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萧红的创作风格是现实主义的。她个人不幸的人生遭际,以及“九·一八”之后的故乡东北人民的悲惨命运,使得她在创作之初就格外关注人间的苦难。作为女性作家,萧红感受最深、体会最切的,当是她作为女人的那份经验,这就使得她的现实主义创作的对象主体自然集中在女性角色身上。深深同情女性的命运,热切呼唤女性的平等,热情讴歌女性的反抗,是萧红创作女性题材作品的主要特征。深入分析和正确把握这一特征,是我们认识萧红现实主义创作风格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萧红是个很有创作个性的作家。她是一位有着强烈悲剧意蕴和主体意识的作家,她曲折坎坷的经历、支离破碎的婚姻、对于生活的独特认知都是形成她小说悲剧意蕴的主要原因。本文主要以萧红小说的叙事为侧重点展开论述,分析萧红小说的别具一格的叙事艺术和思想意蕴。  相似文献   

3.
萧红散文经久不衰的魅力,在于她坚定地站在个人生活积蓄及迸发的立场上,把自我情感的体验作为艺术的喷泉,让内心深处的情感小溪流淌出来,然后折射外面的世界,她以独特的生命体验和真情率真的笔触营造了一种迷离凄清之美,给读者带来时代的广阔的悲剧之感。  相似文献   

4.
《小城三月》是萧红最后一部作品,研究对此作品重视程度尚嫌不足。本讨论了该作品的主题思想;分析了翠姨这一人物的情感世界;着重讨论了该作品的悲剧意识;探讨了该作品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5.
鲁迅小说中的悲剧女性形象,无论是思想方面还是艺术方面,都有着杰出的成就,显示了鲁迅作为一个启蒙主义者的思想特征和独特的悲剧美学追求.本文对鲁迅小说中悲剧主人公的不幸命运、痛苦灵魂及其悲剧美学价值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并通过这些悲剧女性探讨了鲁迅小说的悲剧意识及艺术创新.  相似文献   

6.
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萧红是一位极为优秀的女性作家。她和她的文本对人的存在进行着不屈的叩问。萧红的文本中表现了对人的动物般生存的置疑,对一切成规、历史传统的置疑,对女性痛楚命运的绝望。这使萧红走上了孤独漂泊的旅程。生命后期,萧红在文本中表现了对反抗的置疑,浸润着浓重的虚无感。  相似文献   

7.
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之一索福克勒斯的悲剧《俄狄浦斯王》,无论在思想上还是艺术上都堪称古典命运悲剧的典范。悲剧表现了古希腊人对命运的看法:命运的不可抗拒、命运的不公正,即对命运的无奈与反抗。艺术上也达到相当完美的程度。  相似文献   

8.
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之一索福克勒斯的悲剧《俄狄浦斯王》,无论在思想上还是艺术上都堪称古典命运悲剧的典范,悲剧表现了古希腊人对命运的看法,命运的不可抗拒,命运的不公正,即对命运的无奈与反抗,艺术上也达到相当完善的程度。  相似文献   

9.
屈原和司马迁分别是战国末期楚国和西汉武帝时期的文学家。他们身上都弥漫着深沉的悲剧意识。这种悲剧意识集中体现在他们的悲剧命运和他们对待悲剧命运的态度这两个方面。屈原的悲剧是乱世之悲。司马迁的悲剧是盛世之悲。两人的悲剧实质上都是源于个人人格与黑暗势力的冲突。面对悲剧命运,屈原选择了自沉汨罗,以死“殉道”;司马迁则选择了忍辱著书,用生“矢志”。他们都在“发愤”中发泄了自己的情感,并最终寻求到了各自的解脱。  相似文献   

