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原料、细菌纤维素为模板制备了高产率、尺寸均匀、超大长径比、具有较稳定宏观形貌的二氧化硅纳米管.借助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热失重(TGA)等分析方法对样品进行表征,探讨二氧化硅纳米管的形成机理,并考察实验条件对二氧化硅纳米管的产率和形貌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的硅源、催化剂与较低的焙烧温度,有利于得到分散性良好的SiO2纳米管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2.
依照文献合成一手性两亲小分子化合物.通过溶胶-凝胶复制法,以该手性两亲小分子化合物的自组装体为模板制备了封端的左手卷曲二氧化硅纳米管.对其形成的机理进行了初步的解释.  相似文献   

3.
据仿生学原理,室温下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硅前驱体,以细菌纤维素(BC)及其改性产物为模板,制备了纳米二氧化硅.借助扫描电子显微(SEM)、X射线衍射(XRD)、红外吸收光谱(IR)等分析手段,研究了羟基在矿化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细菌纤维素中的羟基对矿化反应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结构单元中的3个羟基一起与硅源发生协同效应,使得硅源在模板表面进行均匀沉积,最终将模板形貌完整地复制下来.  相似文献   

4.
以乙醇铌、乙酸钾和乙酸钠为原料,乙二醇甲醚为溶剂,采用溶胶-凝胶(Sol-Gel)氧化铝(AAO)模板法制备K0.5Na0.5NbO3(KNN)纳米管阵列,并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KNN纳米管的物相、形貌和微观结构.研究表明,在700℃退火处理可获得结晶性较好,具有单斜钙钛矿结构的KNN多晶纳米管阵列.单根纳米管的外径约为200 nm,管壁厚约为20 nm.采用压电力显微镜(PFM)对单根KNN纳米管的压电性能进行表征,结果显示所制备的KNN纳米管具有明显的压电性能.  相似文献   

5.
报道一种制备金属银纳米管的新方法,该方法以含Ag 的正硅酸乙酯为前驱体,通过溶胶-凝胶过程使金属银纳米颗粒富集于二氧化硅凝胶的孔道中,再经过进一步热处理形成银纳米管.实验结果表明,银纳米管的形成与物料的配比、pH值、热处理温度等参数密切相关,在典型的实验条件下所形成的银纳米管,其内外管径分别约为80 nm和120 nm,管壁的厚度约为15~25 nm.  相似文献   

6.
纳米材料与普通材料相比具有显著不同的物理化学性质,其中二氧化硅纳米管在纳米技术领域备受关注.本文综述了合成二氧化硅纳米管的几种常用方法,并对其发光性质和机理进行了阐述.无定形二氧化硅的光谱在蓝带、红带、绿带以及紫外光区域均有发射,其微观结构中不同种类的缺陷中心是导致纳米管不同谱带发射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采用10 mol/L NaOH溶液对商品化TiO2进行碱处理制备TiO2纳米管,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N2吸脱附、扫描电镜等手段表征了碱处理温度和时间对TiO2纳米管结构和形貌的影响.研究发现:120~150 ℃碱处理生成TiO2纳米管,180 ℃则为纳米棒;400 ℃焙烧后纳米管的BET比表面积大于100 m2/g,而纳米棒的比表面积小于50 m2/g.以TiO2纳米管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V2O5负载的催化剂,拉曼(Raman)光谱、程序升温还原(H2-TPR)分析等表明钒氧物种在TiO2纳米管表面呈高度分散状态.3-甲基吡啶氨氧化反应结果表明,以120 ℃制备的TiO2纳米管为载体负载V2O5催化剂的催化选择性最高.  相似文献   

8.
以静电纺丝法制备的硝化棉纤维毯(NC)为模板,以硝酸铜(Cu(NO3)2)为氧化剂,通过紫外光照催化法制备多酸(H4SiW12O40,SiW12)掺杂的聚苯胺(PANI)纳米管材料.用红外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对合成的聚苯胺纳米管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管的外部直径约为200 nm,内部直径约为170 nm,给出了合理的推测和解释.  相似文献   

9.
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硅源,利用St?ber法制备纳米二氧化硅,研究了实验条件对粒子形貌的影响.透射电镜(TEM)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小粒径纳米二氧化硅粒子聚集严重.通过对St?ber法进行改进,采用水为溶剂,环己烷为油相,乙二胺为催化剂,TEOS水解成功制备了单分散性及稳定性良好的球形纳米二氧化硅.  相似文献   

10.
采用阳极氧化法制备TiO2纳米管,用光化学沉积法、将纳米管浸没在硝酸锌(Zn(NO3)2)溶液中,在纳米管表面沉积ZnO纳米颗粒.对样品进行了Raman谱、XRD和SEM表征.结果显示,TiO2纳米管为锐钛矿相,沉积ZnO没有改变TiO2的相结构.用甲基橙在紫外光辐照下的降解速率来评价ZnO/TiO2纳米管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Zn(NO3)2浓度为10-4 mol.L-1时制备的ZnO/TiO2纳米管,其降解甲基橙的活性最高,效率提高40.7%.  相似文献   

