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高对称性晶体场环境下的各向异性镧系离子有利于消除其非轴向磁各向异性,并且在较大程度上抑制量子隧穿效应(QTM),从而有利于增加单分子磁体(SMMs)的磁弛豫有效能垒(Ueff)、提高其阻塞温度(TB).而研究较少的各向同性Gd离子表现出不寻常的场诱导磁弛豫性质,其弛豫机理仍然存在争议.本研究采用六氰合铁酸钾作为氰基前驱体以及具有较大空间位阻的2-甲基吡啶氮氧化物(2-PNO)作为辅助配体,使用溶剂挥发法与稀土Gd离子构筑氰基桥连GdFe配合物,并进行结构表征、磁学性质探究.单晶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配合物GdFe中Gd离子的配位环境为具有局部高对称性且轴向拉伸的五角双锥型(D5h)配位几何结构.零直流场下GdFe配合物的交流磁化率没有表现出频率依赖性,应是量子隧穿效应所致,而在外加1 kOe直流场条件下则显示出磁弛豫行为,表明QTM过程被抑制.其直流场诱导磁弛豫行为可归结为一个由共振声子俘获所产生的声子瓶颈效应以及一个低温下未被完全抑制的QTM过程.该G...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单分子磁体(SMMs)体系被探索出来,尤其关于Dy、Ho、Er等稀土离子组装而成的SMMs的研究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但目前对Yb的系统性和比较性的研究较少.基于此,为探究Yb配合物的组成和结构对磁弛豫性能的影响,本研究合成并表征了两种氰基桥连3d-4f一维链状配合物{[Yb(TPPO)4][Fe(CN)6]}(H2O)(简写为1YbFe,其中TPPO为三-(N,N-四亚甲基)磷酰胺)和{[Yb(TPPO)4][Co(CN)6]}(H2O)(简写为2YbCo).粉末X线衍射表明两种化合物均有较高的纯度,单晶X射线衍射结果显示两种化合物局部配位几何结构均为八面体(Oh)构型.磁性研究证明零场下配合物1YbFe和2YbCo存在量子隧穿(QTM)效应,交流磁化率不表现出频率依赖性.在外加2 kOe直流场下,...  相似文献   

3.
采用溶剂热方法制备了1个新颖的8-羟基喹啉(Heq)与2,2′-二甲基丙酸(piv H)共配位的异金属配合物[Dy_6Co_3(EtOH)_3(μ_3-OH)(μ_6-CO_3)(μ_5-CO_3)_3(NO_3)_3(piv)_6(eq)_6],并通过单晶和粉末X-线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失重以及变温磁化率测定等技术对配合物的结构、热稳定性和磁性能进行表征.该配合物结晶于三方晶系R3空间点群,a=1.662 33(4)nm,b=1.662 33(4)nm,c=7.606 40(4)nm,V=18.203 1(12)nm~3,Z=18.配合物中6个Dy~Ⅲ离子和3个Co~Ⅱ离子通过1个μ_3-OH~-、3个μ_5-CO_3~(2-)阴离子以及1个μ_6-CO_3~(2-)阴离子桥联形成1个封闭笼子状的九核金属簇,九核中心的外围被6个piv-配体和6个eq-配体包围,形成1个球形的分子结构.分子内相邻的Dy~Ⅲ和Co~Ⅱ离子之间呈现弱的反铁磁相互作用,当外加场为零时该配合物交流磁化率的虚部低温区出现频率依赖,表明配合物具有慢磁弛豫行为.  相似文献   

4.
过渡金属取代的钨磷杂多配合物的导电性及磁性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杂多化合物具有独特的结构和优异的性能,在催化、热稳定性、抗病毒等方面有广泛用途.我们曾报道了取代型钨像杂多化合物[1]以及钨硅杂多化合物[2]的导电性和磁性,在本文研究了取代型钨磷杂多配合物的导电性和磁性.过渡金属的钨磷配合物热稳定性好,导电能力强,且具有磁交换作用,是一类新型的有实用前景的无机分子功能材料.1实验部分 所用仪器为:U.S.A BIO-RAD FIS-7, Leeman ICP发射光谱仪,CAHN—2000磁天平(美国CHAN公司),ER 200—D—SRC 10/12电子顺磁共振仪(…  相似文献   

