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海底管道的外检测过程中,为明确海底管道的真实赋存状态,常使用工程物探和潜水摸探对其进行调查,其中声学探测技术的应用最为广泛。本文以SONIC 2024多波束测深系统、SES 2000参量阵浅地层剖面系统、KLEIN 3000侧扫声呐系统为例,系统介绍传统声学探测技术在北部湾某单点系泊(SPM)海底输油管道外检测中的应用。在此基础上,结合扫描声呐、合成孔径声呐等声学探测技术,探讨各类声学探测技术的优劣性及适用条件,指出海管外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多种声学探测技术的综合运用是准确评价海底管道状态的基础,海底管道外探测方案的选择应综合考虑海域条件、设备优缺点、作业载体、工作成本等因素。海管外检测技术向着设备集成化、检测精细化、识别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
王红霞  王永奎 《甘肃科技》2014,30(18):28-30
三维地震数据体中蕴含丰富的地层地震地质信息,常规解释方法主要利用地震时间剖面成像资料,进行层位解释、断层解释以及地层岩性特征分析等,但对于地震剖面成像效果差且特征不明显的地质异常体或是小断层采用常规解释方法就难于既得好的地质效果.地震属性相干数据体解释技术的应用,使得地震资料精细解释取得升级,特别是对于识别断距小的断煤断层、煤层陷落柱等地质异常体的解释精度明显提高.通过实例论述了地震属性相干数据体分析技术在解释断层及陷落柱等地质异常体中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人工震源的浅层地震勘探方法探测拉萨山间盆地隐伏活动断裂,提出了该地区地质条件下隐伏断裂勘探时震源选择、观测系统设计以及参数确定、数据处理与资料解释、断层识别的基本方法,查明了娘热断裂、那林拉卡断裂、拉萨断裂、夺底断裂的走向、倾向、上断点埋深及其在地表的垂直投影位置等主要参数,为拉萨谷地及周边地区活动断层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填补了该地区浅层地震勘探资料的空白。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海底目标垂直方向的定位精度,在分析全球导航卫星/声学定位(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Acoustic,GNSS-A)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动态观测的海底目标声学定位算法。针对动态观测中产生的双程传播时延问题,将其发射和接收过程分别考虑,并利用最小二乘(Least Squares,LS)法解算圆形对称观测数据,消除绝大部分系统误差和粗差对水平定位精度的影响;结合水平解算结果、高精度声学测距信息和实测声速剖面信息,开展声线跟踪(Sound Ray Tracking,SRT)并构造迭代,进一步减弱垂直方向误差,提高海底目标点的垂直定位精度。南海实验证明,采用本文方法可以有效减小声速误差对测距精度的影响,明显提高海底目标在垂直方向上的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5.
针对超低渗致密砂岩浅层气识别不清,导致油井井喷、井涌事故多发的问题,以安塞真武洞浅气层为例,利用录井、测井和试气资料,研究了浅气层识别和分类方法,分析浅层气气测和电测特性,制定浅层气的分类和识别模板,结果表明:浅层气可进一步分为浅层气层和浅层油层气,浅层气层气测特征C1/C2、C1/C3、C1/C4均高于油层气的比值;C1百分含量和C2/C3的比值更具有明显的差异,其电测特征表现在电阻率和声波时差上,浅层气层声波时差普遍高,声波时差一般大于270μs/m;油层气声波时差一般介于230~270μs/m之间。利用气测图版及和声波时差与电阻率图版可以有效的识别和划分浅层气层和浅层油层气。  相似文献   

6.
为探测拉萨山间盆地隐伏活动断裂,采用人工震源的浅层地震勘探方法,提出了该地区地质条件下隐伏断裂勘探时震源选择、观测系统设计以及参数确定、数据处理与资料解释、断层识别的基本方法,查明了娘热断裂、那林拉卡断裂、拉萨断裂、夺底断裂的走向、倾向、上断点埋深及其在地表的垂直投影位置等主要参数,探测表明拉萨市城近地区发育有娘热、那林拉卡、拉萨、夺底等4条北西-北西西向断裂;娘热断裂和夺底断裂近垂直或高角度北倾,为逆走滑或走滑断层;那林拉卡断裂和拉萨断裂近垂直或高角度南倾为主,也是逆走滑断层;娘热、那林拉卡、拉萨、夺底等4条断裂均为晚更新世活动断层,平均垂直滑动速率为0.27~0.40 mm/a。为拉萨盆地及周边地区活动断层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填补了该地区浅层地震勘探资料的空白。  相似文献   