11.
以碳球为模板,高锰酸钾为锰源,成功地制备了粒径较为均一的二氧化锰球壳,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粉末衍射(XRD)等手段对合成产品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不同合成条件对空心球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的二氧化锰空心球粒径均一,壁厚可调。  相似文献   

12.
以正硅酸乙酯为硅源,氨水调节体系pH值,采用沉淀法制备二氧化硅微球。考察了聚乙二醇、曲拉通X-100、吐温-80等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二氧化硅微球形貌的影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以及X射线衍射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的种类不同,加入量不同,可制备出粒径范围在80~600nm左右的光滑的二氧化硅微球。  相似文献   

13.
以硝酸镧为原料、氨水为沉淀剂,采用简单低温沉淀法成功制备了氢氧化镧纳米降.利用X射线衍射(XRD)、热分析(TG-DSC)、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以及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纳米棒的相结构和形貌等进行了表征.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氢氧化镧纳米棒的生长机制以及温度对其形貌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六方相氢氧化镧沿C轴方向组装成棒状.且随着合成温度的升高.氢氧化镧纳米棒的长径比增大。结晶更完整.  相似文献   

14.
文章主要研究了纳米金属镓粒子的制备技术与稳定分散技术,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稳定剂,采用超声将碎法制备出均匀分散的纳米镓粒子,并借助于TEM、FT-IR、XPS分析手段对纳米粒子的微观结构进行表征。TEM表明超芦20min即可制得粒径约为40~50nm的纳米镓粒子;FT-IR、XPS表明在超声辐射下,PVP中的N原子和O原子实现了与纳米钧粒子表面原子的配位作用,使纳米稼粒子得到稳定。  相似文献   

15.
超声法制备纳米氧化镍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方法制备了超级电容器材料NiO纳米球.运用XRD、SEM和TEM对制备的NiO进行了形貌和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在表面活性剂SDBS存在下,超声法制备的NiO为球状结构,粒径为13nm.在-0.43nm.在-0.40.6V的电位范围内,NiO-US表现出典型的法拉第准电容特性.  相似文献   

16.
采用化学气相反应法(CVR),以球磨后的Si粉、SiO2粉及CH4气体为原料,镍为催化剂,在1 250℃下成功制备出大量SiC一维纳米材料.着重研究了甲烷通气速率/通气量对产物宏观产量、微观形貌的影响规律.采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等多种测试手段对所得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随CH4通气速率/通气量的减少,产物宏观颜色由深蓝色转变成灰白色,纳米线直径变得不均匀,纳米线的堆积密度逐渐增大.在通气速率为0.054 L·min-1、通气时间36 min、通气量1.4L优选工艺条件下,所制备的一维纳米材料为带有少许非晶SiO2包覆层的立方结构的β-SiC.  相似文献   

17.
以氯化铜作为铜源,六次甲基四胺(HMT)作还原剂和碳源,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作表面活性剂,在水热条件下合成了一维Cu@C核壳结构纳米复合材料,并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制备的Cu@C核壳结构纳米复合材料为立方相铜晶体,无杂质出现。长度在几微米到十几微米,直径大约200-400nm。产物由铜、碳2种元素构成;从透射电镜照片可以清楚的看出明暗对比,表明产物的核壳结构。在反应过程中,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起到了形状控制剂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以MgO和Al2O3为起始反应物,用机械水热法制备出高结晶度单相纳米晶Mg—Al—OH类水滑石.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及红外光谱(FT-IR)等表征方法对合成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Mg—Al-OH类水滑石具有高度的分散性;前期的碾磨操作在后期的水热处理形成类水滑石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Mg—Al-OHHTlc晶体形成经历了机械活化和扩散两个过程.  相似文献   

19.
以AgN03,KBr为原料,运用混合溶剂热法合成了Ag/AgBr光催化剂,利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镜(SEM)、电子衍射能谱(EDS)、紫外-可见(UV—Vis)光谱等技术对样品进行了表征。以甲基橙(MO),甲基蓝(Mb),罗丹明B(RhB)为目标降解物,考察了该光催化剂在可见光辐射下(λ〉420nm)的光催化性能。并且进行了不同的合成方法、尿素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的不同用量、乙二醇与乙醇的不同体积比对Ag/AgBr样品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合溶剂热法合成样品的光催化活性要高于水热法合成的样品,尿素与SDBS的添加量分别为10mmol和0.2g,乙二醇与乙醇的体积比为3:1时,复合物Ag/AgBr表现出最佳的光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