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四川西部高原山区公路为研究对象,利用UC-win/Road软件进行建模,开展了螺旋展线与桥隧相接路段的驾驶模拟实验,选取驾驶员瞳孔直径变化率和眼动扫视特征作为安全性评价指标,以客观反映研究路段安全运营状况。结果表明:驾驶员在隧道出入口明暗适应路段瞳孔直径呈现高频率波动,瞳孔直径变化率0.3为桥隧相连实验路段瞳孔直径变化率的风险阈值;短时扫视频率每秒3次为异常点判别的临界值,桥梁路段异常点与实验路段直坡路段相比,小半径弯坡路段的线形指标与行车环境更容易对驾驶员的扫视行为造成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特大桥梁和隧道路段的交通安全设施改进建议,研究结果可供类似地区公路工程建设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螺旋隧道方案在高寒及高海拔地区公路爬坡较大段落的实用性,例举了一处工程案例,对案例长大纵坡方案与螺旋隧道方案进行对比,并对案例螺旋隧道分别按照规范横净距及修正后横净距进行了视距评价;螺旋隧道方案降低了纵坡坡率,且由于隧道洞身的遮蔽避免了路面积雪及结冰,降低了运营期间安全风险;螺旋隧道具有一定的安全优势,可作为高寒及高海拔地区公路建设有价值的比选方案。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隧道进出口行车安全性,通过对隧道进出口车辆运行速度变化特征及线形过渡的分析,构建反映平纵组合特征的隧道进出口线形综合描述模型;以运行速度差为线形安全性评价指标,提出安全性评价标准;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建立线形过渡综合指标与运行速度差的关系模型。结果表明:隧道进出口运行速度差与隧道线形过渡技术指标及前一个断面运行速度均相关。建议在隧道进出口线形设计中,根据设计车速的不同,参考线形过渡技术指标建议值进行安全性评价。  相似文献   

4.
道路线形是由直线与曲线连接而成的空间立体线形形状,也就是道路中心线的空间描绘.线形设计不好,轻者乘客会感到不舒服.严重则影响车辆行驶的安全性.甚至造成交通事故.究其原因,道路设计规范只对某些技术指标,如:平曲线半径、竖曲线半径、纵坡坡度、坡长等分别做了规定,而对这些指标之间的组合以及特殊性考虑甚少,如果设计人员不从行驶车辆的安全性上考虑,那么,设计出的道路就不会是一条好的道路.因为线形好的道路,应该首先保证车辆安全、迅速、舒适的行驶.本文对城市道路线形设计中的几个问题作了分析,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汽车前灯散射角、隧道标准断面以及驾驶人在隧道中驾驶规律的研究,并考虑汽车左转与右转行驶的不同特点,计算出了不同设计速度下满足山区高速公路隧道内螺旋展线停车视距的圆曲线最小半径。结果表明:《公路路线设计规范》规定的圆曲线最小半径不能满足高速公路曲线隧道内停车视距的要求;计算给出的最小半径不仅可以满足高速公路曲线隧道内停车视距的要求,而且可以保证隧道不加宽和超高不过大的要求,保持隧道内轮廓的统一,减少了设计和施工难度。  相似文献   

6.
刘宁伟  梁波  肖尧  张鸿鸣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20(26):10927-10933
为提高特长隧道行车安全水平,以驾驶员反应时间特性为研究目标,选取G65包茂高速武隆段的6条特长隧道为研究对象,利用自主研制的基于动态环境的反应时间测量平台,研究分析了距隧道入口距离,隧道平曲线线形、纵坡率以及行车车速对驾驶员反应时间特性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相同行车条件下,对驾驶员反应时间特性影响较为显著的因素包括距隧道入口距离、隧道平曲线线形及行车车速,隧道纵坡率对其影响不显著;2)6条特长隧道的驾驶员反应时间沿距隧道入口距离呈先迅速减小,后缓慢增加的一个总体趋势,在距隧道入口750m附近达到最小值,接近隧道出口处时迅速增大;且隧道内行车时间越长,平均反应时间值及波动越大。3)平曲线线形为入口直线线形段、中间曲线+直线线形组合段、出口曲线线形段的平均反应时间及反应时间标准差相对较低,行车安全状况更佳;4)三种模拟车速下,驾驶员反应时间随行车车速的增大而减小。针对研究结论给出了以反应时间为控制目标的行车安全建议。  相似文献   