7.
海洋声学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它为海底及其水下形态和过程的勘探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工具。本书收录了来自22个国家的120名海洋专家提供的400幅声图像,展现了一个应用于海洋声图像的全面概要。本书综合了地球物理学的多个研究领域,包括海滨工业及经济活动、全国监视以及海洋和大陆架的保护等。本书在展示由图像揭示的复杂关联的同时,还配有简明的文字解释,将复杂的结果浓缩为精华的信息,以便让不同领域的专家都能够清晰地理解。这本地图集跨学科地阐释了水下声学及其详细描绘水下世界的卓越能力。  相似文献   

8.
浅地层剖面仪是用于探测海底以下浅地层结构的仪器。它能快速、连续地绘制地层剖面,为港湾建设、水下工程和海洋开发提供必需的地质资料,也是海洋地质研究的一项重要手段。一九七三年上海地质仪器厂、同济大学和海洋地质调查局共同组成了三结合研制小组,用了一年时间自行设计和制成了样机,先后在东海、南海、大连及钱塘江等地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仪器性能稳定,基本附合设计指标。  相似文献   

9.
针对大数据量音频的高速处理,提出一种快速的声学特征超向量生成方法,有效提高音频识别系统的识别速度和精度.所提方法首先将多个连续音频帧的常用声学特征构成声学特征图,进而使用低复杂度的运算方法在其中快速提取维数达数十万的Haar-like声学特征;然后使用AdaBoost.MH算法,筛选出具有较高代表性的Haar-like声学特征模式组合,用以构成声学特征超向量;进而提出Random AdaBoost特征筛选方法,进一步提高特征筛选速度.实验结果表明,在音频事件识别、说话人识别、说话人性别识别3种场合下,使用Haar-like声学特征可以使SVM、C5.0、AdaBoost等识别算法获得比MFCC、PLP、LPCC等常用声学特征更高的识别准确率,同时可以获得7~20倍的训练速度提升和5~10倍的识别速度提升.   相似文献   

10.
用于研究东海天然气水合物的地震资料处理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东海海域二维地震,单道地震,浅层剖面等资料进行的综合研究表明:用于研究天然气水合物的地震资料处理应提高速度分析精度和分辨能力,进行子波估算,压制多次波,相对保持振幅,DMO,AVO及波阻抗特殊处理等。在地震剖面上天然气水合物主要特征有:BSR,振幅异常,速度异常,AVO异常等标志特征,据此,可对天然气水合物进行识别和预测,东海海域是天然气水合物可能赋存的有利部位,其中冲绳海槽是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的目标区域。  相似文献   

11.
基于叠前时间偏移地震资料对海区天然气水合物进行研究,提出一种将地质、地震资料相结合以预测天然气水合物矿藏的研究方法。首先结合物源、构造和沉积等资料进行地质分析,确定天然气水合物有利成藏区域的地质条件,然后在叠后振幅属性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水合物地震BSR的基本响应特征,结合地质成藏条件,将本区域BSR分为4种基本类型。最终在叠前反演的基础上,预测水合物及其游离气的存在,圈定出水合物分布范围。认为水合物在研究区域海底浅层广泛分布,并且其分布受气源条件、储集空间、温度和压力条件同时控制。  相似文献   

12.
神狐深水海域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的气源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深入分析南海北部神狐深水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形成的气源控制因素,以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调查区为重
点研究对象,在基础调查资料和相关钻探成果的综合研究基础上,全面探讨了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的气源供给
条件。研究结果表明:(1)神狐海域浅层400~1 200 m 以内具备良好的适合微生物成因甲烷气体生成条件,生物气生
气潜力巨大;(2)深部古近系文昌组湖相和恩平组煤系两套成熟烃源岩,亦以生气为主,能够提供一定数量的热解气
补充之;(3)深部成熟热解气通过纵向断层或底辟通道垂向运移至浅层海底,在浅部与微生物气一起侧向运移至天然
气水合物稳定域内形成混合型天然气水合物藏。  相似文献   

