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卷首语     
本期“文学人类学研究"主题是“文化文本多级编码论”,倡导用一种打通的视野从不同角度审视文化文本的多元编码。叶舒宪《中国文化的编码与解码自觉——序〈中国灯谜年鉴〉》将谜语(灯谜)视为图像之谜和文字之谜以后出现的三级编码,谜语创作和解谜此种符号编码和解码的自觉意识,对于重新解释文字记述小传统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柳倩月《古代中国的文化编码自觉——以〈周易〉为例》指出《周易》“卦爻象”作为文化编码和解码的关键,主要遵循“立象尽意”的思维原理,它确立并强化了中国文化的“象”思维特征。赵周宽《N级编码理论与挖不透的表象之墙》指出突破表象主义深度模式对文化表述语法的尝试是N级编码理论创新性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2.
陈晓 《科技信息》2009,(18):341-341,344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里氏8级强烈地震,造成近7万人死亡。全国大部分媒体对汶川地震做了大量新闻报道,为汶川地震的报道工作共同进行议程设置。在此当中形成了全方位的媒体联动,各媒体快速反应,信息发布快、全方位的信息公开化和透明化、典型事件报道,鼓舞了民心士气。通过各媒体对新闻传播的议程设置,我国的抗震救灾工作取得了空前的胜利。  相似文献   

3.
传统主流媒体的新闻报道在突发公共事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我国传统主流媒体在2003年非典之后有了长足发展,对其在汶川地震中的快速反应和公开报道津津乐道。然而,鲜有学者深入研究报道的架构问题。本文以《人民日报》为例,结合新闻框架理论,从新闻主题、新闻材料运用以及文字表达三个层面对该报纸的汶川地震报道进行了考察,并由此总结出我国传统主流媒体近年来在突发公共事件报道中呈现出的新闻框架特色。  相似文献   

4.
央视关于汶川地震的现场直播是一次成功的灾难报道。分析央视汶川地震直播框架选择的动因,需要回到历史语境与中国国家媒体面临的当代信息传播格局。这一问题又被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本次地震报道对唐山地震报道的反思性镜鉴,二是多路媒体的真相报道的效率竞争构成的框架选择刺激-反应机制,三是具有自媒体的观众信息流通渠道对央视直播构成的效率考评机制。结合上述三个层面的考虑,可以勾勒出在这个时代,电视媒体如果想获得更大的作为,应该为我们提供什么样的电视直播。  相似文献   

5.
起源于西方社会的三种“校本”理论形式——校本课程论、校本培训论以及校本管理论,已成为世界性的教育热点。解读这三种理论并剖析我国教育界试行或认识“校本”理论过程中的问题,将有助于人们进一步理解“校本”理念,将有利于“校本”理论与实践的中国化。  相似文献   

6.
CERCIS:一种视频媒体编解码片上系统的设计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面向特定应用的可配置处理器架构及其设计方法,设计并完成了一种视频媒体编解码片上系统芯片,它具有通用数字信号处理器的柔性编程及特定目标应用时的高性能等特点。该视频编解码片上系统由编码和解码2部分组成,编码和解码部分都采用相同的媒体信号处理架构。媒体信号处理编码、解码架构中分别包含一个8发射超长指令字数字信号处理器核,还包括实现视频媒体应用的专用数据传输单元,变长编解码单元以及接口单元,可以完成H.263视频媒体编码和解码。在0.13μm工艺库下模拟验证表明,该片上系统在17MH z工作频率下可完成15帧/s QC IF图像的H.263编码,在10MH z工作频率下可完成15帧/s QC IF图像的H.263解码。  相似文献   

7.
汶川地震发生后,我国的媒体投入了大量的报道。相比唐山地震时媒体的表现,对这两次震级相当的地震的报道,我国媒体的表现差异很大。本文对两次地震后媒体对灾难的报道进行对比,从新闻时效性、信息量、报道角度、新闻表现等几个方面看我国媒体在应对重大安全新闻事件时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在对汶川地震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报道中有许多方面体现了中国新闻事业的进步,但是仍然有不少地方需要总结,主要体现在对大众的片面迎合,缺乏必要的思考和独立性,“跟风”现象突出。传统新闻报道中的线性思维模式、片面性的偏颇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都是新闻报道个性缺失的体现。同时,对这两个“严肃事件”的成功报道与传播的实践,也告诉我们,格调与境界同样能够吸引大众,赢得受众。  相似文献   

