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Nd4Fe77.5A18.5纳米合金的高场磁化特性及磁化场高低对其反磁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磁化场μOHmc-7T时,此合金仍没完全饱和.当磁化场Hmc高于某一临界值Hmc时,材料才表现出明显的永磁性.材料的永磁性来源于各相晶粒间的交换耦合作用.  相似文献   

2.
描述了非晶态合金材料的电磁感应效应并推出反映被测磁场变化的输出电压关系式.论述了非晶态合金磁芯材料的磁化特性曲线,分析了磁化曲线的非线性特征形式、非线性区间宽度、磁芯磁化工作点与传感器灵敏度、线性输出特性、稳定性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介绍了脉冲感应型磁场传感器的检测原理,并给出了部分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3.
铁基非晶软磁合金及其晶化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用差热分析,X射线衍射,冲击法等方法研究了铁基非晶Fe72.5,Cu1Nb2V2SI13.5B9合金及其经不同温度退火处理后材料的结构和磁性。结果表明,合金经350℃退火,结构短程有序范围扩大,材料磁化比非晶合金容易;经520-560℃退火,α-Fe(Si)晶粒析出,得到微晶结构并具有优良的软磁性能,例如相对初始磁导率μi≥4.7×10^4,矫顽力Hc≤1.4A/m;在620℃以上退火,第二相Fe  相似文献   

4.
从合金成分、热处理工艺、磁化处理,及合金的微观结构等方面,较系统地研究了Fe-Ga合金阻尼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探讨了通过不同的合金成分设计,热加工及磁化处理方法优化提高合金阻尼性能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磁化涡旋是微米/亚微米铁磁材料中一种常见的磁畴结构,由于它可以被用于高密度的磁性存储设备中,近年来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基于随时间变化的Ginzburg-Landau方程,采用实空间下的相场模型研究了铁磁材料中磁化涡旋的力磁耦合行为,探讨了铁磁纳米圆柱体中自发磁化涡旋形态以及该结构在沿圆柱体轴向应变作用下的响应行为。结果表明,沿圆柱体轴向的应变对面内磁化分量的幅值和分布影响十分微弱,但对垂直于圆柱体表面磁化分量的影响却十分明显,具体表现为平面外磁化分量的幅值将随着拉应变的增大而增大,又会伴随压应变的增大而减小。随着平面外磁化分量的增加,则更容易探测到该磁化涡旋的极性情况,从而有利于实验观察和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6.
“磁化水”质疑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探讨了水的磁化效应。从理论上分析了水的磁化机制,认为水是不能被磁化的;用高斯计测量磁化水的磁场,结果表明其磁场强度为零;将饮用水放置在磁场强度在5.5×10^-2特斯拉的磁化杯中磁化一小时以上,做浇花、小麦、啤酒大麦和糜子的种子发芽率实验,结果表明与用饮用水的效果完全一样。理论分析和实验均表明饮用水不能被磁化杯所磁化。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如何利用示波器观察和测量铁磁质的动态磁滞回线、剩磁、矫顽力等.并通过实验说明了铁磁质的磁化特性不仅与材料自身性质有关.还与磁化场的波形及频率有关.  相似文献   

8.
FexMn1-x合金电子结构及其磁性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第一性的线性缀加平面波(LAPW)的理论计算方法,对FexMn1-x合金体系的电子结构与磁性进行了理论研究,并与实验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bcc Fc0.75Mn0.25剑金为铁磁性,而fcc结构的Fe0.5Mn0.5和Fe0.25Mn0.75合金为反铁磁性,而且在铁磁性区域,理论计算磁矩的大小与实验值符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9.
利用无磁场、纵向磁场和横向磁场3种热处理方式,制力求4种不同Nb、Mo含量的Fe74.5Cu1M3Si12.5B9.5(M为Nb、Mo原子质量百分数之和)纳米晶试样,分别测量试样的复值磁导率|μ|O.3,矫顽力|Hc|和铁芯损耗Pco.2,分析试样的频谱特性和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含Mo的Fe74.5Cu1Nb3Si12.5B9.5合金的|μ|0.3随频率增加而下降的趋势最小,需含Mo的Fe74.5Cu1Nb2Mo1Si12.5B9.5合金的|μ|O.3值最大,且|H|和Pco.2的值最小.在3种磁场热处理中,无磁场热处理后的试样的|μ|0.3最大,且|Hc|和Pco.2的值最小;而纵向磁场热处理后的试样的|μ|03最小,且|Hc|和Pc02的值最大  相似文献   

10.
导出了易磁化轴沿着x轴时薄膜能量密度的取向通式;分析了薄膜进行稳定磁化的取向数;讨论了能量密度随取向角变化的关系,结果显示:在水平方向上,系统有4个稳定的水平磁化取向,能量密度与2K1之比在θ的取值范围内有最小值,但各曲线最小值对应的θ则不同;在竖直方向上,当α取一周时,有4个稳定磁化方向,但此时的稳定磁化弱于不稳定磁化;当分别保持磁化场和磁化强度不变时,两种情况下的能量密度与2K1之比值都有最大值和最小值,且各曲线上最大值与最小值对应的位置相同.  相似文献   

