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对近年来国内出现的棒线材生产新工艺进行了分析.围绕着无头轧制,热送热装,感应加热,低温轧制,棒材表面淬火及自回火,轧后控冷等技术的发展现状,作用机理和应用效果展开讨论,并提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工艺技术不但适用于新建厂,而且也适用于已有轧钢厂的技术改造.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一种适用于中厚板双机架轧机负荷分配的优化方法,并采用Visual Basic 6.0软件编制成应用程序。该方法以轧制力和轧制周期为目标函数,采用一维搜索法进行迭代计算,可以得到实用的轧制规程。其优化轧制规程在生产上应用效果良好,提高了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对生产中金属复合轧制包覆率和长度配比进行控制的数学模型 ,该模型适用于多层金属的冷、热复合轧制时包覆率和长度配比的控制 .得出复合后的包覆率与初始包覆率成正比 ,综合因子反映了其他各种因素对包覆率的综合影响 ,长度配比同综合因子相关 .生产实践表明 ,运用该模型可以对复合板的包覆率和长度配比进行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4.
采用综合约束函数双下降法研究了万能可逆轧H型钢降低电耗的优化轧制过程,以总轧制能耗最小为目标,各首次轧件出口厚度为优化计算的自变量进行了优化。优化计算结果应用于生产试验表明节能效果良好。由于在轧制规程优化过程中考虑了各种约束条件,所以求得的优化轧制规程不但能满足轧机强度和电机功率要求,而且能保证所轧制的H型钢具有良好的尺寸精度。  相似文献   

5.
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在定义概念模型、热检状态图和热检类图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线材轧制过程模型的方法,通过轧制过程模型的结构及工作原理,说明系统数据更新的实现,从而可测量实时出钢速度。  相似文献   

6.
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在定义概念模型、热检状态图和热检类图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线材轧制过程模型的方法.通过轧制过程模型的结构及工作原理,说明系统数据更新的实现,从而可测量实时出钢速度。  相似文献   

7.
中板轧制过程板坯弯曲生成与抑制之一--轧制参数特征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中板轧制过程板坯弯曲现象是中板生产中普遍存在的难题,针对这一问题,利用测试技术对中板轧制过程板坯生成弯曲时的轧制参数进行了综合测试,摸清了轧制参数的变化规律及特点,为板坯弯曲的机理研究和设备改造提供了可靠的科学数据。  相似文献   

8.
热轧带钢精轧过程考虑相变的轧制力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部分在精轧过程发生相变的热轧钢种,当在双相区轧制时,因奥氏体与铁素体的变形抗力随轧制温度的变化规律不同,使得传统轧制力模型的预报误差很大,影响轧制过程参数控制精度.为此,研发了一种适用于精轧过程发生相变的热轧轧制力模型.首先建立了余弦形式的相变体积分数模型,算出不同轧制温度下奥氏体与铁素体的体积分数;接着,建立加权形式的轧制温度对变形抗力影响项的计算公式,较好地模拟出轧件在双相区轧制的变形特性;最后,把该模型用于宝钢1880热轧轧制力预报在线计算,实际生产表明,该模型显著提高了无取向电工钢等精轧相变带钢的轧制力预报精度,改善了轧制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蒋凌枫 《广东科技》2014,(20):167-168
追溯了6~8mm薄板轧制环节、轧制过程,结合生产过程,深入分析了生产6~8mm薄板在厚板轧机上生产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了解决制约因素的对策。通过实践和不断优化,形成了6~8mm薄板轧制集成化生产管理理念,以及生产组织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10.
采用高温固溶加热法,在300轧机上模拟现场连铸坯热装炉轧制工艺,分别考察了K16Mn钢不同热装温度和开轧温度对轧材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装轧制和常规冷装轧制屈服、抗拉强度相当,热装轧制成品塑性、韧性均较好.热装轧制工艺对K16Mn钢组织的影响,随着热装温度的提高,轧前奥氏体晶粒变得粗大,并且轧后组织混晶程度提高.这可通过提高开轧温度,首道次采用大压下量促使铸坯发生完全再结晶来消除,从而细化晶粒,改善成品组织性能.  相似文献   

