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格致新报》是戊戌变法时期以介绍西学为主的一种科普杂志,开启了近代国人自办科普杂志之先河。从文献整理的角度对该杂志的创刊、栏目设置、主创人员等方面进行全面考察,以推动《格致新报》及近代报刊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浙江省青少年科普杂志《科学24小时》为例,选取2020—2021年间国内外发生的科普性社会热点事件为研究素材,分析青少年科普杂志在嵌入社会热点事件进行选题策划、开展线上线下活动的实践经验和具体作用,同时从提高编辑队伍能力、优化传播模式、加强品牌建设等方面,对科普杂志如何增强科学传播效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近几十年来,由于国家的提倡与扶持,我国科普创作实践活动持续活跃,每年都有大量的优秀科普作品涌现,但遗憾的是,揭示科普作品创作内在规律的相关理论探索性文章却并不多见,对科普作品进行系统地美学提炼与哲学升华的论著更是鲜有耳闻。  相似文献   

4.
2012印9月17日至22日,“首届全国地质古生物科普研讨会”在沈阳辽宁占生物博物馆成功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古生物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主办、辽宁古生物博物馆承办。来自全国30多家自然类博物馆、科普基地、国家地质公园、网络媒体、科普杂志等的100多位科研、科普工作者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科技的进步,以及物联网的兴起,扩增实境(Augmented Reality)技术正步入一般人的日常生活中。扩增实境在科学教育上也起到了辅助作用,而平面科普杂志可利用这一技术,从而扩增阅读平面杂志的视野,让一个静态的平面媒体能活灵活现地传播科学知识和内容。《科学月刊》作为一份经营46年的科普传播杂志,尝试利用扩增实境技术为科普内容加值,以翔实的科学内容,辅以最新网络科技,让更多的人受惠。  相似文献   

6.
世界遗产视野下的地质遗产的功能及其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世界遗产角度出发,论述了以地质遗产的科学价值、美学价值为基础,地质遗产所具有的科研、科普教育、观光游览、审美、启智等功能。随着现代旅游活动的深入开展,地质遗产、世界遗产的形态美和自然山水的科学成因,成为科普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通常意义上的观光游览逐渐向着科普旅游、教育的方向转变。地质遗产的不同功能以促进地质学研究的发展,普及大众的地质学知识为归结。  相似文献   

7.
主编寄语     
与台湾科普界结缘始于《科学月刊》,迄今已有16年了. 1996年,我在《学会》杂志社资料架上发现了几本很有特色的科普期刊《科学月刊》,那是1993-1994年的几期.我在阅读之后,觉得它与当时大陆的科普杂志有不同之处,这些不同之处最明显的特点是,《科学月刊》作者中的许多人本身就是科技或教育工作者,他们写的是本专业的事,资讯新、视野广.而当时大陆因为科普期刊多,每个省都有,因此作者群的学术成分比较杂,跨专业写作者比较多.《科学月刊》当时的总编辑是程树德先生,于是我就与程主编联系,互寄刊物,当然我所供职的《学会》杂志并非科普刊物,而是一本有关NGO理论研究的杂志,但程总编显然对NGO有兴趣,因此我们有了长达16多年的联络与交流. 这十多年来,蒙程树德先生赠阅《科学月刊》,不曾有断.我喜欢阅读《科学月刊》前几页的数篇札记与短评.作为一个同业深感每期杂志都能有这么多篇的评论是十分不易的事.因为它拥有一批热心而固定的作者,这是一本杂志的魅力之所在.同时我还喜欢阅读有关台湾本土科研开发的综述性文章以及对台湾自然环境保育的一些介绍,前些年刊出的一些科学家小史,对了解一些知名的华人科学家十分有益.  相似文献   

8.
近日,在国内权威的医学科普杂志《大众医学》举办的首届优秀科普传播医院评选活动中,协和医院荣获二等奖,成为华中地区惟一获奖单位.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综合性科普期刊的调查和对<天文爱好者>杂志读者调研的分析,从一个侧面看到了我国天文科普近年的发展.从1996-2003年,我国综合科普期刊中天文科普文章所占的比例从4.3%增加到12.4%.但另一方面,我国对天文感兴趣的群体数量仍然相对较少,大多数(62%)的天文爱好者认为自己身边对天文有兴趣的人很少.我国天文科普的力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大.  相似文献   

10.
在风光绮丽的贵州高原百花园中,盛开着一朵科普奇葩,她就是大家熟知的《大众科学》杂志。她以那沁人肺腑的馨香,累累丰硕的果实,迎来了璀灿的第十五个春秋,迎来了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的召开! 十五年来,《大众科学》杂志始终坚持“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繁荣科普事业,促进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的办刊宗旨,遵循科普大众化的方针和坚持服务大众的方向;本着面向全国,立足贵州,突出地方特色,宣传贵州,开发贵州;同时结合实际,面向群众,面向  相似文献   

