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本文从控矿地质构造、含矿地层岩性、矿体形态、矿体规模等方面介绍了纳雍水东铅锌矿床的地质特征,认为该区铅锌矿断裂构造控矿明显,岩石晶洞构造和围岩的硅化对铅锌矿的富集成矿有利。通过镜下对矿床中物质成分、矿石结构和矿石构造研究表明,矿床中物质成分简单,成矿方式以充填和交代为主,矿石构造反映出热液矿床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卢阿玛拉地区处于卢菲利安弧中段,中非铜矿带西部,成矿条件优越.本区地表覆盖严重,矿产勘查难度大.通过区域成矿特征研究,认为本区有寻找热液型铜、铀矿床的潜力.在区内开展的1∶25000土壤化探圈定了2处铜异常,瞬时氡气测量和伽玛能谱测量发现了一处面积较大的放射性异常.结合地质、化探以及放射性测量工作,认为本区找矿潜力较大,5号异常和3号异常地区是有利的找矿靶区,其深部可能存在铜或铀矿化.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青海省乌兰县阿哈大洼地区铅锌银多金属矿成矿地质特征,在收集该区以往资料的基础上,通过2017年地表查证、激电测量及工程验证等方法,圈定铅锌银复合矿体3条、锌矿化体3条、金矿化体4条。经综合研究得出该区地质条件优越,成矿事实显著,主攻矿种Au,Ag,Pb,Zn。成因类型以热液型为主,兼顾构造蚀变岩型。研究成果可为本地区今后找矿工作奠定基础依据,同时对拓展该区找矿远景提供有利的信息支撑。  相似文献   

4.
山东潘店地区矽卡岩型铁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山东省潘店地区矽卡岩型铁矿是在综合研究该区航磁异常基础上勘查发现的,该区矿产勘查和科研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在对区内成果资料进行系统收集的基础上,对其铁矿成矿地质条件和矿床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梳理,并对铁矿成矿过程及勘查技术方法进行了探讨。根据潘店地区航磁特征,该航磁异常可以分为李屯、潘店、大张和薛官屯共4个次级磁异常,其中李屯和大张次级磁异常的铁矿勘查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勘查工作表明区内隐伏铁矿体形态较为复杂,可分为接触带赋存式、断裂充填式、层间充填式、裂隙贯入式、捕虏体构造式等。区内成矿地质体为中基性侵入体,与济南、淄博、莱芜地区的中基性岩体近于一致,同属中生代燕山晚期;该区铁矿成矿过程为中基性岩浆侵入到奥陶纪马家沟群碳酸盐岩地层中,在岩体与地层接触带附近发生接触交代作用并形成矽卡岩带,富矿热液在有利部位富集沉淀进而形成矽卡岩型铁矿床。在今后工作中要注重在潘店和薛官屯次级磁异常的勘查工作。区内铁矿勘查流程为系统收集资料→面积性物探测量→综合物探剖面测量→重点异常区查证→找矿预测评价及综合研究工作;找矿工作可采用"地质-磁法-重力-电法-钻探-测井"等综合找矿方法,该勘查流程和找矿方法组合为深覆盖区矽卡岩型铁矿勘查提供了勘查经验。  相似文献   

5.
扎麻山南坡铜铅锌银多金属矿床位于都兰-鄂拉山成矿带.通过详细的矿床地质研究,重点讨论了矿床的主要控矿因素(赋矿围岩、控矿构造、岩浆岩特征)、围岩蚀变类型、矿体分布特征、矿石组合及可能的成矿过程,认为扎麻山南坡铜铅锌银多金属矿为中低温热液型,受三叠系陆相火山岩及北东向断裂的控制,印支晚期花岗岩岩体在形成演化过程中,可能为成矿提供了成矿物质及其集聚和运移的热动力条件.  相似文献   

