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是一门带有专题研究性质的课程,通过该门课程引导学生更深入地认识和理解现当代一些重大的文学现象和具有代表性的作家及作品,引发学生从不同角度探讨一些有争议的问题,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文学感悟能力、文学鉴赏能力和分析评判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是高等教育的一门学科,也是高校的基础课程。中国现当代文学以我国的现当代文学发展的历程为对象,通过分析每个时代的代表作家和代表作品,从而让学生领略文学的独特魅力,并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但是目前的现当代课程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集中在课程教学内容和具体教学方法上。为了现当代文学的发展,有必要对其进行改革和完善。为此,本文通过分析当前现当代文学的发展现状,从而有针对的提出解决的改革策略。  相似文献   

3.
常勤毅的新著《中国新文学与中国共产党》是一本以文学的视角来解读中共党史中的一些重要人物、事件.或者说是站在文学史与党史的交叉点上来研究文学的学术专著。该书被认定为与中共党史“配套”且十分重要的“辅助教材”就是中国现当代文学,而该书的探索和尝试更表现在作者站在党旗背景前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中一些作家比如蒋光慈等及其作品的理解和诠释上。  相似文献   

4.
学界以往对文献史料之于当代文学研究意义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一定程度上可以归固于对当代文学史研究作为断代史和专门史的属性有所忽略.对当代文学史叙述的任务和目标比较模糊.以及对当代文学的特赇性缺乏足够的自觉。在文献史料的运用上,既有囿于研究者的史学意识和史料视野,大量新发掘的文献史料没有进入文学史,导致一些流行的偏见仍是文学史上难以撼动的“钉子户”;也有在写作上未能将文献史料与作家的文学行为分析、优美作品的深度阐释、文学史价值的重构与发现有机地加以融合的问题。以作家的“文学行为实存分析”为中心,结合政治、制度、文化的考察.融合事件、思潮、作家、作品.叙述出文体演化史、思潮流变史、审美风尚史以及作家作品史齐头并进、杂糅无间的当代文学发生发展的生动和流动的景象,应是文学史叙述追求的一种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5.
1 课程简介 本课程主要讲授从“五四”文学革命运动起至当下的文学运动、思潮、社团、流派和文学创作发展的基本情况,主要成就及经验教训与发展规律;对现当代文学史上有重要影响的作家、作品进行评析,并介绍相关的学术界最新研究成果。通过教学,让学生感受中国文学在现代化过程中的艰难求索历程,现当代知识分子的人格构成,并能从文学史的角度学习和理解课程内容,从微观到宏观,从宏观到微观地看待整个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生发展和出现的各种复杂现象,从而提高学生阅读、评析各类文学作品的感受力、鉴赏力,培养起一种宏大的文学与史学观念。  相似文献   

6.
中国当代文学是我国高等院校近几年来陆续开设的一门重要基础课,通过向学生较系统地介绍、评述当代的种种文学现象,使学生在学习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基础上,对建国三十多年来影响较大的作家、作品以及文学运动、理论建树有一个较为完整的印象。在这门课的教学过程中,还要对我国社会主义文学事业在发展进程中的某些经验和教训加以总结。从我校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对当代文学这门课程开始的时候都不够重视,认为当代文学浅显易懂,精力不妨放在古文学习  相似文献   

7.
任桂娟 《科技信息》2011,(22):I0176-I0176
本文简要分析了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侧重介绍了实施教学过程中所作的教改探索——注意授之以法、把握学科动态、完善教学手段、加强课外阅读,以期为高校中国现当代文学课及相关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李华     
<正>李华,女,1968年5月生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中共党员,文学博士,二级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带头人,校教学督导。主要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研究、鲁迅研究。李华教授是牡丹江市优秀中青年专家,黑龙江省教学名师,黑龙江省精品课程"中国现当代文学"负责人,黑龙江省教学团队"中国现当代文学"带头人。承担并完成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青年学术骨干支持计划项目《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家个案研究》,黑龙江省普通高校骨干教师创新能力资助项目《"旗帜的尴尬"——鲁迅与左翼文学》;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  相似文献   

9.
为了适应中国现代、当代文学教学及科研的需要,天津师大中文系资料室编辑了《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论文索引》一书,该书收集了建国以来近30年发表在全国七百多种主要报刊的我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论文和资料篇目。从国内已经印行的同类资料看,迄今只有一九六一年以前的索引,而且限于作家作品的评介,该资料从时间和内容上填补了以前的空白。全书分文学作品体裁、作家作品研究论文目录索引两部分,提供了各种文学体裁及文艺  相似文献   

10.
2006年11月18日至19日,由重庆三峡学院主办,重庆市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会协办的巴蜀作家与20世纪中国文学学术研讨会在重庆三峡学院举行。来自全国相关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与创作界的80余名专家学者和作家诗人出席了会议。在会议开幕式上,重庆三峡学院副校长胡继明教授代表主办单位致辞,并简要阐述了举办这次学术研讨会的目的与意义。重庆市文联荣誉主席、重庆市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西南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主任、华文诗学名家国际论坛主席吕进教授和中南财经大学世界华文文学  相似文献   

