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4 毫秒
1.
根据河南省砂土不同生态类型区的划分选取八个县乡有代表性的十个自然村进行农田能效率的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砂区农田生态系统投能的共同特征是有机能投入为主,无机能投入为辅,有机能与无机能相结合的农田生态系统。农田能量投入产出的特点是以农业内部能量转化为主,外部能量为辅的半封闭式能量投入产出系统。农田能量投入产出关系呈Logistic曲线。产出能总量与有机和无机能投均呈显著正相关,但与二者之比均呈负相关,当有机与无机能之比为1:1.1时,农田产出能最高,有机与无机能之比为1:1.63时,农田能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2.
生物能量学是研究能量在生物体内转换的科学.本文重点介绍动物个体水平上的能量转换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量收支方程为:C=G R U F,其中,R=SDA RS RA;虾蟹类能量收支方程为:C=G R U F E.研究上式各组分与环境因子和内源因子的关系,及各组分间的定量关系是生物能量学的主要内容.本文还介绍了虾蟹类生物能量学研究一些新进展,如各种生态因子对虾蟹类能量收支的影响、SDA与营养因子关系的研究和虾蟹类响应环境突变的能量学机制的研究等.最后,对生物能量学在种群营养动力学研究方面的应用、种群水平的生物能量学研究和生物能量学在水产养殖以及在育种方面的应用等方面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以能量生态学为基础,分析了黄土高原19个家庭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流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农牧型、农林型、农副型、综合型家庭农业生态系统能量流可分为系统外输入能量、系统内子系统之间流动的生物能、输出到系统外的生物能;农牧型、农林型、农副型、综合型家庭农业生态系统农田子系统无机能投入具有较高水平,带有石油农业特征;畜禽子系统的饲料能决定畜禽子系统投入能量的水平.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新疆北部半农半牧区养羊牧业生态系统连续二年多的测定,对牧业系统的结构及其主要系统能量投入产出、能量在牧业食物链流动和变化、系统生态效益作了定量的分析和测定。结果表明,该地区养羊牧业生态系统中初级生产中光能利用率为0.13%,次级生产中饲料转化率为2.7%,都属于偏低水平。本文对此作详细讨论,认为虽然目前每户年收入超过万元,但生产潜力仍很大,针对该地区生态系统能流特征,提出相应措施,以期对今后生产发展提出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5.
生物能量学是研究能量在生物体内转换的科学.本文重点介绍动物个体水平上的能量转换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量收支方程为:C=G+R+U+F,其中,R=SDA+Rs+Ra;虾蟹类能量收支方程为:C=G+R+U+F+E研究上式各组分与环境因子和内源因子的关系,及各组分间的定量关系是生物能量学的主要内容.本文还介绍了虾蟹类生物能量学研究一些新进展,如各种生态因子对虾蟹类能量收支的影响、SDA与营养因子关系的研究和虾蟹类响应环境突变的能量学机制的研究等.最后.对生物能量学在种群营养动力学研究方面的应用、种群水平的生物能量学研究和生物能量学在水产养殖以及在育种方面的应用等方面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过度强调了农田基础设施的功能性,而忽视了其生态性.缺少生态化设计的农田工程是对农田生态系统的强烈人为干扰,造成田间生物栖息、繁殖、觅食等生境的改变,直接影响农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对现行农田工程设计进行现场调查与不足分析,并对高标田建设单体工程设计进行生态改良,结果为:(1)田间道路工程采用透水混凝土路面与生物过路管道设计,增强道路透水性与低聚热性及小型田间生物的道路通过能力;(2)灌溉渠道工程采用动物逃脱渠壁与仿河段渠底设计,提高田间动物通过、逃离垂直渠道能力,在渠底附着生长的水生植物为鱼类、两栖动物提供栖息、繁殖场所;(3)排水渠道工程采用生态沟设计,利于田间动物、候鸟的觅食、栖息与繁殖,提高了水陆两种生态系统间物质能量交换.生态化设计既满足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建设要求,又减少设计对农田生态系统的干扰,很好地起到保障农产品质量、农田生态环境安全,美化农田景观,提升农业附加值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能量是生态系统的动力,是所有生命活动的基础;一切生命活动都伴随着能量的转化和流动,没有能量的转化,就没有生命,也就没有生态系统。了解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规律及特点,有助于了解生态系统的功能,有利于合理开发和持续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  相似文献   