5.
过渡金属敏化稀土化合物近红外发光性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稀土元素由于具有特殊的电子构型而使得稀土原子或离子的化合物(配合物)有很多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尤其是稀土化合物的发光性能,但由于跃迁选择定则,稀土化合物的发光性能比较弱,需要用过渡金属离子对稀土化合物进行敏化,以增强其发光性能。在这个过程中,过渡金属离子的最低激发态不直接参与发光的辐射跃迁,却可以改善稀土化合物的发光性能。围绕过渡金属敏化稀土化合物发光的研究方法、研究成果以及其发展前景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谈旋──轨偶合作用对配合物磁性的影响孙立波(哲盟教育学院)过渡金属配合物的磁性问题,是配合物的重要性质之一。研究其磁性不仅有助于了解中心离子的电子结构,区分高低自旋化合物,还有助于了解某些配合物的几何构型。现行的大学无机化学教材中,讨论配合物的磁性通...  相似文献   

7.
在水溶液中使用[W(CN)8]3-、1,1,2,2-四甲基乙二胺(tmen)与Cu2+离子自组装合成了一个氰根桥联多核配合物[{Cu(tmen)2}2W(CN)8]2[Cu(tmen)(H2O)W(CN)8]2·16H2O(1).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表明,配合物1包括氰根桥联的1个中心对称的正方形配位阴离子Cu2W22-和2个V字形配位阳离子Cu2W+,在阴、阳离子中氰根与Cu(Ⅱ)配位的位置分别为赤道平面和姜-泰勒轴方向.磁性研究表明配合物1内通过氰根传递的铁磁相互作用占主导地位,磁耦合常数为J=14.0 cm-1.  相似文献   

8.
3d-4f配合物的分子结构和离子间磁性相互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拟通过N,N′-二(邻-羟基-3-甲氧基苯甲基)草酰(H4L),[Cu2L]2.3H2O和Ln(acac)3.3H2O以摩尔比2∶1∶4的比例在N,N′-二甲亚砜中反应,合成含有3d-4f磁性离子相互作用的配合物CuLLn(acac)。同时,采用紫外-可见光谱法对该混合溶液的自组装反应过程进行跟踪监测,观察到了自组装反应过程。然而,从溶液中得到的蓝色晶体是Cu(acac)2,粉色粉末是LnHL。该反应过程为:2Ln(acac)3+Cu2L+H4L=2LnHL+2Cu(acac)2+2Hacac。  相似文献   

9.
合成了Schiff4型大环聚醚化合物L的Ag(Ⅰ)、Cn(Ⅱ)、Zn(Ⅱ)、Cd(Ⅱ)、Co(Ⅱ)、Ni(Ⅱ)d过渡金属离子的配合物,并对配合物的组成和性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在不同的酸性反应介质中合成了五个钴(Ⅱ)、镍(Ⅱ)—哌嗪化合物,并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得了其中三个配合物的晶体结构.配合物(1)和配合物(2)是同分异构体,配合物(1)和配合物(3)是同晶异质化合物,这三个晶体均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n.结构分析表明:在这三个配合物,中心金属离子和六个氮原子配位形成了一个变形的八面体,其中四个氮原子来自四个硫氰根,另外两个氮原子来自两个单质子化的哌嗪分子.在配合物(1)配合物(3)中分子之间存在着氢键(N—H…S)和S…S相互作用,而在配合物(2)中分子之间存在着氢键(N—H…S,N—H…N)和S…S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药物小分子与DNA相互作用的研究引起广泛关注并取得了重要进展.其中黄酮类化合物在自然界尤其是植物中大量存在,具有广泛的生物学作用,包括抗肿瘤、抗氧化、抗突变、抗炎症、抗菌等活性,且其结构有利于配合物的形成,亦可作为金属离子的良好配体.探讨黄酮类化合物及其金属配合物与核酸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为开发黄酮类抗癌新药提供一些有用信息.  相似文献   