13.
埕岛油田地处黄河口滩海交界地带,海洋环境、浅层工程地质、海底动力地貌条件十分复杂,在强烈的水动力因素与不稳定的海底条件作用下,平台和独立桩出现振动、倾斜等现象,严重的影响了海上平台和独立桩的安全生产运行。本文详细介绍一种用于平台、独立桩加固的施工技术及装备。  相似文献   

14.
百色盆地第三系浅层气成因类型与形成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分析百色盆地第三系浅层气地球化学特征的基础上,利用天然气的化学组成和稳定碳同位素比值关系对该盆地浅层气的成因类型进行鉴别,同时根据浅层气的赋存状态与空间展布规律,从浅层气的化学组成和碳同位素组成变化特征入手,结合其它地质、地化资料,探讨盆地浅层气的形成机制。认为百色盆地浅层气以烃类气体为主,其中甲烷占优势;甲烷碳同位素组成偏轻,具有生物成因气的碳同位素组成特征。随气藏埋深增加,浅层气中甲烷含量降低,Cz 重烃增多;甲烷碳同位素组成变重;天然气密度升高。盆地浅层气可划分为三种成因类型:生物气、生物气-低熟混合气、油层菌解气。提出盆地具有沉积、成岩过程中的早期成气作用、抬升之后的后期成气作用和晚期复合成藏三种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15.
断层识别是巷道掘进的关键基础工作,不仅是获取可靠地质资料的基础,也是矿井安全生产的基础。为确定断层性质,根据断层出现的预兆,结合现场实例,研究了断层的各种识别方法。研究表明,断层识别总体上可归纳为直接法和间接法两大类,由于地质条件的复杂多样性,单一的方法很难识别断层性质,判断断层是多种方法的综合。  相似文献   

16.
王念民 《科技信息》2007,(12):198-198
我国煤矿地质构造和开采技术具有条件复杂、瓦斯突出、水灾等灾害因素较多等特点,影响和制约了煤矿安全生产及煤炭工业的发展。近年来,煤田三维地震勘探技术逐渐成为详细查明小断层、采空区、煤层变化等重要地质资料的主要手段,总体应用效果总体较好,对煤炭行业通过科技促进产业升级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呼和拗陷第四系更新统、第三系上新统浅层气的成气原因,查明该区成藏地质因素。方法气样组分分析、烃源岩地球化学分析、钻井岩心与岩石薄片(铸体)鉴定、粒度分析和录井资料。结果呼和拗陷浅层气为生物成因气;目的层系为第三系上新统、第四系更新统,该区具备生物气成藏地质条件:有机质丰度高,生气能力强,干酪根类型好;储层孔、渗性能普遍好;芒硝层、腐植土大面积稳定分布,为区域性盖层;地层序列与岩性组合为生物气藏形成了有利的生、储、盖空间配置。结论通过以上研究,得出浅层气聚集的有利部位是次级拗陷之间的相对隆起区。  相似文献   

18.
同位素吸水剖面测井收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由于长期注水冲刷,造成注水层地质情况变化等,使得一些同位素吸水剖面测井显示失真,对资料的解释精度产生一定的影响,降低准确性。本文根据大量的测井资料以及测井实验进行分析,并对各种影响因素的识别与矫正提出相应的方法和依据,对指导同位素吸水剖面测井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浅层侏罗系延安组砂体展布及油藏主控因素,同时实现效益建产,通过运用沉积岩石学和地质学的理论知识,结合野外剖面、单井测井相及岩心观察等资料,对研究区浅层侏罗系延安组进行综合研究,弄清楚了该层系的沉积构造特征、储层物性特征、砂体展布及油气富集规律,为区块的滚动勘探奠定了一定基础。运用理论知识并结合多年矿场实践,总结了浅层侏罗系延安组勘探开发成功经验及认识,摸索出了适合浅层侏罗系延安组的单砂体识别、综合布井、钻井、压裂改造等关键技术,且在合理的产建开发技术政策指导下,实现了浅层侏罗系延安组效益建产,形成了浅层滚动开发特点的效益建产模式,为区块下步产建和开发指明了方向,也为同类油藏的勘探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郝洪亮 《科技促进发展》2010,(8):215-215,216
本文针对钻井剖面地层对比的具体特点及需要满足的约束条件,提出了应用遗传算法进行地层对比优化的实施方案。利用这种方法,既能对比不同地层之间的相似性,也能处理对比井之一的地层因断层或尖灭等因素造成的缺失。文中给出的实验结果证明,在复杂地质情况下,该算法是有效的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