11.
铜线坯铸连轧生产线是中小直径铜杆轧制生产的关键成套设备,轧制工艺是保证生产质量的重要环节.根据铜加工塑性加工特性及金属连轧理论,结合生产过程,文章提出了中小直径铜杆连轧机整个孔型系统设计方法和参数计算方法,计算了各轧制道次延伸系数、各道次孔型金属充满度等关键参数.并对连轧机中的动态参数进行了计算.实验表明,该设计方法能减少生产故障,提高产品质量,延长轧辊寿命,对连轧机设计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采用三维流函数法 ,对棒材热连轧时的椭圆 -圆孔型系统进行了力能参数的解析 ,其结果与实测符合的很好。该法也可以用于高速线材椭圆 -圆孔型轧制力的计算。  相似文献   

13.
根据厚板轧制变形特点,提出了适用于展宽轧制阶段的二维流函数速度场。利用角平分屈服准则对提出的速度场进行解析求得了内部变形功率表达式。采用共线矢量内积法与积分中值定理分别求得了摩擦功率与剪切功率表达式。经总功率泛函最小化获得了轧制力矩与轧制力的解析解。与国内某厂320 mm板坯的实际轧制数据比较表明,该解析解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最大误差不超过10.45%。轧制工艺参数分析表明,随着压下率的增加或几何因子的减小,轧制力矩与轧制力增加;摩擦系数对轧制力矩和轧制力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4.
利用修正后的Z Wusatowski宽展模型对棒线材实现无孔型轧制进行研究,并对其轧制稳定性条件和轧制力能参数进行了分析和计算。结果表明,在最大倾歪角和导卫间隙系数范围内,棒线材是可以实现无孔型轧制的。  相似文献   

15.
谢红飙  高亚男  肖宏  王健 《燕山大学学报》2012,36(2):103-107,118
为了研究双金属包层钢筋轧制模拟过程中两种金属的接触复合状态,在MSC.Marc二次开发功能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处理方法.通过编写子程序,分析接触面上节点的接触法向应力值是否超过该材料的变形抗力来判定两金属的接触复合状态.并与其它3种常用方法(接触面粘结、接触面共节点、直接接触)的模拟结果进行对比以及实验验证.结果显示:采用本文处理方法,轧制变形区上大部分节点的接触法向应力值超过了不锈钢的变形抗力,这些节点会与接触面发生粘结,并且在轧制过程中金属间能够产生轴向和周向的相对滑动,接触单元不会产生撕扯,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较吻合,证明在包层钢筋轧制模拟过程中,金属间的复合状态可以通过节点的接触法向应力来判断.  相似文献   

16.
棒线材平辊轧制三维流函数法解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棒线材的轧制来理解三维解析的方法、步骤、计算结果与三维刚塑性有限元法计算的结果基本相近,但由于解析过程比有限元法简单、灵活,且可广泛应用,是一种有效的解析技术。  相似文献   

17.
棒材热轧过程的三维温度场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有限元分析软件MARC,采用更新的Lagrange法描述的热力耦合大变形弹塑性有限元模型和四面体等参单元技术,考虑接触界面传热,对棒材热轧成形工序进行了三维温度场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在轧件开始咬入与轧辊接触后,轧件表面的温度与应力急剧上升;由于接触摩擦与塑性变形功转化为热量,轧件在开始轧制时表面温度升高,进入粘着区后,由于摩擦消失,轧件表面温度略有下降,进入后滑区后,先略有回升接着平缓下降;由表及里,轧件的温度逐步降低。  相似文献   

18.
介绍自由分度式冷轧法轧制牵伸罗拉沟槽齿形的特点,设计和制造齿形轧轮的简易方法,适合于中小企业生产和开发.  相似文献   

19.
基于混沌优化支持向量机的板形预测与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带钢热连轧中板形控制问题, 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模型的预测和优化算法. 在分析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数学预测模型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变尺度混沌优化方法, 结合实数编码遗传算法, 进行最优模型参数的搜索. 利用在线实测数据对模型进行训练并进行带钢平直度指数的预测, 并对模型输入参数中的控制参数进行优化以实现板形控制的优化. 仿真结果表明, 与BP神经网络相比, 板形预测精度得到提高, 平直度指数优化约40%, 为进一步提高热连轧板形控制精度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针对大棒材轧制生产过程中产品芯部孔洞及裂纹等孔隙性缺陷影响产品质量问题. 通过引入相对密度来间接表征轧件内部呈弥散分布的孔隙性缺陷,利用体积可压缩刚塑性有限元法模拟轧制过程中棒材芯部相对密度变化情况,根据模拟结果分析轧制工艺对轧件芯部孔隙性缺陷压合的影响情况,得到相应的变化规律. 将该研究结果应用于某钢厂棒材轧制工艺参数制定,产品质量明显提高,验证了所用方法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