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当百家争鸣中的那些“仁义辨智之士”正沉醉于脱离现实的政治理想追求或对自己利益的追求之中的时候,韩非以清醒的眼光洞察世事,选择法家思想作为治国之道。本文主要从《五蠹》为出发点,综合韩非的诸多著作,考察他对“仁义辨智之士”的批判以展现韩非所代表的法家思想特性。  相似文献   

2.
前一时期,对于韩非的学说,常有不切实际的过高评价。诚然,作为先秦法家学说集大成者的韩非,其思想有不少地方是值得肯定的。比如,他认为社会是不断发展的,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特点,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应当不同,即所谓“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五蠹》),这当然是进步的社会史观。又如,他主张从客观实际去考虑言论的当否,即所谓“偶参伍之验,以责陈言之实” (《备内》),这显然是一种唯物主义的认识论,等等。总之,韩非思想的熠熠光华是不能掩盖的,其在思想史上的地位也是不容抹杀的。然而,我们也必须承认,构成韩非全部思想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即政治上的极端专制独裁论,则显系糟  相似文献   

3.
韩非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君主独裁的思想,郭沫若称之为“君主本位”。(见郭沫若:《<韩非子>的批判》。)  相似文献   

4.
庄一拂编《古典戏曲存目汇考》谓:明清阙名作品《新嘉驿》,“《读书楼目录》中<乐府传奇栏>有此本,其他戏曲书簿未见记载,本事未详,伕”(见是书下编《传奇》五)。按:传奇《新嘉驿》,当是记明万历末  相似文献   

5.
郭沫若对君主执“术”的控制对象-“潜御群臣”--扩大为“驾驭臣民”,离开了韩非的本意;而韩非的“术”控理论稳定而成熟,旨在“法”“术”结合,整饬吏治。郭对《难势》的批判,将原作“抱法处势”的概念换作“任法用术”;该篇“复应之日”是韩非法治理论的精髓,主张“法”,“势”结合,论证法治胜于贤治,又不否定肾治,郭称其为“诡辨”,输于学理。郭据《定法》称韩非为“法术家”,但据《难势》韩非还主张“法”,“势”结合,他是主张“法”“术”“势”结合而以“法”为核心的法家。郭有时直接贬韩非为“术家”,“偏恶引起偏失”。韩非对“法”的研究有“纵失”和“横失”,玉有石璞,其来有自。对原作的发掘,尚须艰苦工夫。  相似文献   

6.
唐代著名诗人李贺,字长吉,唐皇室后裔,才华横溢,其诗继承《楚辞》的浪漫主义精神和南朝乐府弦歌的传统,形成奇崛幽峭、浓丽凄清的独待风格。不幸,他英年早逝。或说他活了二十四岁,见李隐《李长吉小传》(“长吉生二十四年”)、《旧唐书·李贺传》(“卒时年二十四”);或说他二十七岁死,见沈亚之《序诗送李胶秀才》(“贺名溢天下,年二十七官卒奉常”),杜牧《李长吉歌诗叙》(“贺生二十七年死矣”)、《新唐书·李贺传》(“年二十七”)。沈亚之为李贺好友,所说当为可信。且李贺所作《南园十三首》之四诗有“二十未有二十余”之句,窥其意,亦可证明他超了二十四岁。《旧唐书》误袭《李长吉小传》之说,而至《新唐书》时已订正。关于李贺之死,《李长吉小传》有一段记述:  相似文献   

7.
鲁迅的《故事新编》是他的第三本小说创作集。这个集子共收八个短篇,其中《补天》、《奔月》、《铸剑》等三篇是前期作品,其余五篇《理水》、《采薇》、《非攻》、《出关》、《起死》等则是后期的创作。这些小说都是取材于古代神话、传说、寓言、历史故事以影射现实的作品。鲁迅在《序言》中曾有这样的自述:“对于历史小说,则以为博考文献,言必有据者,纵使有人讥为‘教授小说’,其实是很难组织之作,至于只取一点因由,随意点染,铺成一篇,倒无需怎样的手腕。”又说:“叙事有时也有一  相似文献   

8.
文化播报     
《哈里·波特与死圣》:初版1200万册英国女作家J·K·罗琳有着神奇的魔力。她的“哈里·波特”系列书籍创造了“全球共读一本书”的神话。7月21日,她的第七部也是最后一部新书《哈里·波特与死圣》终于在“波特迷”们期待的目光中问世了。据美联社报道,美国一些迫不及待的中学生已在书店门口排队11天!在漫长等待中,家长负责给孩子送饭,让他们安心排队。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禹贡》与《五藏山经》中有关西北地区山川等内容的分析,从两部作品共有山川‘名同实异”的事实,以及二者在地理思想上的相互关系,指出在内容上,《五藏山经》取法于《禹贡》,而不是《禹贡》“取材”于《五藏山经》。从而否定了在写作时代上,《五藏山经》早于《禹贡》的流行观点。  相似文献   

10.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这道诗是王维题《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中的第一首。《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有皇甫岳 ,乃皇甫恂之子 ,唐宪宗朝宰相之堂兄 ,不知是不是此人。赵殿成认为皇甫岳的云溪别墅可能就在终南山一带 ,我同意这个说法。这首诗虽是题皇甫岳园林之作 ,但情趣、风格却与《辋川集》这组诗完全一致。《辋川集》是王维在四十多岁后 ,在长安东南不远蓝田辋川 (与终南山相连 )买到一份产业后 ,隐居于此 ,与裴迪一唱一和而结成的。他虽隐居 ,但他到死都在长安做官 ,过着亦官亦隐的混世生活。在他隐居…  相似文献   

