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农村基础设施对农业生产率的影响:基于要素投入的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基于超越对数成本函数和1995-201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分析灌溉设施、农村公路对农业生产中劳动力、固定资本的替代效应或互补效应;其次,采用增长核算方法将农业全要素生产力(TFP)分解为技术进步、规模经济、灌溉设施的贡献率、农村公路的贡献率四个部分,测算灌溉设施、农村公路对农业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灌溉设施、农村公路对劳动力具有互补效应,对固定资本具有替代效应,这两种基础设施能够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灌溉设施和农村公路促进了农业生产率增长,且灌溉设施的作用较大.因此,加强灌溉设施、农村公路的建设有利于夯实农业发展的基础,优化农业生产中要素投入结构,提高农业TFP.  相似文献   

2.
考虑地区生产技术异质性前提下,将能源和碳排放纳入全要素生产率框架,利用共同前沿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考察中国区域物流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并结合"技术差距比率"衡量三大区域物流生产技术与全国潜在最优水平的差距,最后运用核密度估计和面板模型分析物流全要素生产率的动态演进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物流技术效率总体偏低,东部实现全国最优生产技术,中西部差距较大,传统测度低估中西部物流技术发展潜力;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依赖纯技术进步,而非纯技术效率及规模效率变化;动态分析显示,区域和省际物流生产率水平分化明显,中西部表现出明显的"双峰"状态;政府支出、FDI、交通设施、研发、产业结构、市场需求、能源结构七个因素的研究发现,各因素对物流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均不相同,应当实施差异化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用技术密集型FDI、研究与开发(R&D)投资的比例指标评价了湖南引进的FDI质量;用技术密集型FDI对现代产业的贡献和技术密集型FDI的本地化程度、关联效应、技术进步效应、出口效应以及FDI企业的R&D活动对国内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等评价FDI的利用质量,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针对FDI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优惠政策拉大中国区域差距及挤压内资企业投资的问题,基于比较静态分析方法,在Romer内生模型基础上,求解了市场均衡时FDI优惠政策指数的门槛值,并对影响门槛值大小的因子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最终生产部门人力资本存量的增加、研发部门生产率的提高,以及本国技术吸收能力的增强都会使FDI优惠指数变大,但市场平均利率的上升却带来FDI优惠指数的减小,而FDI优惠政策指数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度则无法判断.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DEA 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模型,从效率变化、规模变化和技术变化的动态视角,探讨了电子商务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电子商务企业生产率增长经常伴随着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规模扩张,这表明电子商务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源于以上三种要素的组合,但技术变化在驱动全要素生产率变化中起着更为关键的作用.从电子商务商业模式的角度来说,B2C电子商务模式比B2B电子商务模式和在线旅游OTA业务有更高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在线旅游OTA业务虽然实现了技术效率的改进和规模的扩张,但技术能力下滑导致其全要素生产率水平下滑;B2B电子商务模式全要素生产率水平下降的原因则在于效率、技术和规模的同步下滑.这些发现启示企业管理者应该正确处理技术、规模和效率之间的关系,同时应针对不同的商业模式采取不同的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6.
本文借用生物学领域中种群之间的共生现象,利用Logistic模型建立了工业与农业相互作用的二元经济结构转换模型,并分析了该模型中均衡点的稳定条件,指出了工农两部门从非均衡到均衡的路径转换及其协调发展的途径.在工业发展初期,由于生产率较低,导致吸纳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能力差,可能出现劳动力"回流"到农业部门而形成"低积累均衡陷阱",此时有必要发挥政府指导作用;在工业发展中后期,其边际产出呈正效应,而农业部门边际产出呈负效应,为了保持经济持续发展,工业有必要反哺农业,以期两部门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针对以前文献加权WGM(1,1)模型人工赋权,由于序列(0)(n)后的权重未知,从而导致无法还原x(0)(n)以后的预测值的问题,本文提出了线性函数γ+δi赋权.本文首先证明了WGM(1,1)模型的基本形式;第二,基于WGM(1,1)模型的基本形式,用最小二乘法估计其参数γ,δ,a,b,构建了线性加权WGM(1,1)模型;第三,为对比分析,又构建了加权改进WIGM(1,1)模型;第四,通过技术创新实例对所构模型进行实证.其结果表明,WGM(1,1)模型能减少序列平均相对百分比误差(MAPE).若经过WGM(1,1)模型拟合后,仍有较大的MAPE值,这时还可以用WIGM(1,1)模型再拟合,以进一步减少MAPE值;最后,从理论与实证上,论述了WGM(1,1)和WIGM(1,1)模型的有效性及最佳使用条件.  相似文献   

8.
运用超越对数函数的随机前沿分析(SFA)模型和基于Malmquist指数法的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测算了1998~2004年期间江苏制造业28个部门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效率变化以及技术进步,并比较了2种方法的计算结果.研究发现,2种方法计算所得TFP变动趋势相同;无论按照SFA模型还是DEA方法测算,技术进步都是江苏制造业TFP增长的主要来源;2种方法计算所得制造业各部门TFP增长率排序显著相关,效率变动排序呈现一定相关程度,而技术进步的排序呈现一定程度负相关;SFA模型所计算出来的TFP增长率、效率变化和技术进步都要高于DEA方法计算所得结果.  相似文献   

