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军民两用技术转移是军民深度融合的重要内容。以改革开放30多年来军民两用技术转移的探索与实践为基础,研究了军民两用技术转移促进机制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从政府作用、市场作用和社会服务3个层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美国构建军民技术融合系统的经验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寇伟 《创新科技》2012,(11):14-16
<正>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民用技术和军事技术之间的界线越来越模糊,民用领域的高新技术基本上都可以用于军事目的,而高新技术中的信息技术更是具有高度的军民两用性,军民技术融合发展对促进我国战略性产业发展和产业升级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同时也将为武器装备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据报道,美国商务部和国防部同时列出的关键技术中,有80%是相通的,而俄罗斯的这一比例也达到了70%以上。据国外专家估计,  相似文献   

3.
外刊概要     
《世界知识》2014,(24):10-11
<正>1越南拟推进军民两用技术【越】《全民国防》2014年11月"军民两用技术"是指既能研制军用产品满足军事需求,又能研制民用产品投入市场的技术。其优势在于不仅能提高本国军事实力,还有助于提升本国在民用市场上的竞争力。越南国际地位上升、同各战略伙伴国关系日益密切、外国禁运得以逐步取消、在国际军用技术市场上取得了初步经验,这些因素有助于越南将军用技术转换为军民两用技术,服务于工业化、现代化事业。为推进越南军民两用技术进一步发展,越南国防工业总局副主任段雄明少将建议,  相似文献   

4.
大力发展军民两用技术是富国强军的一项重要战略措施。本文概述了军民两用技术的概念以及现阶段国内外军民两用技术的发展现状,分析了现阶段发展军民两用技术的背景形势及必要性与重要性,展望了军民两用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邵昕 《科技信息》2010,(32):I0123-I0124,I0126
技术转移是技术社会应用的一种基本形态。鉴于国防军工技术转移对于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在分析技术转移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探讨军民两用技术转移的体系及实现机制。提出实现国防军工技术转移的对策与建议。该研究对实现国防军工技术转移,寓军于民,军民一体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航天遥感应用涉及资源和地质勘探、生态环境监测等民用,以及军事等诸多领域,具有促进经济发展、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作用。本研究从军民融合视角分析我国商业航天遥感发展现状,从军工优势技术溢出融合模式、民用先进技术转移融合模式和军民技术双向循环融合模式3个方面,分析我国商业航天遥感企业发展。基于我国商业航天遥感的中科星图和二十一世纪空间两家典型商业航天企业,从融合环境、军民交互、契约关系、合作成本和创新发展五个军民融合发展影响因素,剖析我国商业航天遥感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经济社会与军事发展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7.
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所要达成的高技术优势,单纯依靠军队的高科技系统往往难以完全奏效,必须由军用高技术系统与民用高技术系统共同来支撑.我国必须从建立健全军民结合管理体制、完善法律法规建设、构筑网络体系等方面寻求军民两用技术发展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8.
《今日科技》2011,(12):21-21
为期4天的“2011上海军民两用技术项目对接活动周”日前在上海技贸大厦启动,现场签订13个军民两用项目推广转化合作服务协议。继去年成功举办后,对接活动已经成为一个了解最新军民两用科技创新信息、增进相互了解、推进合作共赢的平台。  相似文献   

9.
《今日科技》2011,(10):35-35
推进军民科技合作是省委、省政府加快我省经济转型的一项重大举措,这项工作需要政府发挥规划引领作用,同时科技中介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为此浙汀省科技开发中心着力在国防科技系统与我省的有效对接上展开工作,使困防科技优势与我省的地方综合优势相结合,深入推进军民两用技术产业化进程,带动和促进浙汀省地方经济发展和围防科技工业的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10.
正飞斯信息虽是一家市场化公司,却同样肩负责任和使命。我国从2005年起就开始陆续推出军民双向技术的相关政策,从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国防科技工业建设领域,到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军工民品企业,再到推进民用技术向军用转移,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国防科技工业领域、参与军工企业改组改制等等,已经为军民双向技术的深度发展奠定了基础。2015年全国两会期间,军民双向技术  相似文献   

11.
基于民用信息系统构建国防信息安全与对抗网络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我军来来所面临的信息战问题,从隐军予民、军民两用的角度,分析了基于民用信息系统构建国防信息安全与对抗网络的必要性,用实例说明了其可行性,并阐述了网络构建的内涵。  相似文献   