11.
《韩非子·五蠹》:“楚之有直躬,其父窃羊而谒之吏。令尹日:‘杀之。’以为直于君而曲于父,报而罪之。”报,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课本注为“判决”。此注似可商榷。课本的注源自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说文》:“报,当罪人也。从幸从报。报,服罪也。”报和当的“判决”意义是汉代才产生的。证据是以“以经证字”自许的段玉裁并没有引用先秦的经籍来证明报的判决意义,而只是引用《汉书》为证。许慎是根据汉时的词义去套合隶书的报字,因而是  相似文献   

12.
唐永亮 《世界知识》2013,(21):58-59
死不算什么,只是先走了,还会见面的。看多死亡之后,宫崎骏建立了自己的生死观,希望死前能好好跟大家打招呼,把大家都找来,说声“辛苦了”或“谢谢”,也希望这种临终告别能构成一种文化。这种生死观,充斥在他的作品中。在他的最新力作《起风了》中,女主角菜穗子得肺结核病不治,却超越时空,在丈夫的梦中挥手,生者死者来来去去,生死的界线模糊化。死只是过程,毫不可怕。《起风了》成为宫崎骏的封笔之作。  相似文献   

13.
许多语法论著在讲到主谓倒装时,都举《国际歌》和《国歌》歌词为例: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最新出版的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教材《现代汉语》中册也是如此。它在引用了《国际歌》歌词之后,解释说:“谓语‘起来’提前,号召人们奋起斗争。”(见该书113页)接着又举“快  相似文献   

14.
<正> 中国古代叙事长诗《孔雀东南飞》和传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英国戏剧艺术大师莎士比亚的爱情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德国大诗人席勒的名剧《阴谋与爱情》,虽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作品,但它们的母题却是相同的——“爱情”、“自杀”。它们的主人公都是一对真挚相爱的青年,为了维护自己的爱情,男女主人公都和自己的长辈亲属进行了抗争,最后都殉情而死,但他们的死,都宣告了他们的压迫者的失败和自己爱情的胜利。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文学史上,恐怕没有任何一部作品象《红楼梦》这样,在读者中间存在着如此严重的分歧!许许多多的“家事”说,如“故相明珠家事”,“和珅家事”、“傅恒家事”、“金陵张侯家事”、“顺治与董鄂妃故事”,……还有“自传”说,这仅仅是有关小说题材的种种争议,其中甚至有上万字的考证.《红楼梦》的主题思想,更是莫衷一是.不少论者把作品的主题与客观意义混为一谈.而所谓“客观意义”往往加上自己的臆测.一部作品在读者中间存在争议,本来无可非议,但是,我们看到,随着时代的变化,《红楼梦》的思想性也在发生变化.人们根据自己的爱好和某种需要,给《红楼梦》下断语.尤其是文化革命以来,把《红楼梦》说成“伟大的政治  相似文献   

16.
儒墨显学给韩非带来巨大学术压力。为了证明儒墨之学的愚诬,韩非设定了两条检验标准。在这两条标准之下,韩非必须通过师事苟子才能论证法家思想的合理性,因此,韩非师事苟子具有一定的必然性。韩非与荀子共同遏制墨家“兼爱说”,客观上实现了儒法的短暂学术结盟。韩非对孔子进行“法家化”处理,强化了法家存在的合理性,至此,韩非完成对儒墨的学术突围。基于对人性的不同理解,在解决人性本质与资源占有矛盾的问题上儒墨法各具特色。儒家倡导即凡入圣的生活,墨子提倡超凡入圣的生活,而韩非则主张按照丛林法则像动物一样地生活。韩非“去仁爱”。舍弃了“仁爱”的差等原则.导致其在“爱”与“恨”的权衡中迷失了方向。  相似文献   

17.
神话是祖国宝贵文化遗产的一部分,由于神话是人类童年时代的文学,具有“儿童时代的天真”,因而显示出“永久的魅力”(马克思语),对后世有着深远而广阔的影响,不少文艺创作直接取材于神话,高中课文中的许多篇目,如《黄山记》、《五蠹》、《涉江》、《梦游天姆吟留别》等等,也大量运用神话典故。凡课文注释中加“传说”“相传”一类字眼说明的(以别于真有其事的历史典故),基本属于这种情况,据统计,仅象这样作出注释的神话典故就达30余处之多,而我国文字记载的神话又只零散地保存在《山海经》《淮南子》《庄子》等古人著作中,为了便于以整个神话体系作为参照,更深入系统地了解这些神话典故,本文拟就这些神话典故的类型和作用,作一浅说。  相似文献   

18.
本文解释了《童区寄传》中的“布囊其口”之“囊”和《琵琶行》中“弟走从军阿姨死”之“弟”和“阿姨”  相似文献   

19.
《科技知识动漫》2012,(10):24-25
自1979年一部《机动战士高达》横空出世,30年间,这部以“高达”为品牌,动画超过30部,漫画游戏小说等更是数不胜数的系列作品成为了日本动画界,“不死神作”的代表。  相似文献   

20.
晋中师专中文系开设的中国古典文学课程,所采用的教材是游国恩等五人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和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在上列《文学史》的“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公元581——978年)”之“第三章盛唐边塞诗人”中,专辟了“第二节岑参”.在上列《作品选》的“中编第一册隋唐五代部分”之“一、诗歌”中,选录了“岑参诗(四首)”,即;《逢入京使》、《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参照清代彭定求、杨中纳等十人所编《全唐诗》,计收唐五代诗作者二千二百余人,作品四万八千九百余首的情况来看,足见上列《史》和《选》的编者,对于岑参及其作品的重视.而在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