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谷胱甘肽对老化小麦种子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不同浓度的GSH处理自然老化的小麦种子,研究了GSH对丙二醛(MDA),电解质渗漏和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的影响,结果表明,100-500mg/L的GSH能减少膜脂过氧化产物MDA的含量,同时降低电解质渗透量,GSH对POD活性影响较小,而对CAT活性的影响较大,100-500mg/L的GSH,使CAT活性大幅增高,300mg/LGSH处理是减轻老化小麦种子膜脂过氧化的最佳浓度。  相似文献   

2.
不同活力花生种子蛋白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生种子经人工加速老化处理后种子活力下降,其蛋白质总含量、胚轴和子叶中的蛋白质含量均随之下降,胚轴、子叶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也随种子活力的下降而减少,低活力花生种子胚轴可溶性蛋白质和结合蛋白质的合成能力显著下降.低活力种子萌发时,贮藏蛋白质迅速降解,而新合成的蛋白质却较少,随着种子活力的下降,胚轴可溶性蛋白质和结合蛋白质的种类也随之减少.  相似文献   

3.
棉花老化种子活力与生理性状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老化种子活力与其生理性状的相关性,以5个人工老化的棉花品种为材料进行发芽试验,分别测定其种子发芽指数、发芽势、发芽率和幼苗的电导率、MDA(丙二醛)含量、CAT(过氧化氢酶)及POD(过氧化物酶)活性.结果表明:不同棉花品种老化种子的活力指标存在一定的差异;相关性分析显示,棉花老化种子活力指标与MDA、电导率呈一定的负相关,与CAT、POD呈正相关,其中发芽势和发芽率与POD为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油菜种子颜色与耐贮性的关系,以高温(40℃)高湿(100%)人工老化湘杂油631黄、黑粒种子为材料,分析不同老化时间下的萌发特性和抗氧化生理生化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人工老化加深的条件下,湘杂油631黄、黑粒种子的萌发率均显著下降,且黄籽的生活力下降明显快于黑籽;人工老化3d的种子相对于未老化的,O-2产生速率和H2O2含量均有大幅度提升,脂质过氧化终产物MDA含量明显提升;抗氧化SOD和CAT活性均有显著提升,AsA含量明显下降;老化过程中,黄粒种子的O-2产生速率和H2O2含量均高于黑粒种子,SOD活性和AsA含量明显低于黑粒种子,湘杂油631黑粒种子比黄粒种子具有更好的耐贮性,其耐贮性主要依赖于黑粒种子含有活性更多的非酶抗氧化物质.  相似文献   

5.
花生种子萌发早期事件与活力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花生种子萌发早期,不同活力胚轴的呼吸模式与吸水模式对应一致。吸胀初始活力低的种子吸水快,呼吸强度也高,停滞期后则活力高的种子吸水迅速,呼吸强度亦高。预吸胀处理减轻种子的渗漏,浸泡液的电导率和紫外吸收物质的数值下降,细胞的修复效率与种子活力有关。胚轴的膜脂不饱和度与种子活力亦呈正相关。Ca~(2 )与PAs处理可改善膜透性,减少渗漏,增加膜脂不饱和度。  相似文献   

