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通过分步悬浮聚合法首先得到聚醋酸乙烯酯(PVAc)/聚苯乙烯(PSt)互穿聚合物网络,然后将该互穿网络醇解,得到亲水性的聚乙烯醇(PVA)与疏水性的聚苯乙烯(PSt)组成的互穿聚合物网络(PVA/PSt IPN).树脂的红外光谱图和羟值测定结果表明:PVA/PSt IPN在合成过程中PVAc与PSt之间并未发生化学反应,而是相互渗透,机械缠结,其羟值随PVA质量增加而增大.PVA/PSt IPN在环己烷中的溶胀率极小而在弱极性的溶剂中溶胀率较高;和一般溶剂相比,PVA/PSt IPN在苯酚中溶胀率最大;PVA/PSt IPN在水中的溶胀率随着PVA质量分数增加而增大,随着PVA的交联度增大而变小.  相似文献   

2.
聚氨酯/环氧树脂互穿网络弹性体的合成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N,N-二甲基苄胺和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为催化剂,在室温条件下采用同步IPN合成了聚氨酯/环氧树脂互穿网络弹性体.研究了有机锡催化剂和叔胺催化剂的用量对乳白化时间的影响,以及环氧树脂用量对固化时间的影响,并对聚氨酯(Pu)/环氧树脂(EP)互穿网络弹性体的红外光谱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将工业二乙烯基苯和致孔剂溶胀到磺化聚二乙烯基苯树脂球中,通过悬浮聚合合成了茶碱分子印迹和非分子印迹的大孔磺化聚二乙烯基苯/聚二乙烯基苯互穿聚合物网络(PDVB-SO3H/PDVB IPN)珠体,测定了2种IPN的结构及其对茶碱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2种IPN的物理和化学结构相近,但分子印迹IPN对印迹分子具有较好吸附作用,从而实现了以较简单的方法合成分子印迹效果好的大孔交联聚合物.  相似文献   

4.
聚氨酯基互穿网络聚合物阻尼材料聚合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合成的网状聚氨酯为基.采用"同步"互穿聚合物网络化技术、引入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体系, 通过改变聚氨酯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软硬段配比. 软段中异氰酸酯和羟基比例以及交联密度等因素,合成了一系列互穿网络聚合物(IPNs),通过正交实验设计考察了各因素的影响递次.确定出最佳合成工艺,并采用频率响应法测定了材料的阻尼性能,用PE-TMA热分析仪检测其玻璃化转变温度区间.  相似文献   

5.
聚酯型聚脲基甲酸酯增强增韧环氧树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原位多相聚合法合成了聚酯型聚脲基甲酸酯/环氧树脂互穿网络聚合物(IPN),得到了环氧树脂准分子复合材料,测定了产物的力学性能和热性能,探讨了聚酯分子量和聚脲基甲酸酯加入量对环氧树脂增强增韧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分子量为1025的聚酯所合成的聚脲基甲酸酯的改性效果较好;当聚脲基甲酸酯加入量为15.0%,环氧树脂冲击强度提高114%,拉伸强度提高44%。  相似文献   

6.
用种子乳液聚合技术合成了聚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聚苯乙烯-丙烯酸(PnBA-AA/PS-AA)乳胶互穿网络聚合物(LIPN)系列.探讨了丙烯酸用量、交联剂用量、单体组成比、核壳组成互换、增容剂以及颜料体积浓度(P.V.C)对乳胶漆性能的影响.在相同的P.V.C条件下,将IPN型乳胶漆与B_(12)型、共聚型、共混型、核壳型乳胶漆进行了性能对比.实验结果表明.IPN型乳胶漆的性能最好,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外墙建筑装饰涂料。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乳酸乙酯乙酸酯的合成方法:同时,还考察了配料比,催化剂种类和用量,反应时间等因素对产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梯度乳液聚合制备核壳结构丙烯酸酯乳液——合成工艺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采用梯度种子乳液聚合方法,引入半连续单体滴加工艺和亲水性功能单体,制备了零VOC乳胶涂料专用的具有较高玻璃化温度(tg)、较低最低成膜温度(tMF)的核/壳结构的纯丙烯酸酯乳液.讨论了合成工艺、乳化剂种类和用量、亲水性功能单体及各阶段单体用量等因素对乳液结构及tMF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梯度种子乳液聚合工艺和引入亲水性功能单体———甲基丙烯酸羟丙酯(HPMA)可有效地降低丙烯酸乳液的tMF(tMF<3℃),提高乳液的冻融稳定性和钙离子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采用不同的方法对乙烯基酯树脂(VER)中环氧丙烯酸酯(AAEP)进行羟基封闭,制备改性VER。采用红外光谱(IR)方法研究了封羟基试剂(乙酸酐、乙酰氯)、反应温度、投料比对AAEP中仲羟基的封闭效果,确定了最佳的工艺条件。采用未封羟基的VER(VER为质量比为2∶1的AAEP和甲基丙烯酸丁酯混合液)、封羟基的VER分别与自制PU在室温下同步互穿制备了PU/VER IPN和PU改/性VER IPN材料,并将改性前后IPN材料进行力学及动态热力学性能的比较,结果表明:由于改性VER中AAEP的仲羟基被封闭,PU和VER两网络间不存在化学交联,使IPN材料的拉伸强度比改性前降低,而断裂伸长率明显增加,拓宽了IPN的有效阻尼温域,提高了IPN材料的阻尼性能。  相似文献   

