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塑料可以替代金属,是因为它重量轻、柔性好、价格低廉。后来,科学家发现塑料也能导电。那是1970年的一天,日本东京技术学院里一位留学生在做有机聚合物的化学实验时,由于不精通日语,误解了老师的话,过多地把某种化学物质加进乙炔气体,结果没有得到预期的黑色粉末,而是产生了酷似金属的塑料。5年后,美国的艾伦·麦克迪阿密教授访问日本,对这种银色塑料惊叹不已。他们有意将少量碘加入塑料中,出乎意料,这种塑料的导电性能猛增了3000多倍!于是,具有金属般导电性能的塑料问世了。这种酷似金属的塑料,是一种复合型导电高分子材料。它是用聚乙烯、…  相似文献   

2.
<正>我们在洗头之后,总会发现湿头发一缕一缕聚在一起,怎么也分不开。不知你有没有认真思考过这种现象背后的成因?其实,让湿头发粘在一起的原理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蕨类植物和蜂鸟都离不开它。基于同一种原理,科学家们还改进了光刻技术,甚至制造出了新的纳米结构。毛细加上弹性为什么湿头发总会粘在一起?要想知道答案,我们先得来了解另外一种常见的现象:当把一根非常细的玻璃管(也称毛细管)插入一杯水中时,会发现管中水的液面要比管外杯中高出不少。没错,这就是毛细现象。  相似文献   

3.
黑洞是一个谜,我们想知道它到底是否存在,又是如何诞生的?美国航空航天局发射的“褐雨燕”号探测卫星也许能揭开黑洞的诞生之谜。我们都知道黑洞是非常致密的天体,它拥有无与伦比的强大吸引力,任何物质都逃脱不了,就连每秒行走30万千米的光也无法幸免,那么我们人类是如何来发现黑洞的存在,又如何来发现它诞生的一刻呢?我们平常看到太阳是因为太阳可以发出可见光,其实太阳还会发现其他的射线,比如无线电波、红外  相似文献   

4.
<正>广泛分布于亚马孙盆地的波尔卡圆点树蛙在吸收短波光照后,竟然能发出荧光。荧光是一种光致冷发光现象。当物质经某种较短波长的光照射后,吸收光能并随即发出比入射光波更长的光,这个光即称之为荧光。这种现象常被发现存在于鹦鹉、海龟、以及许多鱼类身上,科学家推测这些动物利用荧光可以实现自我保护或进行交流通讯等。然而,这次被发现的却是一种青蛙。  相似文献   

5.
《科技知识动漫》2008,(11):50-50
英国科学家近日在一处废弃的矿井中发现了一种能吃金属的蚯蚓,这种蚯蚓能在被严重污染的有毒土壤环境中生存下来,并吃掉这些金属。科学家们表示,这些蚯蚓将来可以用来清洁那些被污染的工业用地。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聋校学生出走时有发生。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呢?在我们对出走学生的寻找和调查中发现,聋生出走,90%与社会聋哑人的诱骗有关。那么,社会聋哑人为什么有如此的诱惑力呢?除了我们已经知道的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外,聋生自身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光导纤维首先是由被誉为"光纤之后"的华人科学家高煜发现的,它的出现是20世纪科学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光纤主要由光芯和包皮层两部分组成。当外部光线以某一角充从光纤的一端射入时,光线在光芯和包皮层的交界面上可以被全部反射。利用光纤的这一特性,让光线以光纤的一端射入,将光纤在允许的范围内弯曲,使光线不断地被反射,最后光线就能从光纤的另一端射出。光纤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下面仅就光纤在装璜艺术中的应用略谈一二。我们对日常生活中的装璜艺术并  相似文献   

8.
TiO2纳米线由于其一维形态导致的快速电子传导及光散射成为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中的一种很有潜能的材料.本文用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成功制备出了分散长纳米线(1~2 μm)胶,克服了纳米线由于聚集性而无法利用其独特的一维特性的缺点;此外可以方便的配合使用丝网印刷法制备纳米线层用于光阳极的反射层,且对于反射层的厚度较容易控制.  相似文献   

9.
一维线性结构特征的导电纳米线管具有与相同组成大尺度材料明显不同的性能,在光、电、磁以及生物医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介绍了典型导电纳米线管的制备方法、形成机理、结构表征与应用。  相似文献   

10.
在物质世界的微观和宏观两个领域内,人类在小步地前进着;而在介于它们之间的1—100纳米的世界里,20年前科学家们发现了深藏其中的一些物理和化学上的奇异现象,比如物体的强度、韧性、比热、导电率、扩散率、磁化率等完全不同于我们现有的常识。由这些全新的发现可能导致的全新理论的问世将会给人类带来怎样的影响,会成为一场持续多久的革命呢?请看中国科学院纳米科技项目首席科学家白春礼院士的报告。  相似文献   

