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本文根据蠕虫状灰岩的岩石分类学特征、沉积特征和沉积组合特征,分析了蠕虫状灰岩的形成机理,提出与前人不同的成因观点.认为蠕虫状灰岩的形成与风暴浊流作用有关,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风暴岩.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蠕虫状链DNA分子的随机模型,利用强一阶收敛的傅里叶级数方法,导出了针对该模型的数值算法,模拟了分子的末段距以及相位空间的代表点,并对末段距的分布做了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一个新的模拟网络蠕虫传播的模型:SPIRQ蠕虫传播模型,该模型引入了新的主机状态-潜伏态,并采用动态的感染率;然后使用MATLAB软件对SPIRQ模型进行了数值仿真,通过将SPIRQ模型与经典的双因素蠕虫模型数值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发现SPIRQ模型能够模拟真实的蠕虫传播行为.最后测试并分析了模型参数α对蠕虫传播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聚丙烯腈共聚纤维的热机械行为与其组成密切有关。大分子链上氰基的强极性将显著影响链的刚性,从而影响热收缩温度和热收缩量。加热时氰基的环化是增加链刚性的另一个因素。收缩应力和模量都因环化而显著增加。衣康酸和酰胺基的存在促进环化反应的发生,由红外数据得到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5.
用LMC定向凝固技术研究铸铁石墨形态的控制,探讨了凝固速度、变质、衰退对石墨形态的影响。在一定条件下获得了反映过共晶铸铁凝固速度和变质剂加入量与石墨形态关系的定量数据。对石墨形态连续衰变过程的观察研究,发现了蠕虫状石墨向过冷石墨转变的分界线。这表明石墨生长机制在分界线处发生了突变,在理论分析和实验探索的基础上,本文提出石墨生长模型,认为在一定条件下,石墨形态可以相互转变。在经历球状石墨(?)蠕虫状石墨(?)过冷石墨(?)A 型片状石墨的变迁中,石墨生长机制发生了渐变(?)突变(?)再渐变的过程。其中球状石墨(?)蠕虫状石墨的转变是渐变,蠕虫状石墨(?)过冷石墨的转变是突变,过冷石墨(?)A 型片状石墨的转变是再一次渐变。  相似文献   

6.
基于传染病动力学建模方法,在考虑蠕虫病毒的传播机理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新的SIRS蠕虫病毒传播模型.利用微分方程定性理论对该模型进行了分析,研究了蠕虫病毒的传播规律,得到了蠕虫病毒消除的阈值,并进行了仿真.  相似文献   

7.
针对P2P网络的反应式蠕虫,提出基于良性蠕虫的优先传播恶性感染节点的邻居节点(PRIN)遏制策略.蠕虫传播模型给出后,分析了PRIN策略的特点和可行性,并进行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策略相比,PRIN策略进一步提高了蠕虫遏制效果,1‰数量的良性蠕虫即可有效遏制反应式蠕虫的传播,并在策略具体实施上忽略了良性蠕虫驻留节点类型的影响,降低了策略实施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仅认证方法无法检测到不在随机选择集合中的被感染节点,提出一种改进方法,应用序贯概率比分析(SPRA)和远程软件认证以检测蠕虫传播.首先,利用检测器观察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通信模式,识别正常流量中不会出现的连接链;然后,当探测器节点检测到蠕虫传播模式,则发起远程软件认证,且区域节点通过SPRA协作捕捉蠕虫传播.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与仅认证方法和支持向量回归(SVR)方法相比,所提方法的蠕虫检测鲁棒性更好.在蠕虫环境下,进行蠕虫检测和阻止所需的认证次数高于仅认证方法,低于SVR方法,总体开销较低.  相似文献   

9.
基于传染病动力学建模方法,综合性地研究了双蠕虫交互的AH-SIBV传播模型.利用微分方程定性理论对模型进行了分析和谱半径理论求出了模型的基本再生数,并利用李雅普诺夫函数和劳斯-霍尔维茨稳定性判据证明了模型的双平衡点在可行域内的全局渐进稳定性.研究了双蠕虫交互的传播规律,得到控制蠕虫传播的阈值.最后,MATLAB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结果,证明了本模型的正确性、有效性和实用性,为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蠕虫的大规模传播提供了有价值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根据建立CDC(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的思想,设计了基于CDC的良性蠕虫的部署以及响应机制.并且对于基于CDC的良性蠕虫对抗蠕虫的过程进行了数学建模.最后,对该模型进行了仿真试验.通过仿真结果,总结了影响CDC良性蠕虫对抗蠕虫传播的两个因素:响应时间和探针的蠕虫检测率.基于CDC的良性蠕虫的传播模型可以使得人们更好地理解以及预测良性蠕虫对抗蠕虫的速度以及规模.  相似文献   

11.
受生物动力系统中的捕食者/食饵模型的启发,使用数学模型对网络蠕虫和良性蠕虫(捕食者)间的交互行为进行了研究.提出一种交互模型来减少网络蠕虫的传播,通过交互模型得到了蠕虫是否灭绝的阈值,研究了良性蠕虫(捕食者)参数对交互模型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此交互模型能有效遏制蠕虫的传播,能明显减少感染主机数和降低蠕虫传播速度.  相似文献   

12.
五十年代初就有人用Monte Carlo方法来模拟表征溶液中线性大分子的构象,以后就不断有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报导.他们研究的对象大都是立体结构的烷烃大分子,采用了将大分子链放在空间格子(四面体或立方体)内作无规飞行的基本设想和模型,飞行后的空间坐标,用矩阵变换法(其中用了Monte Carlo模拟)就能比较方便地得到.我  相似文献   

