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二十世纪初,在中国社会发生较大变动的背景下,婚姻形式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其婚姻主权择偶标准、离婚、再嫁、婚姻程序都出现了冲破封建传统形式向新式婚姻关系的演变。可以看出中国婚姻的变革是一个长期、曲折的演变过程,它的变革与社会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婚姻伦理是特定的经济政治条件、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的产物。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变迁中,婚姻伦理一直伴随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历程。中国传统婚姻伦理的现代演变经历了近代中国婚姻伦理的变革、现代中国婚姻伦理的演进和新中国社会主义婚姻伦理的确立三个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3.
五四时期婚姻观念的变革是这个时期婚姻文化变化最重要内容之一,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其变革表明近代中国在学习西方、改造中国、推动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的再前进,是对中国传统文化重新审视,对中国婚姻文化研究做了可贵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婚姻则是维系家庭的核心。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全球化浪潮把中国卷入了全球整体中,这使得中国社会生活、中国人的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传统的婚姻受到猛烈的冲击,中国人的婚姻呈现出从保守到开放、从一元到多元的变化。在全球化的视角下,审视中国人婚姻的变化,展望21世纪中国人的婚姻生活,探究婚姻变化的原因,这是当前的热点课题。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中国城市婚姻正面临着一场巨大的挑战,离婚率逐年攀升。观念变革、社会流动日益频繁、个人享乐主义的盛行、越来越简化的离婚程序、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媒体的大肆反面宣传等都是导致城市高离婚率的因素。现代社会的人们应该摆正心态对待婚姻,加大对女性的关爱;国家则应加强婚姻管理工作,正确引导社会舆论,以逐步解决高离婚率问题。  相似文献   

6.
汉代的婚姻关系中男尊女卑的现象十分明显,在婚姻决定权、婚姻形式和婚姻中止等方面,妇女的权力都遭到严重的侵害。由于汉代正处于封建社会统治秩序尚未完全建立的历史时期,加之妇女在社会生活中具有一定的经济地位,因此,在婚姻关系中妇女在改嫁、婚姻中止警方面尚存在一定的自主权。可以看出在汉代社会中妇女还存在有少许的人身自由。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的婚姻文化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由封建礼法所决定的,与封建伦理道德密不可分。历经千年的发展,有的婚姻制度和婚姻观念至今仍在影响着我们。该文简要介绍了古代婚姻制度的形式及其演变过程、缔结与解除、特点以及其悲剧的必然性,可以使读者初步了解中国古代传统婚姻制度的一些要点,有助于读者对婚姻文化发展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论述了农村婚姻具有社会意义的原因以及未来农村婚姻的形式。婚姻的性质和功能、农村社会的文化特征、中国人的社会心理等原因是造成农村婚姻具有社会意义的主要原因。随着社会条件的发展变化,当今社会的农村婚姻形式会逐渐发生变化,未来的农村婚姻将变成“联偶婚”形式。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清代民国时期四川(重庆)在婚姻习俗方面几个特征的探析,展示了这一时期四川人民在婚姻生活上的面貌。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揭示了清代以来四川婚姻习俗的演变情况,从空间分布的角度揭示了一些婚姻习俗在地域上的差异。从而为人们从婚姻习俗方面认识清代民国时期四川社会的一个侧面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0.
婚姻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永恒主题。婚姻的主导因素是婚姻缔结的前提,并影响着婚姻功能的实现。强权政策、社会集团需求、金钱财礼、生计与生活方式、情爱等因素是主导古今中国婚姻实现的经验,左右着婚姻的发展方向。各种因素按照一定的层次关系交织在一起,婚姻的内涵就会变得极其复杂,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11.
婚姻是最普遍的社会关系形式之一。婚姻形态规定着社会结构的基本特征,影响着社会的总体面貌。两汉时期处于封建社会的确立和巩固时期,政治制度的巩固和男权社会的加强反映在社会的各个方面。反映在婚姻习俗上,出现了很多男女不平等、不文明的的陋俗。  相似文献   

