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范·弗拉森的反实在论是当今科学辩证化发展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总体上看,它是一种处在现象主义和激进反实在论之间的科学哲学;从性质上看,它融汇了建构主义与经验主义;从方法上看,它把语义方法与工具主义统一起来。在认知策略上,范·弗拉森采取了既反左也反右的方针,从而坚持了符合论原则,利用了工具主义的长处。他的思想在当今科学实在论争论中起着中和作用。  相似文献   

2.
二十世纪哲学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随着“语言学转向”的展开以及解释学传统和现象学传统的广泛深入,哲学研究的重点转向了方法论。本文从后现代反实在论的视角,揭示了范。弗拉森作为当代科学哲学领域的重要代表人物,其方法论经历了语言学,现象学和解释学三个阶段的演变,同时鲜明地体现了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英美哲学与欧洲大陆哲学的融合。  相似文献   

3.
论真理观的后现代走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语言哲学后现代演变的视角上,揭示了真理论在20世纪发展的历程,形态和未来走向。在真理问题“朝向语言而生长”的过程中,始终贯穿着对传统“真理符合论”的背离和反叛,自然语言真理论的发展使真理脱离2狭隘的语义层面,迈向广阔的语用空间,语用真理论的创建则为真理走向公共生活实践奠定了基础,后现代“语境化”真理观的设定更使真理在语境实在的基底上,在语形,语义和语用相统一的基础上,达到了后现代的“圆融”,  相似文献   

4.
范·弗拉森的构造经验论郭贵春在当代西方科学哲学的发展中,范·弗拉森的构造经验论具有极其广泛的影响。在经验构造论的基础上,范·弗拉森既是对逻辑经验主义的理论框架进行最尖锐批评的科学哲学家之一,同时又是反实在论阵营中的一名代表人物。他正是要通过这种双向的...  相似文献   

5.
当代西方科学哲学在讨论科学发展和进步的合理性、科学理论的实在论解释与理论的成功之间的关系等等问题时,都反复涉及到真理、似真性与实在的关系问题。当代科学实在论者在深入考虑传统的真理符合论、实用主义真理观和其他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内部主义真理观和似真性理论。这些理论发展了传统的实在论,提出了新的研究视角和新的真理(似真性)检验标准,为我们发展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6.
范·弗拉森的量子测量的模态解释不仅是他的量子力学哲学理论的核心,也是他的一般科学哲学理论--建构经验论--的主要科学思想基础.本文主要从量子测量的解释问题,测量的模态解释的主要思想内容和模态解释的意义等几个层次较深入浅出地介绍范·弗拉森的量子测量解释理论,并概括地说明它与范·弗拉森的整个量子力学哲学及与他的建构经验论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范·弗拉森的量子力学解释理论既是他的量子力学哲学的核心,也是他的建构经验论的科学思想基础。本文主要从量子力学的一般解释理论、量子力学测量问题、测量的模态解释的主要思想、模态解释的意义等四个层次较深入浅出地介绍范·弗拉森的量子力学解释理论。  相似文献   

8.
科学解释从亨佩尔"演绎—规律"模型到范·弗拉森语用学解释模型的发展,显示出的是一种范式的转变,即从以语形和语义分析为基础的静态逻辑向以语用分析为基础的动态语境的变化,它深刻地反映了科学哲学的发展和演变路径,标明了语用分析方法作为一种普遍的方法论手段已全面地渗透于科学哲学理论的建构和发展中。  相似文献   

9.
《自然辩证法通讯》2006,28(2):109-109
李醒民、张志林主编的《中国科学哲学论丛》2006年1月由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批书共有五本,它们是成素梅:《在宏观与微观之间———量子测量的解释语境与实在论》、万小龙:《范·弗拉森的量子力学哲学研究》、张增一:《创世论与进化论的世纪之争———现实社会中的科学划界》、钱长炎:《在物理学与哲学之间———赫兹的物理学成就及物理思想》、林定夷:《问题与科学研究———问题学之探究》。书前有李醒民、张志林撰写的《中国科学哲学论丛》新序———“科学哲学的论域、沿革和未来”。《中国科学哲学论丛》在1990年代由湖南教育出版社…  相似文献   