13.
在氮气保护、60℃的实验条件下,用水杨酸对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末端修饰合成了树状大分子PAMAM-S.对其经过荧光分析,探讨PAMAM-S树状大分子的代数、pH值、浓度等影响其荧光强度和光致发光位置的变化.并进一步研究分子力学和动力学性质,结果表明低代PAMAM-S分子空间结构完全是舒展开的,无弯曲现象,分子具有刚性.  相似文献   

14.
一种随机-无标度混合的P2P蠕虫传播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现有模型中只用节点度来构建蠕虫网络的不足,文中结合无标度网络性质和实际P2P网络通信的特点,引入一个表示新节点连接概率的调节参数,在此基础上以随机选择与优先依附混合的方式建立蠕虫传播模型,并利用平均场理论和Matlab仿真对模型的演化机理进行研究.理论分析与仿真实验表明:选择蠕虫网络中合适的节点和新感染蠕虫主机建立的连接与连接概率、节点吸引力等因素有着紧密的联系;所建立的蠕虫网络具有无标度网络的性质.  相似文献   

15.
以聚乙二醇为中心嵌段,经ε-己内酯开环扩链,进而用丙烯酸酯封端合成了大分子单体.其水溶液在光引发剂存在下,能被UV引发聚合形成水凝胶.通过对水凝胶结构表征和水凝胶质量分数、溶胀比等性能的分析表明:该大分子单体的水溶液在紫外光作用下能迅速聚合形成水凝胶,水凝胶吸水快,溶胀比大;可通过改变大分子中PEG链段的相对分子质量或不同链段相对分子质量的PEG的大分子共混来控制溶胀比. 该水凝胶是一类可作为大分子药物控制释放的可生物降解材料.  相似文献   

16.
针对网络蠕虫传播特征,对主动蠕虫传播模型进行了修正和改进,进而提出了一种基于子网保护的蠕虫传播模型.该模型在保证实际使用地址数和利用保护比例的修正模型的情况下,考虑了不同的扫描策略、每个周期的有效扫描数以及本地优先扫描等因素,并用它们评价了基于本地网络的蠕虫检测定位方法对蠕虫在整个网络中的传播速率的抑制效果.计算结果表明,如果网络中的多数子网都能部署蠕虫防御系统,则能大幅降低蠕虫在全网中的传播速率.  相似文献   

17.
为了能够深入了解Witty蠕虫传播的具体过程和采取更为有效的防御措施,利用动力学方法提出了一个含有潜伏期且在潜伏期内和感染阶段均具有传染性的模型.根据网络的实际情况,该模型考虑了延时因素,采用了动态感染率.利用该模型得出了蠕虫爆发的阈值.将已有的模型与该模型进行了比较,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更好地符合Witty蠕虫的实际传播数据,偏差比已有的模型分别减小了4.4 %和6.2 %.  相似文献   

18.
重庆地区早三叠世沉积中广泛发育一种"错时相"灰岩———蠕虫状灰岩。通过对重庆地区十余条典型剖面飞仙关组及嘉陵江组进行野外观察、采样及室内薄片鉴定、扫描电镜研究,认为蠕虫状灰岩由形似蠕虫的"蠕体"和浅色基质组成,其中蠕体形态多样,常呈条带状、粒状、不规则状发育于基质中,蠕体的主要成分为方解石(质量分数高达95%以上),基质中相对含有较多黏土,但方解石的质量分数依然可达到85%~90%。蠕虫状灰岩中几乎见不到大的生物化石,镜下可观察到黄铁矿颗粒及藻类痕迹。按形态可将蠕虫状灰岩分为顺层线纹状、断续点状和异形杂乱状3类,其形成主要和菌藻类活动有关,并且在其形成过程中风暴作用影响明显,后生动物(如腕足、腹足及双壳类)的扰动会抑制蠕虫状灰岩的发育,因此蠕虫状灰岩的成因是(低等)生物与水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二叠纪末-三叠纪初特提斯洋海水温度高,大气CO2含量极高而O2含量却极低,相应的古海洋是停滞的、缺氧的并且伴随有频繁的风暴,这些都为蠕虫状灰岩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19.
为准确反映全焊接刚性节点在钢框架结构倒塌过程中的受力状态,对其在结构大变形情况下的受力机理和分析模型进行了研究.基于对全焊接刚性节点试验的准确模拟,研究了节点在弹塑性状态下的受力机理和变形特点,并对传统的节点组件模型进行了改进;分别对采用不同节点模型的钢框架子结构进行静力和动力非线性分析,研究不同节点模型对钢框架结构抗连续倒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全焊接刚性节点在弹塑性阶段以节点域的剪切变形为主;悬链线效应引起的梁内轴拉力不仅削弱节点的承载力,还降低节点的延性;改进节点组件模型能够较准确地反映钢框架结构在连续倒塌静力和动力分析时节点的弹塑性受力状态.  相似文献   

20.
1 塑料熔体的物理模型 采用周持兴等的构象球模型(见图1),设想熔体大分子群相互交织成一个可形变的粘弹基体。从中任选1个代表大分子,其周围的分子链段与之相互排斥、缠结,犹如无规长链处于含无规分布障碍的基体中。在图1中,障碍用圆点表示。当熔体静止时,可设想这个代表大分子的构象被1个球壳所包围,[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