6.
吸湿-回干处理对油松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吸湿-回干处理技术,研究不同处理方法和不同温度对油松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20℃吸湿处理,能较好地提高油松种子发芽率,发芽率由77%提高到83%。吸湿-回干处理技术对油松种子发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PEG和GA3引发处理对老化毛竹种子理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聚乙二醇(PEG)和赤霉素(GA3)引发处理对不同老化程度毛竹种子生理生化的影响,探寻提高毛竹种子活力的最佳处理方法。【方法】采用高温高湿法(温度40 ℃、相对湿度95%)模拟种子自然老化过程,筛选出不同活力水平的毛竹种子; 然后采用PEG和GA3进行引发处理,测定其生理生化指标。【结果】随着毛竹种子老化程度加深,种子浸出液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和MDA含量增加,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等保护酶活性降低,种子内源GA3和吲哚乙酸(IAA)含量降低,脱落酸(ABA)含量升高,GA3/ABA比值降低。而且,种子老化程度越深,种子活力提高越显著。与未引发处理相比,PEG和GA3处理均显著降低毛竹种子浸出液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降低膜脂过氧化水平,保护细胞膜的完整性,提高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保护酶活性及GA3和IAA含量,降低ABA含量,从而提高GA3/ABA比值。【结论】适宜的PEG(质量分数为20%、20℃浸种24 h)和GA3(质量浓度为500 mg/L、25℃浸种12 h)引发处理均能提高老化毛竹种子的活力水平,促进种子萌发,可为毛竹实生苗繁育提供参考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8.
对三种活力的小麦种子生理生化变化及其修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种子活力的下降,种子渗透液的电导率和外渗可溶性糖含量及丙二醛(MDA)含量升高,而呼吸速率、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专一性过氧化物酶(APX)和淀粉酶(AMY)活性下降.与高活力种子相比,中活力种子中的CAT和APX活性显著下降,分别下降了35%和48.5%;而低活力种子在膜的透性及膜质过氧化、POD及淀粉酶活性的变化差异显著.不同活力的种子经抗坏血酸(ASA)和青霉素修复处理后的结果表明,ASA能提高中活力种子的活力,对老化小麦种子的修复效果较好,而青霉素的作用并不理想.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4个早籼稻品种幼苗期耐冷性的生理特点,在人工气候箱内经26℃(对照)、12℃、10℃和6℃处理4 d后,测定分析水稻幼苗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丙二醛(MDA)含量、抗坏血酸(AsA)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电解质渗漏率6个生理指标的变化及其与抗冷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相同低温胁迫条件下,株两优120和金优L2两个早籼稻品种幼苗期POD活性、CAT活性、AsA含量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高于准两优143和湘早籼45号,而MDA含量及电解质渗漏率均低于准两优143和湘早籼45号.上述结果说明两系法杂交稻株两优120的耐冷性最强,三系杂交水稻金优L2次之,两系法杂交稻准两优143和常规水稻湘早籼45号耐冷性稍差.  相似文献   

10.
用硅胶干燥向日葵种子,得到5%以下不同含水量的种子,于50℃人工老化,同时进行抗氧化酶系统、MDA、热稳定蛋白的动态变化跟踪比较,结果表明:人工老化后,适当超干的(MC=3.67%,MC=2.08%)种子仍具有较高的发芽率与活力指数,且种子内部清除活性氧的酶SOD(超氧歧化酶)、POD(过氧化物酶)、CAT(过氧化氢酶)仍保持较高的活性,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的积累也明显少于对照,热稳定蛋白也以适度超干的向日葵种子为最高.  相似文献   

11.
磁场处理土壤对油菜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应用室外盆载试验的方法,将土壤磁效应与生物磁效应相结合,研究了磁处理土壤对油菜苗期、生长中期和成熟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活性(CAT)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磁处理土壤提高油菜SOD、CAT的活性,而MDA的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12.
为探明砷胁迫对烟草生理特性的影响,选用本生烟草(Nicotiana benthamiana)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挑选了生长4周后健壮的烟草苗进行砷(As2O3)胁迫处理(50μg·L-1),并于处理后0、24、48、72和96h分别取样并进行相关生理指标(叶绿素含量、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测定.结果显示:随着砷处理时间的延长,本生烟草叶片叶绿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呈先升后降趋势,过氧化氢酶活性呈下降趋势,丙二醛含量呈上升趋势.试验数据表明:短时间的砷胁迫烟草会出现自我保护现象,但胁迫超出一定时间(24h)后对烟草造成一定的伤害.  相似文献   

