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铬系白口铸铁中碳化物的电化学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铬系白口铸铁在腐蚀介质中的相间腐蚀机理及铬系白口铸铁中碳化物的电化学行为,配制了3种典型铬系白口铸铁,应用改进了的提取相表面富集法制备了碳化物试样,测定了共晶碳化物的腐蚀速度及其电化学行为。试验结果表明:铬系白口铸铁中共晶碳化物的极化曲线既没有活化区,也没有过钝化区,一直处于自钝化状态;M7C3型碳化物比M3C型碳化物更耐蚀,更稳定。  相似文献   

2.
以Fe-C-Cr三元合金相图分析了不同成分的铬系白口铸铁的凝固过程,阐述了三相共晶及四相包共晶反应对其微观组织的影响.通过试验对比,提出了合金元素对铬系白口铸铁微观组织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对其三相共晶及四相包共晶反应过程的影响而产生.  相似文献   

3.
铬系白口铸铁相间腐蚀机理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铬系白口铸铁在腐蚀介质中的相间腐蚀机理,对试验合金应用定向凝固技术,采用提取相表面富集法制备了碳化物试样;依据电偶腐蚀原理,建立了亚共晶铬系白口铸铁相间腐蚀原电池模型;测定了试验合金组成物偶接前、后的腐蚀速度。试验结果表明:(1)亚共晶铬系白口铸铁相间腐蚀可分为主、次相同腐蚀原电池、主相间腐蚀速度是次相间腐蚀速度的2倍左右;(2) 随铬碳比的增加,试验合金组成组的腐蚀速度均显著下降,但共晶基体的腐蚀速度仍然是初生基体腐蚀速度的2倍左右;(3)碳化物与基体两相间的腐蚀电位差是相间腐蚀的驱动力,在此腐蚀过程中,高电位的碳化物被保护,低电位的基体被加速腐蚀,提高基体的腐蚀电位,不仅可以降低相同腐蚀速度,而且可以大幅度提高铬系白口铸铁的耐蚀性。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不同变质剂和铬碳比对高铬白口铸铁的导热性能和内应力的影响;观察了其金相组织和位错形态;探讨了显微组织、导热系数和内应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用盐类-合金复合变质剂对Cr15Mo2CuW白口铸铁进行变质处理,能有效降低其内应力。用此材料已成功地生产出合格的高扬程水泵叶轮铸件。  相似文献   

5.
应用湿砂铸型浇注中低铬白口铸铁试样 ,用正交试验对它们的抗腐蚀磨损性进行了研究 .分析表明 :中低铬白口铸铁有较好的抗腐蚀磨损性 ,最佳成分配比浇注出的试样的抗腐蚀磨损性为正火态 2 0钢的 5倍 ;仅考虑抗腐蚀磨损性 ,随着铬含量的增加中低铬白口铸铁的抗腐蚀磨损性升高 ;硅的含量在 2 .0 %出现一峰值 ,锰和铜的含量以不超过1.0 %为佳 .  相似文献   

6.
对含锰<5%的锻造中铬合金白口铸铁热处理的影响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随锰含量的增加,锻造中铬合金白口铸铁的最佳淬火温度降低。其主要原因是锰含量>2%后出现对过冷奥氏体的稳定作用,降低了A1临界温度。  相似文献   

7.
添加铬合金化和复合变质处理对白口铸铁组织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熔炼过程中通过对熔体进行复合变质处理,制备普通白口铸铁和含铬白口铸铁试样及其在相同铸造条件下的变质试样;对试样进行金相显微组织观察、碳化物定量分析和宏观硬度测量,研究添加铬合金化和复合变质处理对普通白口铸铁碳化物类型、形态、分布和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铸铁铬含量较低时,碳化物类型为(Fe,Cr)3C或(Fe,Cr)3C (Cr,Fe)7C3,呈粗大网状结构;经复合变质处理后,碳化物变得孤立、分散,网状结构被消除;随着铬含量增加,碳化物全部转变为(Cr,Fe)7C3,共晶团中碳化物呈菊花状分布,并在共晶团心部附近出现近似六方形的块状(Cr,Fe)7C3碳化物;经复合变质处理后,共晶碳化物变的细小分散、分布均匀,菊花状形态消失,但六方形(Cr,Fe)7C3碳化物仍然存在;白口铸铁经复合变质处理后,其洛氏(HRC)硬度比变质前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8.
铬系白口铸铁二体磨粒磨损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C2.45~4.1%、Cr1.0~26.5%的白口铸铁,分别用砂型和金属型铸造,并分别采用高温回火和低温回火,以得到不同种类、不同块度的碳化物和不同硬度的基体,并使之在试制的Nathan 磨损试验机上以10.3米/秒的速度进行磨损试验,其结论是:影响铬系白口铸铁抗磨性的主要因素是组织中碳化物的类型和块度大小,其次是化学组成,第三是基体硬度。  相似文献   