11.
该文阐述了美和科学美的涵义,提出了"科普美"的内涵和审美形式。该文认为:大自然之美是第一性的;科技工作者对自然进行美感审视,感受到的"科学美"是理性的、意象的美,是第二性的;科普创作者对"科学技术"进行审美,通过创造性劳动,将"科学美"整合、演绎为感性的、具象的"科普美",是第三性美学作品的审美形式。科普创作的最高境界是"运用文学艺术的心灵与笔触去释读与演绎科学技术",让受众在获得科学知识的同时,感悟人生。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个曾经在科普圈混了好几年的人,提到科普这个词,很自然想到的是<十万个为什么>、<时间简史>这样的科普书,<中国国家地理>、Scientific American这样的科普杂志,<狂野周末>、Discovery这样的电视节目,也会想到穿越大半个北京城去听的某次讲座,当然还有新语丝、三思科学这样的网站……接触到科学松鼠会之后,发现自己是严重落伍了.  相似文献   

13.
王玥 《科技导报(北京)》2016,34(19):175-175
 《生命的未来(The Future of Life)》是被誉为“当代达尔文”的美国著名生物学家爱德华·威尔逊“以对生命的真挚热爱与极大敬意”著就的科普名作。2002年甫经出版便赢得赞誉一片,被评为《Discover》杂志年度好书、网站编辑评鉴年度好书、英国年度具影响力的科普著作,《Nature》杂志辟专栏对其进行推荐。中信出版社于2016年出版发行了由台湾科学作家、翻译家杨玉龄翻译的版本,该版获第二届吴大猷科普著作奖金签奖。  相似文献   

14.
 1992年,英国Nature杂志刊登了卡尔·萨根为纪念科普巨匠艾萨克·阿西莫夫逝世而撰写的讣文,其中提到:“我们永远也无法知晓,究竟有多少第一线的科学家由于读了阿西莫夫的某一本书,某一篇文章,或某一个小故事而触发了灵感;我们也无法知晓,有多少普通公民因为同样的原因而对科学事业寄于同情.”这段话深刻阐释了科普对社会文化的影响.这种影响虽无法瞬时生效,却能经日积月累而影响国民的整体素质.科普出版目前在中国图书出版业中仅占极小份额,畅销书排行榜也难觅科普图书.出于对社会价值的追求,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在科普出版阵地坚守十余年,打造了以“哲人石丛书”为代表的科普图书品牌.  相似文献   

15.
正在贵州省思南县的崇山峻岭间,坐落着总占地面积96.99平方公里的贵州思南乌江喀斯特国家地质公园。这里有区域内最完整的喀斯特体系,有同纬度发育最好、保存最完整、出露面积最大、极具科学价值和美学价值的连片喀斯特石林,有典型的地质构造遗迹、峡谷地貌等自然景观,更有古村落、古建筑等人文景观融入其中。这里建有科考步道、地质遗迹保护站、科普长廊,设置了科普科考  相似文献   

16.
从世界遗产的角度看地质遗产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世界遗产公约》自然遗产的科学价值和美学价值的角度,论述地质遗产在古生物、地质构造、地貌研究和自然美学方面的突出价值。从地质学价值和美学价值的不同侧重,将地质遗产分为4类。文章强调,地质遗产的地质学价值研究可以推进世界遗产的申报,但不能止于申报。应当依托于地质遗产的价值研究,重视遗产实际功能——科研、科普、游览、审美和启智的发挥。  相似文献   

17.
《科技潮》1998,(3)
当中国的《科技潮》杂志改版成功之际,恰逢世界著名的日本科普期刊《Newton》(《牛顿》)出版第200期的喜庆之时。《Newton》是一本每期150多页的全彩印大16开科普文化期刊,这和改版后的《科技潮》很相似,而《Newton》已走了200期  相似文献   

18.
采用SD心理分析法,使用7级评价尺度,选取15对项目因子,抽取16个典型样本,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第二批提名地施秉喀斯特的美学特征及其在世界遗产中的价值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被调查者对该提名地大部分景观的总体评价较好,其中幽静度、层次感、立体感三项因子得分最高,说明施秉喀斯特具备景观美学上的形态美和形象美上"幽、秀、奇"的特征,达到了美学至善至美的境界,符合评判世界遗产的美学价值标准,并体现了其生态旅游价值。因此,应在其美学价值的基础上结合其自然性、时空性、科学性的特点,在保护和充分展示的基础上向多元的科普游或探险游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9.
读来编往     
《科学世界》2010,(4):94-94
读编对话 最近经常和贵刊的发行部门联系,原因是邮购过程中连续丢失杂志,发行部的经理和工作人员很热心地帮我解决了一些问题。我接触《科学世界》是在责刊1999年改版之后,想起这些,我对偷走我的《科学世界》杂志的人就有点儿谅解之心了。这个年代,想看书的人不多了,尤其是看科普杂志的人。  相似文献   

20.
正5月25日,由贵州省科学技术普及创作协会联合大众科学杂志社举办的科普活动进校园暨校园线下"科普行"大型走访采集活动,走进剑河县岑松镇稿旁小学和革东镇光条村宝贡小学,活动给师生们送去了《大众科学》杂志、科普书籍等,还为学校举办了一场特别的科技盛宴——3D打印科普知识讲座,师生们现场观看3D打印模型,亲自体验3D打印乐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