6.
安徽宣城地区昆山铜多金属矿化区位于扬子准地台、下扬子台坳南部边缘。该矿化区的赋矿地层为区域内易于成矿的二叠—三叠系沉积岩,断裂构造为岩浆及矿物质的运移提供了良好的通道,中酸性岩浆的侵入过程中切割、包裹沿途围岩,并与之发生强烈的同化混染、交代作用,实现物质成分的充分交换,为该区易于发生成矿作用的有利条件。物探资料显示研究区存在矿致异常的航磁和重力的分布特征。地质和地球物理特征均指示昆山—狮子山一带是寻找接触带矽卡岩型和层控式矽卡岩型铜矿床的有利地带,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西藏纳多弄热液脉型铅锌矿床重磁异常特征及地质、地球物理特征,解释了重磁异常的地质原因,推断矿(化)体的赋存位置和控矿构造的空间特点,为利用磁测方法间接寻找铅锌矿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8.
老虎山东铁矿地处甘肃北山造山带东部,处于哈萨克斯坦板块、塔里木-华北板块、西伯利亚板块的交汇部位~([1]),是北山地区铁、铜、铅锌等金属矿产成矿的重要地段~([2])。老虎山东铁矿Ⅲ矿带前期工作程度较低。本次研究通过矿区详查,对Ⅲ矿带深部矿体进行钻探工程控制,开展成矿背景、矿区地质、矿床地质、矿石类型及地球物理特征的综合研究,认为该矿床为浅海相沉积变质型铁矿床,矿区内古硐井群灰岩、花岗闪长岩与地层接触部位、磁性矿石以及磁异常正负伴生的部位是有利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9.
王春艳  王小成  保守礼  祁俊霞 《科技信息》2010,(21):J0032-J0033
祁漫塔格中心地带铁矿体主要分布于早古生代奥陶纪滩间山群岩石地层及古生代晚期中-酸性岩体接触带附近,主要为矽卡岩型铁、铜、铅、锌、钴等多金属矿床,主要矿物为磁铁矿,成矿顺序具有铁-铜-铅锌-钴的特征;本区具有中型-大型铁多金属矿的成矿事实,具有形成铁多金属矿的地质特征及磁异常特征,找矿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0.
大顶铁矿田位于粤东北铁锡铅锌成矿带的北部,区内已分布众多规模大小不等的矿床。该区的矿床在20世纪70年代“大顶会战”时发现火山沉积-热液迭加磁铁矿床,另外还发现了小型高温热液充填石英脉型黑鸽矿,2005年开始又在矿田西南部角岩或弱矽卡岩化角岩层发现了层控矽卡岩型锡矿床和接触交代矽卡岩型铅锌矿化,揭示了该矿区矿床类型的多样性。通过对区内多金属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的分析总结,为今后铁锡多金属找矿工作提供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甘肃两当杨家坪地区土壤金异常晕与金矿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区域地质背景和矿区地质特征入手,分析了甘肃两当杨家坪地区的土壤金异常晕,结果表明,该区土壤晕分布与构造展布方向相一致,金异常晕对地层的选择性不明显.对化探土壤测量中金、银、铅、锌、砷、汞6种元素指标进行了R型聚类分析和相关性分析,Au和As相关性最高;Ag和Hg关系密切,属同一指标;Au,As,Ag,Hg具有一定相关性,属直接指示元素;Pb,Zn为参考指标.阐明了研究区的金矿化特征,进而从地层、岩性、构造、成矿热液等方面分析了该区的金与多金属成矿地质条件;初步探讨了金矿成因,指出了杨家坪金矿为石英脉型金矿,地层岩性、构造、热液共同控制着金的富集与成矿.  相似文献   

12.
安徽东至兆吉口铅锌多金属矿床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安庆-贵池矿集区南侧毗邻,区域成矿地质条件优越.通过对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矿区物化探成果和矿体地质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得出兆吉口铅锌矿主要产于兆吉口倒转背斜核部蓟县系环沙组下段细碎屑变质岩中的断裂或裂隙中,综合分析认为兆吉口矿床可能为浅变质岩断裂带中的中低温充填交代脉型铅锌矿床类型.激电测深、磁法和地球化学方法在该矿床具有良好的找矿效果,磁性特征显示兆吉口矿床下部存在隐伏岩体,化探特征显示异常区位于东至断裂与岩体接壤区.综合矿区地质特征和物化探特征,指出该区下一步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3.
矿区位青海省于西南三江北西段成矿区的江达—贝拉印支期铜、铅、锌、银、铁成矿带西北缘,该区带处在囊谦-杂多铜铅锌成矿带上,区内主要矿产为铜铅锌矿,已发现的铜铅锌矿化点10处,分布在断裂构造带上,主要与次火山岩密切相关。新发现的多那昂铅锌矿化带就位于该带东南部同一成矿构造带上。在测区根据铜银铅锌多金属成矿带的地质特征,结合地球化学异常、地质背景,确定了找矿靶区,并通过岩石测量在测区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效果。通过对该矿点的地球化学特征叙述,对该区成矿特征进行了初步总结,为该带寻找同类型矿床提供具有参考意义的资料。  相似文献   

