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维 公元2008年12月31日关门弟子王玉民虔祭于尊师之灵右 尊师席泽宗院士,生于1927年6月9日,卒于2008年12月27日,享年八十有二.灵其有矢口,鉴此延哀,拙文祭奠,略表思念.  相似文献   

2.
惊闻席泽宗院士辞世的噩耗,夏商周断代工程全体同事深感悲恸! 席泽宗院士是当代杰出的天文学家和科学史家,有着崇高的学术声誉,为科学界人所景仰.  相似文献   

3.
惊闻席泽宗院士辞世的噩耗,夏商周断代工程全体同事深感悲恸!  相似文献   

4.
几天前就听说,席院士得了严重的脑出血,抢救期间,我们不敢去打扰他,没有想到,没过几天,就传来已经去世的消息.噩耗使我们十分震惊和悲伤,科学史界的顶梁柱塌了.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在他的光环下,在他的领导之下从事科学研究,相互切磋,相得益彰.现在顶梁柱倒了,我们失去了领路人,感到悲伤和迷茫.  相似文献   

5.
几天前就听说,席院士得了严重的脑出血,抢救期间,我们不敢去打扰他,没有想到,没过几天,就传来已经去世的消息.噩耗使我们十分震惊和悲伤,科学史界的顶梁柱塌了.  相似文献   

6.
与席泽宗先生的第一次接触是14年前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当时我正在该大学做访问学者,席先生正好应邀来到墨尔本大学,在校园的几次会见,席先生给我的印象是一位严谨治学的大学问家、和蔼可亲的敦厚长者,没有领导人的架子,也没有学术权威逼人的气势,后来在全国科技史学会的学术活动中又见过几面,前不  相似文献   

7.
“有一颗小行星,默默地运行了几十亿年,还没有名字;有一位学者,在科学史领域默默耕耘了半个世纪,成就非凡。今天,我们用席泽宗的名字来命名这颗小行星,使这颗小行星,因席泽宗的名字而万众瞩目,使席泽宗的成就,通过这颗小行星而光耀人间。”这是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在8月17日的所庆五十周年暨“席泽宗星”命名仪式大会上主持人的祝辞。席泽宗院士是与新中国科学史研究一起成长起来的老一辈学者,是中国第一个科学史研究机构——中国自然科学史研究室(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的前身)的创建者之一,见证了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五十年的风雨历程,五十…  相似文献   

8.
中国著名的科学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原理事长、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前所长席泽宗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08年12月27日23点5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2岁.  相似文献   

9.
《古新星新表与科学史探索》是席泽宗院士的自选集,收文120篇,写作时间始自1948年,最近的一篇作于2002年,从这部时间跨度逾半个世纪、篇幅达120万字的文集里,我们领略到一位卓越的科学史学者的学术建树,同时感受到一位辛勤地用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灌溉现代科学园地的耕耘者的心声。  相似文献   

10.
与席泽宗先生的第一次接触是14年前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当时我正在该大学做访问学者,席先生正好应邀来到墨尔本大学.在校园的几次会见,席先生给我的印象是一位严谨治学的大学问家、和蔼可亲的敦厚长者,没有领导人的架子,也没有学术权威逼人的气势.后来在全国科技史学会的学术活动中又见过几面.前不久我有幸对他进行了一次亲切访谈,并读了一系列有关他的资料,让我真真切切有高山仰止的感觉.席泽宗先生是我国当代杰出的科学史家,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的创始人之一.他在中国古代天文史学的研究中做出了卓越贡献,赢得了全世界天文和物理…  相似文献   

11.
卓越的科学史家、天文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前所长席泽宗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08年12月27日23点5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2岁.  相似文献   

12.
卓越的科学史家、天文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前所长席泽宗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08年12月27日23点5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2岁.  相似文献   

13.
简单介绍了席泽宗的学术成长经历。讨论了《古新星新表与科学史探索——席泽宗院士自选集》文章的收录原则,分析了所收文章的类别和发表数量随年代递增的情况。阐释了古代新星、超新星爆发记录资料整理工作的重要学术价值,指出了以《古新星新表》一文为代表的这项工作是在古代天象记录的现代应用方面取得的一项重大成果。解读了一组以敦煌卷子天文历法为中心的文章,认为这些工作为进行中外天文学交流等研究提供了基石和线索。又以5个研究案例说明席泽宗如何以"公正、客观、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进行科学史研究。最后评述了席泽宗对中国古代科学思想史的研究、对"李约瑟难题"的解读和对康熙科技政策的批评,认为席泽宗不因为学术成果的积累、学术名望的上升和年龄的增长而在学术上趋于保守,体现了一位真正学者的大家风范。  相似文献   

14.
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这部文集 ,其编、选的标准是 :(1)原创性 ,翻译文章不收 ;(2 )代表性 ,内容类同的文章只收一篇 ;(3)经得起实践或时间的考验。收文时间跨度很大 ,始自 194 8年大学一年级的短文《日食观测简史》 ,止于 2 0 0 2年 75岁的力作《不用为用 ,众用所基———论基础研究的重要性》 ,其间包括 196 6年被美国《科学》(Science)杂志和国家航空航天局 (NASA)分别翻译出版过的《增订古新星新表》 ,凡 12 0万字 ,是其著作的三分之一。文章不分类别 ,不分文种 (英文约占四分之一 ) ,一律按时间先后排序 ,既可以刻画出作者的人…  相似文献   

15.
《古新星新表与科学史探索》是席泽宗院士的自选集.收文120篇.写作时间始自1948年,最近的一篇作于2002年.从这部时间跨度逾半个世纪、篇幅达120万字的文集里,我们领略到一位卓越的科学史学者的学术建树,同时感受到一位辛勤地用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灌溉现代科学园地的耕耘者的心声.作为一门学问,科学史处在科学与人文的交汇点上.研究者不但对史料的发掘、考证、诠释要有深厚的功力,而且需要很高的科学造诣.席泽宗早年从天体物理学起步,20世纪50年代初期加入科学史攻坚,于今多年领袖我国天文学史研究,其间并把开拓范围扩大到综合科学史和科学思…  相似文献   

16.
《合肥科技》2005,(12):5-6
12月16日备受瞩目的2005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揭晓,51名科技工作者当选,其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文学家张家铝教授、物理学家张裕恒教授选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至此,驻肥院士增至29名。  相似文献   

17.
《东莞科技》2004,(1):50-50
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在评审中都采用了计算机定量评价系统作为辅助办法,并制定了不同的定量评价指标体系及相应的评审表。  相似文献   

18.
2013年10月14日下午,山西师范大学“大师论坛”报告会在科学会堂二层报告厅举行,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席南华研究员应邀作了题为《数学——简单与高深》的学术报告.  相似文献   

19.
1997年6月25日,刘、李两位女士专程赴北京市中关村王老的寓所采访了中国著名的天文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王绶琯先生.这篇采访录记录了王老在英国留学期间走上天文学研究之路的过程,以及新中国建国初期天文学研究的状况和北京天文台的筹建过程.文章后半部分记录了"文革"结束后天文学研究事业的发展和现状.  相似文献   

20.
2009年5月7日至10日,中科院院士、北京师范大学陈木法教授应邀来我校进行学术交流。期间,我校聘请陈木法院士为荣誉教授,校长武海顺教授为陈木法院士颁发了证书。 陈木法院士现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概率统计学会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陈院士的主要学术研究集中在马尔科夫链和马氏跳过程,交互作用粒子系统和随机场、遍历的收敛速率和谱理论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