7.
山区高速公路受地理环境限制呈现地形高差大、线性组合多等特点,其复杂的线形使驾驶人的心生理发生变化,行车风险增大。为提高山区高速公路的行车安全性,选取16名驾驶员在典型山区高速公路纵坡路段、平曲线路段和弯坡路段进行驾驶试验,结合驾驶模拟技术和计算机仿真技术采集心率、速度等参数,探究心率增长率与坡度、平曲线半径、线形组合指标、速度差和交通量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纵坡路段坡度>3%时,在下坡速度差大于17.6 km·h-1、上坡速度差大于18.5 km·h-1条件下驾驶员心率增长率均超过舒适阈值,处于紧张状态;平曲线路段平曲线半径>0.65 km时,心率增长率处于舒适阈值范围内,平曲线半径<0.65 km时,心率增长率处于紧张阈值范围内;弯坡路段上坡方向线性组合指标大于6、速度差大于14.8 km·h-1,下坡方向线性组合指标大于4.7、速度差大于16 km·h-1时,驾驶员均处于紧张状态。建立道路线形安全评价模型,并通过实测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为山区高速公路的交通安全建设与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隧道出入口平面线形一致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现行公路隧道设计规范对隧道进出口处平面线形一致性缺乏明确判别标准,提出了方向盘冻结3s导致的行车轨迹同原有路线的偏移值作为线形一致性的控制性指标,控制阈值取0.2m.对3种不同设计条件下的隧道线形一致性进行分析,发现缓和曲线参数是影响平面线形一致性的重要指标.通过理论推导给出不同设计条件下隧道进出口平面线形一致性的判别标准,使设计者能在保证线形安全的前提下对隧道进出口平面线形进行灵活设计和评价.应用该研究成果对龙庆高速公路某隧道洞口的线形一致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9.
基于高速公路线形综合指标的安全评价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全面地研究公路线形指标与道路安全的关系,以曲率、曲率变化率、曲线转角、纵坡度、车道宽度、车道数、左右路肩宽度等设计指标为依据在国内首次提出了公路线形综合指标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公路线形综合指标评价模型,评价模型为公路线形的量化分析提供了理论评价方法.通过回归得到事故率与线形综合指标累计值的关系,回归结果证明公路线形综合指标可以作为公路线形质量评价和道路安全评价的评价指标,并且综合指标累计值与事故率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得到了事故率与综合指标累计值的关系模型.并根据算例制定了安全性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驾驶员安全舒适度评价指标(驾驶负荷)在高原公路弯坡路段的变化特征,利用生物反馈仪等相关设备,在海拔大于3 000~5 000 m的高原公路选取符合标准的弯坡路段62段进行行车试验。定量分析了驾驶负荷与海拔、高原公路弯坡路段线形组合值之间的变化关系;并且建立了相关模型。结果表明,驾驶员在高原公路弯坡路段行车过程中,驾驶负荷受到海拔与弯坡路段线形组合值的双重影响;驾驶负荷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增大;上下行过程中,驾驶负荷随着弯坡路段线形组合值的增大而增大;在海拔与弯坡路段线形组合值的共同作用下,驾驶负荷变化更加明显,海拔越高、弯坡线形组合值越大,驾驶负荷越大。  相似文献   

11.
计算机网络远程教育已成为一种新的具有先进性和特殊性的教育模式,本文通过成功的实例的分析,研究远程教育系统的服务内容与技术实现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远程教育系统的一个合理硬件构架.文章并论述了远程教育系统的应用软件框架结构及软件开发的常用技术.  相似文献   

12.
Psychological distance in the Construal Level Theory refers to an egocentric distance from a stimulus to here, now, oneself, and reality. Yet, nonegocentric distance between two stimuli independent from the perceiver is also common, and nonegocentric spatial and social dimensions are rarely compared. Using an Eriksen flanker paradigm, we examined how the nonegocentric spatial and social distance may be processed. Participants were asked to classify the central target flanked by distractors which were identical to the target or were different words associated with congruent or incongruent responses with the target. We manipulated the spatial or social distance between these two pairs of words which were mapped to different responses, and found that the nonegocentric spatial distance between the stimuli affected the flanker effect, whereas the nonegocentric social distance did not show such a significant effect.  相似文献   

13.
引入了一种图的变换,得到了距离谱半径的变化规律.进一步研究了四度点数固定的树集,刻画了该图类中距离谱半径最大的极图.最后,讨论了更一般的图类,即度至少为4的点数固定的树集,并确定了极图.  相似文献   

14.
利用正则图的关联矩阵与其邻接矩阵及其线图的邻接矩阵间的关系,证明了两个正则图的剖分边边联图、剖分点点联图和剖分点边联图的距离谱、距离拉普拉斯谱和距离无符号拉普拉斯谱可表示为原图的邻接谱.  相似文献   

15.
本通过q对元n长码的方差的分析,通过定义函数δ(xi,yi),给出了q元n长码的方差的下界.同时当码字数为2k-l(k∈N)时,其方差能达到下界.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给出了两个距离集D是3类子集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q元n长码的平均Hamming距离和方差的研究,通过定义函数d(xi,yi),给出了q元n长码的平均Hamming距离和方差的下界。同时当码字数为2k-1(kN)时,其平均Hamming距离和方差能达到下界。  相似文献   

18.
文章证明了3-连通非Hamilton无爪图的任一最长圈包含至少4个顶点的独立集  相似文献   

19.
简述人称指示语对语言交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际中人称指示语的选择由交际双方的社会关系所决定,它同时又能改变交际双方的语用距离,拉大或缩小人际关系距离,它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人的社会属性,反映语言的人际功能.人们对初始语用距离的推断往往决定交际中对人称指示语的选择.而且有时在初始语用距离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改变相应的人称指示语来改变交际语用距离,会达到特殊的语用目的.  相似文献   

20.
基于巴氏距离的视频流场景变化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连续视频流中的基于统计特征的场景变化检测问题,并研究了包括直方图距离、卡方距离和巴氏距离的3个场景度量方法,提出了更优的巴氏距离场景度量方法。该方法能计算并最大化高维空间中的多模式聚集特征向量距离,由于具有满足三角不等式和非奇性的特性,相对于其他两种方法,它提高了检测性能。实验比较了场景变化检测的精确和检索率,结果与分析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