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本文的目的是测算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并把全要素生产率分解为体现型和非体现型,计算出各自的增长率及对经济的贡献率。采用的数据是1988年至2012年的中国省际非平衡面板数据。首先建立C-D生产函数模型,测算了要素的产出弹性,其次根据超越对数函数模型及永续盘存法测算了生产要素数量和质量增长率,最后根据Solow-Nelson同期模型测算了体现型、非体现型和全要素生产率的进步率。主要结论有:1988-2012年间,中国一直处于规模报酬递减状态;劳动质量和资本质量的年均增长率分别是1.96%和6%;体现型技术进步率的年均增长率在4%左右,而非体现型技术进步却是负值;资本数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大,其后依次是资本质量、劳动质量、劳动数量和非体现型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3.
运用SBM模型结合曼奎斯特指数测算2004—2018年黄河流域65个地级市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通过莫兰指数分析其空间自相关性,随后通过构建空间杜宾模型研究黄河流域的绿色技术创新如何驱动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发展。研究发现:黄河上游城市的绿色发展略逊于中下游城市,呈现出以黄河中下游城市为重心的绿色发展现状;各个城市的绿色技术创新主要通过直接效应对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显著促进作用,但对周边城市影响并不显著。据此提出黄河流域“因地制宜、促进技术交流”的绿色发展建议,以实现流域内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4.
新型城镇化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重要影响。基于新型城镇化的背景,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对山东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发现第一产业比重、农产品的对外开放度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呈负相关,而财政援农支出、新型城镇化水平、技术进步、经济发展水平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呈正相关。基于研究结论,提出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提高山东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常啸;唐慧祥;吴智洋;吕晴 《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20,(4):24-29
全要素生产率是衡量地区技术水平对经济发展反映程度的重要指标,为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党中央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相关措施,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为寻求全要素生产率提高路径以及解决产能过剩、实现资源优化配置问题.以安徽省为例,首先选取2011~2018年安徽省地方财政的教育、科学技术等5个方面的支出作为全要素生产率的投入指标,安徽省地区生产总值作为全要素生产率的产出指标,运用MATLAB软件建立灰色预测模型对2020年安徽省全要素生产率的投入和产出指标值进行预测;其次运用LINGO软件,依据投入和产出指标建立DEA模型评价2015~2018年和2020年安徽省全要素生产率;最后从教育、科学技术等方面的投入力度对2020年安徽省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和过剩产能有效利用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自然灾害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自然灾害已经威胁到我国农业的正常生产经营.首先使用Malmquist指数测算出我国1994~2010年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然后通过Granger和协整分析检验自然灾害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1)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在1994~2010年存在周期性波动;(2)自然灾害是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格兰杰因,其在短期内的增加抑制了后者的提高;(3)长期来看,农业成灾率每增加1%,我国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将下降0.0141%. 相似文献
7.
生猪养殖是我国畜禽生产的主体,也是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源头.环境规制是生态文明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环境规制影响生猪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而对生猪产业的可持续增长形成制约.通过测算不同规模生猪养殖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和17个生猪主产省2004—2016年农业环境规制强度,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与农业环境规制的关系进... 相似文献
8.
从对六大高耗能产业信贷抑制视角,对2007~2018年长江经济带绿色信贷值进行了测度和分析;选取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绿色化3个指标,利用熵值法构建产业结构优化综合指数;利用空间面板模型对长江经济带绿色信贷与产业结构优化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绿色信贷能够促进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且这种影响... 相似文献
9.
10.
运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VAR模型),根据2007~2017年中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对民生财政支出、居民消费以及劳动就业三者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民生财政支出、居民消费以及劳动就业自身均具有较强的发展惯性;居民消费与劳动就业之间相互促进,但是劳动就业受居民消费的影响程度大于其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程... 相似文献
11.
12.
运用数据包络法(DEA)测度了2001~2008年甘肃省14个地区的技术效率以及技术进步指数.结果表明:总体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原因仍然是依靠资本、人力投入的增加,技术效率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并没有占到主导地位;人力资本和制度因素对全要素生产率、效率提高以及技术进步均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基于2003—2018年的资本密集型产业碳排放数据,利用空间自相关方法分析全国30个省级行政区资本密集型产业碳排放的空间演化特征,并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对中国资本密集型产业碳排放与主要影响因素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2003—2018年资本密集型产业碳排放平均每年增加249.9μg/m3;资本密集型产业碳排放在2... 相似文献
14.
