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蔡成海 《科技信息》2012,(30):349-349
朝鲜族年画是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朝鲜族年画的造型、构图、色彩特点的梳理和探究,归纳总结出朝鲜族年画的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2.
马婧 《科技信息》2013,(5):145-145,173
湖湘民间绘画是劳动人民基于情感、信仰、审美、社交等需要进行的创作。它的风格独特、内容丰富、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具有鲜明的湖湘艺术形式。湖南省隆回县滩头镇木版年画就是湖湘民间艺术的典型代表。作者通过对滩头木版年画系统、深入地探索,了解滩头木版年画形成因素和艺术价值,为其探索一条生存发展之路,从而达到在发展中寻求保护的目的。同时,也试图通过对它的艺术形式的专题研究为室内传统装饰艺术的发展找寻方向。  相似文献   

3.
木版年画起源于春节贴在门上的"桃符",桃符是年画的艺术雏形,历史久远。它伴随着雕版技术的产生兴于宋,盛于明清,是中国传统绘画中最具民间特色的艺术形式。朱仙镇木版年画和桃花坞木版年画有着相同的历史渊源,但由于它们所处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以及历史境遇的不同,所呈现出来的风格面貌有着很大的差异。通过比较研究它们的历史沿革及风格差异,使我们更好的继承民族文化遗产,提高创新能力,增强民族自信心,为艺术创作和艺术设计提供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4.
平阳木版画是一种民间年画性质的雕版画。在民族传统造型艺术方面,它是彩陶、青铜器、画像石、石刻线画、宗教壁画等民间艺术的反映和延续。平阳木版画文化集丛贮存了可贵的人文知识、创作情感和科学技能,它的兴盛与发展的本土性特点是以中国传统文化千余年来积累的"生活性"为基础和契机的,它蕴含着民族创造和审美最本原的精神营养。民间木版画是文化资源链接、交叉、重叠的研究课题,其艺术价值和相关学科的"文化集丛"对民间美术考古、文艺理论和在当代的美术创作及视觉传达设计,以及图像与影视的历史关系研究中都有交叉的再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重庆梁平木版年画数字文创设计的新方法,让大家能有数字交互的参与感,让平面化的年画版面更加立体地呈现在大众的视野中。方法 运用主要形式为通过VR扫描,让观众能直观地看到年画色版的各个图层与组合后的效果,在VR眼睛与HTC的配合下,能让观众有效地参与非遗年画互动创作。结果 有效地简化了年画在设计过程中的繁复性,同时很大程度地减少了非遗体验活动中对材料的无效使用与漫长的耗时。结论 “虚拟年画”打造传统非遗年画并生成数字文创的方法,融通了传统与现实,有助于深度挖掘非遗类数字文创的文化主题,保证数字文创产品文化层次结构的完整性,是传统文化创新式传承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取材于历史、戏曲、神话、传说、故事、演义小说、现实生活等,从产生至今,题材内容有着相对的稳定性.按照题材的创作年代,目前开封朱仙镇仍在刻印的年画主要分为:建国前的传统年画、20世纪60年代新年画运动时期的新年画、成为物质文化遗产后的创新年画等三类,其中,传统年画题材在目前正在流通使用的题材中占到了73%以上,且不同艺人在持续的再生产过程中对传统题材的选择呈现出较大的共性;而创新年画则体现了更明显的多元化特征,艺人的个性更加彰显.在传统年画中,门神为主、多戏曲年画、重英雄情义、远离世俗、近代缺失等特征明显,共同表达了年画所承载的地方文化,更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7.
泰安年画历史悠久,至今在民众中仍有一定市场。泰安年画起源和泰山礼神的民间信仰有密切关系。泰安年画题材多是各类神像,泰安神像年画突出的题材和艺术特点,是对现有年画题材的丰富和补充,具有重要艺术价值、民俗价值和文化价值。泰安神像年画突出的题材与艺术特点均归因于其特殊的泰山文化基础,泰山文化是孕育泰安神像年画的母体,标记了泰安神像年画的独一无二性。  相似文献   

8.
论朱仙镇年画的装饰特点与其生存观的联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分析年画的装饰特点以及中原腹地的具体历史地理条件,论述了中国传统年画何以在朱仙镇广为发展及传播。并且浅析了朱仙镇年画独特装饰特点的由来。  相似文献   

9.
探讨杨家埠木版年画的色彩特征与设色规律.从杨家埠木版年画的地域位置、题材内容、色彩等方面,分析了杨家埠年画的色彩象征性表现及色彩对比与和谐的设色规律.总结出杨家埠木版年画中的色彩美感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意识形态下的统一性与独特性.  相似文献   