11.
金属纳米线阵列因其优异的催化和传感特性等性能而受到广泛关注.非晶合金纳米模压技术提供了一种廉价便捷的近净成型技术,并可用于制备金属纳米线阵列,但目前对该技术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由于金属纳米线阵列的结构和形貌对其性能具有强烈的影响,本文对非晶合金在纳米模压过程中纳米线阵列的结构和形貌演化过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研究发现,纳米线阵列中纳米线的长度随着模压温度、时间和压力的增加而增加,而纳米线长度的增加会促使纳米线阵列的形貌逐渐由分散型转变为聚集型.增加模压温度和时间能促进非晶合金纳米线晶化的发生,而增加模压压力则有助于抑制晶化的发生.通过模压参数的调节可以实现对纳米模压后纳米线阵列结构与形貌的调控,进而实现纳米线阵列性能的调控.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金、银、铜等金属纳米颗粒被广泛应用在光电器件中,这些金属颗粒自身特有的光散射效应或等离子共振效应可以用来增强光电器件中的光电流,但较少有研究能够在一维纳米线阵列体系中直接观察到这种光电流产生和增强的现象.本文通过水热反应制备了TiO2纳米棒阵列,通过柠檬酸钠还原HAuCl4 3H2O的方法制备了直径约20 nm的金纳米晶.为研究金纳米晶在量子点敏化太阳能电池中的光电流增强效应,构筑了ZnS/CdSe/CdS/TiO2核-壳结构的纳米线阵列化光阳极.在该量子点敏化太阳能电池体系中,通过简单地引入金纳米晶,短路电流从7.788 mA/cm2增加到8.574 mA/cm2,增强了约10%;整个器件的光电转换效率从1.66%增加到1.73%,增强了约4.2%.这种增强效应主要来源于金纳米晶受到激发后电子向ZnS/CdSe/CdS/TiO2光阳极注入所导致.为进一步证实该结论,通过原位反应使所制备的金纳米晶与TiO2纳米棒阵列复合,构筑了单一的Au/TiO2复合体系,在可见光照射下,清楚地观察到了光电流产生现象;而单一的TiO2在可见光照射下,并不能产生光电流.  相似文献   

13.
书评     
《华东科技》2014,(6):79-79
正《疯狂行为学》这是一本可以帮助你过上有意义生活的科学指南。为什么对于那些我们感觉不舒服的任务,明知道应该按时完成,却会拖延,但这种拖延又会让我们感到更加焦躁不安?为什么我们能在一些随机性事件中看到意义?  相似文献   

14.
《少儿科技》2012,(12):10
大脑也能看,而且看见的东西比眼睛还多?你相信吗?美国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当把一条果蝇幼虫控制在培养皿底部时,它会用力扭动,而其他幼虫会被吸引到它身边。这一现象令人吃惊,因为它们几乎是瞎子,视力极其有  相似文献   

15.
喝水也会胖?     
<正>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我们留意观察就会发现,有些人吃的很少却还是容易长胖,而有些人则可以肆无忌惮的吃着各种美食,不用担心变胖,也不用担心健康问题,这是为什么呢?难道有人喝水真的也会胖吗?喝水为什么会发胖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议论,某某在日常生活中饮食平淡,一年到头也没见他吃几次肉,咋就能长得这么胖了,真是想不到啊!其实这并不奇怪,科学家发现人的肥胖和基因有关。根据2016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相似文献   

16.
一九一一年荷兰物理学家卡麦琳·翁纳斯一次测水银的电阻和温度变化的关系时,意外发现:水银在摄氏零下269度时,电阻突然消失。这种金属在某一温度下电阻突然消失的现象称为超导电现象。这一现象的发现引起了科学界极大的注意,科学家们立即想到,如能把目前工农业生产中应用的电力  相似文献   

17.
问:什么叫超导和超导体?答:导体在通电时,电子流动中,碰到晶体点阵等,会受到阻力。这就是电阻。但是在一定条件下,有些导体材料的电阻会完全消失,这种电阻为零的现象就叫超导电性,简称超导。这时的导体也由正常态变成超导态。具有这种性质的导电材料就叫超导体。现已知道许多金属(如甸铟、锡、铅、铝、钽、铌等)、合金(如铌-锆、铌-钛等)和化合物(如 Nb_3Sn、Kb_3Al 等)以及各种氧化物,甚至是有机材料都可成为超导体。据专家们估计,超导材料大约有5000多种之  相似文献   

18.
近日,英国科学家在一处废弃的矿井中发现了一种能吃金属的蚯蚓,这种蚯蚓经过变异,能在被严重污染的有毒土壤环境中生存下来,并吃掉这些污染土壤的重金属。科学家们表示,这些变异蚯蚓将可以用来清洁那些被污染的工业用地。  相似文献   

19.
最新科技     
美国的生物科学家不久前向世人宣布了他们一项惊人的研究成果。他们发现,细菌之间竟然也存在着相互沟通交流的现象。这项最新发现将使我们几个世纪以来对细菌的传统看法发生彻底的改变。很久以前我们就知道,细菌有可以实观自我复制的功能,它们的生存能力十分  相似文献   

20.
光的奥秘     
<正>"光其实有很多你所不知道的科学奥秘哦!在本期的由大众科学杂志社与贵州科技馆共同举办的玩转科技馆活动中一起去了解它吧。"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见的光都隐藏着无限的科学奥秘,科学家也在不断的对它进行探索和发现,下面就让我们一起通过三楼展区的几件光学展品来深入了解一下"光"的奥秘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