为了分析产业集聚对创新能力变动的影响及空间关联,从知识创造与获取、企业创新、创新环境和创新绩效四个方面构造创新能力变化评价指标体系,利用Malmquist指数数据包络分析法对2007~2016年中部六省创新能力变化进行评价,以财政支出、筹资能力和经济发展水平作为控制变量构建空间杜宾模型,研究发现:(1)中部地区创新能力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而在创新发展水平较高的长三角地区则表现较为明显的竞争态势;(2)在中部地区产业多样化集聚能明显提升本地区创新能力,相邻区域产业专业化集聚能提升目标区域创新能力,而长三角地区产业多样化集聚对目标区域和相邻区域的创新能力均有正向作用;(3)财政支出在中部和长三角地区都能明显提升本地区创新能力而抑制相邻区域创新能力,中部地区在提升创新能力方面,资金缺口明显大于长三角地区. 相似文献
15.
程扬帆;杨阳;朱家明 《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20,(4):61-66
为研究地方政府的生产性支出对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通过使用了中部6省份2008年至2017年10年的面板数据,设定包括个体效应、时间效应在内的,以地方政府生产性支出为核心解释变量的双向固定模型考察了欠发达地区生产性支出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无论是使用设定的模型还是辅助回归模型,地方政府生产性支出都对地方经济发展起到了显著促进作用.这也给之后财税体制改革、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和地方政府转型等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6.
高天惠;张玉静;朱家明;崔文凯 《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20,(5):12-17
针对安徽省税收收入的影响因素,首先通过对安徽省1998~2018年的相关数据,从多个角度对安徽省财政税收收入进行分析,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量化了各因素对安徽省税收收入的作用方向和影响程度.其次使用主成分分析法降维,将众多影响因素简化为少数重要影响因素,综合使用SPSS、EVIEWS两个软件构建回归模型,其结果可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建筑模型设计课程是针对环境设计专业二年级所开设的,"诗意的盒子空间"模型设计与制作分为此课程的实践训练环节。学生通过学习模型技巧、欣赏案例作品、分小组进行课题讨论、主题模型制作、拍摄制作过程、PPT汇报模型成果、学生讨论评比以及最后书写设计制作心得体会等。在课程当中学生能够自发地去研究空间造型、功能、开合方式以及开合秩序等问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手脑并用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相似文献
18.
19.
近年来营运性货车承担了我国高速公路主要的货运任务,但货车占比高、车辆性能较差、超载及疲劳等问题,对我国高速公路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基于2013—2015年广东省开阳高速公路货车事故数据,对高速公路货车事故严重程度展开了研究。以货车事故等级为因变量,以事故时间、事故类型、车辆信息、驾驶员信息、气象要素、道路信息及救援到达时长为自变量,建立贝叶斯空间有序logit模型对数据进行拟合。研究结果表明:空间有序logit模型数据拟合能力优于有序logit模型,且空间有序logit模型的参数结果证明建模数据存在空间相关性与异质性。参数标定结果表明:事故发生在下午或凌晨、事故类型为单车事故、事故地点为陡坡路段、涉及客货运单位驾驶员与外省车、救援到达时长的增加和湿度的增加均与重特大事故发生概率紧密关联。针对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安全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20.
徐萍 《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19,35(3)
采用RULSE分析模型,对水土流失相关性因子进行分析,同时借助全新的分析技术、建立融合GIS、RS以及RULSE模型的分析方法,准确的定位水土流失敏感性因子,分析的因子包括植被覆盖度因子、降雨因子、土壤因子、地形因子等内容.模型利用空间叠加运算方法,借助矢量叠加分析、栅格叠加分析工具对所有因子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龙江县水土流失敏感性分级主要从以下4个方面体现:不敏感区域占比10%、一般敏感区域占比65.93%、敏感区域占比22.34%、高级敏感占比1.73%.同时龙江县水土流失敏感度依据地域划分呈现出明显的分布规律,水土流失敏感程度自东向西敏感度逐渐增加.应用此分析结果可以对水土保持规划、水土流失监测、水土保护及生态环境修复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