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选用海藻酸钠(CA)和聚乙烯醇(PVA)混合物作为包埋载体,对经富集培养的以反硝化聚磷菌为主的活性污泥固定化制备方法进行了研究.利用正交实验考察了包埋菌体量、海藻酸钠质量分数、沸石添加量和交联时间对固定化菌除磷效果的影响,着重研究了包埋菌体量和沸石添加量这2个显著性影响因素对固定化小球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制备固定化反硝化聚磷菌的最佳包埋条件是:PVA质量分数为8%,CA质量分数为3%,包埋菌质量体积浓度为25g/L,沸石质量体积浓度为20 g/L,固定化小球交联时间为18 h.  相似文献   

2.
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研究以聚乙烯醇(PVA)与海藻酸钠(SA)以及聚丙烯酰胺(PAM)与海藻酸钠为材料制成的固定化微生物小球对水中石油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在七天的培养实验中,以PVA为主要材料制成的固定化微生物小球对石油的降解率为80.09%;以PAM为主要材料对石油的降解率为74.40%.以聚乙烯醇与海藻酸钠制成的微生物小球对石油的降解效果要优于聚丙烯酰胺与海藻酸钠.  相似文献   

3.
几种交联剂对PVA固定化活性污泥的活性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优化选择聚乙烯醇(PVA)固定化方法中的交联剂,运用氧吸收速率作为评价指标,对聚乙烯醇(PVA)固定化方法中不同交联剂对固定化活性污泥的生物活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采用3种不同交联剂,即饱和硼酸 1?Cl2、50%NaNO3 1?Cl2、饱和硼酸 NaH2PO4,制得PVA固定化污泥。通过测量不同营养液中固定化污泥的氧吸收速率,比较了3种固定化颗粒中自养菌和异养菌的生物活性。试验结果表明:在经过活化之后,各类固定化污泥的生物活性和稳定性均得到很大的提高;而且在3种颗粒中,采用饱和硼酸 NaH2PO4作为交联剂制得的固定化颗粒,其自养菌和异养菌的生物活性最高;该法为利用PVA载体固定化活性污泥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4.
针对重金属酸性矿山废水酸度和重金属浓度较高的问题,通过静态批实验,采用游离硫酸盐还原菌(SRB)、 SRB厌氧污泥、固定化SRB球状颗粒等修复材料处理模拟酸性矿山废水重金属离子(Zn~(2+)、 Cd~(2+)),探究3种修复材料的处理效果及机理。结果表明,固定化SRB球状颗粒、 SRB厌氧污泥处理重金属酸性矿山废水的效果好于游离SRB的,对硫酸根、重金属的去除效率较高,聚乙烯醇(PVA)、海藻酸钠(SA)包埋法制备的固定化SRB颗粒中的还原铁和生物炭能够提高SRB的活性和SRB对重金属的耐受性,同时包埋法避免SRB与重金属酸性矿山废水的直接接触。  相似文献   

5.
包埋固定化复合菌低温下处理养猪废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聚乙烯醇(PVA)、海藻酸钠(SA)和河沙作为包埋固定化载体材料,制备成固定化复合菌小球(MB),用于处理养猪废水,并以水体中氨氮和COD去除率为指标考察了影响养猪废水净化的各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外界气温1~8°C、固定化小球投加量20%、曝气量6~7 mg/L、pH7.0~8.4和间歇曝气时间比1∶1时,养猪...  相似文献   

6.
固定化微生物处理甲醇废水的包埋条件优化选择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实验选取高浓度的甲醇废水,利用固定化包埋技术对甲醇废水进行污染物降解处理实验研究.分别以海藻酸钠和聚乙烯醇(PVA)为包埋材料,包埋驯化后的活性污泥,制成固定化小球颗粒,对甲醇废水中COD的降解为指标进行了正交试验.确定出海藻酸钠和聚乙烯醇的最佳包埋条件,并对在最佳包埋条件下制成的固定化小球进行了性能的改进.同时通过对固定化颗粒小球的比表面积、传质性能的测定以及电镜扫描分析了固定化小球的性能.实验表明,交联时间是固定化颗粒活性的主要影响因素;2种材料均有适合微生物附着生长的网状结构;加入添加剂后,PVA固定化小球的机械性能进一步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7.
固定化好氧反硝化菌脱氮技术应用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氮污染已日益严重,传统的生物脱氮理论认为细菌的反硝化作用是一个严格的厌氧过程,但好氧反硝化菌的发现打破了此规律。随着生物脱氮技术的不断改进、更新,固定化微生物脱氮技术日益受到广泛关注。文章综述了好氧反硝化菌的应用研究、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应用于废水处理研究动态以及固定化好氧反硝化菌脱氮效果比对,从而阐述固定化好氧反硝化菌脱氮技术的研究状况与应用展望。  相似文献   

