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核风暴     
当地球的邻居金星和火星正时刻遭受着来自宇宙的致命辐射的时候,地球却在地球磁场这个“大盾牌”的保护之下平安无事。但是科学家最近发现,地球内部似乎正涌动着一场巨大的风暴,这场风暴正在使地球的磁场不断弱化,也许再过1000年,地球磁场就可能消失。这对地球来说意味着什么?  相似文献   

2.
正地球磁场能够保护我们免受太阳辐射的危险。如今地球磁场正在变得越来越不稳定,南北磁极会转换吗?磁场转换为什么越来越频繁你可能会认为指南针总是指向北方,但事实上,在遥远的地球历史上,南北磁极已经历过多次转换。地球磁场的存在对于地球生命意义重大,它能够保护地球生物免受太阳辐射的危险。但至今为止的地质证  相似文献   

3.
引力趣谈     
我们是幸运的。地球稳稳地运行在自己的轨道上,并与周围巨大的天体保持着适当的距离。它不会向太阳一直落下去,直到最后被巨大的火焰烧成灰烬。使太阳、地球以及那些巨大的邻居保持着如此稳固关系的,就是宇宙间最基本的力量之一:引力。强大又弱小引力是一种非常巨大的力量。要知道我们地球的质量将达58万亿吨。而在地球所处的银河系中,有1000多亿颗质量远远大于地球的恒星。至于整个宇宙中的天体,更是不计其数,但它们都在引力的作用下井然有序地运行着。虽然引力控制着宇宙万物的运行,但事实上引力是四种基本作用(力)中最弱小的一种…  相似文献   

4.
贺昊宁  吴雪峰 《科学通报》2019,64(22):2265-2269
<正>宇宙射线为来自太空的高能带电粒子,于1912年首次由Hess博士发现.尽管已经被发现了超过100年,宇宙射线的产生机制及来源至今仍未被确认,这成为超过一个世纪以来高能天体物理领域的最大谜题之一.研究宇宙射线起源的一个难点是,宇宙射线在宇宙中传播时,受到银河系内或银河系外磁场作用发生偏转,因而从地球上观测  相似文献   

5.
可以把地球磁场视为位于地球中心的某一磁铁所产生的磁场。现在的地球磁场,相当于N极在地理南极方向而S极在地理北极方向的磁铁的磁场。但是,一追溯到70万年以前时,地球磁极却是倒转的,即N极为北极方向,S极为南极方向。象这样的地球磁极倒转,从古代起便一直以若干十万年的间隔而反复变化着。根据对陆上的岩石和海底堆积物的磁化测定以及对海洋地壳的地磁条纹的观测,地球磁极倒转的历史即使追溯到几亿年  相似文献   

6.
印显吉 《科学之友》2001,(12):13-13
随着宇航科技的不断发展,人类不仅对地球磁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而且还发现太阳及太阳系九大行星中的水星、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都存在着不同强度的磁场. 星球磁场为什么如此广泛地存在?是怎样产生的?以往的观点认为,星球磁场是由于其内部熔融铁核中流体对流引起的电流所产生.假如是这样,与地球相毗邻的,体积、质量等都和地球相似的金星,也应同样具有磁场.事实上,金星是没有磁场的.  相似文献   

7.
引力趣谈     
我们是幸运的。地球稳稳地运行在自己的轨道上,并与周围巨大的天体保持着适当的距离。它不会向太阳一直冲过去,以致被巨大的火焰烧成灰烬。使太阳、地球以及那些巨大的邻居保持着如此稳固的关系的,就是宇宙间最基本的力量之一:引力。  相似文献   

8.
刘振兴 《科学通报》1994,39(17):1631-1631
用二维可压缩MHD方法,模拟研究了不同行星际磁场(IMF)条件下背阳侧磁层顶的瞬时重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3个新的全球磁层顶重联结构模式.主要结果如下:1.IMF具有北向分量(B_(Iz)>0):不论IMF x分量是太阳向(B_(Ix)>0)还是尾向(B_(Ix)<0),在南北半球靠近极隙区的背阳侧磁层顶,各存在着一个磁场重联区.IMF和地球磁场在此区发生重联,形成x中性线.在x中性线尾侧,重联的磁力线都是张开的,两端都不与地球联接;在x中性线的地球向一侧,极隙区的地球磁场与IMF重联,在向阳  相似文献   

9.
引力趣谈     
我们是幸运的.地球稳稳地运行在自己的轨道上,并与周围巨大的天体保持着适当的距离.它不会向太阳一直落下去,直到最后被巨大的火焰烧成灰烬.使太阳、地球以及那些巨大的邻居保持着如此稳固关系的,就是宇宙间最基本的力量之一:引力.  相似文献   

10.
自然信息     
来自太空的新粒子天鹅座X-3是银河系中最著名的天体之一.它不仅发射X 射线和γ射线脉冲,而且还可能是一个宇宙加速器,它喷射出能到达地球的高能宇宙射线.现在两个地下实验又告诉我们,天鹅座X-3可能发射出地球上尚未知道的亚原子粒子.这两个实验的目的都是为了寻  相似文献   

