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超前注浆小导管在隧道施工中应用,结合隧道软弱围岩的特点,分析对注浆导管材料的使用、注浆施工工艺及方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超前注浆小导管在隧道软弱岩层施工中的应用,保证了隧道的开挖质量,从而避免了地质较弱的复杂性,抑制了隧道的坍塌,从而保证了施工的安全,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破碎围岩隧道开挖小导管高压注浆机理及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导管高压注浆法是隧道工程不良地质施工采用的一种超前支护技术.本文以河北张石高速黑石岭隧道出口浅埋破碎段为例,对小导管高压注浆法在软弱破碎围岩开挖中的加固机理进行了研究,采用FLAC三维数值模拟方法对小导管施做过程中受力机理和注浆时围岩的塑性区、位移场进行了模拟,定量分析了小导管注浆法的加固效果.研究表明,采用小导管高压注浆法能显著抑制软弱破碎围岩的变形,减少隧道支护结构的变形和受力,避免浅埋软弱破碎围岩开挖中塌方现象的产生.  相似文献   

3.
为系统分析超前小导管注浆预加固技术在隧道断层破碎带的加固效果,以采用超前小导管注浆预加固技术的某隧道断层破碎带加固工程为背景,利用超前地质预报雷达影像分析超前小导管注浆加固后岩体的破碎程度;通过现场取芯、试验得出加固后岩体的BQ值,并对比勘察阶段的BQ值,以此表征超前小导管注浆预加固技术对围岩等级的影响;采用时间-体积法对加固后的渗水量进行测算;利用徕卡TS09plus-2R500设站并观测加固后隧道洞内外位移。基于以上方法和技术对穿越断层破碎带超前地质预报结果、岩性、渗水量、洞内外沉降监测数据等4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超前小导管注浆加固方法,虽然可以在可控范围内穿越断层破碎带,但超前小导管注浆不能改善洞深范围内围岩体的破碎程度,其止水效果较差;初始开挖时引起的变形是穿越隧道断层破碎带的主要形变,应提前完成初期支护。  相似文献   

4.
用超前小导管双液注浆法处理四川冕宁县内的牦牛山隧道的施工问题及用于Ⅰ、Ⅱ类围岩开挖,工序简单,安全可靠,节省工期。  相似文献   

5.
锚喷支护及小导管注浆在隧道塌方段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锚喷支护和小导管注浆辅助支护是隧道新奥法施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锚喷支护和小导管注浆的机理、参数设计进行研究,并以环山坪隧道塌方段为例,对塌方段原设计支护参数进行了优化,并深入分析围岩内空收敛变形监测数据.研究表明:合理的锚喷支护和小导管注浆方案能改善围岩的受力状态,起到加固围岩的作用,为安全的度过隧道塌方段提供保障,同时,也说明了隧道监控量测能反映围岩的变形情况,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支护方案效果评价手段.  相似文献   

6.
超前小导管注浆是在隧道或地下工程的开挖过程中,对开挖断面上方围岩的物理力学性能进行改善,使之开挖周围形成一个具有一定强度的硬壳结体,从而提高围岩的整体性、抗渗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六盘山隧道概况、塌方原因、处治方法.利用大管棚中管棚嵌套技术和周边小导管作为穿越堆积体段的超前支护,通过注浆将松散的堆积体固结起来,利用大管棚支撑保护和中管棚小导管固结围岩,在轮廓线外形成一个环向刚性、柔性并用的支撑体,有效地阻止了松散体出现坍塌并成功通过塌方体.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在隧道工程施工中,由于小导管注浆加钢支撑具有稳定隧道围岩、简单便捷,经济实效等特点,已得到广泛应用。为此本文作者结合金川电站省道S211改线公路新扎沟隧道工程实例,主要就超前注浆小导管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
针对小导管注浆超前支护在粉质黏土隧道施工中出现"管难超前"和"浆难严注"的问题,以哈尔滨地铁1号线三期穿越粉质黏土地层区间为工程背景,通过系统研究小导管注浆对土体加固特性、支护结构承载力学效应、隧道稳定性等,揭示小导管注浆在粉质黏土隧道中的超前支护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小导管注浆在粉质黏土地层中扩散范围小且极不均匀,其土体力学参数不存在质的提高,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土体物理力学性质和形成有效厚度及强度的纵向加固层(梁)与横向加固圈(拱);超前支护在粉质黏土隧道中不具有约束围岩内部变形和延缓围岩荷载释放程度的时空效应,其对格栅钢架应力的"主动"分担调控作用不明显,二者未形成有效地联合承载支护体系;超前支护存在与否对隧道变形无明显影响,且基本都在15 d内达到稳定,监测范围内变形最大值仅为规范值1/2左右,隧道自身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10.
王聪  朱永全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20(22):9196-9201
富水隧道开挖易引起突涌水、掌子面失稳和支护结构位移过大等问题,采用帷幕注浆可加固围岩并止水,进而保障隧道施工安全。为寻求合理超前帷幕注浆范围,本文依托京张铁路正盘台隧道实际,通过FLAC3D数值模拟手段建立了渗流场与应力场的耦合模型,研究深埋富水段隧道超前帷幕不同注浆范围对围岩稳定性和渗流规律的影响,从而指导工程实践。研究表明:全断面帷幕注浆和全周边注浆可较好满足正盘台隧道不同渗水段安全需求。  相似文献   