12.
军民融合发展已上升为我国的国家战略,科技协同创新是实现军民深度融合的必由之路。本文对军民融合科技协同创新的现状进行了探讨和分析,提出了构建以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为主体的"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的对策,并指出了各个主体在协同创新机制中的角色定位和主要职责。科技协同创新机制的构建对打破军民技术共享的樊篱,破解军民双向转移转化难题,深化军民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大国竞争正成为中国乃至全世界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在关键技术与产业面临限制和打压的环境中,面向军民两用的高新技术融合创新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的重要一环,是推动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发展的关键。高新技术的“卡脖子”特征主要发生在面向国家安全、经济发展和应对重大社会挑战三个层面,是军民科技创新实现技术赶超的重大使命。因此,军民科技创新网络需要进一步明确创新网络的耦合关系和网络组织中利益相关者的职能分配,充分发挥政府的干预作用;结合关键技术与产业的创新特征,围绕技术赶超的“原路模仿型”“弯道超车型”和两者相结合的“双元交叉型”三种发展路径进行设计,推动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与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4.
根据西安市科学技术局、西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西安市经济委员会、西安市信息化办公室、西安市财政局5家单位共同制定的《西安市军民两用技术示范园、示范企业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西安军民两用光机电技术产业示范园、西安军民两用电子元器件产业示范园于2006年9月13  相似文献   

15.
马振龙 《科技信息》2009,(18):115-115
军事技术作为科学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一开始就是和民用技术齐头并进、协调发展的,后来由于战争的频繁发生,特别是冷战时期的军备竞赛,导致了军事技术单方面的快速飞跃式的发展。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今天,各国都开始关注军事技术的军民一体化发展道路,我国也提出走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军民一体化道路。从源头上考察军事技术军民一体化发展必然性。以及探讨军事技术军民一体化发展的实现途径,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贯彻和实践军民一体化道路。  相似文献   

16.
针对我国现阶段国防技术与民用技术双向转移法律法规、转化机制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通过层次分析法提出了国防技术与民用技术双向转移立法与法规建设、转化机制的分析模型,并提出了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17.
民技军用是科技领域军民融合发展的重要内容[1]。本文以侦察用无人机所涉及的专利技术为例,采用Patsnap专利分析平台,从全球专利申请情况、全球竞争态势分析、技术热点分析等角度对全球和中国侦察用无人机的技术发展进行分析,探索研究民用优势技术服务于军事技术研究和武器装备建设,支撑国防现代化建设,从而为军民融合背景下的专利技术转移创新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相似文献   

18.
国家实验室已成为支撑国家重大科技战略的前沿阵地,然而在国内外安全形势的变化下,如何发挥其军民融合的带动作用,推进科技创新与国防建设相结合,已然成为我国当下国防科技战略发展的迫切需求。通过阐述军民融合战略思想,分析国家实验室坚持军民融合发展的理论基础、参与主体及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以美国国防部MIT辐射实验室为研究对象,采取案例研究方法对其军民融合发展阶段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军民融合发展的内在机理。研究发现,MIT辐射实验室以服务国家安全为设立宗旨,依托国防部的项目支持参与众多涉密性军工研究计划;其军民融合发展大致经历军地合作商讨、项目研究及成果转化阶段;军方、政府、军民企业等作为MIT辐射实验室参与军民融合过程中的互动主体,在吸收民间资金、招揽多方人才、军民技术两用及利益共享中参与军民融合系统运行及创新活动,并提出国家实验室融入“军民联合体”的全新思想观点,为国家实验室坚持军民融合提供了优化方向,有望为国家实验室贯彻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9.
正8月4日至5日,2018镇北台论坛在榆林举办。本次论坛以"无人系统与未来社会"为主题,由榆林市委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主办,榆林市科技局、榆林市委军民融合办、榆林智能无人系统军民融合创新研究院承办,旨在积极响应国家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充分发挥榆林市空域和地域资源优势,推进我国无人系统技术在国家安全和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实际应用,促进智能无人系统军民用技术深度融合发展,加速产业转型升级与创新融合。  相似文献   

20.
刘青松 《科技资讯》2006,(30):217-218
我们研究军民技术重点是让军工系统的“军民两用技术”既要为增加国防实力服务,又要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