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利用响应面优化龙胆草中龙胆苦苷的提取工艺.方法以龙胆草为原料,考察了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及提取温度对龙胆草中龙胆苦苷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Design Expert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响应面实验设计,确定龙胆草中龙胆苦苷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及结论:在乙醇浓度为70%,提取时间为3h,提取温度71.5℃,料液比1:10时提取率最佳,龙胆苦苷提取率可达5.56%.  相似文献   

2.
应用响应面法优化酶法提取白背毛木耳子实体多糖的工艺条件。使用纤维素酶辅助进行白背毛木耳子实体多糖的提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试验设计构建了模型并确定酶用量、pH值、提取温度、提取时间等4个主要影响因素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最佳的工艺条件为:纤维素酶用量3 774 U/g、pH为4.9、提取温度50.2℃、提取时间135 min,在此条件下白背毛木耳子实体多糖的提取率为15.47%,与模型预测值15.52%的相对误差仅为0.323%。  相似文献   

3.
以黄芩为原料、甲醇为提取剂,采用醇提酸沉法从黄芩中提取黄芩苷.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探讨了甲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4个醇提条件对黄芩苷提取率的影响,结合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确定最佳提取条件:甲醇浓度为65%,提取温度为80℃,提取时间为2.5h,料液比为1∶10,黄芩苷提取率可达到23.03%.该方法提取率高,纯度高,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4.
采取超声波协同复合酶法探究广金钱草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采用加权评分法,以广金钱草多糖的得糖率和含糖量的综合得分为评价指标,考察液料比、超声时间、超声温度、酶解pH、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因素对广金钱草多糖综合得分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筛选对广金钱草多糖综合得分影响较大的因素,根据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优化广金钱草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实验研究表明,在复合酶提取(质量比木瓜蛋白酶:纤维素酶:果胶酶=1:1:1),酶添加量固定为1%的条件下,超声协同复合酶法提取广金钱草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液料比为50:1(g/mL),超声时间为86 min,超声温度为50℃,酶解时间为60 min,酶解温度为60℃,酶解pH为5.5.在此条件下,得到多糖的综合得分达92.02,与响应面模型的预测值相符合.此方法可以很大程度提升广金钱草多糖的提取量,表明利用响应面法优化广金钱草多糖的提取工艺是可行的,可为其工艺提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黄芩苷含量进行测定,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醇浓度、提取次数、提取时间进行考察,优选黄芩苷的最佳提取工艺;以静置时间、酸沉p H值、保温时间为考察因素,优选黄芩苷的最佳纯化条件.结果表明,黄芩苷最佳提取工艺为用70%的乙醇提取3次,2h/次;最佳纯化工艺为将提取液用酸调整p H值为2. 0,保温30min,静置12h,由此提取工艺和纯化工艺可以获得含量较高的黄芩苷,工艺稳定可行.确定黄芩苷的最佳提取工艺和纯化工艺,为黄芩苷的工业生产提供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在假酸浆提取物制取黄酮苷元过程的酶解工艺.依次对纤维素酶、果胶酶及复合酶进行了去糖基化修饰研究.结果表明,复合酶去糖基化作用相较于两酶单独作用效果更佳,其最佳工艺条件为:pH值为假酸浆提取物的自然pH值,酶解温度为40℃,含酶量为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各0.5%,酶解时间4 h,还原糖浓度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优化麻花艽地上部位苦苷的提取方法.方法:以提取温度、料液比及提取次数为主要因素,采用三因素三水平进行优化,以苦苷类成分(龙胆苦苷和獐牙菜苷总和)的含量为响应值,采取Box-Behnken响应面进行优化.结果:由实验得到麻花艽苦苷最佳提取工艺,提取温度66℃、料液比1∶12、提取次数3次,该条件下苦苷总量为10.93mg.结论:响应面优化麻花艽地上部位苦苷的提取工艺,为麻花艽地上部位后续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采用正交实验法优选纤维素酶降解胡芦巴半乳甘露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以黏均分子质量和还原糖得率为指标,考察了酶解温度、酶解时间、酶用量及pH对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素酶降解最佳工艺条件为:酶用量1500U/g,酶解温度50℃,pH 5.0,酶解时间150min,影响降解工艺的主次因素顺序为:酶解温度>酶用量>酶解时间>pH.所得产物的黏均相对分子质量1.2×105,还原糖得率5.1%.  相似文献   