9.
无标度网络中FDI技术溢出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BA模型中引入技术相似程度这一变量,分析无标度网络的形成过程及其结构特点对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新模型生成的网络具有无标度性.当节点之间的相对于外商的技术相似程度差异较大时,节点度分布变得相对比较均匀.网络中少数连接数较大的节点以及相对于外商高的技术相似程度对FDI技术溢出效应有重要影响,而网络的小世界特性以及节点间技术相似程度的差异,对于大节点企业所产生的影响起到一定的纠偏和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三江平原是我国粮食主产区之一,近年来农业水资源出现危机.预测该地区地下水动态变化趋势,对于指导该地区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有着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建立了基于RAGA的灰色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该模型克服了传统GM(1,1)模型存在明显系统误差的缺点,既具有GM(1,1)模型对数据确定性方面把握的长处,也融合了人工神经网络在不确定因素预测领域的优势.通过两种途径进行检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相对较高的预测精度.运用该模型对三江平原地下水埋深进行动态预测,未来五年内,如果仍按目前的发展模式,该地区地下水埋深仍将持续下降,从2007年到2012年,该地区地下水平均每年下降0.3m.预测结果对有关部门的政策决策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随着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对外直接投资(OFDI)和外商直接投资(IFDI),简称双向FDI,无疑对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面对美国再工业化战略的冲击,双向FDI能否发挥以及如何发挥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驱动作用,是需要迫切解答的问题。以新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构建包含双向FDI的经济高质量发展理论模型,并结合中介效应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实证检验并揭示了产业结构和技术创新这对“双引擎”在双向FDI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的中介作用以及美国再工业化战略的调节效应,采用夏普利值分解法量化了不同中介作用的贡献比例。研究结果表明:双向FDI能够显著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技术创新在其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而产业结构合理化存在遮掩效应;美国再工业化战略的实施既能直接调节双向FDI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也能通过调节双向FDI对产业结构高级化和技术创新的影响,间接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夏普利值分解结果显示,产业结构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边际效应大于技术创新的边际效应。通过区域异质性分析发现:产业结构合理化在沿海和内陆地区均存在遮掩效应,产业结构高级化仅在沿海地区存在遮掩效应,技术创新的中介作用仅在沿海地区成立;美国再工业化对双向FDI的调节作用在沿海和内陆地区均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结果有助于揭示双向FDI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为有效发挥双向FDI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积极作用提供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12.
持续农业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以世界农业发展状况为背景,阐述了持续农业的由来、概念、发展趋势和进展;农业生态系统、技术开发应用、农业市场经济和科学管理等方面的提出了发展持续农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生态农业是吉林生态省建设的重点内容之一。根据吉林省农业发展的特点,从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科技支持4个方面创建了生态农业综合评价模型,评价了吉林生态省建设之初(1999~2003年)的生态农业发展状况,为吉林生态省建设中的生态农业发展提供决策参考。表4,参14。  相似文献   

14.
胥莉  庄莹  孙昊 《系统管理学报》2020,29(5):934-942
要素流动产生溢出效应,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离不开省际间相互溢出效应的持续作用。通过构建GVAR模型,利用全国29省(市)的面板数据,在充分考虑各地区相互影响的异质性基础上,实证了上海、武汉和重庆各区域的经济增长空间外溢效应,以及3个中心城市间的相互溢出效应。研究表明:东部省际间经济增长的联动性较强,中部次之,西部较弱;而中心城市间的经济关联程度不高。进一步对溢出效应的变量回归分析,发现本地区的资本投入与外商直接投资(FDI)与溢出效应呈正相关,而外地区的资本投入与外商直接投资(FDI)对溢出效应呈负相关;实证结果有助于规划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模式,正确认识相互间的发展关系,推动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5.
基于灰色关联理论的FDI和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利用1998-2006年的时间序列和横截面数据,首先基于基尼系数测度了GDP、固定资产投资额、出口额、FDI和技术市场成交额区域分布的不平衡性;在此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理论分阶段实证分析了不同影响因素和地区经济发展差距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以不同的指标进行衡量,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程度也不一样;虽然在"入世"前后有所变化,但FDI的区域分布差异是造成东部、中部、西部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From the sector perspective of mining,manufacturing and services,the motivations of Chinese outward direct investment(further ODI)are discussed during the period from 2001 to 2012,acknowledging different host countries and firms’ownership structures.The estimated results justify that the location determinants of Chinese ODI differ between sectors,which implies the motivation behind such investment may vary.As expected,resource-seeking is the most important motivation for Chinese ODI in mining sector;market-and strategic asset-seeking motivations are possessed by both manufacturing and services sectors.The probability of the host country receiving Chinese FDI,as well as high FDI openness and frequent bilateral trade with China is favorable for doing business.Results also suggest that the factors increasing the probability of a country being chosen as a location for Chinese ODI vary between different host countries,as do different ownership structures.  相似文献   

17.
TheForcedGrowthofSocialProductionSystembyTechnologyandtheRealizationMENGXiaoran(ShanxiSoi.&Tech.DevelopmentStrategyResearchIn...  相似文献   

18.
长江三角洲土地资源利用与农业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长江三角洲土地资源紧缺,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土地的非农化速度很快。作为我国历史上的重点农业区,尤其是我国难得的大面积粮食高产区,保护耕地与建设占地之间的矛盾随着人口、经济高速增长将日益尖锐,不解决这个问题就无从谈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就可能有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认清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及其严峻态势基础上,对土地资源利用与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阐述了21世纪持续发展的途径与对策。表2,参4。  相似文献   

19.
以我国1980~2004年数据,应用动态计量学原理建立我国民族企业(CNIEs)出口与FDI企业(FIEs)出口的非线性动态系统(CN-FENLDS)模型,结果表明,FDI企业作为外来企业种群,通过耦合效应方式间接加速推动我国民族企业出口,而我国民族企业出口直接加速FDI企业出口,从而支持“促进论”观点;同时,我国应当对民族企业出口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更重要的还要提升民族企业出口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