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书评     
《华东科技》2014,(7):79-79
大家都在看些什么?我们常常思考一些关于宇宙和人类的问题,诸如:宇宙从何而来?它将如何终结?我们为什么会在这里?《无中生有的宇宙》我们常常思考一些关于宇宙和人类的问题,诸如:宇宙从何而来?它将如何终结?我们为什么会在这里?本书是一本关于宇宙和人类的书,对于这些问题,作者提供给我们一种耳目一新的答案。  相似文献   

2.
宇宙超未来     
“一切都在流动之中”,这是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的一句名言。我们知道,人有生死,万物皆有寿命。实际上,任何有形的东西都不会永生不灭。那么,宇宙又将如何?宇宙,也就是我们生活在其中的这个世界,是将永远存在还是终将毁灭?这是对宇宙进行深入思考必然会产生的一个问题。本文是上两期连载的《全解宇宙论》一文的续篇,专门介绍“宇宙未来的命运”,将根据最新研究成果来探讨宇宙将永远存在还是终将毁灭。  相似文献   

3.
在本刊前几期中我们谈到,许多科学家都相信,宇宙中存在着外星世界和外星人,而且这些居住外星人的外星世界,在宇宙中数量非常少,只是凤毛麟角。有人估计,每100万颗天体中,平均可能只有1.8个拥有文明世界。但鉴于宇宙中天体数量是如此之庞大,仅我们的银河系就有约2000亿颗天体,所以外星世界的数量仍然不是一个小数。  相似文献   

4.
正人类生存的这个世界是怎样产生的?它的尽头在哪里?宇宙中是否有我们的同类?这些谜题的答案,也许,FAST能告诉我们茫茫宇宙浩瀚神秘,人类生存的这个世界是怎样产生的?它的尽头在哪里?宇宙中是否有我们的同类?这些谜题长久以来一直困扰着人们。那么,谜底究竟在哪里?也许,FAST能告诉我们。  相似文献   

5.
文化流淌在每一个民族的血液里,造就了每一个民族的族民潜意识里接受下来的生活方式和信念,坚定不移、不加追问。文化的研究总是试图去认识思维,以及其产生的过程中出现的所有产品跟危害。在深厚的数学文化内涵中孕育了的也就是核心素养中为我们描绘的美丽情景:能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世界;能以数学的思维去思考世界;能用数学的语言去描述世界。  相似文献   

6.
目前,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仍是局限的,甚至是割裂的,世界被分成宇宙自然和人类社会等不同的层面和领域.实际上,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宇宙空间和人类社会,并随着时间流逝而变化.如果我们认为大爆炸是宇宙的起点,那么在此之前,物质从何而来?大爆炸的原因是什么?将宇宙之内的思想理论统一起来的逻辑是什么?本文以不对称原理提供了宇宙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哲学解释.  相似文献   

7.
元宇宙(Metaverse)是一个虚拟时空的集合,由一系列的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 AR)、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 VR)和互联网(Internet)组成,是一个平行于现实世界运行的人造空间,也被认为是互联网的下一个阶段,是由AR、VR、3D等技术支持的虚拟现实的网络世界。自2021年以来,国内外掀起了研究元宇宙的热潮。本文介绍了元宇宙的起源和定义、发展元宇宙的意义、元宇宙的技术体系、发展面临的问题和风险等;重点分析了元宇宙的主流技术体系和典型应用场景,列举了相关研究成果和观点;最后给出了元宇宙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正>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是否有智能生命?是否有文明?早在两千多年前,古希腊的哲学家就已经在认真思考这些问题了。其中有一位如此写道:"在一片旷野中只有一株麦子,和在无限的宇宙中只有一个生命世界,都是不自然的。"当哥白尼发现了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后,这些问题又再次被提了出来。既然地球只是一颗普通行星,那么其他行星上面是否也有生命世界?布鲁诺即认为,宇宙是无限的,到处都有生命世界。这种  相似文献   

9.
宇宙诞生自什么也没有的“无”。在不到1秒钟的时间便备齐了构成宇宙的一切材料。这不是科幻,而是一幅最有说服力的宇宙创生图像。1秒钟,大致就是我们心脏跳动一次的极短时间。科学家经过怎样的思考得到这幅图像?探索137亿年前的“宇宙开端”。  相似文献   