12.
婚姻属于一种意识形态,受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制度、传统习俗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同时婚姻状况的发展变化也从侧面反映出以上几个因素的演变。通过对布依族妇女解放前与解放后特别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的婚姻状况进行比较,可以看到布依族地区近年来取得的建设成果。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后我国大范围内发生的农村女性婚姻迁移模式是我国人口流动进程中产生的特殊婚姻迁移模式,其发生的机制复杂多样。从人口流动引发的选择结婚对象的空间范围发生的巨大变化、追求爱情为基础的婚姻得到年青人的普遍认同、外出务工经商的未婚青年男女正处在婚恋的最佳时期、农村女性婚姻自主意识增强、外出务工期间的艰难生存状态、性观念和性行为的逐步开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现代交通与通讯的便捷、婚姻自由权和女性的权益得到保护、户籍制度变革等方面分析农村女性婚姻迁移模式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杨萱 《枣庄师专学报》2008,25(3):134-135
改革开放推动了中国的社会转型,婚姻在社会转型中正面临着严重的考验,呈现出离婚率攀升的趋势。其原因既有社会方面的,也有个人方面的。正视婚姻家庭的现状,探寻婚姻危机救治策略,对保持婚姻稳定,避免各种矛盾对婚姻的冲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运用社会语言学和文化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壮语和泰语的亲属称谓进行比较,探索壮、泰两族曾经经历的婚姻形态及其演变情况。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田林那善屯壮族的调查材料为基础 ,从婚姻类型、婚姻的缔结过程及婚姻地缘三方面论述壮族婚姻文化的变迁。文中指出 :壮族婚姻文化作为壮族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其变迁是一个缓慢的渐变过程 ,新的因素和内容与传统的形式和内容并非截然冲突和排斥 ,而是可以糅合共存的。传统的形式和内容存在着孕育产生新因素和内容的机制 ,新的因素和内容则往往套上传统的外衣而出现。外来的文化亦可在不与本民族文化相冲突的情况下 ,与本民族文化有机结合 ,从而构成新的体系。反映那善壮族区域文化网络粘合方式的婚姻圈与市场圈、祭祀圈虽有重合 ,但不尽一致 ,美国学者施坚雅 (G .WilliomSkinner)在研究中国农村的基础上提出的市场体系理论 ,以及日本学者冈田谦在研究台湾乡村社会之后提出的祭祀圈理论 ,并不能完全适用于壮族。传统婚姻圈的打破既是壮族婚姻文化变迁的重要内容 ,又是壮族婚姻文化变迁的动因  相似文献   

17.
八珠村摩梭人仍较好地保留着传统的母系家庭形态和阿夏婚形式,原始的崇拜心理是他们长期保持母系家庭和阿夏婚姻的思想根源;这种婚姻家庭形式所具有的独特优越性,是其存在的客观基础;在生产生活方式发生变迁的情况下,八珠村的母系文化和母系家庭也发生着变化;经过对相关因素的分析后,可推知,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八珠村摩梭人的婚姻家庭形式将是三种婚姻形式、三种家庭形态并存,而双系家庭将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8.
近百年来,传统社会的婚姻研究受到学界的普遍关注,在宏观婚姻制度研究成果丰富的基础上,学者们的研究越来越多走向婚姻的区域性研究《。清代南部县之婚姻与社会研究》主要利用《南部档案》等对清代南部县的婚姻习俗、常态与非常态表现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案例生动形象,内容丰富翔实,可谓地方婚姻研究的力作。  相似文献   

19.
大小凉山彝族宗法性婚姻形态,是整个彝族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同时也是我国南方少数民族宗性法性婚姻的典型代表之一。建国前、大小凉山彝族的宗法性婚姻形态主要包括聘娶婚、姑舅表优先婚、转房、赘婿及重婚五种形式,从其婚姻缔结原则和内容上看,都充分体现了夫权、父权与族权的重要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20.
试论三国婚姻的政治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属于社会转型期的汉末三国,在婚姻上虽然出现了门阀等级内婚制的萌芽,但更多的则是两汉政治性婚姻的延续,以魏,蜀,吴为代表的各种政治势力,为了政权的巩固,以婚姻作为纽带,在广泛团结属下,扩大统治基础的同时,也注意与敌对的政治势力结为姻亲,以缓解政治上的孤立性。军事性婚姻是政治性婚姻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变态,具有极强的功利性。有的军事集团因之发展壮大,有的则因之灭亡,使之呈现出不平等和多变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