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桥面不平度的车辆动载对铺装层应力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混凝土桥梁在车辆随机动载作用下,桥面不平整度对铺装层控制应力响应的影响规律,采用具有典型性的双自由度1/4车辆模型,考虑车轮的随机动载作用,建立车—桥—铺装层耦合振动的实体模型,研究了铺装层不平整度以及车速变化时,铺装层控制应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铺装层的应力极值响应相比于跨中节点的应力时程响应,不仅可以反映车辆荷载的随机性,还能够抓住结构最不利响应;同一不平整度下,铺装层内各项控制应力的极值响应曲线峰值的放大系数非常接近;当桥面平顺性一般及较差时,铺装层各项控制应力的极值相比于桥面绝对平顺时增大了1倍多。通过对桥面铺装平整度进行测量和评估,可一定程度上把握铺装各项控制应力的变化情况,可较为直观和方便的实现对铺装层的检测评估。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混凝土桥梁在车辆随机动载作用下,桥面不平整度对铺装层控制应力响应的影响规律,采用具有典型性的双自由度1/4车辆模型,考虑车轮的随机动载作用,建立车-桥-铺装层耦合振动的实体模型,研究了铺装层不平整度以及车速变化时,铺装层控制应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铺装层的应力极值响应相比于跨中节点的应力时程响应,不仅可以反映车辆荷载的随机性,还能够抓住结构最不利响应;同一不平整度下,铺装层内各项控制应力的极值响应曲线峰值的放大系数非常接近;当桥面平顺性一般或较差时,铺装层各项控制应力的极值相比于桥面绝对平顺时增大了1倍多.通过对桥面铺装平整度进行测量和评估,一定程度上可把握铺装各项控制应力的变化情况,能较为直观、方便地实现对铺装层的检测评估.  相似文献   

3.
4.
用结构动力学理论建立了公路桥梁行车状态下的动力简化模型,分析了影响桥梁冲击系数的主要因素,指出了现行桥规中冲击系数计算公式的缺陷,提出了采用桥梁冲击放大谱计算冲击作用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桥面平整度对大跨度悬索桥车桥耦合振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桥面平整度是影响车桥耦合振动的关键因素之一.基于分离法,以车轮与桥面板接触点为界,将车桥耦合振动系统分为车辆、桥面平整度和桥梁结构3个子体系,并假定桥面平整度是均值为零的平稳高斯随机过程;结合DR-PSD函数建立了很平整、一般平整和粗糙3种桥面平整度模型.结合车桥耦合振动分析程序,以某大跨度悬索桥为对象,研究了3种不同桥面平整度下桥梁结构各部分的动力响应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组成大跨度悬索桥各部分的主塔、加劲梁、主缆和吊索,其各自对应的冲击系数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而同一条件下相同部位的内力与位移冲击系数也有较大的差异;车桥耦合振动过程中桥面出现较大的横向位移,对桥面行车安全构成威胁,内力高频交变的主缆及吊索等关键结构易出现疲劳,对此应给予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6.
选取佛陈新桥(三跨变截面连续钢箱梁桥)为研究对象,以35t标定三轴车进行跑车试验,结合有限元计算,对正交异性钢桥面疲劳细节的车桥动力性能展开研究.首先,将试验结果进行滤波处理,过滤掉噪声信号;然后,采用雨流法提取各个测点的应变幅值和循环次数;最后,按不同的疲劳细节计算出相应的冲击系数,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徐行与常速工况下,钢桥面均出现明显的车桥耦合现象.由于各疲劳细节处的局部刚度与构造的差异,各疲劳细节测点车桥动力冲击响应各不相同.其中,面板、U肋与隔板测点的冲击系数分别为0.219,0.245和0.394,均大于我国《正交异性钢桥面系统设计与维护指南》和美国AASHTO规定的0.15.研究结果表明目前的设计规范低估了车辆对钢桥面的动力冲击响应.  相似文献   

7.
对不同跨数的跨度为 32m的重力式桥墩铁路PC简支梁桥分别进行了承受列车制动力的动力和静力分析 .结果表明 :虽然制动力具有动力荷载特性 ,但就桥梁下部结构承受的最大制动力而言 ,两种计算结果相差甚微 ,冲击系数在 0 .98~ 1.0 2之间 ,为采用简单的静力方法计算该桥式的墩台最大制动力提供了依据 .  相似文献   

8.
基于三维车桥振动模型研究了汽车制动对桥梁的冲击作用.选用一辆典型三轴重车模型,获得了汽车制动时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桥的跨中动力响应及冲击系数.研究了刹车位置、减速度、初速度、路面平整度、桥跨长度等因素对动力冲击系数的影响,并将计算得到的动力冲击系数与中国规范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汽车刹车对桥梁的冲击效应随着制动力的增大而增大,并且在桥梁前半跨内刹车产生的动力冲击效应要大于在后半跨内刹车.同时,汽车制动时桥梁的动力响应及冲击系数均明显大于车辆匀速行驶的情况,且冲击系数可能超出规范值.  相似文献   

9.
10.
随着桥梁理论与建设水平的发展,桥梁的建设跨径越来越大,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以其成熟的施工工艺、低廉的造价、方便的后期养护等优点,得到广泛的应用.而目前桥梁规范对冲击系数的规定,实测数据同计算值仍有一定的离异现象,文章通过国内几座桥梁的实际检测数据同规范公式计算结果对比分析,望能为以后该类桥梁设计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一类二阶三次变系数微分算子的不变子空间,本文借助符号计算系统Maple确定出这类二阶立方算子的不同维数的子空间,同时得到了一些二阶立方变系数偏微分方程的精确解.  相似文献   