10.
《小城三月》是萧红最后一部作品 ,研究者对此作品重视程度尚嫌不足。本文讨论了该作品的主题思想 ;分析了翠姨这一人物的情感世界 ;着重讨论了该作品的悲剧意识 ;探讨了该作品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11.
悲剧意识是林徽因小说共通的特征,追根溯源,这不仅和她个人破碎的童年记忆有关,还受到集体记忆.即西方浪漫主义作家创作的影响。她的小说深刻展现了人物背后的社会悲剧和人物自身的命运悲剧这两种悲剧形态,并善于运用纷繁的意象营造一种感伤氛围,增强人物的悲剧色彩,从而使文本具有独特的审美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2.
王亚丽 《科技信息》2007,(21):142-142
在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中,萧红占据着重要位置,她是中国广大普通妇女的代言人,她是最执着,最深切地关注于表现中国普通下层妇女的生存状况的女作家。萧红坚持以女性视角和女性生命体验为切入点,从生与死、灵与肉等多方面写出女性的生存真相,思考着女性的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13.
女性的生存状况和她们受男性世界压抑的现实,一直是萧红在作品中所关注最多的。萧红在作品中塑造了众多受男性世界压迫,从而只能生活在暗日下的女性形象。"王婆"是萧红代表作《生死场》中的人物,她也是萧红笔下女性形象中的异类。从王婆作为妻子和母亲这两个人生角色来分析这一形象,可以看到萧红所寄予这个人物的深刻的期望。王婆这个形象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萧红对改变女性命运的深深企盼。  相似文献   

14.
探讨了萧红孤独寂寞的心境产生的原因,及在此心境下何以能创作《马伯乐》这一幽默诙谐的作品,尤其强调是鲁迅的《故事新编》直接激发了萧红风格的转变。萧红一生被无家阴影所困扰,使她最终回到了精神的家园里,这不仅是萧红对有形家庭的苦苦依恋,也是对无形家庭意识的自觉皈依,这正是萧红的人生悲剧之所在。魂牵梦绕故园情:论萧红在香港的生活和创作@袁桂娥  相似文献   

15.
唐明皇、杨贵妃是两个具有悲剧色彩的历史人物形象,由于他们特殊的政治地位以及他们纵情欢愉,争幸邀宠导致了他们爱情悲剧的发生。本文对这一爱情悲剧及伤口的艺术成就作了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16.
论萧红文学创作的女性视角与女性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萧红是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最杰出的代表性女作家之一。她自觉为中国最广大下层女性代言,执著关注中国下层妇女的生存状况和人生悲剧,她始终如一的坚持以女性视角和女性生命体验来进行文学创作,注重对女性悲剧根源的揭示,其创作体现出独立、清醒、深刻的现代女性意识,拓展、丰富、深化了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的表现内涵,提高了其审美品格。  相似文献   

17.
浅论司汤达《红与黑》的悲剧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与黑》是一部浸透着悲剧意识、具有悲剧美的作品.它运用了悲剧的艺术特点,阐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冲突等在主人公于连身上的集中体现,揭示了于连的悲剧命运和造成这种悲剧的社会原因及性格原因.  相似文献   

18.
吴月娘的顺从之行并非出于本性,而是屈服于妇道的结果。虽说吴月娘有着主持正义的一面,但同时有着心性狭隘嫉妒、感情虚伪冷漠和理智偏差失误的一面。她是作者理想化的人物,是三从四德的缩影,节妇烈女的化身。她并没有从根本上摆脱不幸的命运,悲剧的雾霭始终笼罩着她。  相似文献   

19.
布兰奇是田纳西·威廉斯笔下的一个悲剧人物,其内心的欲望与传统道德观念的碰撞、灵与肉的冲突把她推向了欲望的对立面,即死亡,而文明与野蛮的交锋也把这个南部文明的代表一步一步推进了死亡的深渊.布兰奇的悲剧命运经历了有序--无序--混乱--平衡--死亡这一熵变过程.运用熵定律来揭示布兰奇悲剧命运演变的深层次原因,我们可以窥见其悲剧命运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20.
古希腊悲剧《俄狄浦斯王》与金庸的武侠小说《天龙八部》分别讲述了两个行动中的英雄如何与命运、与社会相抗争的故事。透过这两个表面相似的人物,我们可以发现导致这两种悲剧的分别是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价值现念,是中西方两种异质文化之间的差异。《俄狄浦斯王》的悲剧是源于古希腊的命运观,是命运悲剧;而《天龙八部》乔峰的悲剧则是源于中华民族的民族观,是社会悲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