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利用有机发光材料4,4′,4″,-{N,-(2-naphthyl)-N-phenylamino}-triphenylamine(2T-NATA)作为空穴缓冲层,制备了结构为:ITO/2T-NATA/NPB/DPVBi/Alq3/LiF/Al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在器件的制备过程中通过改变空穴缓冲层2T-NATA的厚度使器件的亮度和效率得到了改善.当2T-NATA的厚度为15nm时,器件的性能最好.在电流密度为623mA/cm^2时最大亮度达到16530cd/m^2,对应的电流效率为2.65cd/A,器件的色坐标为(0.23,0.36),属于蓝绿光发射.  相似文献   

2.
制备了结构为ITO/NPB(40nm)/DPAVBi(znm)/Alq,(30nm)/LiF(0.5nm)/AI的蓝绿色OLED器件.通过改变DPAVBi的厚度,研究其对器件性能的影响.当DPAVBi层厚度为20nm时,器件的性能较好.在电流密度为38.79mA/cm。时,效率为3.32cd/A;在电压为21V时,亮度为8296cd/m。.而且,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加,四个器件的效率曲线变化非常平缓,说明器件的电流荧光湮没性较弱.当驱动电压从10V增加到21V时,器件的色坐标从(0.27,0.48)变化到(0.25,0.45),始终处于蓝绿光范围内,色度变化很小.  相似文献   

3.
采用蓝色荧光有机染料DSA-Ph作为客体材料,将其掺入主体材料BUBH-3中,制备了高效率色稳定的单发光层掺杂结构的蓝色有机荧光器件.当DSA-Ph掺杂质量比为3 wt.%时,器件的最大电流效率4.17 cd/A,对应色坐标为(0.161,0.286),亮度为5 038 cd/m2.当电压为14 V时,器件的最大亮度为16 160 cd/m2.另外,亮度从907 cd/m2增加到14 680 cd/m2过程中,其色坐标从(0.163,0.287)到(0.159,0.281),变化量ΔCIExy仅为(0.004,0.006).  相似文献   

4.
主要介绍结构为MeO-TAD(x nm)/NPB(40 nm)/DPVBi(30 nm)/Alq(30 nm)/LiF(0.5 nm)/AL的蓝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空穴注入层MeO-TAD的厚度x按照0 nm、1.0 nm、1.5 nm、2.0 nm变化,其它层保持不变.当x=2 nm时,其器件性能最好,在15 V时亮度达到最大,为5 876 cd/m2.器件的开启电压较低,在5 V的驱动电压下亮度达到10.5 cd/m2,器件在8 V电压时电流效率达到最大,为3.22 cd/A;且器件的色坐标稳定,在5 V到13 V的驱动电压下几乎不发生改变,稳定在x=0.17、y=0.18附近,属于很好的蓝光发射.  相似文献   

5.
通过利用ADN发光材料和其他各有机发光材料之间的能级关系设计了利用BCP作为空穴阻挡层,Alp3:DCJTB层和Alp3:DCJTB层之间的ADN层为发光层的三种结构的器件.实验结果表明,在NPB层和Alq3:DCJTB层之间不插入ADN,只在Alq3:DCJTB层和BCP层之间插入ADN的器件A的性能最好.其原因在于利用了NPB和发光层之间的LUMO能级较高的势垒限制了电子的迁移和输运,改善了激子的形成几率,促进了白光的形成.该器件的启亮电压为5V,当外加电压达到17V时,器件最大发光亮度达12450 cd/m2.最大效率是1.733 cd/A.  相似文献   

6.
制备一种利用4,4′-N,N′-dicarbazole—biphenyl(CBP)作为超薄空穴注入缓冲层.CBP作为一种较好的缓冲材料,改善了有机发光器件的性能.CBP阻挡部分从阳极ITO注入到有机层NPB的空穴,从而平衡了空穴和电子的注入.有缓冲层的有机发光器件比没有缓冲层有机发光器件的电流效率有了明显的提高.当缓冲层CBP为4nm时,最大电流效率在8V时达到5.66cd/A,这是没有缓冲层器件电流效率的近1.5倍.  相似文献   

7.
吴志军 《松辽学刊》2008,29(3):60-62
本文制作了一种硅基顶发射有机发光器件.采用紫外表面处理的金属银作为阳极;超薄的铝/银作为半透明的复合阴极;4,4′,4″-tris{N,-(3-methylphenyl)-N-phenylamin}triphenylamine(m-MTDATA)作为空穴注入层;N,N′-bis-(1-naphthyl)-N,N′-diphenyl-1,1′-biphenyl-4,4′-diamine(NPB)作为空穴传输层;tris(8-hydroxyquinoline)aluminium(Alq)作为发光层.器件在3V下开启,开启亮度为3cd/m^2;在11V达到最大亮度19610cd/m^2;在6V时达到最高效率2.7cd/A.  相似文献   