11.
地心探秘     
地球内核驱动着一个巨大的磁场,这个磁场把我们与险恶的宇宙隔开。然而,地球内核究竟是怎样运作的呢?俄罗斯西北部遥远的科拉半岛上,在一座废弃科考站锈迹斑斑的废墟中,有一个世界上最深的洞。如今被焊接铁板封闭、被称作“科拉超深钻洞”的这个深洞,其实是几乎己被遗忘的冷战竞赛的遗迹。这场竞赛对准的目标并非是太空,而是地球内部。  相似文献   

12.
上升到地表的岩层保持了它开始形成时的地球磁场强度。地壳这种对地球古磁场的“记忆”能力为研究古地磁打下了基础。地球磁场方向的改变时间可以从相应地层中的化石年龄上判断出来。地球南北磁极的“易位”是不定期的——从10万年到百万年时间不等。这种磁极易位的原因暂时还不清楚。研究海底深处的沉积岩可以了解到这种长期的变化过程。但这种变化相当慢,比1000年更短时间的变  相似文献   

13.
如果在宇宙中还存在着像地球这样的行星的话,它一定在围绕着其他恒星运转.而这个“地球”上是否有生命存在就很难说了,因为在茫茫宇宙中,出现一个有生命的星球是极其偶然的。当然,假如起初没有太阳.也就不会有现在的我们.也就没有可能让我们在一起谈论这样一个话题。不过我们还是继续猜想,假如今天我们突然失去太阳。地球将会怎样呢?人类又将会怎样呢?  相似文献   

14.
《大自然探索》2006,(6):8-9
极光,是一种常常出现于纬度靠近地磁极地区上空的彩色发光现象。1619年,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是这样描述极光的:夜空中,北半边出现了五彩斑斓的光芒,就像太阳升起时的晨曦一样。太阳活动时会释放大量的带电高能粒子流(可达10千电子伏),带电高能粒子进入地球高层大气时,与大气分子作用后就会产生五彩斑斓的光芒。由于地球磁场的作用,进入地球的带电高能粒子流会转向极区,因此极光经常会出现在那里,也就是我们的所说的极光。极光为什么会有不同的颜色呢?极光的颜色是由地球大气中的气体所决定的。太阳粒子和氧原子、氮原子相碰撞,氧原子会发出…  相似文献   

15.
地球的磁场可能是比较弱的。但尽管如此,它还是有相当的磁能,能给探测器指出哪个方向朝北。近年来,医学研究者们一直在试验一些房间大小的仪器设备。这些仪器运用强于地球磁场几千倍的磁场来显示医治肿瘤和内科疾病的较好方法。上个月,美国食品医药行政管理局已批准使用这种最大功能的仪器。  相似文献   

16.
在宇宙中除了我们人类以外,是否还存在着其它智慧生命呢? 科学家对于这一问题的争论,使得在他们之间形成了两个阵营。其中一个争辩说,地球围绕着一颗普通的恒星在旋转,而地球也是一颗普通的行星,因此既然我们人类能在地球上生存,则智慧生命在宇宙中一定是比比皆是的了。这一推论和“地球寻常原理”的观点是并行不悖的,该原理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如此普通,以致可以作为宇宙中生命的代表。  相似文献   

17.
《大自然探索》2014,(4):6-6
正科学家最近发现,当磁场状况稳定时,狗儿会只面朝北方或南方排便或给地盘做标记,这意味着它们能感知地球磁场。以往的研究显示,牛、鹿和狐狸等能感知地球磁场,但这项新研究首次表明哺乳动物不仅能感知地球磁场,而且会对天然磁场变化采取特异行为。许多养狗人都知道自己的狗儿有良好的方向感,  相似文献   

18.
1998年以前,人们认识的宇宙是一个单纯的膨胀着的宇宙,来自大爆炸的能量使宇宙中的所有星系渐渐地远离我们。然而,科学家们在后来的研究中修改了人们对宇宙的这种看法,他们在观测遥远的超新星时发现,宇宙膨胀的方式很复杂,速度在逐渐地加快,星系似乎受到一股神秘力量的牵引而狂奔不止,那种力量延伸了时空,拉开了星系间的距离,人们称它为暗能量。它似乎就是爱因斯坦的宇宙常数。科学家认为,暗能量是使宇宙充满更多空间的力  相似文献   

19.
对太阳取样     
地球有三个领地,即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这些都是众所周知的,但还有第四个圈,人们对此知之甚少。在离地面10万公里处,地球磁场捕捉着温度高达1000万度的电离气体。这是一个火的王国,被人们称之为磁球,保护着我们免受宇宙辐射之害,不过这个屏蔽并不稳定。磁球偶尔要受到爆发性的震动而产生变化,而此震动是因有不小的能量射至地球所致,它激发出绮丽的极光,危害人造卫星的运行,还要破坏电力网的输电。没有人知道,究竟是什么触发了这样的事件。而今有支科研队伍要去揭开这个谜,它们是THEMIS和“创始”号飞船,它们都是美宇航局(NASA)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人类探测宇宙的历史已有几千年了,在此期间,科学家一直在推测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50年前,人类开始向太空抛掷“物体”,不过它总是在几分钟内就落回地球;40年前,当人类再次把物体送入太空时,它们留在了那里。而现在,地球人终于也可以停留在太空中了。 在探测宇宙过程中,人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人类在宇宙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呢? 在地球上的实验室中,通过模仿宇宙形成早期的情景,我们了解了那个时期的生物是如何在宇宙中生存的,以及它们在地球上繁衍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