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人们选用人造甜味剂来替代糖,一部分原因是为了减少糖的摄入,从而保持体重。然而最近科学家发现,这种做法可能适得其反,甜味剂可能会影响新陈代谢和肠道菌群,提高血糖水平。这项发现刊登在近期的《自然》杂志上。  相似文献   

2.
人造甜味剂     
人造甜味剂如糖精、阿斯巴甜、AK糖等,作为食品添加剂早已进入了人类生活。对三种人造甜味剂糖精、阿斯巴甜、AK糖的历史、结构、优缺点等作了介绍,展望了人造甜味剂未来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人造甜味剂由于其甜价比高、热量低而备受食品制造行业及消费者青睐。目前我国允许使用的人造甜味剂共9种,可应用至十几大类食品和饮料中。然而已有动物实验及流行病学数据显示,人造甜味剂的长期大量摄入可能会导致高血糖、葡萄糖耐受不良、肥胖等代谢系统性疾病,易怒、抑郁、记忆衰退、阿尔兹海默症等神经系统异常。人造甜味剂甚至被报道具有遗传毒性和致癌性。考虑到人造甜味剂可能对人体造成的健康风险,需对其摄入量进行控制,或有倾向性地选择新型人造甜味剂,同时还需要加强对新型人造甜味剂的安全性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问道     
《杭州科技》2014,(4):5-5
<正>无糖可乐能否使体重增加?2014年9月号的《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刊载了一份关于人造甜味剂和体重现有研究的荟萃研究。研究认为食用甜味剂作为糖的替代物可以略微起到减肥的作用,但如果单单只改变饮食中的一项,比如将含糖饮料替换成低热量甜味剂饮料,还不足以导致临床意义上的减重。体重管理是一个更复杂的过程,包括管理总体饮食和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5.
甜味剂是人类不可缺少的食品原料和食品添加剂,可分为天然的和人工合成的两大类.一些人工合成的甜味剂由于有致癌等副作用,已相继被停止生产,只有糖精还在有争议的暂时使用着.因此开发安全性高,资源丰富的天然甜味物质就更为重要了,而植物是最重要的甜味剂源.糖与糖醇天然甜味剂从植物中提取的最常见的天然甜味剂,莫过于我们经常食用的"糖"了,包括蔗糖、果糖、葡萄糖、麦芽糖等.蔗糖是以甘蔗和甜菜为原料生产  相似文献   

6.
天冬甜精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和人均糖消费量的增加,单靠传统的糖物质已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通常人们食用的蔗糖、甜菜糖是一种高热量的甜味剂,它们不仅容易使人发胖,有害于牙齿的健康,而且为糖尿病人所忌讳。因此,许多国家都在积极开发低热量、非糖物质的食用甜味剂。1965年美国G.D.Searle和Jame Schlatter在合成促胃酸激素四肽时,进行生物检查发现N—L—a—天冬氨酸—L—苯丙氨酸甲酯具有甜味。根据双肽结构,他们认为其无毒,进一步品尝发现,其有类似蔗糖的甜味。经过数百次的试验后,1974年经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批  相似文献   

7.
新型甜味剂     
陈兵 《今日科技》1989,(6):10-10
甜味剂是食品工业使用最多的添加剂之一。但是,传统的甜味剂如蔗糖等不仅来源紧张而且有致人肥胖之虞,因此,国内外都在研究开发新型低卡甜味剂。下面介绍三种国外新开发的甜味剂。一、蛋白糖蛋白糖又名阿斯帕替姆、阿斯巴甜(Aspartame,APM)。于六十年代被偶然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先比较了营养性甜味剂蔗糖、果糖、蛋白糖、木糖醇和非营养性甜味剂糖精、甜菊甙、甘草甙的特性和优缺点、然后重点介绍了新型甜味剂卤代糖的历史及其优点,介绍了合成4,1',6'——三氯——4,1',6'——三去氧半乳蔗糖(TGS)的不同方法并比较了它们各自的优点、展望了这种新型甜味剂的研制、生产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保健饮料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麦芽糖浆、甜菊糖为主要甜味剂,再加上经过精制提炼的中药处方并辅以饮料添加剂,制成一系列不含庶糖或果葡萄浆的可乐型碳酸饮料,尤其适用于糖尿病患及肥胖者饮用。  相似文献   

10.
正提起甜味剂,我们首先想到的是蔗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这些天然存在的单糖或双糖,以及糖精、甜蜜素、阿斯巴甜这些人造甜味剂。其实还有一类天然的甜味剂现在使用得越来越多了,那就是糖醇。它们是单糖的衍生物,单糖有一个氧原子被氢原子和羟基取代,变成了醇,所以叫糖醇。糖醇包括木糖醇、甘露醇、山梨糖醇、乳糖醇、麦芽糖醇等等,其中用得最多的是木糖醇。木糖醇在许多果实、谷物、蔬菜中都有,不过量不多。工业上使用的木糖  相似文献   