8.
酶的固定化是提高酶的稳定及降低使用成本的重要途径.通过制备聚乙烯醇(PVA)-海藻酸钠(SA)复合载体,对共固定化葡萄糖氧化酶(G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条件进行了研究,优化了固定化酶制备工艺,研究了固定化酶性质.得出制备固定化酶最佳条件为:载体比例 PVA∶SA=9.0∶1.5,加酶量10 mg/mL,酶活之比CAT∶GOD=10∶1.固定化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45℃,比游离酶提高了5℃,最适反应pH 没有发生变化,连续使用6次酶活保留60%.研究结果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9.
从河流底泥、河水水体中分离得到一株黄杆菌Flavobacteriumsp.(Oil56).用聚乙烯醇(polyvinylalcohol,PVA)和海藻酸钠(sodiumalginates,Na·Alg)为包埋载体,以五硼酸铵和氯酸铁溶液为交联剂,固定黄杆菌Flavobacteriumsp.Oil56得到固定化球形颗粒.对比研究了固定化颗粒与游离菌对地表水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在COD初始质量浓度为77~205mg/L时,用固定化Flavobacteriumsp.Oil56修复48h的COD去除率为48.2%~50.6%,比游离菌的降解效率提高了42.7%~45.8%.利用扫描电镜(SEM)研究了固定化球形颗粒在降解过程中的微环境变化.  相似文献   

10.
利用筛选和分离的7株脱氮微生物,在好氧条件下将氨氮转化为亚硝酸氮,随即在好氧反硝化茵的作用下还原为氮气排放.将上述菌株固定在PVA凝胶膜中,研究了水产养殖水体中氨氮、硝酸氮和亚硝酸氮在PVA凝胶膜中的扩散性能和转化脱氮过程,结果表明,氨氮、硝酸氮和亚硝酸氮在PVA浓度为15%,细胞浓度为40g/L凝胶膜中,扩散系数分别为0.55m^2/s,0.46m^2/s,0.45m^2/s.整个生物脱氮过程历时较短,36h内对200mg/L的氨氮去除率达99%,而且无中间产物亚硝酸氮的积累,固定化微生物生长的适宜pH范围为7~9,最适温度为30℃;与游离的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相比,固定化硝化茵是游离硝化茵对氨氧化速率的70%,固定化反硝化茵是游离反硝化茵对亚硝酸氮还原速率的74%.经过20d的连续处理,固定化微生物的稳定性远大于游离微生物,28d后,游离微生物在反应器内的浓度几乎为零,而固定化微生物的浓度和活性几乎不变.  相似文献   

11.
采用聚乙烯醇(PVA)为主要载体,添加少量壳聚糖(SA)、SiO_2和CaCO_3,利用聚乙烯醇-硼酸(PVA-H_3BO_3)包埋法,包埋苯酚降解菌TX1;并制备成胶珠,研究胶珠对含酚废水的降解。通过正交实验、单因素实验和传质性能分析,确定并优化包埋条件。结果表明PVA浓度8%、SA浓度0.2%、SiO_2浓度2.4%、CaCO_3浓度0.4%和饱和H_3BO_3液p H为6.7时,包埋胶珠机械强度好、结构稳定、无泄漏、固定化效果好;同时发现该条件下的固定化细胞培养12 h后对初始浓度为500 mg/L苯酚废水的降解率为78.1%。  相似文献   

12.
用于修复污染地表水的黄杆菌固定化工艺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针对污染地表水的特点,从河水底泥中筛选出一株能有效去除CODCr的黄杆菌(Flavobacterium sp.)进行固定化.通过几种固定化工艺的比较,确定了采用改进的PVA-Na·Alg共固定工艺,确定了聚乙烯醇(PVA)10.5%,海藻酸钠(Na·Alg)0.5%,活性炭3%及微量生长素的凝胶剂组成.运行78 h的测试结果表明,固定化颗粒对污染地表水中CODCr的去除率为86.27%,明显高于游离菌对CODCr的去除率59.65%.  相似文献   

13.
采用聚乙烯醇(PVA)-海藻酸钠作为包埋材料,以氯化钙和饱和硼酸的混合溶液作为交联剂包埋富集培养后的活性污泥,制成固定化小球。用小球颗粒做乳品废水CODCr的去除试验,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3个因素pH、温度、小球颗粒浓度对CODCr去除率的影响程度,并对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  相似文献   

14.
微氧条件下固定化颗粒污泥的氯酚降解及菌群结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氯酚优势好氧菌与厌氧颗粒污泥以三种不同方式组合:(1)以聚乙烯醇和海藻酸钠为载体,采用冷冻法将氯酚优势好氧菌和厌氧颗粒污泥进行混合固定;(2)将氯酚优势好氧菌单独固定后再与厌氧颗粒污泥混合;(3)将氯酚优势好氧菌直接投加到厌氧颗粒污泥.比较三种固定化颗粒污泥在微好氧及厌氧条件下的五氯酚降解效果.结果表明:在氯酚优势好氧菌和厌氧颗粒污泥的混合固定中,微好氧条件下可通过厌氧菌与好氧菌的协同作用实现氯酚的厌氧好氧同时降解,而在厌氧过程中,三种固定化颗粒污泥的氯酚降解速率没有明显差别.厌氧好氧活性实验也进一步证实了固定化颗粒污泥中厌氧、好氧菌活性的存在,并进一步推导出了微氧条件下氯酚固定化颗粒污泥的菌群结构.  相似文献   

