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1月22日,中国工程院发布《中国工程院2019年院士增选结果》,公布表明:2019年,中国工程院开展了第14次院士增选和第13次外籍院士增选,共选举产生75位院士和29位外籍院士.我校物理系93届校友罗先刚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70年12月出生,籍贯四川省  相似文献   

2.
正2012年7月2日,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第四届科学指导委员会会议暨第二届理事会会议在英东学术会堂开幕.中国科学院院士、研究院科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徐冠华,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北京师范大学校长、研究院理事会副理事长钟秉林,常务副校长、研究院理事会执行理事史培军,国家遥感中心主任廖小  相似文献   

3.
丘成桐简介     
丘成桐,著名数学家,生于1949年,广东汕头人.现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和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香港中文大学数学科学研究所所长,美国哈佛大学数学系系主任.  相似文献   

4.
著名物理学家丁肇中教授应邀来我校访问1994年10月世界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应邀来我校进行了访问。丁肇中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巴基斯坦外籍院士:他长期从事高能物理(粒子物理)研究,曾...  相似文献   

5.
我校中国工程院院士、光电工程系周立伟教授被聘为俄罗斯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2000年9月,在我校校庆期间举行的中俄国际学术讨论会上,M.Ya.谢列夫院士代表俄罗斯工程科学院宣读了周立伟教授被聘为俄罗斯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的通知书,并向周立伟教授颁发了外籍院士证书.  相似文献   

6.
正2018年10月27日,2018先进复合材料结构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我校召开,共有来自国内外的200多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南方科技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滕锦光教授,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多伦多大学Shamim A.Sheikh教授,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东南大学吴智深教授,美国国家基金复合材料在基础设施中应用技  相似文献   

7.
全球变化研究的又一国际行动──HDP计划HumanDimensionsofGlobalEnvironmentalChangeProgramme¥//陈育峰(中国科学院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生北京100101)全球变化是当今国际科学界、...  相似文献   

8.
在12月27日召开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静海院士宣布,29名中国科学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5名外国科学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执行主席路甬祥院士出席了新闻发布会。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执委会秘书长、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沈保根宣布了新当选院士和外籍院士名单,中国科学院新闻发言  相似文献   

9.
在12月27日召开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静海院士宣布,29名中国科学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5名外国科学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执行主席路甬祥院士出席了新闻发布会。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执委会秘书长、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沈保根宣布了新当选院士和外籍院士名单,中国科学院新闻发言人、办公厅主任蒋协助主持了新闻发布会。  相似文献   

10.
《科技导报(北京)》2008,26(1):16-17
2007年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结果揭晓12月27日,中国科学院宣布,29名中国科学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5名外国科学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经过此次增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总人数达  相似文献   

11.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冯元桢(Y.C.Fung)先生为《生物力学研究前沿系列》丛书题词。  相似文献   

12.
叶笃正,安徽省安庆人,我国著名气象学家、大气物理学创始人,全球气候变化研究开拓者。1916年2月出生于天津,194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48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历任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等职,出任过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中国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委员会主席、中国全球变化委员会主席、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特别委员会委员、国际气象和大气物理委员会委员、国际大地测量地球物理委员会执委,当选过全国人大常委。现为中国科学院顾问、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名誉所长,系中国科学院院士、芬兰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气象学会和英国皇家气象学会荣誉会员。  相似文献   

13.
环境是人类社会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全球环境变迁与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本世纪中叶以来,发生的一些重大环境事件往往带有全球性质,人类生存环境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目前,世界各国科学家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是未来环境变化趋势及其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有鉴于此,本文首先从几个侧面对人类与其生存环境问题作一简述;其次将国际社会形成的国际科学合作研究行动——全球变化研究计划的核心、行动以及我国在过去全球变化领域中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以介绍.  相似文献   

14.
2007年12月27日,中国科学院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该院2007年院士增选工作已经结束,共有29名中国科学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另有5名外国科学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北京大学教授高松、赵进东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相似文献   

15.
《前沿科学》2013,(2):94-94
美国《科学》杂志在线发表了由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和中科院外籍院士、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王中林研究小组联合完成的一项重要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6.
《创新科技》2011,(11):5
<正>10月27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冠华在济南出席2011年中国高性能计算学会年会并做《全球变化研究与高性能计算》的主题演讲,徐冠华称,"中国缺少高性能、高效率的面向地球系统模式的高性能计算机系统,在全球变化研究中亟需高性能计算人才"。  相似文献   

17.
11月23日,中国科协召开规模储能技术高层次专家研讨会.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分管日常工作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玉卓出席会议.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工程院外籍院士、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周孝信,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研究员顾国彪,中国工程院院士、人民解放军防化研究院第一研究所研究员杨裕生,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教授何雅玲等12位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的院士专家参加研讨会.会议由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吕昭平主持.  相似文献   

18.
11月23日,中国科协召开规模储能技术高层次专家研讨会.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分管日常工作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玉卓出席会议.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工程院外籍院士、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周孝信,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研究员顾国彪,中国工程院院士、人民解放军防化研究院第一研究所研究员杨裕生,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教授何雅玲等12位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的院士专家参加研讨会.会议由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吕昭平主持.  相似文献   

19.
在阐述全球变化研究进展及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基础上,分析认为全球变化研究中蕴涵着可持续发展思想,并进一步指出,可持续发展思想实际上一直是全球变化研究的基本思想,二者理应相辅相成、相互借鉴,促进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20.
院士箴言     
叶笃正,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世界著名气象学家。2006年荣获200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祖籍安庆,1916年2月21日出生。他是我国现代气象学和全球变化科学的奠基人之一,是国际全球变化科学的少数几位重要倡导者和开拓者之一,对中国现代气象事业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院士箴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