11.
本文用荧光光谱法对柞蚕人造白丝及天然黄丝进行了系统考察,发现人造白丝中生色物龙胆酸未与丝蛋白交联,而黄丝中已部分交联。交联以同样方式存在于丝胶、丝素中。并给出了可能的交联结构。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由于消费者健康意识提高,热量高的砂糖消费量下降,高甜度或低甜度、不龋齿、热量少等功能性甜味剂则应运而生,不断被开发,以迎合消费者的需要.在日本开发的低甜度甜味剂分一般糖类及低聚糖类,一般糖类有砂糖、异构糖、葡萄糖、淀粉糖浆、果糖、乳糖、麦芽糖、木糖等,年需求量达五十七万吨以上,低聚糖类有异麦芽低聚糖、低聚果糖、大豆低聚糖、低聚半乳糖、低聚麦芽糖、低聚木糖、乳果低聚糖、二蔗酮糖、环糖、帕拉金糖等,年需量达4.11万吨.低甜度的麦芽糖醇、山梨糖醇、赤鲜糖醇、木糖醇、乳糖醇等年需求达10.35万吨.高甜味剂有甜菊糖、甘草甜精、天冬甜精、糖精等,年需求量1000吨.  相似文献   

13.
甜密素(环己氨基磺酸钠)是一种非营养性低热量合成甜味剂.它具有口感好,甜度为蔗糖30~50倍;风味与蔗糖相似,略带水果香味;性质稳定,在常温下不吸潮、不分解;使用安全可靠,食用后不参与人体代谢,长期食用对人体无毒害,尤其对肥胖症、糖尿病、高血脂等患者能解决甜味问题。世界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于1980年已确认甜密素为安全的食品添加剂,并有40多个国家使用。我国卫生部于1986年允许作为甜味剂使用;1989年全国食品添加剂标准技术委员会通过标准,制定使用范围与用量。推广新糖源是今后世界糖果和食品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利用新糖源生产食品不仅可部分缓解糖源缺乏的矛盾,也是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要求,优化产品、降低成本的需要。商业部已经明文规定从1989年开始,不降糖的品种将不能参加部优产品的评比,企业降糖好坏将作为评比先进企业的条件之一。所以,这一甜味剂也将在我国逐渐被认识,研究工艺及扩大生产势在必行。甜密素合成工艺通常采用环己胺与氨基磺酸直接反应方式进行偶联,然后碱化而成。这一工艺比较简单,收率较高。但是在反应过程中存在着容易结焦,反应失去控制不易操作等缺点。本文对合成工艺进行了改进,在环己胺与氨基磺酸反应时添加高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科学家又回到大自然的资源宝库中去寻找新的糖源,于是乎甜味剂、甜调料、增甜物、代用糖……应运而生。这是因为,在软饮料和保健食品中,使用新的植物增甜剂,是食品生产的新趋势。古老的甘草可以说,甘草是人类最早使用的甜味剂。这种植物的根嚼在嘴里有一种清甜的味道。民间在梅季做酱的时候,也往往放几段甘草,晒出的酱不但甘饴可口,据说还有解毒的功效。  相似文献   

15.
低糖型金耳饮料口感调配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金耳发酵液为主要原料,用木糖醇和低聚异麦芽糖作甜味剂,柠檬酸为酸味剂制成低糖型金耳饮料并进行口感调配。经正交试验,当添加木糖醇5.0%、低聚异麦芽糖3.5%、柠檬酸0.10%时产品口感较佳。且还原糖含量仅为0.52%。  相似文献   

16.
市场角     
无糖糖果发展前景广阔我国是糖果的生产和消费大国,每年销量达到55万t,世界排名第三。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去年全部国有企业及销售收入在500万元及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的糖果总产量39.11万t,同比增长11.62%,累计销售收入99.8亿元,同比增长18.34%,出口糖果5.1万t,同比增长5.65%,属于增幅较大的行业。但我国的人均消费水平不高,仅为0.8kg,不及世界平均消费水平的1/10。由此可见,我国糖果市场潜力非常大,尤其是无糖糖果领域,市场空白点多,需求量日益扩大,利润空间广阔。无糖糖果通常是以甜味剂来替代简单糖(蔗糖、果糖和麦芽糖…  相似文献   

17.
应用原子力显微镜,对红枣多糖的微观形貌进行了观测研究,给出最佳观察方法.发现其单个分子链及其多个侧枝、聚合物链分子间互相缠绕,链间通过糖单元间不同的连接方式衍生出许多聚集体,大小在150-300nm范围内,从而直接证实了多糖大分子具有高度分枝的化学结构.同时发现红枣多糖两股糖链呈螺旋型紧密排列、多个糖链缠绕成股的情况,提示多糖在结构上可能存在类似蛋白质的自组装现象.  相似文献   

18.
科学怪人克雷格.文特尔随时都可能宣布人造生命的诞生,从而改造或创造生命。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添加蛋白糖的食品中含有糖精钠的原因及商品蛋白糖卫生学管理问题。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质谱法;调查商品蛋白糖产品介绍与使用说明中填料配方与使用规则;以及商品蛋白糖国家质量和卫生学标准。结果:商品蛋白糖中含有约10%糖精钠,其产品介绍与使用说明中未标识其配方组成和含量,特别是糖精钠;目前尚无蛋白糖的国家质量和卫生学标准。结论:制造商在商品蛋白糖中添加糖精钠是造成以蛋白糖做甜味剂的食品中含量有糖精钠的原因,建议开展蛋白糖国家质量和卫生学标准研究,加强对其产品介绍与使用说明的规范化管理。  相似文献   

20.
酵母菌木糖醇发酵菌株的筛选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木糖醇是一种五碳糖醇,可被用来作为食品甜味剂或医疗上给糖尿病人作糖的替代品.它作为一种甜味剂以及抗龋齿的特性得到了广泛关注.目前工业化生产木糖醇主要是通过化学法,此法工艺复杂,副产物多,分离提纯困难且成本高.用微生物生产木糖醇副产物少且含量低,易于分离提纯.因此,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木糖醇已经成为世界研究的一个热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