10.
高弹性聚氨酯涂饰剂的制备及其橡塑表面涂饰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乙二酸、三羟甲基丙烷、一缩二乙二醇为原料制备的线型、低分子量含羟基聚酯与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反应生成含端异氰酸酯基的低分子量预聚物为A组分,多羟基聚酯为B组分,制备了双组分固化型高弹性聚氨酯橡塑表面涂饰剂;确定了A、B组分的原料路线,双组分配比以及合成工艺条件,探讨了涂饰工艺并对产物的涂饰性能进行了检测  相似文献   

11.
以原子转移自由基偶联法合成了多臂星形聚合物S-PS和星形杂臂共聚物PS-PMMA.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1H NMR)分析方法确定了产物的结构.采用GPC法测定了产物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GPC分析结果表明偶联剂的偶联效率高,所得聚合物分子量增大,分子量分布窄.以DSC法研究了S-PS和PS-PMMA的热力学行为,并与相应线性均聚物的热力学行为进行了比较.发现星形PS相对线性PS均聚物,其玻璃化转变温度有所降低,且随PS臂数增加,其玻璃化转变温度降低程度明显.星形杂臂共聚物PS-PMMA只存在一个玻璃化转变温度.  相似文献   

12.
不同链长烷基糖苷硫酸酯盐的合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别以十二、十四烷基糖苷(APG)为原料,硫酸为硫酸化试剂,尿素为催化剂,V(甲苯)∶V(吡啶)=7∶3的混合溶液为溶剂,合成了烷基糖苷硫酸酯,然后强碱中和,合成了不同链长烷基糖苷硫酸酯盐.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较佳的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原料配比、催化剂用量等,尿素用量为反应物的2%,n(APG)∶n(H2SO4)=1∶1.3,反应温度为90℃,反应时间为2.5h.测定了烷基糖苷硫酸酯盐的表面张力、临界胶束质量浓度、乳化力、润湿力等性能.结果表明,烷基糖苷硫酸酯盐具有良好的表面活性.  相似文献   

13.
采用两段反应,先通过辛酸亚锡催化低分子量端羟基聚乙二醇(PEG)(数均分子量1000和2000)与L-丙交酯(L-LA)的开环聚合合成含有端羟基的低分子量聚丙交酯--聚乙二醇-聚丙交酯(PLA-PEG-PLA)三嵌段低聚物,再用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进行扩链反应合成了一系列不同力学性能的聚丙交酯--聚乙二醇(PLA-PEG)多嵌段共聚物.确定了扩链过程中,多嵌段共聚物膜达到最佳力学性能的反应条件.采用X射线衍射及DSC分析表征了聚合物的结晶结构与熔融温度的变化,发现随PEG含量的增加,聚合物的结晶性与熔融温度均下降.对聚合物膜的吸水性及降解性的测试结果表明,PEG分子量相同时,PEG含量增加,聚合物膜吸水性增强,降解速度加快;同组分比例的PEG2000-PLA多嵌段共聚物的吸水性及降解性均比PEG1000-PLA多嵌段共聚物强.  相似文献   

14.
采用分步聚合法制备了交联聚丙烯酸甲酯/交联聚苯乙烯互穿聚合物网络,将其中的聚丙烯酸甲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合成了一网亲水、另一网疏水的聚丙烯酸钠/聚苯乙烯互穿聚合物网络;测定了树脂中亲水基团和疏水基团摩尔比对树脂交换量和含水量的影响;比较了不同树脂在水中的溶胀性能及水溶液中苯甲酸、邻硝基苯酚、对硝基苯酚的吸附性能差别,推测吸附过程的主要作用为疏水作用;建立了一种通过溶胀致孔合成吸附树脂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超稳Y-沸石催化合成乙酰乙酸乙酯缩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脱铝超稳Y-沸石作催化剂合成了乙酰乙酸乙酯与乙二醇缩酮和丙二醇缩酮,其产率可达到80%和96%,考察了催化剂组成和反应时间对反应的影响规律,发现产物比反应物更易在催化剂表面吸附,对反应机理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1,2—二丁氧基苯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乙醇为溶剂,氢氧化钾存在下,由邻苯二酚与正丁基溴在75℃浴温下反应2h,可直接合成1,2-二丁氧基苯,收率达74%。  相似文献   

17.
超声辐照无皂乳液聚合制备P(AMPS-MMA)/Pd纳米复合乳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超声波分散、乳化、引发、还原等作用,及单体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的特有结构,实现了超声引发AMPS、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氯化钯(PdCh)的两相同步原位无皂乳液聚合,制备了纳米P(AMPS-MMA)/Pd复合粒子,考察了反应过程中pH、超声时间、超声功率对单体转化率的影响规律,并借助于F1-IR、TEM、XRD等相关分析方法对产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