11.
利用有效场理论和切断近似,研究简立方格子在二模外场作用下键稀疏铁磁混合自旋1/2和1的Blume-Capel模型的磁化.在M-T空间中,重入磁化现象出现在适当的晶场范围内,键稀疏的引入可在两个不同的晶场区出现重入磁化.在M-H空间中,磁化趋于零时临界磁场在整个晶场范围内表现出振荡行为.而键稀疏对这种行为有弱化作用,并导致磁有序区减小.  相似文献   

12.
磁化涡旋是微米/亚微米铁磁材料中一种常见的磁畴结构,由于它可以被用于高密度的磁性存储设备中,近年来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基于随时间变化的Ginzburg-Landau方程,采用实空间下的相场模型研究了铁磁材料中磁化涡旋的力磁耦合行为,探讨了铁磁纳米圆柱体中自发磁化涡旋形态以及该结构在沿圆柱体轴向应变作用下的响应行为。结果表明,沿圆柱体轴向的应变对面内磁化分量的幅值和分布影响十分微弱,但对垂直于圆柱体表面磁化分量的影响却十分明显,具体表现为平面外磁化分量的幅值将随着拉应变的增大而增大,又会伴随压应变的增大而减小。随着平面外磁化分量的增加,则更容易探测到该磁化涡旋的极性情况,从而有利于实验观察和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3.
光在介质中传播时,由于光电磁感应的作用,介质产生电极化和磁化现象.本文从麦克斯韦方程出发,推导出二级非线性光学效应的磁化波耦合方程.  相似文献   

14.
Dy对NdFeB永磁合金各向异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名义成分为Nd12.3-xDyxFe79.7Nb0.8Zr0.8Cu0.4B6(x=0,0.5,1.5,2.5)的预合金进行长时间高温退火,将其破碎,取向并粘结.分别沿取向方向和垂直于取向方向测量其磁化曲线.将两曲线延长至相交,交点对应的磁场视为材料的磁晶各向异性场.结果表明:随着Dy含量的增加,合金各向异性场(HA)呈线性增加.当Dy的原子分数为2.5%时,合金各向异性场达到7536 kA·m-1;平均每增加1%Dy,各向异性场提高值为200~300 kA·m-1.  相似文献   

15.
大面积钢板局部磁化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研究了大面积钢板漏磁检测的局部磁化,分析了钢板宽度变化对磁化效果的影响,论证了局部磁化的可行性.研究了励磁装置中永磁体磁厚度、磁极面积以及磁化间隙等变化对局部磁化效果的影响.分析表明,永磁体极面积是影响磁化性能的关键因素,当钢板内局部被磁化饱和时,永磁体厚度和磁化间隙的影响不显著.根据有限元优化结果设计的大面积钢板漏磁检测的励磁装置在实践中得到了应用.  相似文献   

16.
用VSM在固定外场大小下旋转样品,由测得的旋转磁化曲线推知具有面内单轴磁各向异性的薄膜材料的磁各向异性场,是一种测量材料一阶和二阶磁晶各向异性常数的新方法.该文基于能量最小原理,对具有平面型各向异性的六角晶系的面内旋转磁化曲线进行了严格的理论推导.我们将理论模型应用于具有六角晶系的平面型各向异性的球形颗粒中,系统讨论了不同大小的外场在基面内旋转时颗粒的旋转磁化曲线.理论计算结果与蒙特卡洛模拟结果相符.研究发现,在外磁场远小于磁晶各向异性场时,为了拟合实验的旋转磁化曲线,必须充分考虑矫顽力对磁化反转过程的影响.我们的工作证明,通过VSM测量旋转磁化曲线为确定六角晶系的面内磁晶各向异性常数K3提供了新途径,并提出当外场的大小约为面内各向异性场的0.2时,测量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理论和实验上研究了退火温度对Fe73.5Cu1Nb1.5Mo1.5V1Si13.5B9非晶合金电阻率和磁阻的影响,发现当退火温度>400℃时,约化电阻率开始明显变小,在555℃时达到最小值.随着退火温度再进一步提高,约化电阻率起初也随之提高,然后变化不大,经不同温度退火后的非晶合金样品的横向磁阻在不同强度的磁场作用下没有明显变化,为进一步了解非晶合金的微观结构和导电机制以及建立新的理论提供准确和重要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8.
用共沉淀还原扩散法制备了新的镧系吸氢合金LaNi4Cn0.5Mn0.5,借助XPS技术研究合金的表面偏析等性质,确定了合金表面的化学组成,讨论了合金在空气中暴露程度对表面性质的影响以及表面性质对合金吸氢性能的影响,并结合吸氢测试研究了合金的活化,提出了LaNi4Cu0.5Mn0.5的活化机制。  相似文献   

19.
通过试验将磁化的和末磁化的高速钢材料的耐磨性进行对比,并研究了磁化及退磁对高速钢材料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脉冲磁化处理能够提高高速钢材料的耐磨损性能,并显著提高高速钢材料的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20.
类胡萝卜素产生菌Hm68的诱变和选育陈敏(生物系)摘要本文初步研究了类胡萝卜素高产菌株的选育方法。通过用亚硝基胍(NTG)处理出发菌株Hm68的细胞,经筛选得到一株变异株Hm68-5,色素产率达到730μg/g,较出发菌株提高30%.关键词诱变,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