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瑞士日内瓦天文台的天文学家6月16日在法国一个会议上宣布,在3个遥远的“太阳系”发现了5颗“超级地球”,这些发现显示与地球类似的行星可能相当普遍。评论认为,天文学家可能正处于发现“第二个地球”的边缘。  相似文献   

2.
前沿     
《杭州科技》2013,(5):4-5
据美国宇航局消息,天文学家近期发现第一个地球大小的岩石行星,这是首次发现与地球如此相似的行星。该行星距离地球大约400光年,离所绕恒星的距离不到100万公里,  相似文献   

3.
《科技知识动漫》2011,(1):46-46
恐龙化石最早被发现于欧洲,以后在北美洲、亚洲、非洲、南美洲、大洋洲等地不断地被发现。后来,科学家在南极洲也找到了恐龙化石。这些发现说明,几亿年前的地球上拥有一个完整的大陆,恐龙可以自在地四处漫游,因此它们几乎遍布地球陆地上的各个角落。  相似文献   

4.
科技资讯     
《青年科学》2011,(11):26-27
1.太阳系外发现50颗新行星其中一颗或存生命 近日,欧洲天文学家在我们的太阳系外发现50颗新行星,在最新发现的这批行星中,最大的一颗名叫HD 85512b,它的质量是地球的3.6倍,位于距离我们大约36光年的船帆座里,被戏称为“超级地球”。  相似文献   

5.
佚名 《青年科学》2010,(11):28-29
●谁在给地球“充电” 1917年,科学家发现地球表面带有负极电,但是地球究竟为什么带电,地球的“充电器”是什么,却没有人能说清楚。在一些地区的晴朗天气里,地球和空气之间会产生电流,强度达到1500安培。但是对于整个地球这么庞大的“用电器”来说,这种强度的电流甚至称不上是电流,很快就会消失殆尽,所以这种电流一定是由于某种充当“充电器”的角色产生的。  相似文献   

6.
地球内地核在旋转据英国《新科学家》1996年7月20日报道,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地震学家保罗·理查兹(PaulRichards)和纽约帕利塞兹的拉蒙特·多尔蒂地球观测台的宋小东(音译)发现,地球的内地核是一个质量和月。球差不多的铁晶体,内地核比地球的其余...  相似文献   

7.
青云 《科技潮》2005,(4):52-53
最近,火星探测的热潮激起了大家对探索生命起源的兴趣,科学家在火星上也发现了类似于地球的陨石坑。不少科学家推测,生命可能起源于这些陨石坑。于是,人们又把生命起源的目光投向那些可能撞击地球和火星的彗星和小行星。现在,一种时髦的理论认为,是来自太空的携带有水和其他有机分子的彗星和小行星撞击地球后,才使地球产生了生命。  相似文献   

8.
杨韬 《科学世界》2005,(5):53-57
根据设置在夏威夷的昴星望远镜的观测,科学家新发现了距地球127亿光年的星团,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距地球最远的星团。在已知的星团中,几十乃至一千多个星系密集在几百万光年到一千万光年的范围里。但是,在这次发现的星团中,星系的数量比较少,总体质量也非常小。所有这些疑问和众多新发现的事实一起呈现在科学家们的面前。  相似文献   

9.
在距今46亿年前地球刚诞生之时,整个地球全都被海洋覆盖,那时还没有陆地。大陆是在那以后才诞生出来,并一直“成长”至今。关于大陆诞生的机制,长久以来一直是地球科学的一个未解之谜。不过,根据新的发现,如今已经有了一个关于大陆如何诞生的粗略看法,它很有可能导致教科书改写。  相似文献   

10.
在多年教学实践基础上,发现掌握晨昏线的关键是明白晨昏线的位置,它随地球公转和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呈现有规律的变化,这种变化造成了地球上因时因地昼夜不等长现象.  相似文献   

