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巴罗莫角在加拿大北部的北极圈内,这个锥形半岛被人们称为"死亡角"。该半岛长22千米、宽6.26千米,锥形底部连接着帕尔斯奇湖岸,大约有三千米长。  相似文献   

2.
红腹角雉是国家二类保护动物.它的大小跟家鸡差不多,雄鸟的羽色十分艳丽,头顶上生长着乌黑发亮的冠羽,在冠羽的两侧长着一对钴蓝色的肉质角(这也是"角雉"名称的由来),项下生有一块图案奇特的肉裙,肉裙的两边分别有八个镶着蓝边的鲜红色斑块,中间在黑色的衬底上散布着许多天  相似文献   

3.
穿山甲     
《大自然》1993,(3)
穿山甲又叫鲮鲤.除了脸和腹部之外,全身披着深棕色、像鱼鳞般的角质厚甲.它在丘陵、土堆里打洞,所以给它一个"穿山甲"的美名;又因它特别喜欢在陵墓下边挖洞,而它的肉吃起来像鲤鱼那么鲜美,古代叫它"陵鲤",现今改为"鲮鲤".外表看来,好像是爬行动物,其实它是胎生、喂奶,而且鳞上、尾、背都长着毛,根据以上的特点,将它归入哺乳动物.穿山甲的性情温顺、懦弱,胆子很小,一旦遇  相似文献   

4.
开怀大猜     
蝠鲼(fen)是一种长得像海怪一样的海洋生物。它有着巨大多孔的大嘴,任何路过它嘴边的猎物都会被它毫不留情地吞吃下去。但是体形较小的海豚却不惧怕这种动物,它甚至能游进蝠鲼的嘴里。原来,海豚游进蝠鲼的嘴里,是帮助它清理嘴里的死皮和寄生虫!这是真的吗?  相似文献   

5.
大西洋中,由百慕大群岛-迈阿密-波多黎各岛,组成一个边长约1700公里的三角形,在差不多10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海域内,曾发生过多起船舶或飞机神秘失踪的事件.于是这个三角区被称为"百慕大三角区"或"魔鬼三角".无独有偶,陆地上也有吞噬人、兽的天然陷井,往往披上一层神秘的色彩,被称为陆地上的"百慕大".本世纪六十年代初期,笔者在内蒙古草原上从事地质找矿工作,住在牧区.每当群羊饮水时,老羊倌总要费很大力气,让羊群避开溪流旁一块长着稀疏小  相似文献   

6.
狐狸传令     
正一一只狐狸饿极了。突然,它看见一只小羊在河边吃草,顿时高兴起来。小羊见狐狸向它逼近,撒腿就跑,一路咩咩直叫唤。山羊爸爸和山羊妈妈赶忙跑过来,一见是狐狸,马上用头上的角对着狐狸。狐狸看见四只尖尖的角,傻了眼。"唉,眼看就要到嘴的肉……可恨的羊  相似文献   

7.
四眼鱼     
巴西的马拉若岛沿岸水域中,有一种奇特的鱼,长约15厘米,躯体呈半透明状,长着一对独特的水泡似的大眼睛。这种鱼每只眼上有两个瞳孔,所以被称为“四眼鱼”。一般的鱼类只能在水中看东西,四眼鱼则水上水下都能视物。它平时爱在水的表层游动,眼睛一半露出水面,一半在水中。它用露出水面的  相似文献   

8.
为野草辩护     
龙隐 《世界博览》2012,(5):86-87
正英国博物学家理查德·梅贝称野草是蔬菜里的游击队,森林里的不法之徒,是最不为大自然所宠爱的孩子。中世纪英国人对野草的称呼说明了人们有多讨厌杂草。小白菊被称为魔鬼的菊花,毛莨被称为魔鬼的爪子,连线草被称为魔鬼的烛台。大约有二十多种野草被认为是魔鬼的  相似文献   

9.
针对复杂环境下传统群体智能优化算法在求解水下无人航行器(UUV)路径规划的过程中存在路径搜索能力不足、易陷入局部最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引入改进蝠鲼觅食优化算法的UUV三维路径规划方法。首先,根据UUV在水下航行时的实际环境,建立相关地形模型和威胁源模型;其次,对传统的蝠鲼觅食优化算法进行改进,相关改进包括在初始化过程中加入局部反向学习机制优化种群的位置,提高了种群的多样性;根据每次迭代后种群个体适应度的不同,改进蝠鲼翻滚觅食的翻滚因子S,由此实现一种自适应翻滚,有利于跳出局部最优;同时,在蝠鲼螺旋觅食过程中融合莱维飞行-柯西变异策略,扩大了搜索路径和种群搜索范围,提升了算法寻找全局最优的能力;最后,将改进的蝠鲼觅食优化算法引入到UUV的路径规划中,进行相应的实验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在地形1中采用改进的蝠鲼觅食优化算法所规划的路径相比于灰狼算法和蝠鲼觅食优化算法分别降低了32.49 km和23.88 km,航迹代价分别降低了9.68和4.04;在地形2中采用改进的蝠鲼觅食优化算法所规划的路径相较于灰狼算法和蝠鲼觅食优化算法分别降低了20.83 km和29.95 km,航迹代价分别降低了1...  相似文献   

