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语言结构体系是由一系列不同特征、不同功能的语言符号构成的,语言符号在语言结构体系中千变万化,它的特征和功能已经远远超出了人们习以为常的纯语言学意义的阐释范围。虽然结构主义语言学关于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对阐释语言结构体系具有借鉴意义,然而能指和所指这一对符号学范畴包含了丰富而复杂的内容,需要作进一步的细致具体的解剖。语言结构中各种符号在组合和聚合这两个轴承上的巧妙运转,构成了能指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也构成了所指的难解性和蕴藉性。每一种符号的运用,都会产生相应的表达功能。巧妙地选择组合语言符号进行右效的符号替换,就会产生相应的功能亦异,我们  相似文献   

2.
张华 《潍坊学院学报》2011,11(1):63-65,71
语言崇拜是指对语言本身及其功能的神化。英语中存在着大量的语言崇拜现象。语言禁忌作为语言崇拜现象之一,它根源于人们对于语言的崇拜心理,建立在语言神秘感、语言魔力信仰的基础之上。另外,趋吉避凶、求雅避俗、就富避贫的心理也会导致语言禁忌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传统语言学认为,语言符号的主要性质是语言的任意性和线条性,这是从“代表物—被代表物”这样一个二元组合的关系着眼的。表文认为,语言符号所具有的并非二元组合关系,而是一个三元组合关系,它是沟通主体和客体之间关系的信息符号,语言符号的主观性和客观性是辩征统一的,应该说,这是语言符号的本质特性。在这一本质特性的统括之下,语言符号的性质常常表现出似乎矛盾的命题。本文讨论了几对重要性质: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可论证性;语言符号语音形式的线条性和语义内涵的非线条性;语言符号的表物性和表情性;语言符号体系的封闭性和开放性。  相似文献   

4.
语言不仅是人们进行社会交际的主要工具,而且还能折射出使用某一语言(或方言)的人们的文化背景和风土人情。人们通常相信,语言是具有某种魔力的,相信语言和它所表达的事物之间具有一致性(同一性)。因此,针对不同的场合,不同的事物,不同的对象,人们会选择相应的表达方式。这也就是民俗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命题———语言崇拜。语言崇拜有语义、语境与语用的崇拜。本文试论从婚俗口彩中所体现的语言崇拜与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5.
语言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社会的发展,客观事物的发展,人的认识的发展,以及语言本身的发展,都要求语言中不断地造出新词以满足社会交际的需要。如当社会上出现“犁”这一事物时,在壮语中人们便运用音义任意结合的方法,用“cae”这个符号来表示它;又如社会上有“猫”这一事物,在壮语中人们又运用摹声的方法,用“meuz”这个符  相似文献   

6.
对语言符号的创造,是人类智慧的结晶。然而,在使用上,人们又总是面临着有限的语言与无限的意义之矛盾。一向被称为驾驭语言的高手的文学家,也常常因文不逮意,意不称物而陷入“语言的牢笼”。为摆脱这种难以言说的痛苦,文学家进行着不懈地努力和探索。“艺道并进”作为一种途径,意味着文学才能的优化。当文学创造者做到了文学之才与文学之能并举,并在“自然而然”中进入无目的合规律性的创造境界,方能为突破“语言的牢笼”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7.
索绪尔符号论中,“能指”仅仅局限于“音响形象”,但是,汉字这种语言符号,其“能指”不仅仅局限于“音响形象”,更是一种象征性语言符号,受中国人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具有独特的意象思维特征,使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和鉴赏在此基础上加强了审美意象的隐喻性和延伸性,并且得以升华。  相似文献   

8.
语言是化的符号,化是语言的载体。汉语中有大量的关于死亡的委婉语,这些委婉语有着丰富而深刻的化内涵。笔从语言的灵物崇拜、传统的生命价值观、宗教信仰、丧葬习俗、独特的人景观等五个方面探讨了汉语死亡委婉语的化意蕴。  相似文献   

9.
“火崇拜”初探张丽霞在远古时代,由于原始社会生产力的低下,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有限,人们对世界上的许多现象无法解释,因而对自然界一些事物产生了崇拜。其中,火,是原始人类对自然力崇拜的主要对象之一。把火当成一种法力无边的神灵,并形成相应的崇拜仪式,就叫火...  相似文献   

