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事故状态下输油管线对地下水污染的模拟分析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根据石油类污染物在地下水环境中的迁移机理,在分析研究区自然概况及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建立了该地区包气带及大厚度砾卵石含水层介质中的二维迁移扩散模型.以三类生活饮用水标准(0.05 mg/L)为界,通过预测结果表明,穿孔泄露100天,沿水流方向上60 m处污染物达标,10年后扩展到440m.管线爆裂1年后超标范围可达210m,10年后整个区域均可达标.证明穿孔泄露对地下水污染的影响比管线爆裂大.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贮存石油化工废水的泡沼进行实验研究,考察了其附近的地表水、浅层地下水以及深层地下水的水体污染现状,实验结果表明,纳污泡沼对地下水影响轻微,但出于确保地下水源安全的目的,建议严格对该纳污泡沼的进水水质和水量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3.
以某炼油厂地下水石油类污染系统为研究对象,分别采集土壤及地下水样品进行土柱淋滤实验,通过对其分析,得出该地下水系统的污染途径主要有沟渠及污水坑渗漏、跑冒滴漏事故造成渗漏、污染土层及垃圾坑面状淋滤;地下水系统石油烃污染物的存在形式有溶解油、乳化油和吸附油;三种污染机制分别是通过石灰岩直接入渗、双层介质入渗和地下水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4.
我国存在大量的地下水污染场地,给地下水资源的使用带来了严重威胁。对我国地下水污染场地划分为4大类,15个亚类,为制定不同地下水污染场地的管理、控制和修复规定提供了依据;对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的内容、方法和技术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建立地下水污染的预警系统,为污染的预防奠定基础;最后介绍了地下水污染的控制与修复技术,并对我国地下水污染防控和治理的基本原则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太原地下水污染预测的简单分析、评价、研究,介绍了一种适用于大面积地下水污染预测的方法——水量水质耦合法。 相似文献
6.
黄博达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精选》2012,(13):216-216
研究储存有被石油化工之下排放废水的湖泊河流,根据其深层地下水、浅层地下水、地表水三个底层水体的被污染现况,分析导致污染的原因和解决方法。通过考察发现,深层地下水受到的影响较小,但是浅层地下水则明显受到了HHV的严重污染。为了保护人们用水安全,维护地下水源的良性循环,提倡对该水域进行严格控制,特别是对水量与水域进水水质方面要格外重视。 相似文献
7.
8.
小凌河污染对沿岸地下水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军 《锦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4(3):19-21
本通过连续3年对小凌河代表断面及其沿岸地下水的水质监测,分析其小凌河水体污染与沿岸地下水污染的相关性,通过对数据样本的统计分析,采用对水质污染物均值T检验的方法,说明了小凌河水质中污染物浓度与其沿岸地下水水质的污染物浓度呈显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垃圾填埋场的主要危害在于垃圾淋滤液对地下水的污染。本文以洛阳市某垃圾场为例,运用MODFLOW和MT3D软件模拟分析在未来垃圾渗滤液对地下水的污染程度。结果证明,虽然该垃圾场做过卫生防护,但仍然会对地下水造成一定的污染,污染范围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增大,因此必须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0.
太原盆地地下水污染数值模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提出了一个越流含水层系统地下水污染的数学模型,模型应用 于描要这太原盆地地下水污染,CI浓度和水位计算结果与野外观测结果拟合良好。文中还 探讨了现行溶质运移模型求解中井点附近容易出现不合理结果的原因,并从理论上给出正确的表达式。 相似文献
11.
Chemical structure of immature sulfur-rich kerogen and composition of immature sulfur-rich crude oil in Jianghun oil field
have been studied. In molecular level, crude oil differs from thermolysed and chemolysed products of kerogen but does resemble
the bitumen in immature sulfur-rich source rock. Therefore, immature sulfur-rich oil may be derived from the expelling of
bitumen rather than from thermal cracking of kerogen. 相似文献
12.