11.
现行的中国古代文学史教材普遍存在的弊端主要有过度阐释、存在缺席、重雅轻俗、缺乏文学精神、忽视能力培养等。而目前高校中最常用的四部教材还存在着其它一些不足。针对现状提出应编写专供教学使用的“教材文学史”,并对其应具备的特点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2.
《平顶山学院学报》2018,(4):112-115
高校青年舞蹈教师教学能力是保障舞蹈教育教学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推动高校美育教育发展的重要条件。通过分析高校青年舞蹈教师的特点及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构成,提出从舞蹈学科教学能力的培养、一般教学能力的提高、舞蹈教学认知能力的提升三个方面优化高校青年舞蹈教师教学能力。  相似文献   

13.
利用某高校经济学基础课教学调查数据,探索大班教学中的“小团体”对学生学业表现的同群效应。将“小团体”的同群效应细分为内生性效应和外生性效应,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结果表明:高校大班教学中的“小团体”能够产生显著的内生性同群效应;在控制了多方面个体特征、个人能力以及个人努力程度以后,外生性效应对学生考试成绩的影响并不显著;女性、汉族、高考成绩和个人努力程度越高的学生学业表现显著更优。根据学生成绩和能力分组的估计结果进一步发现:学习能力更强的学生更容易受到内生性同群效应的影响,高校大班教学中存在“近朱者赤”的现象。因此,在高校大班教学过程中要因势利导,善于运用同群效应来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从更深层次增强大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合作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团队荣誉感和责任感。同时,在大班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课堂分组讨论和课后布置分组教学任务时,要有意识地对学生分组的结构进行干预,强调不同专业、不同成绩学生的混合组队,打乱学生根据学习成绩和专业所形成的天然划分,避免自发形成的“小团体”加剧学生在学业表现上的两极分化。  相似文献   

14.
"中国地理"是高等师范院校地理科学专业的专业课,具有区域性、综合性学科特点,是培养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教学课程.探讨"中国地理"研究性教学方法,目的是使学生开阔学术视野,增强创新思维能力,系统全面地掌握学科的知识,为从事中学地理教学和进一步学习提高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5.
地方院校实践教学体系运行保障机制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邓明  吕琳 《实验科学与技术》2009,7(5):76-77,116
分析了高校实践性教学运行保障机制的现状,从全面地将实践性项目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之中、造就一批具有实践能力的教师队伍、实习、服务和就业基地一体化方式,推进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基于学生实习的创新性的工程训练中心建设、深化实验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全方位建立大学生学科竞赛保障激励机制、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强化实践教学管理和建立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等方面对新形势下实践教学体系的运行保障机制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6.
笔者之前已探索了高等医药院校中医药专业中药学教学方法,本文进一步针对其非医药专业进行探讨。文章指出,非医药专业已成为高等医药院校中药学课程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非医药专业各自特点,教学侧重应有区别;针对非医药专业学生的中医药知识相对薄弱的现状,建议教师授课用语应通俗易懂;针对非医药专业学生中药学课程开设时间短的现状,建议教师讲授药物数量不宜多,应突出重点。本文将为高等中医药院校非医药专业,中药学教学方法的优化改革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湖南省本科院校散打课程开设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湖南省18所本科院校散打课程开设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显示:散打课程授课教师呈现年龄小、职称低、学历高,没有女教师;大多数学校场地、器材不足;散打课程无统一教材,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不一.学生喜欢散打课却上不好散打课,不愿通过散打进行体育锻炼;部分学校开设了散打俱乐部,但是缺少对外交流等情况.建议高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开设散打课程;动员多方力量,改善散打课程男性化倾向;加强教师自身业务素质的提升;引进高水平教学和科研人才,从学历、职称、教学能力等方面全面提升散打课程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编撰统一的散打课程教材,改善教学参考缺失的现状;通过开展业余联盟擂台赛等交流形式推动散打运动在高校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魏海燕 《科技信息》2009,(33):I0190-I0191
目前我国大部分非英语专业的大学英语大都采用大班课堂教学的形式,它有自己的弊端,比如,人数太多,教师大多采用讲授式教学为主,学生参与机会少,交互练习的机会少,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难以对课堂秩序进行有效管理,无法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个性化教学,有些教学环节很难实施等。要克服这些弊端,提高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率,关键在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角色和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陈莉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9,30(4):109-112,119
高等教育中的“大学语文”课程,是以提高大学生母语素养为目标的基础性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它在高等学校专业人才培养和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地方师范类本科院校开设大学语文课程既必要又重要,但是地方师范类本科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有自身的局限性,在大学语文的课程定位、师资力量、教材建设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只有扬长避短、突出特色才能对其进行有效的建设,从而提高地方师范类本科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0.
高校陶瓷艺术设计教学在推动我国高校陶瓷教育的完善和发展、促进我国陶瓷艺术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以及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论述了高校陶瓷艺术设计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校陶瓷艺术设计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几个路径:学生自身要树立正确的学习理念并且要积极参加学习实践,教师要注重对学生陶瓷艺术实践技能的培养以及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高校应当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