9.
5月12日,四川汶川猝然发生被称为“世纪性灾难”的8.0级特大地震,这是一场在现代讯息高度发达情况下发生的地震,身处重灾区的四川省人民政府网站(“中国四川”)始终站在抗震救灾战役的最前沿。网站以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以迅速的反应与高效的应对,报道一线救灾情况,有针对性地引导社会舆论,在较短时间、较大范围内形成了抗震救灾宣传报道的合力,为抗震救灾工作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0.
辛琳 《科技资讯》2009,(3):210-210
听力理解是一种结合语境的篇章理解,涉及对旧信息的加固和新信息的接受,从认知角度上说是动体和界标的动态交替和转换过程。成功的信息接受者能够妥善地利用这一机制完成对信息的解码和编码。本论文试用认知过程的动体和界标关系来解读英语听力篇章理解的模式。  相似文献   

11.
在全球化意识形态风行的情况下,通过对文化整合其他组成成分并维系社会生活的整体秩序的功能的分析,对全球化意识形态、文化帝国主义以及社会科学的“麦当劳化“概念进行诠释,指出当今各国一定要注意文化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2.
文化贸易是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折扣”问题是我国参与国际文化贸易的主要障碍之一.本文利用信息粗交流理论较为详细地分析了文化折扣问题的成因和本质;在此基础上,简要叙述了“文化接近”对于发展国际文化贸易的现实意义;最后,在本文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三点关于我国发展国际文化贸易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文章在探讨文化景观与文化空间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文化景观与文化空间的类型,阐释了绿洲的转型对其影响,介绍了绿洲世界遗产典型的文化景观与文化空间,并就文化地理学的研究提出了笔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当前,中国文化对经济社会的贡献率过低,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必须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之后进行文化转型。中国文化转型已于2006年全面启动。其特点是:在文化转型中,促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迈出更加矫健的步伐;起步晚但承载的任务重;通过文化转型使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相得益彰。公益性文化事业在政府主持经营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同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这成为文化转型过程的新亮点。转型期文化作用于各种主体时将更加彰显先进文化的力量。转型期文化将与其他环境因素共同对主体发挥积极的作用,使我国公民的主体意识更加凸显,促使中国公民在国际交往中更具主动性。  相似文献   

15.
李海潮 《科技信息》2009,(23):187-187,189
通过分析语境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来说明文化是如何影响语境的。同时指出研究文化对语境的影响对特定语境下进行跨文化交际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寒冷地区圆葱栽培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17.
石德平 《科技信息》2010,(2):160-160
There are great differences between eastern culture and western culture.Communication and understanding are crucial to global business in diverse cultures.In this paper,the author discusses cultural diversity and communication in the context of business,especially examines the conduct of business,including protocol,negotiation in a variety of cultures.  相似文献   

18.
目前上海文化研究在史料的整理和史实的梳理上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可是由城市研究激发的深入犀利的理论思考则乏善可陈.绝大多数研究著作只不过使用不同的材料,来证明"现代化"叙事的正确和"发展主义"意识形态的不可抗拒.从"文化传统"和"都市经验"的角度来反思上海文化研究的现状,希望能在充分发掘上海经验的同时,提供另一种回应中国现代性问题的方式.  相似文献   

19.
马清华《文化语义学》以人类基本文化结构对语义的作用规律为研究内容,借鉴国际先进的语言学理论,广泛探究众多语言方言的材料,在语义现象的普遍性和民族文化特征的揭示方面尤其成就斐然,卓然自成一家,堪为新时期国内语义研究的一个重要代表。  相似文献   

20.
董玉宝 《山西科技》2012,(3):138-139
文化强省中,图书馆作为文化设施的主要载体,发挥着对文化的引导、激励、凝聚、影响等作用。借助图表统计分析的方法,揭示了图书馆文化在文化强省中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