国内外溢油鉴别及油指纹库建设现状及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油指纹鉴别作为目前溢油鉴别最成熟的技术,在国外溢油事故调查处理中发挥了很大作用,鉴别技术和系统不断发展完善.油指纹库作为其重要基础,许多国家已经建立.论述了溢油鉴别的方法,美国、加拿大、欧洲、韩国、日本等国家的油指纹鉴别方法、体系及油指纹库建设情况,以及溢油鉴别和油指纹库的作用.面对我国目前石油开发和运输状况,认为我国的溢油鉴别技术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油指纹库建设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3.
含油饱和度是储层评价的一个重要参数,各类含油饱和度参数的准确测试是储层评价的基础。为了综合性分析储层各类含油饱和度参数,基于核磁共振技术,进行了核磁共振三次测量实验、油驱水和水驱油离心实验,得到了同一块岩样各类含油饱和度参数的准确值,包括原始含油饱和度、剩余油饱和度、可动油饱和度、剩余可动油饱和度等。实验结果表明,23块岩样的原始含油饱和度平均值为70.16%,可动油饱和度平均值为41.49%,剩余油饱和度平均值为52.97%,剩余可动油饱和度平均值为24.30%。说明该储层原始含油饱和度较高,储层含油性较好,储层原油可动用性很好,剩余油挖潜潜力较大。各类含油饱和度参数的综合测试方法的提出,改变了之前把这些含油饱和度参数单独测试分析的现状,为油田剩余油的挖潜和制定下一步的开发措施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对空气注射法脱除地下水中油类污染物提出一个溶解动力学和弥散动力学模型.溶解过程考虑了油滴初始半径、分子扩散系数和溶解度等因素;弥散过程则受到空气流速、土壤介质性质和有机物性质的影响,并引入介质中有效扩散系数概念而采用Fick定律形式描述. 相似文献
15.
16.
以石油渣油为原料采用化学活化法制备活性炭,以亚甲基蓝吸附值为评价活性炭吸附能力指标.首先选择了具有好的活化性能的磷酸为活化剂,进行了最佳制备工艺研究,结果为活化温度550℃、质量比1∶1、活化时间1.5h,最后利用正交实验分析了各因素显著性水平,即活化温度最强、质量比其次、活化时间最弱. 相似文献
17.
经热萃取从含油污泥中得到的回收污油凝固点高、流动性差,为降低凝点改善其低温流动性,分别采用降凝剂及降凝剂与超声波联合处理的方法,对回收污油进行降凝处理.结果表明:在众多降凝剂中EVA的降凝效果较好,且当反应时间为0.5 h、反应温度为75℃、降凝剂的质量浓度为400 mg/L时,污油凝点从48℃降低到12℃,降凝率达75%;若将降凝剂和超声波联合使用,凝点可降到5℃,降凝率达90%;处理后的污油与原油混合具有良好的输送性能. 相似文献
18.
当水源地航运设施密集时,会使原水面临较高的突发石油类污染风险。分析了围油桶和拦藻网及组合工艺在不同流速和溢油量下的除油效能。实验探究了围油桶不同安装方式在不同流速下对持续溢油的去除情况。结果表明,淹没深度为0cm对溢油的去除效果最差,淹没深度为1.5cm在各种流速下出口质量浓度均较低(0.14~0.61mg·L-1)。考察了拦藻网的不同布设方式(自由平铺,竖直放置,双层放置,垂直平铺)以及不同藻浓度下对溢油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垂直平铺的方式在各初始情况下均有较低的出口质量浓度且效果稳定(0.15~0.28 mg·L-1);组合式工艺相较于围油桶有较好的性能提升,12min出口处质量浓度较单独围油桶分别降低了78.8%,84.6%和78.5%;高浓度藻液处理后的拦藻网除油效果下降,与活性位点的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