10.
许培育 《科技知识动漫》2013,(12):F0002-F0002
正魔鬼鱼小档案:种属:软骨鱼亚纲鲼形目蝠鲼科。分布:魔鬼鱼主要分布在暖温带、热带大陆和岛屿周边的海区。全世界共有10种,中国有4种。习性特征:蝠鲼是一种身体平扁且体宽大于体长的软骨鱼类,它最宽可达8米,有的体重达数百公斤甚至上吨。体型庞大、模样怪异的蝠鲼其实是一种性情温和的鱼类,它以浮游生物和小鱼为食,只是因为奇特的外形,才得俗名"魔鬼鱼"。它能做出一种旋转状的跳跃,随着旋转速度越来越快,蝠鲼迅速上升,跳出海面,如同蝙蝠一样在天空滑翔。  相似文献   

11.
亚马孙热带雨林里散落着一些当地居民所谓的“魔鬼花园”,“花园”里只有一种树木,其他树木都难以存活。这一现象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现在发现:“魔鬼花园”的缔造者不是魔鬼,而是蚂蚁。当地盛传“魔鬼花园”是神秘侏儒魔鬼的家。据秘鲁当地的民间传说,控制花园的是一个叫楚亚查奎的魔鬼。它是一个神秘的侏儒,一条腿长着人脚,另一条腿长着蹄子,别看长相丑陋,但神通广大,想变谁就可以变,并靠这种手段骗人。它经常以朋友或是亲人的身份出现,欺骗那些单独在丛林中行走的人,让他们四处兜圈子,直到他们迷失方向。蚂蚁缔造“魔鬼花园”,将侵入领地…  相似文献   

12.
晓天 《小学科技》2008,(9):10-10
非洲扎伊尔的惹马湖里生长着一种十分奇特的荷花,它竟然能奏出笛子的声音,因此被称为"水笛荷"。在水笛荷的花茎下面长着4个气孔,气孔内有一层薄膜。湖风一  相似文献   

13.
正小小的多肉植物能有什么秘密?嘿,它的秘密多着呢,我慢慢讲给你听吧!从小,我就喜欢多肉植物,在家里养了许多多肉植物,有娇小的白姬莲、长着小刺的芦荟、"高傲"的虹之玉……因为天天跟它们"混"在一起,所以我得了个"多肉妹"的外号。"咦,这是什么?"这天,我又给"小可爱们"浇水,无意地发现宝石花的叶子上有一个小石头。它跟可爱的宝石花太不般配了,我必须把它拿走!我小心翼翼地取石头,没想到不小心  相似文献   

14.
《大自然》2021,(1)
正森林中生活着一种食草动物,雄性的长着一对长长的獠牙,看上去很是吓人。几十年前,它们在我国很多地区常见,但近十余年来,东北地区已很难寻觅它的身影,它就是我国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獐。它是不是在东北地区彻底消失了呢?从它消失的原因中我们学到了什么?獐(Hydropotes inermis),被认为是一种最为原始的鹿类动物,但其外形与我们所熟悉的梅花鹿、麋鹿都不同。它们没有树枝一样分叉的角,雄獐长着一对长长的獠牙,看上去很是凶狠。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东北的松嫩平原上,有两类长相奇特的小动物。一类很像小蛤蜊,但它双壳里的软体不但能分出头、胸、腹,还长着触角和游泳足;另一类很像海洋动物鲎,可是它的腹部却裸露在背甲之外,它的尾节是一对柔软的尾叉而不是坚硬的剑尾。前一类看上去就像披着蚌壳的虫,被称为蚌虫或蚌壳虫;后一类却似微型的鲎,便被称为鲎虫。尽管在外形上它们毫无共同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以来,电影、电视、互联网等蓬勃发展,在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人类文明进入电子传媒时代。网络媒体网络媒体相对于报纸等传统媒体,被称为"新媒体"。由于具有数字化传播的特点,它又被称为"数字媒体"。又因为诞生在报刊、广播、电视这三种大众传播媒体之后,它还被形象地称为"第四媒体"。它可分成  相似文献   

17.
位于南美洲委内瑞拉境内的奥诺科河流域,向来以危险和神秘著称,被人称为"魔鬼河"。这里山地、草原和沼泽纵横交错,既有迷人的美丽风景,同时也栖息着鳄鱼、食鸟蛛、水蟒、美洲虎等成千上万种危险的动植物。因无数外国探险者和专业摄影师在此丧生,当地  相似文献   

18.
知识快餐店     
正牛、羊、鹿、犀牛、变色龙、独角仙,这些动物有什么共同点呢?答案就在它们的头上——都长着角!尽管大小粗细和弯曲程度各不相同,但牛、羊、羚羊等牛科动物的角都是不分叉的形状,它们的角被称为洞角,终生不更换,能不断生长。牛科动物通常只有一对角,但有些品种因为基因变异等原因能长出好几对角来。  相似文献   

19.
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峨边彝族自治区县境内的黑竹沟,距成都280公里,占地约180平方公里。由于这里曾发生过多起人畜入沟神秘失踪的事件,而被国内外舆论界称为“神奇的魔鬼三角洲”和“恐怖的死亡之谷”。又由于它位于东经120°,北纬29°9,与埃及金字塔和百慕大三角的纬度几乎相同,因而又被称为“中国的百慕大”和“死亡之谷”。黑竹沟背倚马鞍山、北邻大渡河峡  相似文献   

20.
刘羽阳 《科学世界》2012,(10):82-83
说到头上长着3根大角、四肢行走的恐龙,恐怕多数读者都会想起“三角龙”。(Triceratops)。它头上的角和颈部周围的骨质褶皱(颈盾),还有像鹦鹉嘴一样的喙,使它成为?角龙类“的典型代表。它的体长超过6米,还拥有一个长约2米的大头,这是历史上陆生生物所拥有过的最大头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