10.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国元素也是丰富而传奇。中国元素包括能够标识出中国特色的各种元素,例如中国传统建筑、书法、绘画、服装、物品、植物、动物(如,大熊猫)等,都可以称为中国元素。这些元素在现代招贴艺术设计当中的应用又使得艺术作品充满了中国民族特色。文章介绍了剪纸、年画以及其它常用中国元素在现代招贴中的运用实例。  相似文献   

11.
潍坊杨家埠年画历史悠久。它以其浓郁的乡土气息,朴实、浪漫的风格和独特的审美标准和情趣而成为中国民间艺术的瑰宝之一。审美情趣是创作的内在情感因素,美感特征则是它的表现形式。本文旨在通过对这紧密联系的两个方面关系的论证,进一步从杨家埠年画的审美标准、情感基调和主题表达来研究和体味它的审美情趣的内在真谛;从杨家埠年画的构图布局、装饰意味、象征意义和表现手法几方面剖析和总结它独特的美感特征。  相似文献   

12.
张琦 《科技资讯》2009,(34):198-198
朱仙镇木版年画作为中国木版年画的鼻祖,根植于中国民众的世俗生活,然而,20世纪的中国,整体沉浸在由农业手工业文明转向工业文明的现代化潮流中,朱仙镇木版年画不可避免地面临严峻考验。当务之急是做好传承和振兴研究工作,使其与现代社会紧密结合起来,从而开创朱仙镇年画更为灿烂的未来。本文试图以此为基点,对朱仙镇年画的传承与振兴作些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13.
天津杨柳青年画历史悠久,享有盛名,而且极富特色,在制作方法、题材内容和表现手法上别具一格,堪称民间艺术的瑰宝。美丽鲜艳的年画,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折射出中国传统社会的民众信仰、风俗习惯和美好情感。然而随着时代的变换,这种古老的艺术品渐渐远离了人们的生活,从大众消费品逐渐变为艺术收藏品,市场在不断萎缩,同时杨柳青木版年画也遭遇到“丝漏”这种新工艺的挑战。针对目前的现状,既要采取措施保护古老的民间工艺,继承文化遗产,又要开发利用这一文化资源,使其在新的时代迎接挑战,焕发生机。  相似文献   

14.
朱仙镇木版年画是中国最早的木版年画,其造型独特,形式多样,主题鲜明,意义厚重。本文首先追溯其历史及发展进程,随后对其制作工艺及构成进行较为详尽的讨论。在此基础上,作者对其主题的文化意涵做了较为深入的分析,指出年画与模仿巫术及自我实现预言的内在关联及意义所在,并对其艺术风格的内源性宗教指向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5.
朱仙镇木版年画是中国四大木版年画之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民间情趣强烈,具有独特的地方色彩和淳朴古老的民族风格,是民间工艺美术中的一朵奇葩。朱仙镇木版年画中的造型线条粗犷,形象夸张,构图饱满,质朴大气。它最切合实际生活并执著于对合人意的生命价值。从中不难看出,以需要为目的的民间文化观念及衍生出的原始意味极强的审美趋向,自然地成为了朱仙镇木版年画造型中的审美特性。  相似文献   

16.
高密扑灰年画是历代传统绘画与民间年画艺术结合的产物,是传统绘画包括文人画、庙宇壁画与民俗需求融汇促生而成的民间绘画,在造型上有具象、抽象、夸张、变形、概括、装饰等方法运用,也有写实、写意、工写兼备表现之分,形成了风格各异、形式多样的各类造型,其造型观念呈现出意象化、理想化、程式化和多样性并存的复合性造型特征,有丰富文化内涵和独特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7.
武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是中国传统文化在武术运动中的集中反映.它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下,又有其独有的理论涵义和文化渊源.中华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和独特的表现形式,具有兼容并包、道德至上、哲理性、技击性、健身性、娱乐性等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8.
"年画人"是东昌府木版年画艺术实践中的主体,他们因为年画而结成了各种关系,并由此形成了组织。这些组织既是年画生产、销售的基础,也带着当地乡土文化的深刻印记。"年画人"以乡土社会的家族和类家族主义文化为支撑,通过继承与合作、介绍与帮带、雇佣、串版等方式,以画版为媒介,以画店作坊为场所,形成了一个非正式的生产组织,这个组织,又通过作坊和作坊主扩展至销售领域。  相似文献   

19.
《潍坊学院学报》2016,(5):73-78
杨家埠木版年画具有浓郁的民间性和地域性,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同样作为造型艺术,油画和杨家埠木版年画有着许多相通的地方。对杨家埠年画文化元素,如主观意识、色彩的象征性和最大表现力、意象造型和质朴线条等加以研究提取,并融入到油画创作中去,对于杨家埠年画文化元素的传承和保护,以及对推动油画民族化进程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具有深厚底蕴的中国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先决条件,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思想基础,同时它也是构建中国国情的一个重要方面,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又弘扬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含义的基础上,进一步诠释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融合符合客观规律性,同时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最后提出要辩证地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