10.
论普特南的实在论的人本主义倾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概述了当代著名科学哲学家普特南在人本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各种思潮熏陶下,在80年代以来科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激烈争论的过程中,通过对以往的哲学和科学实在论的反思,在本体论、认识论和真理观等诸多问题上,从早先的科学实在论立场开始退让,从强实在论变为弱实在论,从外在实在论变为内在实在论,从而使其实在论哲学带有浓厚的人本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11.
范·弗拉森"语用学"科学说明观的两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范·弗拉森的科学说明理论("语用学"的科学说明)以语境为基础,以经验论的实用主义为背景,综合了以前说明模式的成果,以相对完美的形式取得了学术界比较一致的承认.但事情的另一面是,范·弗拉森"语用学"的科学说明理论存在两个问题:一是他的科学说明理论语用学性质模糊;二是他的相关关系的不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当代科学哲学不再将科学规律具有的必然性视为理所当然,而两种传统的解释形式,规则论解释和普遍必然解释,各自都存在难题,前者不能解决范·弗拉森所提出的确证问题,后者不能解决推论性问题。20世纪末出现了新本质主义运动,对自然律采取了倾向本质解释,从实在论的角度由自然类的倾向本质对自然律予以解释,认为自然规律的必然性根植于自然类事物的本质特征中。一经由事物的倾向本质决定,那些形成自然类的事物便已被有秩序地安排,从而形成具有必然性的自然律。  相似文献   

13.
本文试图从语义约定与形式体系、物理特性与形式体系、量子本体论与形式体系、实在的意义解与形式体系等方面,去分析实在论的诠释与物理形式体系之间的内在关联,以说明科学实在论所具有的某些后现代性的特点及其意义。并由此表明后现代性作为一种方法论的趋向,它现实地存在于物理哲学的研究之中,任何试图消解、排除或否弃实在论诠释的后现代反实在论的倾向都是片面的。  相似文献   

14.
昂利·彭加勒(Henri Poincare,1854—1912)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极富创造力的哲人科学家(Philosopher-scientist)。他独创性的哲学思想是经验约定论(empirio-conventionalism),但他确实也是一位名副其实的科学实在论者。本文拟从分析彭加勒的实在论的实在观、真理观和科学观入手,进而论述他的科学实在论与他的约定论、经验论和理性论思想的关联,从而揭示出彭加勒的科学实在论是一种独特的实在论,我姑且称其为综合科学实在论(synthetic scientific realism),或简称为综合实在论。  相似文献   

15.
在当代西方科学哲学的发展中,一方面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之间的论争日益深入,另一方面二者之间的相互渗透和借鉴又日趋明显,从而推动了科学实在论自身的修正、完善和进步。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测量实在论作为整个“后实在论”发展浪潮中最强有力的一支劲旅和最有前途的一个方向,愈益受到了人们的睹目。特别是它所力图求解的实在论难题,涉及到了物理测量的整体结构分析、操作分析和真理分析的本质特征,从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一致性上构成了整个当代科学实在论体系的内核。因此,关于测量实在论的研究,对把握“后实在论”的发展趋向,具有着不言而喻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站在现代逻辑的角度对真理问题进行了探讨。文章认为:(1)现代逻辑与现代西方哲学中的“真理”(truth)概念主要是指其值为真的命题或语句,它并不完全等同于我国传统哲学认识论中的“真理”。(2)从逻辑的观点出发,可以将真理分成语形真理、语义真理与语用真理,就其“真”的程度看,每一前者都高于后者。(3)真理的表述语言可有自然语言与人工语言之分,它们各有自己的特征,一般地说,自然语言更适于用来表达语用与语义真理,而人工语言更适于用来表达语形真理。  相似文献   

17.
最佳说明推理的有效性是当前科学哲学研究备受关注的话题.范·弗拉森反驳这种推理的有效性.他通过质询正确的好说明是否在那堆被考虑的可能说明中,表明如果遗漏正确说明,在考虑它时"无动于衷",那就无法认为一堆可能说明中最佳的那个说明是正确的.范·弗拉森对这种推理的理解实际上并不充分.结合他的相关表述,就能看到他的无动于衷论证存...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语言意义系统字面与隐喻的辨证、科学解释的“隐喻重描”性质以及隐喻与科学实在论的关系三个方面对英国著名科学哲学家玛丽·海西的科学隐喻思想进行了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9.
尼采力图超越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的传统真理观,提出了透视主义真理观:尼采通过揭示传统真理观所预设的本体信念的非理性根源,撼动了基于神目观的绝对主义真理观的根基;通过阐明认识所依赖的透视视角的种类和特点,批判了传统相对主义真理观中唯我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的倾向;通过向价值关系的回溯,凸显出真理与生活实践和生命的形而上追求的紧密关系。尼采透视主义真理观将人性关切和实践理性引入到对真理的哲学反思中,为全面理解真理提供了必不可少的人文语境。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介绍范·弗拉森对EPR关联的哲学分析,即EPR关联的神秘性不能用迄今为止所发展的对关联的六种解释(机遇、巧合、同格、前定和谐、逻辑同一、共因)的任何一种解释来获得满意的说明.它只是一种不同于经典统计的统计性关联.然后给以简单评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