11.
《科技潮》2006,(1):58-59
21世纪最初的年头里,在经历了腥风血雨的战争、惨无人道的恐怖袭击、印度洋大海啸、卡特里娜大飓风以及巴基斯坦大地震之后,地球还会经受什么样的劫难呢? 美国宇航局(NASA)称,下一个威胁地球的就是小行星“阿波菲斯”。科学家称,在计算“阿波菲斯”的运行轨道时发现,它将在2029年与地球擦身而过.2036年撞击地球,造成比2004年12月印度洋地震海啸史可怕的破坏。为了保护我们生存的地球,NASA近日启动“太空防卫项目”第一步,决定安放跟踪仪监视小行星“阿波菲斯”的确切轨道;这被世人称为“地球保卫战”的开始。[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克莱尔·卡梅伦·帕特森是美国地球化学家,1956年发现了目前仍被普遍接受的地球年龄值--45.5亿年;1940年代末发现了含铅汽油带来的环境铅污染问题,促进了在汽油中禁止使用四乙基铅法规的出台。介绍了帕特森的人生经历和科学成就,呈现了其科学探索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许多科学家都怀疑温室气体的排放是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他们认为自然驱动才是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但他们并未找出具有说服力的自然驱动力。于是作者研究了各种可能引起气候变化的自然驱动力,发现火山活动能改变地球的轨道,因而是引起气候明显变化的关键因素。其中主要推导了火山喷发改变地球转速的公式以及地球变速引起地球变轨的公式。根据这些公式,通过计算机的高精度计算可以发现一定规模的火山喷发确实能使地球变轨,从而使全球变冷或变暖,甚至进入冰期或间冰期。因此,解决了气候变暖以及冰期与间冰期交替的成因问题,并找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恐龙,曾是地球的霸主。大家都记得侏罗纪世界给大家所带来的震撼,感叹地球上曾生活过这么多神秘的物种,他们是许多地球现生动物的祖先。我们国家也发现许多恐龙化石,如辽西热河地区。全世界众多科学家通过恐龙化石的研究,为我们揭开了它们的神秘面纱。  相似文献   

15.
佛罗里达大学的研究人员说,他们发现矿物质在地球形成生命的最初阶段起关键作用。特别是一种叫硬硼钙石的含有硼砂的矿物质,该物质有助于把在星际尘埃云中发现的有机分子变成一种叫核糖的糖,而核糖是组成核糖核酸的基因物质的核心物质。这一宣布朝着“解决地球上的生命是如何形成的”这个30亿年来的秘密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相似文献   

16.
天文学家早就知道火星上曾经有过大量的水,以前也曾像地球一样有过海洋。 2004年,美国将两辆无人驾驶火星(机器人)勇气号和机遇号相继送上火星,发现了能够证明火星曾经有过海洋的许多新的证据。机遇号着陆在一个较小的环形山口的底部,发现环形山壁上的岩石有着条纹状的分层结构,非常像地球上的沉积岩。这表明它们是在水中通过沉积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17.
远涉 《科技潮》2007,(6):48-49
美国的两位研究人员发现,在过去的5.5亿年里,平均每隔6200万年地球上就会经历一次物种大灭绝,每次灭绝都造成超过一半的物种消失,经历灭绝危机后的地球需要经过1000万年才能恢复元气。虽然人们对于物种大灭绝提出了解释,包括火山喷发、彗星撞击地球以及海平面的变化等等,但是对于这种周期性的灭绝现象,科学家们没有能够提出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8.
地球上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石化资源以及太阳能、风能、生物能等在内的可再生能源,都是地球过去和现在所获得的太阳能或太阳能作用的结果。从理论上讲,只要太阳依然存在,其所提供的能量就足以满足地球以及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的所有能量。然而,在一阵新能源开发和应用的投资浪潮之后,人们发现这条通向未来能源的光明大道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还有很多难关需要克服。  相似文献   

19.
王鸣阳 《科学世界》2005,(10):57-57
行星核的质量超过了理论上限值的2倍 根据昴星团望远镜在2004年7至8月获得的观测资料,天文学家发现。在编号为“HD149026”的一颗恒星近旁存在着一颗巨大的气态行星。其后,再使用其他望远镜进行观测,查明该行星内核的质量竟有地球质量的70倍之多。按照现有的理论。一颗行星的内核是不可能超过地球质量的30倍的。对于研究行星系形成的理论天文学家来说,这项发现的重要性绝不亚于在1995年首次发现了外星行星。  相似文献   

20.
地球内部的策重力构造圈层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首先依据地球内部温度和密度不均匀分布数据,用计算机计算它的电离状态,得到非等温分层电离状态的电荷分布曲线;其次从地球内部存在的流体压力与两类体积力;重力和静电力的平衡方程讨论中,发现在某一等温层内可能存在微重力的构造圈,其厚度约为1000km左右;最后在地学研究向整体化和深部化发展趋势下,预期这个结果将有助于理解地球深部发生的各种物理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