15.
农药杀虫单降解菌的固定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杀虫单高效降解菌进行固定化试验,采用海藻酸钠和聚乙烯醇混合进行包埋,设计正交试验,考察固定化菌体对土壤中杀虫单的降解能力,并与游离菌进行相对降解活性的对比.得到最佳的固定化条件为:聚乙烯质量分数为10%,海藻酸钠质量分数为1.5%,氯化钙质量分数为1.5%,菌质量分数为2%.  相似文献   

16.
好氧反硝化菌由于其可以进行同步硝化反硝化的独特优势,给传统生物脱氮带来了新思路.本文综述了好氧反硝化菌的分离方法、种类及其影响因素,从电子传递瓶颈理论和酶学理论两方面探讨了好氧反硝化作用机理,介绍了它们在污水处理和环境修复方面的应用.研究表明,温度、溶解氧(DO)、碳源、碳氮比和pH值对好氧反硝化过程影响明显,且好氧反硝化菌在适宜条件下都有高效的脱氮效率.不过,目前好氧反硝化菌在环境修复应用方面仍有着效果不稳定等不足,和实验室研究有着一定的差距,需要进一步的探究.系统总结了好氧反硝化菌的分离方法、种类、反应机理、影响因素以及污水处理和环境修复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固定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脱氮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找到一种适合于具有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性能的WXZ-2菌的固定化方法,分别采用聚乙烯醇、卡拉胶、聚乙烯醇+琼脂混合液、聚乙烯醇+卡拉胶混合液,对此菌株进行包埋,制作成固定化小球.以氨氮及总氮去除率、机械强度、保存时间为指标确定适合WXZ-2菌的包埋材料.结果表明:聚乙烯醇+琼脂小球和聚乙烯醇+卡拉胶小球氨氮去除率均达到90%以上;聚乙烯醇+琼脂小球的总氮去除率达到90%以上,聚乙烯醇+卡拉胶小球的总氮去除率则只有80%左右,另两种小球的氨氮及总氮去除率都不到80%.除卡拉胶小球外,其他3种小球均表现出很好的机械强度,但是聚乙烯醇小球在使用过程中易粘连.聚乙烯醇+琼脂小球和聚乙烯醇+卡拉胶小球干燥保存3个月后,其活性分别为85.7%和81.2%.综合评价,聚乙烯醇+琼脂为WXZ-2菌的最适包埋载体.又对4种小球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载体的表面孔径和孔密度越小,转速对包埋微生物活性的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18.
采用聚乙烯醇(PVA)-硼酸包埋固定化法,包埋经筛选出的优势菌,制成固定化优势菌胶片.研究了不同条件下(温度、pH等)优势菌对COD的去除效果以及与未添加固定化优势菌的处理工艺进行比较,并对优势菌在最优环境下的生存状态进行了测定和观察.  相似文献   

19.
为构建以铁氰化钾为探针的电化学用于化学品的毒性检测方法,初步探讨了聚乙烯醇(PVA)与添加剂海藻酸钠(SA)、活性炭(AC)共固定包埋大肠杆菌(E.coli)的活性微生物颗粒在实验室废水、毒物3,5-二氯苯酚(DCP)、杀虫剂乙嘧酚以及除草剂五氰磺草胺的水样毒性分析中的应用性能。结果表明:添加剂SA和AC的质量分数均为1%,交联剂CaCl2的质量分数为2%为本研究最优实验条件,此时所测毒物对微生物固定化颗粒的呼吸抑制作用依次为DCP乙嘧酚五氰磺草胺实验室废水,抑制率分别是30.23%~55.35%、25.14%~46.23%、20.12%~38.33%和5.74%~27.89%,抑制率和灵敏度均明显优于仅由PVA-SA单独固定包埋的大肠杆菌颗粒。  相似文献   

20.
针对海藻酸钠水凝胶材料(SA-H)机械强度低、吸附量有限的问题,本研究在基体材料海藻酸钠(SA)中加入聚乙烯醇(PVA),利用响应面优化法研究SA、PVA及交联剂CaCl2之间的最优配比,制备出具备一定力学性能的复合水凝胶材料(PVA/SA),将制备出的PVA/SA应用于Cu(Ⅱ)的吸附,考察pH、Cu(Ⅱ)不同初始浓度、吸附时间对PVA/SA吸附性能的影响及其循环使用效果,并通过扫描电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的表征,研究其吸附机理。响应面优化力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PVA/SA能承受的最大压缩应力为0.58 MPa,是SA-H(0.053 MPa)的11倍。吸附结果显示:PVA/SA对Cu (Ⅱ)吸附最适pH为5.0,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等温模型和伪二级模型;PVA/SA对Cu(Ⅱ)的最大吸附量为71.31 mg/g,是SA-H吸附量(39.39 mg/g)的1.8倍。综上,PVA/SA对于实现水体重金属离子的有效去除具有一定的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