9.
选用了三种成份的白口铸铁,模拟磨球磨损件,对其耐磨性进行了对比实验,分析了影响耐磨性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经过孕育处理的低铬白口铸铁耐磨性好、用其制造磨球相对成本低,有较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0.
应用湿砂铸型浇注中低铬白口铸铁试样,用正交试验对它们的抗腐蚀磨损性进行了研究。分析表明:中低铬白口铸铁有较好的抗腐蚀磨损性,最佳成分配比浇注出的试样的抗腐蚀磨损性为正火态20钢的5倍;仅考虑抗腐蚀磨损性,随着铬含量的增加中低铬白口铸铁的抗腐蚀磨损性升高;硅的含量在2.0%出现一峰值,锰和铜的含量以不超过1.0%为佳。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一定的试验基础之上,着重探讨了用Zn作变质剂对低铬白口铸铁进行变质处理后,其组织和机械性能的变化,并就试验结果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2.
在高温扭转条件下,对比了球墨铸铁、低铬白口铁的变形能力。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0.25s^-1(50rpm)为合金球墨铸铁850℃、900℃、950℃的特征应变速率;球墨铸铁变形能力大于低铬白口铁,球墨铸铁临界剪切变形可达2.45(变形速率为0.25s^-1),低铬白口铁为0.75(变形速率为0.34s^-1)。试验结论对球墨铸铁的压力加工工艺制定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3.
钒对中铬白口铸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钒对中铬白口铸铁的组织与性能的影响.采用SEM与EDS对试样进行了组织与成分分析,并测定了试样的冲击韧性、硬度等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随着V含量的增加,中铬白口铸铁的组织得到细化,冲击韧性得到改善;当V的加入量增加至4%(质量分数)时,基体上弥散分布大量VC颗粒,使得材料有潜在的良好的耐磨性能.  相似文献   

14.
不同处理态高铬白口铸铁显微组织与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不同处理态高铬白口铸铁的组织与性能.用X射线衍射法、金相观察法与显微硬度相结合的方法鉴别材料中所含的物相.通过冲击韧性值,宏观洛氏硬度值及扫描电镜的断口分析比较了材料的使用性能.分析认为材料的综合性能主要取决于基体组织.回火态试样有较好表现.改进了现行回火制度.中温短时回火可明显改善材料的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15.
铸态淬火低合金马氏体白口铸铁磨球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砂型铸造条件下.含 1.7~2.3%C、0.5~1.0%Si、0.4~1.0%Mn、0.3~0.7%Cr、0.3~0.7%Cu的白口铸铁磨球经1.0~1.5%1#稀土硅铁合金、0.1%A1处理,在800~900℃利用铸造余热水淬一定时间,并经280~350℃回火,硬度达HRC55以上.在有效高度为4.2m的磨球跌落试验机上.跌落破碎次数超过 5万次.DTM250/390球磨机工业应用试验结果表明.磨制无烟煤的吨煤磨球磨耗比稀土低碳白口铸铁磨球降低44.8%.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正交试验,找出4%Mn高铬白口铸铁先珠光体保温,再高温奥氏体化淬火的诸最佳工艺参数值。在此最佳热处理工艺条件下热处理,通过x射线法测得此时残留奥氏体含量仅为20%左右,硬度值也与高铬钼铸铁热处理后相当,从而达到了热处理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