10.
语言符号是联系人主观意识和客观世界的桥梁,人借助语言符号去认识世界,了解世界。而不同的语言符号所指向的在人们心中的事物也必然有所不同,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塑造了人们对事物认识的差异。在对英汉语符意指系统差异的比较中可以看到英汉语民族在认识世界方面的不同之处,即世界观和语言哲学观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现代汉语书面语的非汉字符号和网络语言中的信息符号的共同表现形式,以及它们得以产生的条件中的相同因素,可知网络语言中看似奇特的信息代码是对现代汉语书面语中非汉字符号的继承和创新,应该科学地对待网络语言。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人与树木共时伴随理念的宗教基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存在着人与树木共时伴随的生存理念,树木及其材质充实着先民的生存空间,形成了古代典型的文化景观。古先民对树木及其材质的选定与确认,不单纯是实用价值取向,还有其潜在的宗教因素。树木及其材质不仅是先民的生存资料,更重要的是先民的信仰对象。在古老的宗教信仰层面,升华了人与树木的深切情感,构筑了人与树木共时存在的坚固理念。人与树木形成了生命共振,体现出人与自然亲和的生命状态。古先民正是在崇高的宗教信仰层面,实现了自身与树木之间的生命能量转换,形成了千古执着的家居理念。  相似文献   

13.
语言蕴含着作者的思想情感,也表征着特定的文化意义。《非常良民陈次包》借助于语言的寓义象征和魔幻组合,传达了三川半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点。作者在文本中打破了常规的语言习惯,对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进行边缘化解构,着力表现文字背后隐喻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14.
清代白话公案小说大量描写清官依靠鬼魂告状、神灵托梦、实物暗示指点等种种神秘手段破案。这种超人力因素根据来源和职能,可以大致分为三大类,即由自然崇拜而演化成的自然神,由灵魂崇拜而演化成的人鬼、人神,由社会力量崇拜而演化成的社会神。  相似文献   

15.
基于地形图符号表达的地理概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地理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符号化表达问题,分析了大比例尺地形图符号的几何构成及符号闻的几何和语义关系,把地形图符号系统作为一种二维图形语言,讨论了它和地理概念之间的关系。根据逻辑学概念和符号的几何形状,定义了基于地形图符号表达的地理概念的种类及其相互关系,并给出具体实例,为用逻辑方法研究地图语言提供了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人类的居室曾长期地被视为一种神圣空间而受到膜拜,并且建房工匠也被许多社会群体所神化了。在鲁班信仰等文化势力广泛播布以前,以及在一直未受到这一势力影响的地区,曾相对独立地保持着小型社会中特有的建房巫术——原初形态的工匠建房巫术。  相似文献   

17.
扶氏于明永乐朝迁入乐昌,自康熙初开始,他们开始整顿祭典,对失祭之先祖恢复祭典,对缺失祭产的凑集田产立祭,对附祭者实行分祭;以膳田为祭田、为己设祭渐成风习。至乾隆朝后期,扶氏的祭典已基本恢复。扶氏的例子,展现了宗族祭祖习俗具体而复杂的面相。  相似文献   

18.
古代文献中关于铜鼓传说的记栽根据内容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关于铜鼓来历的传说;一类是反映铜鼓神奇、灵异的传说。民间对铜鼓的来历有三种说法:伏波造鼓、诸葛造鼓和孟公造鼓,这些传说和历史关系密切,反映了西南人民对马援、诸葛亮及孟获三位有功于他们的历史人物的崇敬与怀念。关于铜鼓神奇、灵异的传说则反映了古时岭南人民对铜鼓的崇拜。  相似文献   

19.
对虎图形的性质,学术界长期以来存在多种观点。这些观点有其出现时代的合理性,但随着虎图形兵器材料的增加和对巴蜀文化研究的不断深入,其缺陷逐渐暴露出来。通过对学术界图腾说、族徽说、文字说、虎神说4种主要观点的分析,倾向于认为兵器上的虎图形是春秋战国时期特有的,一种巫术色彩浓郁的虎神崇拜的体现,与当时的军事集团有很大关系;虎图形的主要性质一是虎神,二是在图形符号组合中表现出来的图语性质。  相似文献   

20.
常用数学符号的选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符号是数学发现的有力工具.数学符号以浓缩的形式表达大量的信息,可以简化数学推理,加快了思维速度,有助于人们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数学符号在数学科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介绍了数学符号的10种选取规律,掌握这些规律有助于深刻理解其含义,提高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