14.
为查明内蒙古特莫牧场一带的找矿远景,提出矿产勘查靶区,在该区先行开展1∶5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查明了该地区Au,Ag等15种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根据元素区域分布及其在地质单元中的分配特征分析认为,Mo,W,Ag,Pb,Zn,Fe,Cu等是本区主要成矿元素,大石寨组为成矿有利地层,钾长花岗岩对成矿特别是钼矿具有重要意义。全区圈出综合异常55处,根据异常分布特征及其地质背景,划分出5个异常区,综合分析各异常区的异常特征、地质成因及找矿效果认为,第二异常区反映了深大断裂的特征,第一、三、四、五、六异常区可分别作为本区金、铅锌银、铅锌铜、钼、铁铜多金属矿的找矿靶区。特别是第五异常区成矿条件良好,后期预查已发现小型钼矿床,可作为寻找钼矿产的重点靶区,有望发现中型以上钼矿床。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贵州省水城县地区铅锌矿床(点)的产出层位、区域分布、成因类型、典型矿床(点)地质特征及各矿床(点)的矿石结构、构造和品位情况的初步综合分析,研究区内铅锌矿矿床成因类型为"产于晚古生代碳酸盐岩中的中低温热液层控型铅锌矿床",并受地层、岩性、构造条件控制。利用有利的成矿要素寻找铅锌矿。  相似文献   

16.
江西贵溪冷水坑矿田下鲍银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冷水坑矿田下鲍银铅锌矿床地质特征、控矿因素、成矿规律等综合分析研究,探讨了区内银铅锌矿床的成因,认为该矿床属陆相火山沉积——次火山气液变质、火山(岩浆)热液叠加成矿,归属层控叠生型银铅锌矿床范畴。  相似文献   

17.
张世成  闫明  刘群 《科技信息》2008,(16):33-34
本文通过对西藏纳保扎陇地区铜铅多金属矿近几年所取得的找矿成果,在分析水系沉积物异常特征和区域地质背景的基础上,重点叙述西藏纳保扎陇地区多金属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成矿环境,初析该区多金属矿的控矿因素和矿床成因,进而指导地质勘查工作。  相似文献   

18.
安庆铜矿床位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内安庆-贵池矿集区,为典型的矽卡岩型矿床。为了更好地理解安庆铜铁矿床矽卡岩成因及矽卡岩成岩过程对后续成矿的影响,文章基于矿区地质条件、矿物学特征和矿床学相关研究成果,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开展定量化研究。模拟结果验证了安庆矽卡岩型矿床是以双交代作用为主形成的。其中,Mg来自碳酸盐岩地层,主要从外带向内带方向迁移,因此外接触带相对富集透辉石。而侵入体中的含Fe热液则从岩体向碳酸盐岩一侧扩散,因此内接触带相对富集石榴石。岩体一侧形成的矽卡岩孔隙度较碳酸盐岩地层大,从而使得更多的含矿热液进入孔隙通道中,继续形成矽卡岩矿物;另一方面,岩体一侧的矽卡岩隔离了含矿热液与碳酸盐岩的直接接触,使得含Fe热液保持一定的活性,有利于后期磁铁矿的形成。同时,这种矽卡岩正反馈的结果为后期磁铁矿的形成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场地。模拟结果可以提高对安庆铜铁矿床矽卡岩成岩过程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从云南省兰坪金满地区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入手,收集前人对该区典型中型铜矿床——金满铜矿的研究成果,并结合与其相邻铜矿床(点)目前的勘探成果及对成矿规律的初步认识,最终对金满地区铜矿床的成矿规律及找矿潜力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找矿方法.研究表明金满地区铜矿床为浅成非岩浆热液矿床,受地层、层间构造、蚀变三者共同控制.该区的铜找矿工作应避免传统的就矿找矿模式,应与其他找矿方法相结合.  相似文献   

20.
东昆仑华力西-印支期中酸性岩浆岩相关的斑岩型铜矿研究取得许多重大突破,注斯楞地区发育印支期斑状-似斑状二长花岗岩;且斑岩型矿化蚀变发育。该区中高温元素异常组合发育且与物探异常、构造和蚀变矿化岩体套合好,Cu、Sn和W元素丰度值高,具有典型的中高温热液作用下的斑岩成矿地质特征。区内矿化蚀变等特征与区域卡而却卡铜(钼)矿和乌兰乌珠尔铜(锡)矿地质特征相似;且岩体蚀变带及韧性剪切带内有数个铜、钨矿化点的发现。综合分析认为,注斯楞地区具斑岩型铜(钨)矿找矿的巨大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