10.
“起源”的科学追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一些科学研究话题,注定要永远缠绕人类的神经,就像人与世界的"起源"问题。近50年来,"宇宙大爆炸"已成为最主流、最为广泛接受的宇宙生成模型理论,如今我们所谓的"宇宙"被描述为起源于大约137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现在宇宙物理学的几乎所有研究都与宇宙大爆  相似文献   

11.
我们准备启程去完成一次150亿光年的旅行。一站紧接一站,我们将拜访银河系,然后渐渐远行.直至到达宇宙的边界。这将使我们了解宇宙中某些最诱人的现象,其迷人的程度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  相似文献   

12.
正脉冲星是宇宙中神奇的存在,它的发现,被称为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四大天文学重要发现之一。我们从哪里来?又要到那里去?我们是这个宇宙中孤独的存在吗?望向浩瀚无垠的太空,我们不断探索,我们寻求答案。1967年,科学家取得了一项惊人的发现,某种物质或者某"人"正通过太空向我们传递信息。那些奇怪的曲调,是宇宙在唱歌吗?还是外星人在向我们"say hi"呢?宇宙似乎并不像我们认为的那么平静。这种不断发射电磁脉冲信号的天体,被命名为脉冲星。脉冲星是宇宙中神奇的存在,它的发现,被称为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四大天文学重要发现之一。脉冲星,是旋转的中子星,具有密度大、温度高、强引力、强磁场等特征,自转速度极快,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全部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出发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有助于我们科学地把握事物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争取自身解放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的过程中,始终重视哲学、用哲学,自觉地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认识世界、评价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工具。当前形势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思考新疆"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的理论来源、重要意义、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等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嗨,伙计们,还记得我们在上一期里的旅行吗?现在小小的太阳系已不能满足我们终极探险的欲望了,我们得去宇宙的更深处看看。这次我们已换上了超级燃料,足够我们旅行到宇宙边缘,胆小的话赶紧闪开,我们的飞船上可只有勇敢者的位置。嗤!飞船启动啦!出发!  相似文献   

15.
平行宇宙     
天外有天,你外有你,物理世界竟然如此离奇?! 也许宇宙并不惟一,而是有无数个——这一匪夷所思的假设是当今物理学研究的热门话题。根据这一假设,我们生活的宇宙之外的其他宇宙被称为“平行字宙”。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物理学为解决宇宙起源而创立了量子宇宙学,虽然这一学说还是处于创立初期,但由这一理论而提出的时空观的问题却引起了人们的思考。通过讨论我们得出:在普朗克期,时间、空间具有新的结构、新的特征,应该用新的量去描述它们;时空的量子起伏使我们确信在普朗克期因果联系的形式和特征变得丰富多样了;统一理论只有在多维时空中建立,似乎表明四维时空只是多维时空的一种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7.
正探测意义为什么我们要花费这么多人力、物力、财力去探测引力波?探测引力波的意义非常重大。英国著名理论物理学家霍金曾说":引力波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看待宇宙的全新方式。(人类)探测到引力波的这种能力,很有可能引发天文学革命。"资助引力波探测的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负责人柯多瓦也说过这样一段话:"如同伽  相似文献   

18.
今天,面对曹禺为我们留下的一系列文本,我们应如何看待和阐释曹禺的意义和价值?曹禺戏剧到底有何特别之处,今天我们解读曹禺戏剧的关键切入点是什么?应如何从曹禺个体存在的丰富性和独特性去观照和把握曹禺的艺术世界?应如何进行当代性的思考并重新审视曹禺精神成果的创造性转换?这些问题都是值得深思的。唯其如此,才能把曹禺研究不断引向深入并带来丰富性启示。  相似文献   

19.
书籍     
<正>《哪些科学观点必须去死》编著:约翰·布罗克曼也许,关于宇宙大爆炸、万有理论、熵、人工智能、进化生物、基因突变,你所知道的科学观点都是错的。宇宙大爆炸是时间的开始吗?是不是因为辐射危险,我们就必须放弃核能?和机器人  相似文献   

20.
徐愚 《前沿科学》2014,(3):88-89
<正>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能源部费米国家加速器实验室(Fermi National Accelerator Laboratory)开展了一项称之为Holometer的特殊实验,目前已经开始收集数据,试图回答一些关于宇宙的难题——其中包括"我们是否生活在一个宇宙全息图(hologram)之中"。就如同从2D的电视屏幕中似乎可以看到3D世界,我们所感受到的3D空间或许只是一种幻象。我们宇宙中的一切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