8.
利用8-羟基喹啉、2-(2-羟苯基)-5-苯基-1,3,4-噁二唑与醋酸锌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8-羟基喹啉-[2-(2-羟苯基)-5-苯基-1,3,4-噁二唑]合锌(Zn(ODZ)q).研究了其发光性能、热稳定性.制作了器件结构为ITO(120 nm)/NPB(40 nm)/Zn(ODZ)q(60 nm)/Al(150 nm)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器件的电致发光光谱峰值为588 nm.在驱动电压14V时,器件的最高亮度为1 290 cd/m2;电流密度为38.3 mA/cm2时,器件的最大电流效率达到1.49 cd/A.  相似文献   

9.
采用锌金属配合物DPIHQZn((E)-2-(4-(4,5-diphenyl-1H-imidazol-2-yl)styryl)quinolin-Zinc),将其掺杂到CBP中作为黄光发射层,制备了黄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器件结构:ITO/2T-NATA(20 nm)/CBP:x wt.%DPIHQZn(30 nm)/Alq3(40 nm)/LiF(0.5 nm)/Al,研究了4种不同掺杂浓度(x=5,10,15,20)对黄光器件性能的影响,利用黄光发射层中主体材料与客体材料之间能量转移特性,得到了性能较好的有机电致黄光器件.在相同条件下,当掺杂浓度为15%时,其性能在4组器件中达到最佳,在驱动电压为14 V时呈黄光发射,器件最大亮度达到4 261 cd/m2,最大电流效率为0.84 cd/A,器件的色坐标稳定.  相似文献   

10.
利用真空蒸镀的方法,制备了结构为ITO/NPB(20 nm)/MCP(3 nm)/MCP:Firpic(z%,x nm)/TPBi(10nm)/Alq3(30 nm)/Cs2CO3:Ag2O(2 nm,20%)/Al(100 nm)的器件.研究了不同掺杂浓度(z=5,8,10和12)和不同厚度(x=5,10,15,20和25)对器件性能的影响.首先确定MCP:Firpic层的厚度为5 nm,调节掺杂浓度.结果表明当掺杂浓度为10%时,器件的效率和亮度都为最大.驱动电压为8 V时,最大电流效率为6.996 cd/A;驱动电压为15 V时,最大亮度为10 064 cd/m2.在10%的掺杂浓度下,调节MCP:Firpic层的厚度.当厚度为20 nm时,器件的性能较好.驱动电压为13 V时,电流密度为2.248 mA/cm2,效率为10.35 cd/A;驱动电压为21 V时,电流密度为304.16 mA/cm2,亮度为21 950 cd/m2.  相似文献   

11.
一种新的蓝光咔唑衍生物3,6-芘基-9-乙烷基咔唑在实验上被设计合成.它具有高荧光效率,可作为空穴传输型材料.本论文采用量子化学方法研究了该物质的结构和光学性质.计算结果表明,3,6-芘基-9-乙烷基咔唑以优良的性能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可用于蓝色空穴传输型发光材料.  相似文献   

12.
探讨了农科有机化学教学中有机合成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熟悉有机化合物性质的基础上绘制有机化合物化学性质框图,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改善了课堂教学效果,能够为学生的学习深造和工作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传统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关注基本操作训练,但忽视了科研素质的培养.针对这种不足,引入设计性有机实验,通过文献检索、实验方案设计和综合实验操作可以全面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综述了溶剂对有机反应立体选择性和区域选择性的影响,并讨论了某些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15.
钢铁件常温快速有机磷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一种常温快速有机磷化液.该液工作稳定性好,适应性广,磷化工艺操作简单,综合成本低.磷化膜均匀致密,具有优良的耐蚀性.  相似文献   

16.
有机同系物的折光率nD与其分子量M和重复单元数n的关系可表示为M/nD=a'+b'n.其中a'、b'为经验常数,将有机同系物测定折光率nD代入上式,进行(M/nD)-n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41个有机同系列的回归方程,相关系数r全部大于0.999。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蓝色有机致发光器件的研究现状、器件结构、工作原理,以及蓝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目前尚存在一些问题,并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思路,根据实验条件,提出了研制这一器件的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18.
有机化学多媒体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机化学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 ,可以解决教学中的许多难题 ,克服了传统教学中可视化差、形象不够直观的缺点 ,把复杂的空间结构转化为简单的三维动画 ,在有限的学时内增加教学容量和信息量 ,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9.
探讨了计算机辅助有机化学研究(简称“计算有机”)中的重要前提与基础问题——有机化学结构信息的计算机高效表达,描述了一种线性标记处理方法,能简便而准确地表达有机结构信息.在高效处理官能团的表达与识别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化合物骨架的编码与表达,并给出数十种基本骨架的编码(骨架码),该编码系统具有便于输出、输入操作,环境紧凑明了,节省存贮空间,代码直观易辨且完全只取决于结构信息的拓扑性质,所描述的编码适于计算机辅助有机合成特别是结构推证谱图解析、构效关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海南荔枝园土壤基本养分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海南省荔枝主要产区的荔枝园进行实地调查,采集土样分析,结果表明:(1)海南荔枝园土壤有机质及氮素含量属中等水平,全磷及全钾普遍缺乏,尤其是全磷严重缺乏;(2)大部分荔枝园土壤属强酸性;(3)荔枝园土壤速效磷钾含量属5、6级水平,严重缺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