8.
采用当量因子法分析新疆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08—2017年10年间,新疆农田生态系统总服务价值总体呈现增长趋势,由2008年的629. 48亿元连续递增至2016年的1 663. 81亿元,2017年下降至1 428. 18亿元;农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也呈现先增长后降低的趋势,由2008年的18 589元/hm~2,递增至2013年的33 238元/hm~2,再递减至2017年的27 465元/hm~2,表明新疆农田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逐渐转向消耗过度的阶段。农业生产总值、农民人均收入、农业投资、化肥施用量和农业用电量等因素对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有较为显著的影响。通过加强新疆生态防护林网体系建设与管护,加快信息农业技术、生物农业技术推广,构建生态农业技术应用补偿机制有助于改善新疆农田生态系统环境,提升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  相似文献   

9.
物质、能量和信息是构成当代制造企业的三大要素,能量系统是整个企业的一个子系统.由企业能物流分析得到企业能量系统静态投入产出方程,将其改造成带一步延迟的W. Leontief型能量系统动态投入产出模型.作者用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方法,以确定生产过程中各生产部门生产能力和资源的合理规划与配置,优化企业能量系统结构.给出了一个计算示例.  相似文献   

10.
地球演化至今已经有46亿年的历史,无论人类是否出现,地球系统始终是按照一定的规律在演化。在这个过程中、不同的生物种类在不断地更替,从低级向高级进化。进入有高级生物阶段后、内部以能量、物质和信息循环为特征的生态系统维持了一种稳定的状态,在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中,不同的生物种类和数量保持相对不变。这种稳定源于系统中丰富生物种类和食物链(网),能量和物质能够“物尽其用”,在循环过程中没有累积和浪费。  相似文献   

11.
本文阐明了生态经济效益在国土资源开发中的地位与作用;拟定了国土资源生态经济评价的四个基本原则和生态经济效益定量分析计算的方法,并结合本省农田能量投入产出实例、建立了数学模型、进行了计算和应用。  相似文献   

12.
考虑线性广义系统的输入 输出能量解耦问题,即从输入 输出的能量关系上实现解耦,使得任何一个输入能量主要控制对应的一个输出的能量,对其他输出能量的影响尽可能小·利用线性矩阵不等式,给出线性广义系统能够输入 输出能量解耦的充分条件,使得闭环系统具有上述性能,同时也是容许(即正则,稳定,无脉冲)的,并且基于线性不等式的解提出了相应的控制器设计方法,最后利用结果提出线性广义系统输入 输出能量解耦的算法并给出一个数值算例·  相似文献   

13.
利用系统思想和方法研究能源经济,编制了能源投入产出表,建立能源投入产出模型,对重庆市的能源消费情况进行分析,并利用一种新的广义能耗分析法,对重庆市的广义能耗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把能源投入产出模型和双目标优化模型结合起来,并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灰色投入产出多目标优化模型,同时对双目标优化算法作了一些改进。最后,利用复合模型对某市能源经济结构进行优化,并分析了该市结构性节能的潜力。  相似文献   

15.
利用九块式能源投入产出表,将整个能源经济系统划分为能源部门和非能源部门,编制基年能源投入产出表并利用RAS法将能源投入产出表系数不断向前推进,从而得到预测年份的能源投入产出表,输入能源、人口和经济数据,预测未来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和分量。以江苏省为例,预测了2010,2015和2020年的能源需求量,结果表明:能源消费总量与经济发展变化呈正相关关系;煤炭在能源消费结构中仍占主导地位,但下降空间巨大;能源供需缺口不断拉大,自给率持续下降;能源利用效率有较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6.
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法和综合评价法就重庆市教育对经济的影响进行分析;首先利用投入产出表计算得到的感应度和影响力系数对重庆市教育与国民经济的产业关联影响进行分析,然后利用成本效益分析法对重庆市教育进行经济效益分析,并利用基于AHP建立的综合评价模型对重庆市教育的经济效益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7.
循环经济的生态系统观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组织原则是线性的和非循环的,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废物来实现经济增长。基于工业生态系统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物质循环利用反馈式非线性经济过程。循环经济系统内部物资和能量的转化可以持续不断地进行。循环经济兼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充分地显示出生态系统理念在经济发展方式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利用动态投入产出模型和控制理论方法相结合,对经济系统进行分析和宏观调控·具有状态积分不等式约束的确定性线性经济系统最优控制模型,是基于动态投入产出理论建立的·利用无约束条件的极大值原理,分析了最优技术与经济控制策略的存在性和惟一性,使得产品的实际产出尽量接近理想产出,同时使能源、资金等消耗最小,并给出了最优反馈控制的形式·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讨论基准收益率对宏观和微观投资决策的影响,提出基准收益率的四个重要作用,并在投入产出价格理论与国民经济评价理论基础上,构造了国民经济评价投入产出价格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