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刘洁  刘祥 《科技资讯》2013,(12):23-23,25
电力调度远动系统又被称为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它利用现代高科技的技术手段对电力进行自动化管理,是电力管理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提高电力管理运营水平和维护水平的一个重要的方法。本文对电力调度远动系统的内容与设计做出相应的探讨,并简要地提出可供参考的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2.
电力远动系统在电力系统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它为铁路供电安全、优质、经济运行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手段.本文介绍了我国铁路电力远动系统的发展,分析了铁路电力远动系统的构成,探讨了电力远动系统的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3.
成都供电段现有多套铁路线电力远动系统,各套系统的厂家都不相同。因而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管理、维护,很不方便。按照达成铁路建设指挥部及成都供电段生产力布局调整要求,需要在达成电力远动系统投标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并结合成都供电段情况进行整合,最终将老远动系统纳入新建达成电力远动系统,整合后使新老远动系统有机整合为一套系统,系统功能和性能优于既有系统功能和性能,并预留今后发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4.
接触网隔离开关是高铁接触网供电系统广泛使用的一种电气设备.因其在户外运行,受环境和气候影响;同时随着运行年限的增长,设备磨损老化,可发生操作机构和远动系统等问题故障.通过对宁杭高铁线开通以来该设备问题故障以及检修的经验总结,探讨性的分析了国内隔离开关厂家的薄弱环节及普遍问题,结合实际地提出了检修的具体方法,并对新型远动控制隔离开关的改进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远动系统在电气化铁路应用中存在的安全问题作了初步分析,认为如何防止电力调度误操作是远动系统实际应用中最受关注的问题,并提出在远动系统中建立作业计划、作业命令、遥控操作和开关遥信间的相互联锁关系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以武广高速铁路沿线某牵引变电站为背景,研究高铁牵引供电系统对实时电网运行的影响.利用PSCAD搭建了适用于高速铁路的牵引供电仿真系统.运用Jiles-Ather-ton铁磁磁滞原理建立了V/v牵引变压器的暂态模型,并在仿真系统中通过统一电磁等效电路(unified magnetic equivalent circuit,UMEC)普通变压器模型表示.设置UMEC模型中分段线性的U-I曲线来等效铁芯的饱和特性,并进行空载合闸仿真.在此基础上,对电网侧进行单相短路故障仿真、三相短路故障时的有载合闸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牵引变压器暂态模型和牵引供电仿真系统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并为相关调度运行部门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设计了一套牵引供电微机远动实验系统以满足专业教学和科研的需要。系统采用数字化、模块化、实用化的设计思想,采用polling(问答式远动规约)规约和STD(标准)总线工控机结构,实现了牵引供电系统调度自动化从微机远动的遥控(YK)、遥信(YX)、遥测(YC)、遥调(YT),到牵引变电所的控制与模拟操作等各种功能的模拟仿真实验。  相似文献   

8.
赵永诚 《科技信息》2011,(10):318-318
本文介绍了同煤集团电力调度自动化主站系统的现状,对远动系统光纤通道改造做了详细的介绍,该项目荣获同煤科技进步三等奖,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城市供水生产调度微机远动系统中现场执行端的工作原理和电路设计。对信号的输入通道及远程数据通讯等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自现场执行端投入运行以来表明,该系统是可靠的、高效的。  相似文献   

10.
2014年12月26日,兰州铁路局开通兰州至乌鲁木齐首趟动车,这标志着世界一次性建设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将全线开通运营。这是一条横贯东西的现代"钢铁丝绸之路",线路横跨甘肃、青海、新疆3省区,全长1776km。其中,该线路牵引供电方式为AT供电,将AT所即自藕变压器按一定间隔距离跨接在牵引网的接触网、正馈线和钢轨间,起着支撑ZX25k V馈电系统的作用。这一供电方式的运用,基于设计理念出发,就出现了无人值守的AT所,也为无人值守所的运营管理带来了新的课题。截至目前,兰州供电段兰西高铁车间接管无人所共计6个。其中,AT所4个,分别是:AT1-AT4;AT分区所2个,分别是:王家庄分区所和高家山分区所。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开通线路的逐渐增多,对于高铁牵引变电系统一次设备的运行维护经验也越来越丰富。根据现有设备运行状况,总结其优缺点,并对一次设备进行优化设计,既能提高高速铁路的供电可靠性又能降低事故的概率,为今后高速铁路牵引变电系统的设计及改造提供参考。该文在分析了高速铁路牵引变电系统的特点及要求的基础上,针对高速铁路牵引变电系统的主要一次设备如牵引变压器、互感器、开关设备、传输线路的运行状况,给出了优化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2.
发电厂、变电站常规远动系统已运行几十年,但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技术的应用,该系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就新形势下远动系统的设计提出了自己的设想。  相似文献   

