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文章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近些年来我国政治与司法体制改革的主要方向之一,健全社会主义宪政制度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关键,而提高公民法律意识是实现这一目的的重要途径.在提高公民法律意识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和提高公民在法律实施过程中对程序正义的认知与理解程度.  相似文献   

2.
在市场经济及法治思想日益成型的现代中国,各种学术观点的争鸣,让我们看到了法治中国的希望.在中西法律资源的比较中,大多数法学家主张把西方发达国家的法治理念、制度作为中国法制建设的模本.本文认为,我们应当全面认识法律移植在法制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在看到法律移植对我国法制进步的积极性的同时也要看到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3.
行政救济制度与民主法治相伴而生,被视为民主与法治保障的最后屏障.我国的行政救济制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日趋完善,为我国改革开放和整个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全球化浪潮的影响下,在我国近些年来和谐社会建设的政策导向和我国行政救济制度的发展已初成体系的大背景下,文章重点对复议救济、诉讼救济及国家赔偿救济3种救济手段探讨其发展趋势,以期对我国目前的行政救济制度的发展与完善尽可能地提供一种理论坐标.  相似文献   

4.
司法权威的缺失是目前我国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的深层次障碍.司法权威所面临的危机在阶段有其表现形式和存在的原因.维护和提高司法权威,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进行,需要依赖统一的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民主政治的发展、法治软环境的建设、司法体制与机制改革的深化以及发展替代性纠纷解决方式等措施.  相似文献   

5.
文章分析了我国现行城镇养老保险制度中存在的个人账户"空账"规模巨大、企业和工薪阶层负担沉重、扩大覆盖面举步维艰等问题的成因;针对问题及成因,提出了做实个人账户、降低企业和职工的负担、建立一个较低水平的现收现付制养老保险体系等对策.  相似文献   

6.
高亢 《科学之友》2008,(7):116-117
文章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近些年来我国政治与司法体制改革的主要方向之一,健全社会主义宪政制度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关键,而提高公民法律意识是实现这一目的的重要途径。在提高公民法律意识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和提高公民在法律实施过程中对程序正义的认知与理解程度。  相似文献   

7.
教育和谐,包括国家制度与学校制度的和谐,学校教育制度与班级制度的和谐,也包括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社会其他部门的和谐,还包括学校领导与教师的和谐,教师与学生的和谐等,归根到底是"人"的和谐.  相似文献   

8.
行政救济制度与民主法治相伴而生,被视为民主与法治保障的最后屏障。我国的行政救济制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日趋完善,为我国改革开放和整个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全球化浪潮的影响下,在我国近些年来和谐社会建设的政策导向和我国行政救济制度的发展已初成体系的大背景下,文章重点对复议救济、诉讼救济及国家赔偿救济3种救济手段探讨其发展趋势,以期对我国目前的行政救济制度的发展与完善尽可能地提供一种理论坐标。  相似文献   

9.
在市场经济及法治思想日益成型的现代中国,各种学术观点的争鸣,让我们看到了法治中国的希望。在中西法律资源的比较中,大多数法学家主张把西方发达国家的法治理念、制度作为中国法制建设的模本。本文认为,我们应当全面认识法律移植在法制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在看到法律移植对我国法制进步的积极性的同时也要看到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10.
<正>评价制度是整个科技体制的一项基础制度.其中,科技人才评价是人才发展的"指挥棒",影响科技人才事业发展的价值取向、领域方向、资源配置等关键要素. 2021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十次代表大会上强调,要重点抓好完善评价制度等基础改革;要"破四唯"和"立新标"并举(http://www.gov.cn/xinwen/2021-05/28/content5613702.htm). 2021年9月,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召开,习近平总书记针对人才评价问题进一步强调,要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http://www.gov.cn/xinwen/2021-09/28/content5639868.htm).这体现了党中央对人才工作评价制度基础性、导向性作用的高度重视,也反映了党中央正在下大力气解决目前评价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国际国内科技评价体系的发展和改革趋势,阐释科技评价所蕴含的科学价值、技术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并从改进评价标准体系、创新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