9.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高产淀粉酶菌株的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通过单因素试验,评价了不同温度、pH值、时间、碳源浓度、氮源浓度和摇床转速等6个因素对菌株产淀粉酶含量的影响.对蛋白胨质量分数、玉米粉质量分数、pH值和温度等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中心组合设计,响应面分析结果为pH值对产酶影响显著,最佳培养条件为pH值为6.5,玉米粉质量分数为0.3%、蛋白胨质量分数为0.5%、培养温度为35℃、培养时间为30 h.  相似文献   

10.
采用超声波提取法从成熟鲜柚皮中提取柚皮苷,运用响应面法优化柚皮苷提取条件。考察料液比、提取时间、乙醇浓度等因素对柚皮苷提取率的影响。响应面实验结果表明:柚皮苷超声波提取的最佳条件为料液比1∶35,乙醇浓度65%,提取时间60 min,此工艺条件下所得柚皮苷得率为6.26%。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白腐真菌对黄芩苷生物的转化方法和模型,采用生长细胞转化法和静态细胞转化法对黄芩苷进行生物转化,使用超声波处理培养液,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转化产物.检测结果显示,在黄芩素标准品相应保留时间内有明显出峰,表明白腐真菌内的诱导酶、胞内酶能将黄芩苷转化为黄芩素.经实验确定最佳转化时间为96h,最佳pH为5.5,当料液比为1∶100时,最佳接种量是4片直径为10mm的菌饼.  相似文献   

12.
以西藏林芝茶树老叶为材料,采用复合酶有机溶剂法提取茶叶中茶多酚.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应用响应曲面法进一步优化提工艺,得到最佳提取条件:纤维素酶用量6 mg,果胶酶用量8 mg,溶剂体积分数68%,料液质量浓度0.024 g/mL,提取温度56 ℃,提取时间129 min,pH=5.0,茶多酚提取率为15.61%.  相似文献   

13.
以真姬菇(Hypsizigus marmoreus)下脚料为原料,采用纤维素酶提取可溶性膳食纤维(soluble dietary fiber,SDF),在加酶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酶解p H等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分析优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纤维素酶添加量为0.57%、酶解温度为57.98℃、酶解时间为3.70 h、酶解pH为5.15,在此条件下,真姬菇SDF提取率达到10.20%。  相似文献   

14.
利用能源甜菜进行乙醇发酵已引起人们重视.由于发酵温度对乙醇发酵效果影响较大,为了探讨不同菌种对发酵温度高低的适应性,筛选适应高温发酵的优良菌株,本研究首先利用温度单因素筛选出耐高温菌种HADY,45℃时乙醇转化率仍达81.68%;菌种ADY在31℃时乙醇转化率最高.然后利用Plackett-Burman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RMS)从与发酵相关的9个因素:底物质量浓度、料液比、加菌量、营养盐添加量、加磷量、pH值、转速、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中依次筛选出底物质浓度、发酵温度和加磷量3个主要影响因素.优化后的工艺参数为:底物质量浓度为12%、料液质量比1:1、加菌量15%、营养盐0.5、加磷量0.9%、pH值5.0、转速130r/min、发酵温度37℃和发酵时间44h.此条件下的乙醇转化率为89.43%.  相似文献   