13.
我国铁路供电技术相对落后,电力供电系统已经无法满足现在高速铁路和进一步提高旧有线路改造对电力的供给的要求。本文针对铁路电力供电系统的特殊性,对铁路电力远动系统的抗干扰施工设计从屏蔽、接地、隔离等方面进行研究,提出了铁路电力远动终端在抗干扰施工方面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许冠竑 《广东科技》2007,(10):82-83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从早期的RTU模式到今天的主流综合自动化模式,其变化在于站控层数据采集发送及相关控制,由原来点对点的二次电缆硬接点模式转化为更先进的网络广播模式,根本的远动上送控制却没有本质的区别,都是通过远动采集单元采集相关数据处理上送,并接收调度指令进行相关操作.笔者从多年的维护中总结心得,觉得现行的远动处理模式技术上很成熟,但从维护实用的角度讲,由于受通讯、规约、调度端主站系统、厂家产品不同等因素制约,维护使用起来并不方便,由此作为整个综合自动化系统枢纽的远动,其陋病就凸现出来.本文从日常维护的经验出发,设想取消远动系统,把变电站端的监控系统直接搬到调度主站端,实现监控、远动及主站系统三者有效统一,并分析利弊,提出相关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
针对新型公交服务产品如高铁快巴仍然缺少相应的运营方式的情况,对高铁快巴的车辆调度与人员排班的综合优化问题进行研究。为发挥高铁快巴灵活性的优势,引入了满足司乘人员工作时间要求的时间窗约束,建立了考虑司乘人员时间窗的高铁快巴车辆调度与人员排班综合优化模型。通过算例计算,得到了高铁快巴的最优调度与排班方案。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的多线调度独立优化,在高铁快巴的优化问题上使用综合模型的效果更好,综合优化后运营成本比原运营方案降低约8.98%、比独立优化降低约4.73%,同时减少了司乘人员数量,验证了该模型在解决高铁快巴问题上的正确性与良好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6.
电力工程关系到各个行业的发展,因此保证稳定的供电系统是相关部门需要研究的课题,现阶段县级地区经济发展存在差异,用电情况也不一致,这就需要供电企业做到当地用电量的需求调查工作,结合实际现有人力及物力资源,做好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的运行管理工作,从而提升企业供电能力及运营能力。文章首先阐述了县级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运行管理的构成,接着对目前调度监控管理的工作现状进行分析,并针对具体问题给出解决对策,以便推进电网调度监控管理工作实现自动化运转。  相似文献   

17.
解晓丽 《科技资讯》2010,(33):124-124
电网调度系统是保证电网正常供电的基础性系统。目前电网调度已经可以基本实现自动化管理。但是调度系统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会出现不安全的运行隐患,所以应当从人员素质提高、系统安全防护、健全管理制度上下功夫,以此提高调度系统的安全系数。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电力远动终端系统的串行通信模式及数据采集能力差且无法满足大量实时数据传输的要求的问题,介绍了基于CAN和DSP的变电站远动终端的设计与实现.系统采用DSP采集电参数提高了电力远动系统的实时响应能力和信号处理能力.采用的CAN总线集中了现场总线的结构灵活简单、可靠性好、易于维修等优点.本系统具有电力检测、谐波分析、事件记录等功能,很好的满足现代电力远动系统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19.
该研究主要从减小对通信线路电磁干扰的角度出发,对单相工频25k V牵引网的五种供电方式直接供电方式(TR)、带回流线的直接供电方式(TRNF)、BT(吸流变压器)供电方式、AT(自耦变压器)供电方式和CC供电方式的工作原理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比较,其中直接供电方式因其对通信线路产生的电磁干扰较大,这种供电方式现今用的很少;带回流线的直接供电方式的钢轨电位降低、牵引网阻抗降低,供电距离增长,对弱电系统的电磁干扰减小,目前这种供电方式备受青睐;BT供电方式结构复杂,存在着"半段效应",影响列车的速度,目前我国高铁几乎不采用此种供电方式;AT供电方式的综合性能较好,我国高铁很多线路都采用AT供电方式;CC供电方式因成本较高,目前用的较少。  相似文献   

20.
吴亚飞 《甘肃科技》2014,30(24):114-115
随着高速铁路的发展,牵引供电维护管理水平及效率亟待提高。以绝缘锚段关节与AT所相互位置举例说明通过细化设计文件减少运营工作的重要性;加强预介入,从源头上改进和提高供电设备的可靠性;采用兵团作战及设车站应急职守点相结合的方式解决运修矛盾;利用6C等高科技手段加强智能自动故障分析,提高巡视能力。高速铁路运营实践表明,本文所提的措施可有效提高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维护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