12.
通过溶剂热方法合成了一个以4′-(对苯酚)-2, 2′:6′, 2"-三联吡啶(L1)和N, N'-双(亚水杨基)亚乙二胺(L_2)为混合配体的稀土金属配合物[Dy_2(L_1)_2(L_2)Cl_2(SCN)_4],并通过单晶和粉末X-射线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分析、直流和交流磁化率对其结构和磁学性能进行了全面地表征。该配合物结晶于三斜P1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0.90268(4) nm,b=0.90572(3) nm,c=1.91170(7) nm,α=83.092(3)o,β=82.848(3)o,g=74.189(4)o,V=1.4860(11) nm~3,Z=1。在该配合物中,中性的N, N'-双(亚水杨基)亚乙二胺配体连接相邻的Dy~Ⅲ离子形成中心对称的松散双核结构,而具有大p共轭骨架的三联吡啶分子则作为封端配体参与Dy~Ⅲ离子配位多面体的构建。更为有趣的是,源于五角双锥构型的Dy~Ⅲ离子的强各向异性,该配合物呈现出场诱导的单分子磁体行为,其磁矩翻转的有效能垒和指前因子分别为42.7 K和1.3×10~(-6) s。  相似文献   

13.
甘氨酸Schiff碱多核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合成了3-羧基水杨醛缩甘氨酸Schiff碱的双核铜、三核铜和异三核铜锌配合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对配合物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磁性测定表明,三核铜配合物的铜离子之间存在着较强的反铁磁性自旋交换相互作用,而在双核铜和异三核铜锌配合物中,由于距离较远,两个铜离子之间基本上没有磁性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4.
合成了氟哌酸及其衍生物与d~(10)组态金属离子的固态配合物,并对配合物进行了红外、核磁、热稳定性、微观结构的表征研究。揭示过渡金属离子和氟哌酸及其衍生物形成配合物的配位点,从而可确定所形成配合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15.
比较了运用固相烧结法制备的BiFe1-xCoxO3和BiFe1-xNixO3的晶体结构、饱和磁化强度和矫顽力随掺杂量的依赖关系. 结果发现,强磁性的立方结构是掺杂样品磁性的主要来源. Ni掺杂样品的居里温度比Co掺杂样品高,这是由于原子间距和离子种类的不同造成了磁性离子间超交换作用的强弱变化所致. Co离子具有较强的单离子各向异性和偏离立方结构的晶格畸变,造成了Ni掺杂样品的矫顽力比Co掺杂样品低. 变温磁滞回线的结果表明,BiCoO3样品的磁晶各向异性随温度降低而增大.  相似文献   

16.
一种Cu(II)超分子配合物[Cu(μ1,5-dca)(dca)(bpy)]n(1)被合成并用单晶X-射线和磁性进行了表征.化合物1是由两组平行的二维网互相穿插形成的三维结构.磁表征结果显示在化合物1中Cu离子之间表现出通过二氰胺和4,4′-联吡啶桥传递的弱反铁磁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7.
用数值求解稀土─—过渡金属金属间化合物的R3+离子的哈密顿方法,给出上述化合物的R3+离子磁晶各向异性能解析表达式成立的极限条件,并在此条件下与解析结果比较.  相似文献   

18.
一种Cu(Ⅱ)超分子配合物[Cu(μ1,5-dca)(dca)(bpy)]n(1)被合成并用单晶X-射线和磁性进行了表征.化合物1是由两组平行的二维网互相穿插形成的三维结构.磁表征结果显示在化合物1中Cu离子之间表现出通过二氰胺和4,4'-联吡啶桥传递的弱反铁磁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9.
唑基-羧基-过渡金属离子三元体系金属配合物以其结构新颖和多样性在荧光、吸附、磁性等方面显示出诱人的应用前景,成为当前配位化学和材料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环状的唑基因氮给体数目和位置的不同而表现出灵活多变的键合模式以及良好的与去质子的羧基协同配位能力.因此,唑基-羧基混合配体体系可以形成多核簇、螺旋链、闭合环状等多种子结构单元的金属配合物,进而诱导出新颖多样的磁相互作用能力.本文从唑基-羧基混配磁性配合物的结构和磁学性能方面综述了近年来该领域所取得的一些有意义的研究成果和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20.
利用水热法合成了一例新的超分子配合物——5-硝基水杨醛缩乙二胺双希夫碱钴(Ⅲ)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等手段对其组成、结构进行了研究,并对合成条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配体采用四齿螯合的方式与金属钴离子配位,配合物结构单元之间通过分子间氢键构筑得到了配合物的超分子网络结构.热重分析表明,配合物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