15.
采用响应面法对酶解提取鳊鱼鱼鳞胶原蛋白的工艺进行优化。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根据Box-Behnken实验设计的原理,以酶解温度、pH值、酶解时间为自变量,以胶原蛋白含量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优化分析。结果表明:设定的3个影响鱼鳞胶原蛋白提取效果的因素,其影响大小依次为pH值酶解温度酶解时间;优化分析获得鱼鳞胶原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31.32℃、pH值4.24、酶解时间1.95 h、加酶量1.5%,胶原蛋白的含量为883.64 mg/g。为了方便实际操作,将鱼鳞胶原蛋白的最优工艺条件修正为:酶解温度31℃,pH值4.2,提取时间2 h、加酶量1.5%,实际得到胶原蛋白含量为881.78 mg/g,实验结果与理论值基本吻合,说明模型的可靠性较高。  相似文献   

16.
响应面法优化纤维素酶提取三叶青多糖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优化三叶青多糖的酶法提取工艺,选用纤维素酶提取三叶青多糖。通过单因素试验法和响应面分析法,考察酶加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水料比这4个因素对三叶青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得到的最佳提取条件为:酶加量0.274%,酶解温度60.5℃,酶解时间62.4 min,水料比25.8∶1(体积∶质量,mL/g),此条件下三叶青多糖的实际提取率为10.47%,与理论最佳提取率10.43%相比,相对误差为0.38%。此结果表明,运用响应面法优化得到的工艺条件准确可靠,能够真实地反映各因素对三叶青多糖提取率的影响,该提取工艺稳定合理、客观可行。  相似文献   

17.
研究普鲁兰酶对蜡质玉米淀粉脱支工艺的影响.以还原力(DE)为考察指标,探讨pH、温度、加酶量和酶解时间对玉米淀粉脱支的影响,采用响应面法对酶解过程中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玉米淀粉脱支工艺单因素试验中最适的酶解条件是:pH 5.0,温度50℃,加酶量7.2U/g,酶解时间12h;最佳酶解条件为:pH 5.3,加酶量8.1U/g,温度50℃.最佳条件下得到的DE为0.57,较单因素试验的DE高,证明此优化条件能较好地提高蜡质玉米淀粉的脱支程度.  相似文献   

18.
中药黄芩提取方法的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均匀设计法优化中药黄芩提取工艺,以HPLC法测定黄芩中黄芩苷的含量,并以此为指标考察乙醇体积分数、乙醇溶剂用量、浸泡时间、蒸馏时间和黄芩粒度5个因素对黄芩苷提取收率的影响.实验确定乙醇体积分数为60%,乙醇溶剂用量为70~90 mL,浸泡时间为0~3 h,回流时间为120 min,黄芩粒度取0.1~0.5 mm为最佳的提取条件.本工艺设计合理,方法方便实用,预测性强,是优化中草药提取工艺的一个非常有效的工具.  相似文献   

19.
通过采集石油污染土壤,进行富集、培养、分离纯化,选取其中1株石油降解菌(CQ-5),采用长庆油田所采原油为降解底物,以核桃壳为固定化载体,采用吸附法固定微生物,分别考察pH值、温度、原油初始浓度、固定化时间对原油降解率的影响;通过响应面分析法优化降解条件,在此基础上进行降解实验.结果表明,单因素对原油降解率影响大小依次是温度、pH值、原油初始浓度、固定化时间,根据响应面模型分析确定最佳降解条件为pH值7.2、温度32℃、原油浓度为3 898mg/L、固定化时间为29.8h,此时7天原油降解率达到66.8%.  相似文献   

20.
正交试验法优选黄芪甲苷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对比煎煮法与回流提取法的优劣,探讨黄芪甲苷的最佳提取方法与工艺,以黄芪甲苷得率为指标,对提取黄芪甲苷的方法和影响因素进行了考查,结果表明:在预浸泡8 h,药材粉碎的前提下煎煮法主要影响因素为pH值,回流提取法主要影响因素为pH值和乙醇体积分数。进而确定:煎煮法最佳提取工艺,首次煎煮时间为1 h,pH值为12,提取温度为60℃;回流提取法最佳工艺,乙醇体积分数为60%,pH值为12,乙醇用量为药材质量的6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