家庭贫困较之学业受挫、较之遭受处分对大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6.
郑伟 《科技咨询导报》2007,(22):238-239
贫困生大学生作为大学校园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不仅面临物质上的困难,更要面对精神上的困难,相当一部分贫困生存在着物质、精神的"双贫困"。我们在重视解决贫困大学生物质贫困的同时,应该更加关注贫困大学生的"精神贫困"问题。采取加大资助力度、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优化校园育人环境等措施,做好贫困大学生的"精神"资助工作,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7.
贫困大学生是高校中广受关注的特殊群体,对这一群体主观幸福感的关注尤为重要。通过分析影响贫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各种因素以及贫困大学生的典型特点,文章提出从培养和发展积极的人格特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健全的自我意识、寻求社会支持等方面来提升贫困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水平。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就业难,贫困大学生就业难上加难。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不断加大,在社会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就业机制和公平的竞争环境的今天,与其他大学生相比,贫困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明显处于弱势,他们表现出更多的茫然和无奈。通过分析制约贫困大学生就业的内外因素,提出了在现有条件下帮助贫困大学生就业的有效对策,目的是唤起全社会对贫困大学生就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9.
周显洋 《科技信息》2008,(9):296-298
为更有效开展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笔者及课题组运用SCL-90量表、16PF量表从苏北地区部分高校中选取贫困生做抽样调查.本文通过分析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率和在SCL-90量表中各项得分与非贫困大学生进行差异比较,用详实的数据分析得出贫困大学生性格心理特点,提出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先讨论了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接着分析了贫困大学生良好社会知觉的培养,积极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是贫困大学生心理脱贫的关键,最后研究了贫困大学生自救方式探析.因此本文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广泛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