11.
矿山法施工的地铁区间隧道,当地质状况发生较大变化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用深孔注浆及加密超前小导管等措施,控制地表建筑物沉降、以及保证区间隧道施工质量。本文重点介绍了深孔注浆技术在广州地铁某区间浅埋暗挖隧道中的设计及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2.
大管棚注浆技术在偏压隧道施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大管棚注浆技术在偏压隧道施工中的应用,对监控量测结果进行了分析,总结出超前预支护技术在通过软弱围岩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郭志强 《科技资讯》2009,(16):119-121
本文介绍了在碳质页岩隧道出现塌方时,通过地表加固和隧道内长大管棚注浆,来达到内外兼治的目的,用超前小导管注浆配合,重新开挖隧道塌体,以求对隧道塌方综合治理,保证施工及运营安全,并着重论述了不同岩体条件下的注浆技术及塌方体内大管棚安装技术,为类似地质条件下的施工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运用Acutronic 661型离心机研究超前小导管注浆加固圆形隧道的塑性变形机制,试验隧道在平面应变条件下的超固结黏土中开挖,小导管采用具有一定硬度的合成树脂模拟,管间相互重叠形成拱形加固区,设置在圆形隧道开挖面的两侧.试验目的在于研究隧道建设过程中小导管注浆"洞侧加固"工艺对地表沉降和隧道稳定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从塑性极限分析上限法的基本原理出发,构建小导管注浆黏土隧道的垮落机制,采用解析法导出双角变量稳定率上限方程,通过该方程进一步讨论隧道埋深、土体强度、小导管注浆体对单圆形隧道稳定率上限解的影响.最后由离心模型试验结果证实其上限解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隧道穿越软弱土地层时的预支护措施,结合青海东部软弱土层隧道施工的案例,采用三维有限元计算模型模拟了隧道在管棚、小导管预支护及无预支护条件下的围岩稳定性变化规律,表明超前小导管注浆可以满足围岩稳定要求,并进一步对小导管在不同管径、环距、管长、开挖步长等支护参数条件下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在不注浆情况下,单纯增大管长、管径、环距不能起到抑制围岩变形的作用;考虑管体注浆的情况下,随着剩余管长的增加,拱顶沉降值呈减小趋势,但存在某一临界长度,当剩余管长超过这一临界长度后,拱顶位移变化趋于稳定;对于软弱土层中修建隧道开挖进尺宜取1.0 m,环向间距宜取0.3 m,小导管长度宜取4.5 m.本结论可为软弱土层隧道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隧道超前小导管加钢支撑辅助开挖的施工工艺特别适用于自稳时间较短的砂层、砂卵(砾)石层、小断层带、软弱围岩带、浅埋地段、地下水较多的较弱破碎围岩地段。本文就超前小导管注浆工艺中的质量管理和计量控制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供各位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7.
西安市灞桥区纺织城纺二路站~纺织城站区间地铁隧道工程,位于关中盆地中部地裂缝易开裂活跃地段,其地下水丰富,夹有钙质胶结层,因此需采用浅埋暗挖法施工.选取超前小导管预注浆加固地层、全断面注浆止水、CRD法和台阶法开挖的施工方案.注浆过程中调整优化注浆配合比,取得了良好的止水和加固效果,保证了隧道施工安全,实现了区间隧道的...  相似文献   

18.
以齐岳山隧道F11断层区域横通道进正洞施工为例,介绍了超前帷幕注浆施工技术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应用,阐述了大断层区域内超前帷幕注浆技术的注浆设计、钻探注浆情况分析、注浆效果评定、开挖揭示对比,为断层破碎带、软弱围岩施工提供了一定的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9.
小导管注浆技术在浅埋暗挖法施工中的探索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北京地铁10号线奥支起点~熊猫环岛站区间过地下通道为研究对象,对下穿既有地下通道地层加固的方法进行研究。结合区间隧道采用的浅埋暗挖施工技术,介绍了小导管注浆技术的施工工艺。应用实践表明,小导管注浆加固地层的方法可以提高围岩的自稳能力、降低地层渗水、控制地表下沉,保障了地下通道和地下管线在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是城市地铁浅埋暗挖法施工中一种有效的辅助施工工法。  相似文献   

20.
苏知峰 《科技资讯》2014,(3):109-109,111
东宝山隧道出口坍方段围岩差且处于高应力区,由于支护强度不足而发生坍方。根据坍方的实际条件,采取了在坍方段径向注浆、施作上台阶止浆墙、泵送砼回填隧道顶部空腔和采用超前支护等技术措施,稳定了围岩的变形,成功地通过了隧道坍方区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