12.
以电阻应变片和机电百分表作为检测元件,利用动态信号测试分析系统对桥梁进行动载检测,根据实测动应变和动挠度数据分析计算公路桥梁的冲击系数,测量结果准确反映了车辆动载荷对被测桥梁结构的冲击效应.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了几种常见的典型扭转轴在冲击载荷作用下的理论计算,推导出有关冲击应力,动载系数的简化计算公式。结果表明,不增大轴的最小超直径直径而只增大其它部分直径,并不能增加轴的抗冲击强度,反而会使其降低。  相似文献   

14.
针对大跨度双幅桥面桥梁三分力系数的气动干扰问题,采用风洞试验方法对某在建大跨度双幅桥面桥梁的气动干扰效应进行研究.分别改变双幅桥面间距、风攻角参数来研究其对双幅桥面三分力系数气动干扰效应的影响.研究显示,双幅桥面桥梁三分力系数的气动干扰效应主要表现为:下游桥面阻力系数的降低,上游桥面桥梁阻力系数与单幅桥面相比略有降低;上、下游桥面的升力系数和升力矩系数也存在一定的气动干扰效应,但相对而言影响较小,其影响可以忽略.  相似文献   

15.
对联系数中的不确定数i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联系数中的i是关于对象系统在微观层次上随机、模糊、中介、不然知等多种不确定性的一种数学承载,又是同一度α、差异度、b、对立度c相互联系、渗透和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纽带和桥梁,也是联系数理论模型和对象系统实际状况的一个接口,i的取值范围因而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16.
针对桥梁动载试验时实测的冲击系数较现行规范的计算值偏大的问题,指出现行桥规中冲击系数计算公式的不足.综合考虑不同工况、桥梁基频和车辆激励频率3个因素的影响,提出了比现行规范公式更能准确描述车桥系统动力特性的修正公式,并利用邓氏渡大桥的实测数据进行了验证,其计算精度有了显著的提高.该修正公式可为将来公路桥梁规范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部分填充混凝土矩形钢管组合桁梁桥车激动力放大效应,以某3跨连续部分填充混凝土矩形钢管组合桁梁桥为研究对象,通过桥梁冲击系数定义求得桁梁桥挠度冲击系数与轴力冲击系数。对比分析了不同车速、桥面不平度、车重、填充系数等因素对桁梁桥冲击系数的影响,并采用MATLAB软件对共867个冲击系数进行拟合优度检验,得到95%保证率下桁梁桥冲击系数统计值。结果表明:部分填充混凝土后能有效降低矩形钢管组合桁梁桥下弦杆动力响应,但并没有降低桁梁桥在车辆荷载作用下的动力放大效应;车速对桁梁桥冲击系数的影响规律不可预测;桥面不平度是影响冲击系数的重要因素,桁梁桥关键截面冲击系数随桥面恶化显著增大,最大增幅约为400%;随着车重降低,桁梁桥关键截面冲击系数增大,最大增幅约为200%;随着混凝土填充系数的增大(下弦杆混凝土填充长度增加),由于桁梁桥下弦杆相对刚度提高,其冲击系数值略有增大;桁梁桥关键截面轴力冲击系数大于挠度冲击系数。在95%保证率下,该部分填充混凝土矩形钢管组合桁梁桥冲击系数统计值为0.223,小于美国规范、澳大利亚规范、英国规范和加拿大规范中的冲击系数取值,但大于中国规范中的冲击系数取值,应引起桥梁设计者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8.
为合理计算矮塔斜拉桥的动力冲击系数,建立车桥耦合振动动力方程,采用Midas Civil软件建立某矮塔斜拉桥的有限元梁格模型,利用MATLAB软件求解车桥系统耦合振动方程,得到矮塔斜拉桥在不同车速和路面平整度下的动力响应及动力冲击系数.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路面平整度和车辆行驶速度对桥梁动力冲击系数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路面...  相似文献   

19.
梁受横向冲击时动应力的动载荷系数修正公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梁在冲击过程中的能量转换,用能量法研究了粱自身质量对动应力动荷载系数的影响,确定了质量折算系数,得到了动载荷系数修正公式.通过实例得到粱在受横向冲击时,考虑与不考虑梁自身质量情况下,动荷载系数误差可达26.82%.  相似文献   

20.
针对目前PC箱梁墩顶块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水化热导致出现裂缝现象,结合实际工程,综合考虑混凝土密度,比热容,热传导系数的温度时变效应,建立水化热温度冲击模型,采用单元生死技术和子模型技术对PC箱梁墩顶块水化热温度场进行空间数值仿真。经与实测数据对比说明:水化热温度冲击模型准确、实用;腹板与底板、腹板与顶板、腹板与横隔板交合处混凝土浇筑量较大,产生大量水化热,导致浇注温度很高;并向表面依次降低,由里及外温度梯度分布宽度逐渐小;采用单元生死技术能有效模拟混凝土箱梁分层浇筑或多层浇筑;子模型技术适合PC箱梁墩顶块局部精细分析,可解决单元划分所导致的复杂结构水化热热量传导梯度过大及阶跃现象。该成果对工程实际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