13.
天麻多糖对亚急性衰老模型小鼠自由基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天麻多糖对衰老小鼠自由基代谢的影响。分别测定小鼠血清、肝、脑、心组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过氧化氢酶 (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Px)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表明:与模型组小鼠相比,天麻多糖大剂量组可显著提高衰老小鼠血清、肝、脑、心组织中SOD和CAT活性(P<0. 01),明显抑制衰老小鼠血清、肝、脑、心组织中MDA的形成,可显著提高衰老小鼠血清中GSH-Px的活性。说明天麻多糖具有较好的清除自由基,降低MDA的含量,延缓细胞衰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水杨酸对水分胁迫下菜豆若干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考察了外源水杨酸处理对水分胁迫下菜豆幼苗叶片的含水量、光合色素含量、电解质外渗率及SOD、POD、CAT活性和根的电解质外渗率及SOD、POD、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水杨酸能减缓水分胁迫下菜豆幼苗叶片含水量和光合色素含量的下降,保持叶片的SOD、CAT和根的SOD、POD、CAT活性,但却增加了叶片和根的电解质外渗率,降低了叶片POD的活性.由此看出,水杨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够缓解水分胁迫对菜豆幼苗造成的伤害.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桢楠种子脱水过程中的生理响应进行研究,探讨恰当的脱水处理方式,为桢楠种子的长期保存提供必要的理论和技术支持。【方法】采用硅胶脱水的方法对桢楠种子进行脱水处理,当失水率在0、3%、6%、9%、12%、15%和18%时进行各项生理指标的测定,研究其脱水耐性。【结果】桢楠种子初始含水率为37.74%,初始生活力为89.41%,半致死含水率为29.09%,表现出较高的顽拗性。桢楠种子在硅胶脱水过程中,生活力逐渐下降;电导率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不断上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均先上升,之后急剧下降;同时,桢楠种子的SOD活性和CAT活性均分别与电导率和MDA含量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833、-0.743、-0.819和-0.871)。随着脱水的进行,桢楠种子保护酶系统受到抑制,膜脂过氧化作用加强,引起其膜透性加剧,有害过氧化物积累,进一步引起种子生活力降低乃至完全丧失。【结论】桢楠种子表现出较高的顽拗性,在储藏过程中应特别注重其对水分的需求,种子储藏的最佳含水率为34.74%,在生产实际中含水率可控制在34.74%±3%。  相似文献   

16.
用不同体积浓度生化出水对玉米进行水培试验,测定了处理后的玉米根尖细胞微核率、玉米幼苗抗氧化酶活性、活性氧水平以及氧化产物含量,目的在于探讨生化出水的生态风险性,并为其生物监控指标的确定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生化出水处理后,玉米根尖细胞微核率显著上升,玉米幼苗叶片中H2O2、PCO和MDA的含量明显增加,POD和CAT的活性升高,而SOD的活性却降低.这一结果提示,经过处理后的焦化废水其中污染物含量大幅降低,但其生态风险依然存在,这可能与植物体内自由基水平的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17.
对糖多孢红霉菌菌种保藏过程中一些生理生化变化规律进行研究.采用氮蓝四唑还原法、愈创木酚法、紫外吸收法、硫代巴比妥酸(TBA)比色法和双组分分光光度计法,分别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及丙二醛(MDA)与可溶性糖的含量.结果表明:在糖多孢红霉菌保藏过程中,SOD、POD、CAT酶活性与可溶性糖的含量随着菌种保藏时间的延长呈现先上升后下降,MDA随着时间的延长先下降再上升趋势.上述3种酶活性与MDA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呈现出一定的规律,可以用SOD和MDA作为判断该菌种是否老化的一种生理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8.
超强静磁场对小鼠抗氧化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超强静磁场对一周龄小鼠抗氧化和免疫功能的影响.采用磁感应强度为12 T的超强静磁场分别照射小鼠8,12,16 h,照射结束后6,12,24 h,分别取肝脏检测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取胸腺和脾脏,测定胸腺、脾脏指数和脾淋巴细胞增殖率.结果表明,超强静磁场可以显著提高小鼠肝脏的CAT和GSH-Px的活力,降低MDA含量,提高机体处理自由基的能力,减少脂质过氧化产物的生成;磁场显著提高小鼠的脾淋巴细胞增殖率,脾脏和胸腺指数也有所升高.试验表明,超强静磁场可以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从而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对延缓衰老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